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岸容待臘將舒柳,山意衝寒欲放梅.

2021-02-17 二毛手工菜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第二十二個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早在三千多年前的春秋時代,中國就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

_______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

刺繡五紋添弱線,吹葭六管動飛灰

岸容待臘將舒柳,山意衝寒欲放梅

雲物不殊鄉國異,教兒且覆掌中杯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第二十二個節氣也是最早被制訂的一個 ,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早在三千多年前的春秋時代,中國就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時間在每年的公曆12月21日至23日之間。

冬至這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過了冬至,白天就會一天天變長。古人對冬至的說法是: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冬至過後,各地氣候都進入一個最寒冷的階段,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進九」,我國民間有「冷在三九,熱在三伏」的說法。


一候 蚯蚓結

二候 麇角解

三候 水泉動

蚯蚓結:傳說蚯蚓是陰曲陽伸的生物,此時陽氣雖已生長,但陰氣仍然十分強盛,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縮著身體。

麇角解:糜與鹿同科,卻陰陽不同,古人認為糜的角朝後生,所以為陰,而冬至一陽生,糜感陰氣漸退而解角。

水泉動: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動並且溫熱。

冬至習俗


在中國北方有冬至吃餃子的風俗。俗話說:「冬至到,吃水餃。」而南方則是吃湯圓,當然也有例外,如在山東滕州、東平、汶上、曲阜、鄒城,冬至習慣叫做數九,流行過數九當天喝羊肉湯的習俗,寓意驅除寒冷之意。



冬至節氣  養生重點


生活起居:起居有常,必待日光。

【起居有常】

在起居上,應早睡晚起,等待陽光出現才出外活動。同時也要多穿衣服,避免不必要的戶外活動,防止陽氣過度的消耗。「起居有常,養其神也,不妄勞作,養其精也」冬令時節若能合理安排起居作息,就能保養神氣,勞逸適度可養其腎精。儘量做到「行不疾步、耳不極聽、目不極視、坐不至久、臥不極疲」。冬至前後睡好「子午覺」在養生學中具有重要地位,除了保證夜間睡眠,午飯後可適當打個盹,但要避免睡時著涼。其次,要注意防風防寒。再次,冬至節氣宜在白天多曬太陽,以利陽氣的生長。

【鍛鍊不要大出汗】

冬至前是一年中陰氣最盛的時候,冬至後雖然陽氣逐漸增加,但實際上氣溫下降,人體皮膚的寒冷感覺會更加明顯。此時應注意防寒,特別是頭、背、足三處要保暖。冬至後不宜進行高強度的體育鍛鍊,不宜大出汗。體育鍛鍊者可選擇太極拳等動靜結合的運動。在起居上,應早睡晚起,等待陽光出現才外出活動。

【數九寒天要通風換氣】

天氣寒冷,人們在保暖時喜歡緊閉門窗,這會導致空氣品質下降,應該適度打開門窗通風換氣。尤其是學校等人員密集的場所,教室裡空氣往往很汙濁,不利於學生們的健康,每到下課時更需要打開窗戶。

【壯不競時,精神滅想】

養生重點是要養心。要養生先養善良、寬厚之心,心底寬自無憂。冬至養生,要靜神少慮,保持精神暢達樂觀,不為瑣事勞神,不要強求名利、患得患失;避免長期「超負荷運轉」防止過度勞累,積勞成疾。

【審慎調食】

俗話說,藥補不如食補。在冬至如果能恰當選擇既美味,而又具有補益身體的食物,無疑會讓大家接受。天寒地凍,首選溫補類食物。如雞,羊肉,牛肉,鯽魚等。上述幾種,均屬美味,在冬至可作為進補的佳品。但過多地進食溫補類食品,容易上火。

