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臺灣經濟增長0.41%,GDP為21537.42億元,全國排第7名

2020-12-06 南生今世說

在疫情的影響下,中國臺灣地區的旅遊業、航空運輸業、住宿和餐飲業以及其他多個行業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萎縮,並使得二季度的經濟出現了0.73%的負增長(-0.73%)——並且創下了2009年以來的最大跌幅,但經濟整體降幅並不大,整體表現尚可。

二季度和上半年,臺灣GDP簡介

整個上半年,臺灣地區完成的名義GDP約為92007.93億新臺幣,按平均匯率折算約為21537.42億元人民幣(3062.81億美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剔除物價變動因素後,同比實際增長0.41%。

其中,一季度同比實際增速修正為1.59%,二季度的增速初值為「下降0.73%」,且二季度完成的GDP約為45693.16億新臺幣,按二季度平均匯率折算為1526.67億美元(約1.08萬億元人民幣)。

臺媒報導稱,由於海外疫情的影響,上半年臺灣的對外貿易增長疲軟,民間消費和企業投資也受到了影響,整體經濟增速偏低。下半年,有些國家、地區可能爆發第二波疫情,給未來經濟發展帶來了不確定性。

但由於電子科技產業,尤其是半導體行業的支撐,加上為了刺激經濟所增加的額外財政支出等諸多因素綜合影響,臺「中研院」經濟研究所預計:2020年全年,臺灣地區的經濟增速或為1.15%。

上半年,臺灣GDP在全國排第7名

從經濟總量角度來看,上半年包括臺灣地區在內「全國共有7個省份的GDP超過2萬億元人民幣」。其中,臺灣地區的GDP約為21537.42億元,正好在全國排第七名——第六名是四川省,完成的GDP約為22130.27,第八名則福建省(上半年GDP約為19901.39億元)。

廣東省,繼續排第一名。上半年,完成的地區生產總值(GDP)為49234.2億元,同比實際下降2.5%。其中,第一和第三產業都實現了正增長,但由於對外貿易疲軟,企業訂單大幅低於往年。

使得廣東省的工業企業在上半年未能滿負荷運轉,即第二產業增加值同比下降6.2%,拖累了經濟的整體增長。但各項經濟指標呈恢復性增長和穩步復甦態勢,發展韌性凸顯,下半年將有更好的表現。

第二名繼續是江蘇省,上半年完成的GDP約為46722.92億元,同比實際增長0.9%。與其他省份相比,江蘇省經濟恢復得較好,新興經濟增長較快。整個2020年經濟總量勢必要突破10萬億元了。

第三名繼續是山東省,上半年完成的GDP約為33025.83億元,同比實際下降0.2%;浙江省排第四名,完成的GDP約為29086.63億元,實際增長0.5%。上半年經濟實際增速最高的是西藏地區,同比實際增長5.1%,GDP升至838.38億元。

另外,湖南省、安徽省、江西省、重慶市、雲南省、貴州省、廣西和新疆地區以及甘肅、寧夏、海南等省份的上半年GDP都實現了正增長。而黑龍江省經濟實際下降4.9%,增速暫時排在最後一名,完成的GDP約為5250.63億元。本文由【南生】整理並撰寫,無授權請勿轉載、抄襲!

