《只有芸知道》:全劇貫穿鯨魚,到底為何?

2021-01-11 科學小月

在物慾橫流的時代,《只有芸知道》讓情感返璞歸真,認清了愛情原有的模樣。馮小剛這次拍攝地選擇了紐西蘭,之所以選擇這裡,用他的話說就是安靜。演員黃軒和楊採鈺在這種純淨的環境中,更多的是即興發揮,用心演繹這個感人肺腑的真實故事。

隋東風(黃軒飾)在紐西蘭打工時遇見了羅芸(楊採鈺飾),他們二人為我們上演了一場異國他鄉的悲歡離合。故事有一條線索,就是數次提到的鯨魚,他們的愛情故事始於鯨魚,最有也是以看鯨魚結尾,可以說他們的故事就是圍繞鯨魚展開。那麼馮小剛為什麼要用鯨魚作為故事的主要線索呢?鯨魚又意味著什麼呢?

只有芸知道

在影片裡能找基本答案。在一次散步的路上,隋東風問羅芸:別的女人都喜歡花花草草,你怎麼就迷戀鯨魚呢?羅芸回答說:鯨魚特別給人安全感,一頭藍鯨最重可以有一百九十多噸,它擁有霸氣的外表,但很少攻擊其他動物。鯨魚特別平靜溫順,個頭非常大,但不爭地盤,也不搶吃的,就這樣靜靜地在海裡待著,自由自在,也不礙著誰,呼吸時噴出的水花,那也是美麗的風景。

從中我們能看出,羅芸是一個極度缺乏安全感的女人,之所以喜歡鯨魚,就是滿足自己的安全感,用鯨魚填充自己的心靈。影片後面藉助梅琳達的嘴說話出了更深層次的原因。羅芸從小就夢見鯨魚,對鯨魚有一種莫名的親近感。梅琳達用了佛洛伊德的理論解釋了這個意境:夢見鯨魚意味著潛意識裡需要被保護,夢見鯨魚噴水,說明渴望愛情。佛洛伊德說,鯨魚象徵著給人安全感的子宮,夢見這個就是從小缺乏安全感的表現。

只有芸知道

影片反覆出現鯨魚,反覆出現安全感,這都是影射羅芸無法生育,無法踏實的生活。當隋東風請梅琳達幫忙,在家裡劃了一個鯨魚後,羅芸懷孕了,最後因為子宮肌瘤流產了,從此他們夫婦失去了有孩子的希望。羅芸的一生是是悲慘的,也是幸運的。6個月的早產兒,心臟發育不全,獨自一個人來到異國他鄉打工,安心地等待死亡。幸運的是她遇見了愛她如命的隋東風,只是他沒意識到,羅芸的安全感不在金錢,而是自由,最終羅芸沒有看見她心馳神往的鯨魚。

到這裡我們不難發現,鯨魚就是暗示羅芸是一個缺乏安全感的人。影片最後,隋東風把羅芸的骨灰撒在了鯨魚身旁,也算是讓她安心了。之所以用鯨魚作為線索,我想跟它的一個習性有關係。

只有芸知道

鯨魚有一個很美的現象,當它意識到要死去時,會獨自遊到偏僻的地方,在海洋中等待死去,最終屍體最終會沉入海底。生物學家賦予這個過程一個名字——鯨落,一座鯨魚的屍體可以供養一套以分解者為主的循環系統長達百年。可能馮小剛導演想用這個比喻羅芸嚮往自由的一生,不爭不搶,生命消逝時,安靜的走,不留一絲雲彩吧。

只有芸知道

這部影片中,楊採鈺的表現堪稱最完美。她骨子裡淡雅的氣質非常符合羅芸的角色定位,把她那種不安、矛盾、情感訴求表現得淋漓盡致。黃軒和楊採鈺的這次合作,比《芳華》更加飽滿生動。隋東風陽光、帥氣的形象被黃軒演活了。最感人的一段就是他們的生離死別,有你的日子,就是我想要的日子,半路留下的人,苦啊!馮小剛導演用他獨特的視角詮釋著愛情的真諦,希望能改變金錢至上的愛情觀,讓愛情回歸最好模樣。