運動:每天6至9時最不適宜老年人鍛鍊

「鍛鍊的時間關係到鍛鍊的效果,其實從科學的角度來說,晨練過早對身體並無好處。」漱玉平民大藥房工作人員賈麗說,按照人的生物鐘作息時間,人體在下午4~6時,心血管功能處最佳狀態,其次為上午10時以後,最差是上午6~9時。因此,如果健康狀況良好,則一天的任何時候運動都可以,如果有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壓、冠心病、心絞痛、心功能不全,則宜選在下午4~6時活動,或在上午10時以後外出,儘量不要清晨冬練,因為這時交感神經張力急劇升高,心血管負擔最重。

冬季食補

冬季,才是每年養護身體的開始。

俗語稱「冬季進補,來年打虎」,人在這個時期進行食補,為抵禦冬天的嚴寒補充元氣,為來年的身體健康埋下根基。元代忽思慧所著《飲膳正要》曰冬氣寒,宜食黍以熱性治其寒。也就是說,少食生冷,但也不宜燥熱,有的放矢地食用一些滋陰潛陽,熱量較高的膳食為宜,同時也要多吃新鮮蔬菜以避免維生素的缺乏,如牛羊肉、烏雞、鯽魚,可多飲豆漿、牛奶,多吃蘿蔔、青菜、慄子、花生、豆腐、木耳等。

七大冬季養生佳品:


【慄子健脾補腎】

冬季人體的氣血開始收斂,這段時間食用慄子進補尤為適宜。板慄不僅味美,還是冬季養生的佳品。板慄味甘性溫,無毒,有「益氣補脾、厚腸胃、補腎強筋,活血止血」的作用。板慄含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礦物質,這些元素對防治高血壓病、動脈硬化、骨質疏鬆等疾病都有益處。因此,老年人吃板慄可益氣血,男性吃板慄則可補腎、治療腎虛。


【羊肉補腎禦寒】

寒風起,羊肉肥,冬季進補,羊肉是首選。羊肉中豐富的脂肪、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和鈣、鐵、磷等營養成分,有著補腎護肝、禦寒祛溼的功效。閩南地區,冬季要吃羊肉補冬,據說一冬都不會冷。一碗羊湯帶來的溫暖,足以抵擋一冬的嚴寒。

【山藥補氣】

與冬筍一樣白嫩美味的還有山藥。俗話說:「冬天吃山藥,勝過吃補藥。」冬天進補吃點山藥,再合適不過。山藥披著土褐色的外皮,貌不驚人,卻有極佳的補氣效果。它的澱粉含量很高,可以為抵禦寒氣提供較多的熱量。其所含的薯蕷皂苷和膽鹼、黏液質等成分,不但有利於肌膚保溼,更有防止心血管系統脂肪沉積的作用。


【牛蒡疏風】

牛蒡的「外貌」酷似山藥,不過「身材」略為清瘦。中醫認為,冬天「風邪」盛行,吃牛蒡可疏風散熱,幫助人體抵禦風邪的侵襲。每100克牛蒡的胡蘿蔔素含量達到了驚人的390毫克,遠高於胡蘿蔔,其蛋白質和鈣含量在根莖類蔬菜中也是「傲視群雄」。牛蒡還含有過氧化物酶和一些抗菌成分,有一定的抗衰老和降血糖作用。


【白蘿蔔清熱】

「冬吃蘿蔔賽人參」,白蘿蔔是冬季餐桌上不可少的菜餚。白蘿蔔中含有芥辣素,有一定的消炎清熱作用。冬天若是貪吃狗肉上火,出現嗓子疼、鼻塞等症狀,可以適當吃點白蘿蔔來緩解症狀。此外,白蘿蔔中還含有木質素和多種酶,有一定的降血脂、軟化血管、穩定血壓等作用;其富含的礦物質可以幫助人體提高免疫力,預防凍瘡等疾病的發生。

【蓮藕健胃】

蓮藕是也冬季常見的食材之一,鮮蓮藕中含有高達20%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各種維生素、礦物質的含量也很豐富。將蓮藕涼拌或微微焯一下生吃,有清熱潤肺的作用。不過在冬天,人們更習慣熟吃蓮藕。煮熟後的蓮藕是溫性的,可以健脾開胃。熟藕與排骨同煮,還有補心生血的作用;吃火鍋時放點蓮藕,不但可以與青菜寒涼互補,還可以充當主食。