相關焦點

  • 上半年各省份GDP:粵蘇繼續領跑、臺灣第7、福建第8、上海第12名
    上半年,臺灣GDP約為21537.42億元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中國臺灣地區完成的GDP約為92007.93億新臺幣,與上年同期相比,剔除物價變動因素後,實際增長0.41%。按上半年平均匯率折算約為21537.42億元人民幣,約合3062.81億美元。
  • 上半年GDP:廣東和江蘇繼續領先、臺灣排第7、安徽第10、香港第16
    廣州市在上半年完成的GDP約為10968.29億元,同比實際下降2.7%,繼續在廣東省內排第二名。但在全國各大城市評比中,被重慶市趕超——上半年重慶經濟實際增長0.8%,經濟總量達到了11209.83億元。江蘇省仍是全國第二名,上半年完成的GDP約為46722.92億元,同比實際增長0.9%。
  • 運氣還是實力,2020上半年臺灣GDP實現正增長!
    近日,據媒體報導,2020年上半年,以人民幣計價,臺灣名義地區生產總值折合21537.42億元,同比增長7.3%,與上年同期相比,剔除物價變動因素後,同比實際增長0.41%。在全國34個省級行政區中居第7位,低於廣東、江蘇、山東、浙江、河南和四川,高於福建1636.03億元。
  • 上半年GDP:西藏超過澳門,臺灣升至全國第7,那香港、北京呢?
    上半年中國大陸31省份,以及香港、澳門和臺灣的經濟數據都先後公布了。其中,經濟實際增速最高的是西藏地區,上半年經濟同比實際增長了5.1%,完成的GDP約為838.38億元,在全中國排第33位。按當前價格計算,2020年上半年,中國澳門地區完成的GDP為912.67億澳門元,按上半年平均匯率折算約為114.16億美元,折合802.72億元人民幣——已經被西藏超過,經濟總量在全國的排名下滑至第34名。
  • 2019年臺灣經濟增長2.73%,GDP超4萬億元,那在全國排第幾名呢?
    其中,在2019年第一季度同比實際增長1.84%,二季度為2.6%,三季度為2.99%,第四季度初值為3.38%。縱觀2019年,臺灣經濟呈現「前低後高」的增長趨勢,這或許預示著2020年的經濟增速將可能更高。分類型來看,2019年臺灣的投資(固定資本形成總額)增速為5.41%,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
  • 中國大陸各省份、香港、澳門和臺灣的2020年上半年GDP分享
    由於電子科技產品尤其是半導體表現良好,二季度臺灣地區的商品出口保持了「相對平穩的態勢」,出口增速僅實際下降3.5%。整個上半年,臺灣地區的經濟增速由初值的增長0.41%,上調至增長0.78%。 上半年,臺灣GDP在全國排第7名 按當前價格計算,上半年臺灣地區完成的GDP上調為92391.86億新臺幣,折合3075.59億美元,約為21627.29億元人民幣,繼續在全國排第七名。
  • 上半年中國大陸經濟總量為45.09萬億元,那香港和臺灣的GDP呢?
    除澳門外,中國大陸各省份以及臺灣、香港的上半年經濟數據都正式公布了。其中,上半年香港的經濟增速為0.5%,其第一季度經濟同比增長了0.6%。第二季度經濟增速在8月初公布的初值為0.6%,8月16日修正為0.5%。
  • 上半年城市GDP排名出爐 深圳GDP為12634.3億元,增速為0.1%
    根據整理出的10強榜單,記者發現,傳統的北上廣深四強中出現了變化,廣州經濟總量在近年被深圳超越後,再次被重慶超越,跌出四強。上海、北京、深圳則繼續穩坐頭三把交易。今年上半年,上海、北京、深圳繼續穩坐前三,其中,上海GDP為17356.8億元,北京GDP為16205.6億元,深圳GDP達到12634.3億元。
  • 中國臺灣今年上半年GDP突破2萬億元,那麼在大陸各省中排名如何?
    然而,近些年來臺灣經濟下行壓力較大,對應GDP增長率逐年下調,部分主要產業增長乏力,因此,促使經濟增長放緩,19年地區生產總值(GDP)在全國排名也下調至第九,故經濟表現不如過去幾年。當然,按照今年上半年全省實現數據來看,名義GDP總值突破2萬億元並且約為21537.42億元(僅供參考),同比增長0.4%左右,對應名義GDP增量超過2000億元,經濟運行總體穩定,而且對外貿易進出口以及部分指標呈現正增長,助推經濟穩步回升,促使經濟總體表現好於市場預期。既然中國臺灣今年上半年GDP突破2萬億元,那麼在大陸各省中排名如何呢?
  • 前三季度臺灣經濟增長2.4%,GDP約2.98萬億元,那在全國排第幾呢
    來源:南生今世說按照中國臺灣統計部門的初步統計,2019年第三季度,臺灣經濟增速出現了不小的回升,達到了2.91%(初值,還有待二次修正,如下圖)——比今年第二季度的2.4%,增長了0.51個百分點。這樣,按照前三季度與美元、人民幣的平均匯率折算,13.5萬億新臺幣的名義GDP就約為4347.26億美元,29796.67億元人民幣(約為2.98萬億元)——與去年同期的28742.21億元人民幣相比,GDP增長了1054.46億元,人民幣名義下增速為3.7%。
  • 上半年臺灣GDP約為1.945萬億元!被湖北省趕超,排名降到全國第八