馮小剛

相關焦點

  • 《只有芸知道》:全劇貫穿鯨魚,到底為何?
    在物慾橫流的時代,《只有芸知道》讓情感返璞歸真,認清了愛情原有的模樣。馮小剛這次拍攝地選擇了紐西蘭,之所以選擇這裡,用他的話說就是安靜。演員黃軒和楊採鈺在這種純淨的環境中,更多的是即興發揮,用心演繹這個感人肺腑的真實故事。
  • 鯨魚不是夢,馮小剛人到中年,幸福或許《只有芸知道》
    該片的看點除了愛情之外,還有就是一個始終貫穿其中的鯨魚了,對於鯨魚大家能夠想到的是便是高大上,甚至是充滿靈性的一種動物,而片中以芸喜歡鯨魚為主線進行展開,倒也是滿足了女主追求鯨魚的夢想,而這鯨魚是什麼?生命的最終歸宿還是對於愛情的最後奉獻呢?我們都說這部電影充滿了純愛的那種感動,其實很多人是害怕看這部電影的,因為看了之後總會覺得會與自己相向而落淚。
  • 相濡以沫的愛情故事《只有芸知道》熱映,你也想看看鯨魚和極光嗎
    馮小剛與本片人物原型合影《只有芸知道》就是這麼一部純粹而美好的故事,這部溫情脈脈的愛情片,將馮小剛柔情的一面展現得淋漓盡致,小編也被這甚至能跨越生死的愛情所震撼。《只有芸知道》如果知道結局,你們還會相愛嗎?我相信很多人的答案是否定的。
  • 相濡以沫的愛情故事《只有芸知道》熱映,你也想看看鯨魚和極光嗎
    馮小剛與本片人物原型合影《只有芸知道》就是這麼一部純粹而美好的故事,這部溫情脈脈的愛情片,將馮小剛柔情的一面展現得淋漓盡致《只有芸知道》如果知道結局,你們還會相愛嗎?我相信很多人的答案是否定的。《只有芸知道》好在隋東風在她去世後帶著她的骨灰完成了她未完成的夢想,今天小編也帶大家攜著美好的心願心願,去看看羅芸所愛的鯨和極光
  • 《只有芸知道》真的是爛片嗎?
    所以,《只有芸知道》不是「爛不爛」的問題,而是你「信不信」的問題。(以下有劇透)在一次宣傳活動中,馮小剛這樣解釋,拍《只有芸知道》的初衷。過了60歲之後,我的心腸越來越軟,想拍一些純粹的、美好的故事,這是我內心的需要,我相信也是觀眾的需要。不得不說,近幾年發生在馮小剛身上的事,讓他不再「諷刺」和「黑色」了。
  • 《只有芸知道》:相濡以沫的情感經歷
    所以再看馮小剛導演的這部2019年末上映的電影《只有芸知道》,就像有人吐槽說得那樣:一杯白開水女主體弱,男主忠貞,一男一女不食人間煙火談情說愛的片子不少,頭一次看到靠賭博發家致富的不收房租的房東,要看極光有極光,要看鯨魚有鯨魚,全世界都為愛情鋪路的傻瓜劇情
  • 《只有芸知道》羅芸為追求自己的「鯨魚」,卻忽視了對隋東風的愛
    馮小剛導演的最新作品《只有芸知道》,整部影片是比較壓抑的,在我看來這更加適合中年人觀看,畢竟能夠引起共鳴。對於現在的年輕人來講已經不太管用了,因此才會有比較低的評分,生活中的我們或許經歷過愛情,但絕對不是羅芸跟隋東風兩人如此唯美的婚姻,讓人感覺有些不太現實。
  • 《只有芸知道》到底是不是爛片,為何口碑差距如此大?
    《只有芸知道》失敗了嗎?我不這樣看。自2018年與崔老師發生那場人盡皆知的罵戰後,馮小剛就變得異常低調起來,不僅同年沒上映電影,而且今年出的新片《只有芸知道》在上映前居然沒有絲毫風聲,直到上映之後,很多觀眾才發現原來馮小剛又拍新電影了。
  • 馮小剛的《只有芸知道》,原來是部恐怖片
    電影上映前,馮小剛就說:「年過六旬,是時候直面本心了,在《芳華》裡我摘掉了面具,在《只有芸知道裡》我脫掉了鎧甲。我雙魚座,就別偽裝成變形金剛了。」這句話讓我想起去年在平遙國際電影展上,張藝謀以還未定檔的《一秒鐘》開班講時的一句坦言。
  • 《只有芸知道》:死生契闊,與子成說
    2019年天有不測風雲,華誼在管虎身上孤注一擲的電影《八佰》遇冷,而馮小剛年度出手《只有芸知道》四天過億反響平平,未免讓人唏噓。當年親手打造了國產電影賀歲檔奇蹟的馮褲子為何失去了號召力?沒了笑點平淡無奇的《只有芸知道》再也不能博得我們喜歡了嗎?
  • 草根評《只有芸知道》:風景優美 情感真摯