【鴨肉滋陰補虛】

鴨子不僅享有「京師美饌,莫妙於鴨」、「無鴨不成席」之美譽,尤其當年新鴨養到秋季,肉質壯嫩肥美,營養豐富。鴨肉性寒涼,特別適合體熱上火者食用,所以秋季食療首選鴨。鴨屬於水禽,元朝的御醫忽思慧在《飲善正要》裡說,鴨肉味甘、冷、無毒,補內虛,消毒熱,利水道。可用於頭痛、陰虛失眠、肺熱咳嗽、腎炎水腫、小便不利、低熱等症。


溫一壺黃酒暖冬天:

冬季進補,黃酒是不錯的選擇。黃酒是用穀物作原料,用麥曲或小曲做糖化發酵劑製成的釀造酒,性味甘、溫、辛,甘則溫補強壯,緩急調中;溫能溫中祛寒,助陽通絡;辛則發汗解表,行氣止痛,對冬天容易感冒、怕冷體質的人來說,黃酒有很好的養生作用。

黃酒最好溫熱了再喝,元人賈銘認為,「凡飲酒宜溫,不宜熱」,「飲冷酒成手戰」,黃酒加點薑片煮後飲用,既可活血祛寒,又可開胃健脾。當然,酒的溫度也不能加熱得太高,酒過熱了飲用,一是傷身體,二是乙醇揮發得太多,再好的酒也淡而無味了。從養生的角度看,黃酒還屬於細酌慢飲的酒種之一,喝黃酒不宜太多太急,否則會損傷腸胃和肺。

適合這個季節食用的幾款飲食療方:


羊肉蘿蔔湯


【食材】

羊肉、白蘿蔔、粉絲、蔥、姜、鹽、料酒、大料、幹辣椒、花椒。

【做法】

1、將白蘿蔔切成塊,羊肉切成3釐米長短的塊,放入熱水中焯一下備用。

2、砂鍋中倒入水,放入羊肉,加入料酒、蔥、姜、幹辣椒、大料、花椒,加蓋燒開後轉小火燉30分鐘,放入白蘿蔔、粉絲繼續燉,至熟後調味即可。

【功效】

羊肉在《本草綱目》中,是被稱為「補元陽益氣血」的上佳補品。冬季吃羊肉可驅散寒冷、溫暖心胃。


淮山芡實排骨湯


【食材】

淮山、芡實各50~100g、排骨200g。

【做法】

1、將淮山洗淨切塊,芡實洗淨,排骨洗淨切小塊兒待用。

2、湯煲中加入500ml清水,放入淮山、芡實、排骨用武火煮開。

3、再調至文火煲2小時,放鹽調味即可。

【功效】

健脾補氣。尤其適合氣虛脾虛、便溏、面色萎黃之人。


羊肉粥


【食材】

生薑20克、羊肉100克、大米7 5克、料酒、鹽各適量。

【做法】

1、將生薑洗淨切片,羊肉洗淨,入開水鍋氽去血水,切2釐米見方的塊,大米淘洗乾淨。

2、將大米、生薑、料酒、羊肉同放鍋內,加適量水,置大火上燒沸,再用小火煮成粥,加入鹽攪勻即可。

【功效】

能暖脾胃、散風寒、增食慾,對脾胃虛寒、冬天手腳不溫者特別有益。


黑芝麻粥


【食材】

黑芝麻25克、粳米50克。

【做法】

1、黑芝麻炒熟研末備用;

2、粳米洗淨與黑芝麻入鍋同煮,旺火煮沸後,改用文火煮至成粥。

【功效】

補益肝腎,滋養五臟。註:本方更適於中老年體質虛弱者選用,並有預防早衰之功效。


蟲草蒸老鴨


【食材】

冬蟲夏草5枚、老雄鴨1隻、黃酒、生薑、蔥白、食鹽各適量。

【做法】

1、老鴨去毛、內臟,衝洗乾淨,放入水鍋中煮開至水中起沫撈出;