    中國臺灣地區的「半年度成績單」也出來了。其中,在今年第一季度,臺灣的GDP同比實際增長1.71%。在第二季度,經濟增速上升到2.41%,提升了0.7個百分點,但仍較上年同期下滑0.88個百分點。整個上半年,中國臺灣的GDP同比實際增速為2.07%,名義地區生產總值(GDP)為8.89萬億新臺幣,名義增速1.8%——臺灣地區的經濟名義增速低於實際增速哦,GDP平減指數為106.85,與上年同期相比下跌0.26%。
  • 2019年各省份GDP分享:廣東繼續第1、臺灣排第9、天津降到第24名
    其中,在2019年第一季度同比實際增長1.84%,二季度為2.6%,三季度為2.99%,第四季度初值為3.38%。縱觀2019年,臺灣經濟呈現「前低後高」的增長趨勢,這或許預示著2020年的經濟增速將可能更高。分類型來看,2019年臺灣的投資(固定資本形成總額)增速為5.41%,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
  • 中國大陸各省份、港澳臺的2020年上半年GDP分享
    由於電子科技產品尤其是半導體表現良好,二季度臺灣地區的商品出口保持了「相對平穩的態勢」,出口增速僅實際下降3.5%。整個上半年,臺灣地區的經濟增速由初值的增長0.41%,上調至增長0.78%。上半年,臺灣GDP在全國排第7名按當前價格計算,上半年臺灣地區完成的GDP上調為92391.86億新臺幣,折合3075.59億美元,約為21627.29億元人民幣,繼續在全國排第七名。展望整個2020年,主計總處預計:全年GDP增長1.56%左右。
  • 您知道上半年,中國大陸、臺灣、香港的GDP增速分別是多少嗎?
    今天和大家分享下,中國大陸、臺灣、香港的上半年GDP增速(暫無中國澳門的數據)。由低到高來看,中國香港的上半年經濟增速最低,僅實際增長0.6%(初值,還有待修正)。且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的GDP同比增速都是0.6%。
  • 一季度全國各地GDP:廣東第1、臺灣第6、香港第15、西藏第34名
    從經濟總量角度來看,廣東省繼續在全國排首位,完成的名義GDP約為22518.67億元人民幣,同比實際下降6.7%。前三名:廣東、江蘇、山東江蘇省在一季度完成的名義GDP約為21002.8億元人民幣,實際下降5%。南生注意到,兩地經濟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第二產業的降幅要比第一和第三產業更大。
  • 2020年上半年廣東各市GDP排名,有的增長14%,有的下跌7%
    第2名廣州,2020年上半年GDP10968.3億元,增量-787.2億元,名義增長-6.70% 第3名佛山,2020年上半年GDP4626.5億元,增量-168.7億,名義增長-3.52%; 第4名東莞,2020年上半年GDP4361.3億元,增量145.4億,名義增長3.45%; 第5
  • 香港、澳門、臺灣,上半年GDP對比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在2019年上半年,我國大陸GDP總量達到了45.09萬億人民幣,同比增長了6.3%。其中,在第一季度中以平穩開局,實現了6.4%的經濟增長;第二季度略有下滑,實際增長6.2%。那麼,在2019年上半年,我國港澳臺地區的經濟表現如何呢?
  • 2020上半年濟南實現GDP增速0.7%!
    發布會上,濟南市委市政府新聞發言人劉勤介紹了2020年上半年我市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市統計局黨組副書記、市社會經濟調查中心主任、新聞發言人唐軍;市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副主任、新聞發言人李冠偉就2020年上半年我市經濟社會發展情況進行解讀並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
  • 2018北京上半年gdp是多少 同比增長6.8%
    隨著2018年已經過去一大半,最近這段時間,各省上半年的gdp也相繼的出爐。那麼,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一塊看一下2018北京上半年gdp是多少?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7月18日,北京市統計局發布上半年北京市各項經濟數據。
  • 一季度中國臺灣經濟增長1.54%,GDP約1.07萬億元,全國排第六名
    來源:南生今世說按照臺灣統計部門公布的信息,2020年第一季度臺灣經濟同比實際增長1.54%,環比下降1.51%。其中,居民消費因為新冠疫情的原因出現了0.97%的負增長,成為拉低經濟增速的主要因素。但人口流動預計仍會受到一定的限制,臺灣地區的旅遊業預計仍將持續低迷一段時間。因此,臺灣媒體預計二季度經濟或將落入負增長,期許當局儘快出臺紓困舉措以度時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