    來源:新浪娛樂電影《只有芸知道》海報新浪娛樂訊 小浪帶領團員們觀影了由馮小剛執導,黃軒、楊採鈺主演的愛情電影《只有芸知道》,大家對本片給出了8分的綜合評分,以下為參加本期活動團員的精選觀後感匯總:@海陽草 9分很開心被新浪觀影團選中還能見導演
  • 原來「只有芸知道」的拍攝地在這裡
    ——Weibo丨@馮小剛電影 《只有芸知道》 遇見你的第一眼 就像是遇見了夢見過無數回的鯨魚
  • 鯨魚,極光,田園牧歌…馮小剛《只有芸知道》帶你領略紐西蘭純淨風光
    馮小剛的新片《只有芸知道》,將這段浪漫唯美的愛情故事選址紐西蘭,在熒幕上重新展現了紐西蘭純淨的小鎮風光。從碧海藍天到雪山極光,從田園景色到白雲草地,除了令人心曠神怡的美景,留學生在異國他鄉的艱辛,文化與生活方式的差異,南島的田園式與奧克蘭城市生活的對比,紐西蘭人的友善,對寵物的真摯感情……無一不讓人動容。
  • 《只有芸知道》到底是不是爛片,為何口碑差距如此大?
    《只有芸知道》失敗了嗎?我不這樣看。自2018年與崔老師發生那場人盡皆知的罵戰後,馮小剛就變得異常低調起來,不僅同年沒上映電影,而且今年出的新片《只有芸知道》在上映前居然沒有絲毫風聲,直到上映之後,很多觀眾才發現原來馮小剛又拍新電影了。
  • 《只有芸知道》純愛在歲月靜好中悠然地綿長
    賽門和詹妮弗,《只有芸知道》男女主角的外文名字。賽門在希伯萊語的含義是「誠信」,詹妮弗的英文寓意是「純潔」。隋東風正是講誠信的男人,漂泊中逐一完成亡妻遺願;羅芸絕對是純潔的女人,無論生死都對丈夫一片深愛。這對男女絲毫不慘雜質的愛情,在鏡頭中涉過歲月之河。
  • 《只有芸知道》:來生再見
    我大概知道為什麼,它沒有很大的名氣,我們習慣快節奏的生活,喜劇帶來的快樂,懸疑帶來的刺激。它沒有跌宕起伏的劇情,沒有露骨的愛情劇畫面,更是沒有滿滿的笑點和套路。平淡和樸素的生活、愛情。兩個人的命運一幅生死畫卷鋪置在人們眼前。也許有人會忍不住吐槽明明是一部中國影片電影卻大篇幅的英文但我覺得絲毫不會減少它的中國味道。
  • 《只有芸知道》你藏在哪一朵雲的背後,望著我
    只有芸知道這部影片取材於真實的愛情故事,西式的外殼,憂鬱的中國心,平凡的人物,不平凡的格局。故事整體的色調看似天藍藍,風與芸在家附近的老樹下漫不經心地談論為什麼只有這棵老樹大, 因為別的樹都沒有它想活的決心大。草原的鐘聲響起,暮色四合,芸倒在家裡,因為這次流產事件,風也知道了,芸生命的黑色。同時,流浪狗布魯一天不如一天,不久安樂死,故事表層的基調從天藍逐漸過渡黑藍色,狗葬在樹下,碑文是藍色的狗腳印,就像天空的腳印,狗和樹都沒伴,相互依偎,相互取暖。
  • 從電影《只有芸知道》看紐西蘭小眾玩法
    有一種電影叫「旅行種草機」,當前正在上映的《只有芸知道》便是這樣的電影,看完電影的人幾乎都有這樣的共識,那就是馮小剛把紐西蘭拍的太美了,每一幀都令人心動嚮往。《只有芸知道》在紐西蘭的多個地方取景,帶我們重新認識了紐西蘭純淨的小鎮風光,從碧海藍天到雪山極光,從田園景色到白雲草地,將紐西蘭風景的每個細節都展現的淋漓盡致。
  • 《只有芸知道》:這是62歲的馮小剛的愛情,但不是我們的
    《只有芸知道》在《只有芸知道》上映前,馮小剛在微博裡這麼說:「年過六旬,是時候直面本心了,在《芳華》裡我摘掉了面具,在《只有芸知道》我脫掉了鎧甲。我雙魚座,就別偽裝成變形金剛了。」我讀了之後,心裡是有點感動的。
  • 唯美 真實 溫暖——《只有芸知道》的動人細節
    你可能會忘了某部片子的具體情節,但你肯定不會忘記片中那精彩動人的細節,《只有芸知道》給了觀眾這樣的自信。 《只有芸知道》源於馮小剛的戰友兼助理張述夫妻的真實愛情,編劇張翎則是張述在加拿大的鄰居。電影是細節的藝術,正如列夫託爾斯泰所言,藝術家在細節上竭盡全部力量,必將產生巨大的藝術魅力。馮小剛也正是由於竭盡所能地捕捉了生活細節,才使片中的每一個分鏡頭語言,都兼具了唯美、真實、暖心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