2、將鴨頭順頸劈開,放入冬蟲夏草,用線紮好,放入大缽中,加黃酒、生薑、蔥白、食鹽、清水適量;

3、再將大缽放入鍋中,隔水蒸約2小時鴨熟即可。(也可用氣鍋蒸)。

【功效】

補虛益精,滋陰助陽。本方以蟲草為主,助腎陽,益精血;以老鴨為輔,滋陰補虛。方中一偏於補陽,一偏於補陰,兩者合用,共成補虛益精,滋陰助陽之權威藥膳。註:外感未清者不宜食用。

當歸生薑羊肉湯


【食材】

羊肉500克、當歸50克、生薑100克,也可以酌加:生黃芪、黨參、陳皮、山藥、白朮等各25克。

【做法】

1、先用冷水煮羊肉,放入料酒、姜、蔥,將羊肉煮去血水洗淨備用;

2、然後將所有材料置入砂鍋慢燉三至四小時;

3、最後調入適量鹽,即可。

【功效】

羊肉甘溫,冬季溫補最宜。當歸甘溫、微辛微苦,甘溫宜於溫補,微辛稍具流通性,微苦可以適當潛藏相火。同時加生薑辛微溫,使羊肉當歸補而不滯。而黃芪補氣益肺、黨參補氣生津、陳皮健脾理氣、山藥健脾補脾陰、白朮健脾補脾氣,都可酌情添加少許。

龍馬童子雞


【食材】

蝦仁15克、海馬10克、子公雞1隻、料酒、味精、食鹽、生薑、蔥、水豆粉、清湯適量。

【做法】

1、將雞肉淨膛後,從中斬開;

2、將海馬、蝦仁用溫水洗淨,泡10分鐘,分放在雞肉上,加蔥段、姜塊、清湯適量,上籠蒸至爛熟;

3、出蘢後,揀去蔥段和姜塊,加入味精、食鹽,另用豆粉勾芡收汁後,澆在雞的面上即成。服用時,食海馬、蝦仁和雞肉。

【功效】

溫腎壯陽,益氣補精。適用於陽痿早洩,小便頻數、崩漏帶下等。


桂圓燉蛋


【食材】

桂圓7顆、雞蛋1個、水適量。

【做法】

1 、雞蛋打散,加入溫水,比例為1:2;

2 、將雞蛋水反覆過篩,直到沒有泡沫,加入桂圓,大火上蒸8-10分鐘即可,不需要加糖。

【功效】

可以滋陰養血,寧心安神,對血虛頭痛,心悸失眠,記憶力減退也有幫助。可當早餐食用。注意:桂圓性熱,不宜長期服用。


羊肉大蔥餡餃子


【食材】

羊肉、精五花肉、大蔥、姜、香蔥、餃子皮。

【做法】

1、把羊肉和五花肉剁碎,加薑末香蔥一起混合剁;

2、切好的大蔥加入肉糜一起剁勻;

3、放入容器加所有調料一起攪拌上勁即可;

4、餡用餃子皮包好,煮熟即可。

【功效】

羊肉性溫,冬季常吃羊肉,能幫助脾胃消化,起到抗衰老的作用;同時還有補腎壯陽、補虛溫中等作用。

文中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其他閱讀】

殺年豬了,快來喝刨湯!

媽媽菜的油鹽醬醋, 民間味的橫豎撇捺。

豬肝不孤獨,又嫩又燙又帶脆…

一桌團圓,才是幸福的味道!

潘金蓮、西門慶的食色性也。

盛開的蓮,多情的藕。

加一把香菜,讓蘿蔔和羊肉相擁達到高潮。

冬吃羊肉,開春能打虎。

吃肥肉與女人、男人的顏值成正比。

豬油、豬油,為豬油正名!

秘訣:如何炒好一碗蛋炒飯。



相關焦點

  • 山意衝寒欲放梅,冬至陽生春將來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刺繡五紋添弱線,吹葭六管動飛灰。岸容待臘將舒柳,山意衝寒欲放梅。雲物不殊鄉國異,教兒且覆掌中杯。—— 杜甫《小至》冬至,又稱「冬節」、「賀冬」,傳統二十四節氣之一、八大天象類節氣之一,與夏至相對。據傳,冬至在歷史上的周代是新年元旦,曾經是個很熱鬧的日子。
  • 【晉檢 動態】晉寧區人民檢察院弘揚傳統節日文化,冬至餃子溫暖人心
    我們的節日——溫暖冬至 岸容待臘將舒柳,山意衝寒欲放梅。 雲物不殊鄉國異,教兒且覆掌中杯。 ——杜甫
  • 描寫冬至數九寒天風俗及情懷的古詩
    古人有許多寫冬至數九寒天的詩,有的敘說寒冷及氣候特點,有的訴說節令習俗,有的展望未來,抒發情懷。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寫了四首關於冬至的詩,其中一首是《邯鄲冬至夜思家》:邯鄲驛裡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冬至以後,天氣轉暖,寒意漸少。影長漸短,量日影的紅線也慢慢變短。從今天開始,夜間秉燭賞遊時所攜帶的記時銅漏壺也將減少籌碼。元代馬臻有一首《至節即事》:天街曉色瑞煙濃,名紙相傳盡賀冬。繡幕家家渾不捲,呼盧笑語自從容。
  • 七律·冬至詠懷|陰陽轉換今方始,靜待春歸百卉鮮
    七律·冬至詠懷文/喬平又到隆冬數九天,親朋酌酒賦詩篇。嗟傷木落千山瘦,惜嘆風吹萬物蔫。冬至將至,節氣輪迴。時光就是這樣年復一年,如復一日的反覆。冬至節氣,意味著陰陽更替。這一天,北半球各地白晝時間最短、黑夜最長。歲歲今朝白晝開始漸長。諺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載敬堂集》載:「夏盡秋分日,春生冬至時。」 此時,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 才動葭灰小至夜,欲篩黍酒大寒功:七律《冬至閒詠盼春風》含聯句
    冬至閒詠盼春風(平水韻上平一冬)踏青雅事尋梅後,照影閒情憶渚中。注釋(一)小至,謂冬至前一日也。唐代大詩人杜甫有《小至》詩云: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刺繡五紋添弱線,吹葭六琯動浮灰。岸容待臘將舒柳,山意衝寒欲放梅。雲物不殊鄉國異,教兒且覆掌中杯。
  • 冬至是什麼意思|冬至詩句|冬至是幾月幾號2020年
    冬至是什麼意思|冬至詩句|冬至是幾月幾號2020年:一年一度的冬至日馬上就到了,冬至是幾月幾號2020年你知道嗎?冬至日不僅僅是我國二十四節氣之一,更是我國的傳統節日。那麼冬至是什麼意思|冬至詩句|冬至是幾月幾號2020年?就由中公教師網小編給大家介紹冬至是什麼意思|冬至詩句|冬至是幾月幾號2020年。
  • 冬至的古詩|冬至是幾月幾號2020年
    冬至是幾月幾號2020年|冬至的古詩:一年一度的冬至日馬上就到了,冬至是幾月幾號2020年你知道嗎?冬至日不僅僅是我國二十四節氣之一,更是我國的傳統節日。那麼冬至是幾月幾號2020年?就由中公教師網小編給大家介紹冬至是幾月幾號2020年|冬至的古詩。
  • 冬至是幾月幾號2020年|冬至的古詩
    冬至是幾月幾號2020年|冬至的古詩:一年一度的冬至日馬上就到了,冬至是幾月幾號2020年你知道嗎?冬至日不僅僅是我國二十四節氣之一,更是我國的傳統節日。那麼冬至是幾月幾號2020年?就由中公教師網小編給大家介紹冬至是幾月幾號2020年|冬至的古詩。
  • 「冬至大如年」,冬至有哪些特點和習俗?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冬至節也稱冬節、交冬。據說,冬至在歷史上的周代是新年元旦。冬至是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也有著「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冬至有哪些特點和習俗呢?一、習俗1、餃子中國北方有冬至吃餃子的風俗。諺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俗話說:「冬至到,吃水餃。」,冬至吃餃子已經是流傳多年的習俗,象徵了團團圓圓,吉祥如意。
  • 描寫關於冬至的古詩詞唯美句子大全 杜甫蘇軾有關冬至古詩詞
    冬至,是我國農曆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一個傳統節日。我國古代,很重視冬至,並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那麼,在文人墨客心裡,冬至又是如何一番模樣呢?今天就為大家提供10首描寫關於冬至的古詩詞和句子,讓大家在寒冬過節之際,也能感受到文化韻味的薰陶。
  • 話冬至:北方的餃子香?還是南方的湯圓甜?
    每逢冬至日清晨,南方各家各戶都會包冬至團。不但自家人吃,亦會贈送親友以表祝福之意。古人有詩云:「家家搗米做湯圓,知是明朝冬至天。」岸容待臘將舒柳,山意衝寒欲放梅。雲物不殊鄉國異,教兒且覆掌中杯。《冬至》左河水西北風襲百草衰,幾番寒起一陽來。白天最是時光短,卻見金梅競豔開。
  • 冬至手抄報內容資料大全 冬至由來傳說故事及詩句50字簡短版
    冬至手抄報資料大全1.冬至的由來  冬至(Winter Solstice)又名『一陽生』,是中國農曆中一個重要的節氣[1] ,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冬至俗稱「數九、冬節」、「長至節」、「亞歲」等。
  • 冬至,一個在古時與春節並重的日子,現在的年輕人卻不重視了
    今年的農曆冬月16日是我們的冬至,又稱之為冬節,長至節,亞歲等等,在我們中國的歷史上的一個重要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利用我們的地理上知識來說,就是冬至日這天我們這就是白天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個時間,在往後白天的時間就會逐漸變長,黑夜的時間就會變短。
  • 《劍網3》冬至有什麼活動 2019冬至六重活動匯總
    下面就給大家帶來劍網3 2019冬至六重活動玩法介紹。 節日·冬至 1、綜合 ·「岸容待臘... 劍網3的2019年冬至活動即將在12月22日正式開啟,今年的冬至活動不再是打傲油,而是經營溫泉山莊!下面就給大家帶來劍網3 2019冬至六重活動玩法介紹。
  • 今日冬至!大如年,小團圓
    ,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古人認為自冬至起,白晝一天比一天長,陽氣回升,代表下一個循環開始,是大吉之日。冬至|風俗吃餃子吃湯圓冬至一個普遍的風俗,是吃餃子。祭祖在民間,冬至前後幾天是祭奠祖先的日子。冬至祭祖的方式和內容存在地域間的差異性,帶有濃鬱地方色彩。我國一些地方,在祭祖同時,人們還要向父母長輩拜節。外出謀生的人,要在冬至節時趕回家鄉,表示年終有歸宿。
  • 中華好詩詞|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
    自冬至起,白晝一天比一天長,陽氣回升,代表下一個循環開始,正是「一陽初動處,萬物未生時」。1《邯鄲冬至夜思家》唐·白居易邯鄲驛裡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
  • 關於冬至的古詩詞有哪些 描寫讚美冬至的經典詩句匯總
    2018年12月22日是2018年的冬至節氣,全國人民都有過冬至的習俗。過冬至節起源於漢代,盛行於唐宋,一直相沿至今,《清嘉錄》亦曾有「冬至大如年」之說。班固的《漢書》中記載:「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也就是說,到了冬至,意味著白晝將一天比一天長,陽氣逐漸回升,這是上天賜予的福氣,自然是一個吉日,理應慶賀。
  • 沉鬱半生的杜甫冬至喝著小酒,寫下這首詩,僅56個字溫暖你的冬天
    今年的冬至比去年晚了幾天,也似乎更冷了幾分。民間說冬至如大年,趕上周末,這個冬至若是能和家人一起過,或許就不冷了。每年這一天咱們吃著餃子、啃著大肉時,筆者都會想起那些漂泊在外的詩人們,在車馬很慢的年代,這一天對他們來說似乎總是那麼難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