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社區、大手筆!口袋公園、街頭公廁大師來設計

2020-12-12 東莞日報i東莞

走在廣州街頭,人們會驚喜地發現,一段段圍牆、一個個口袋公園、甚至一座座公廁,都設計得別具匠心,成為城市裡一道獨特的風景。但你可能不知道,家門口的口袋公園、道路邊的一段臺階都是大師級設計師的作品。近年來,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啟動了「身邊項目大師做」活動,再到今年全面鋪開社區設計師工作,選取與市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公共空間和公共設施,邀請大師進行設計,讓「品質」滲透到城市的每一個細胞。

場景一:木棉樹下的時髦公廁+一把有趣的「椅子」

在環市東路廣州國際電子大廈旁,一棟二層「小樓」被大紅色的鋼結構框架包裹著,與周邊兩棵高大木棉樹上殘存的幾朵紅花相映成趣。而這棟「小樓」是一個公廁,建於1988年,是廣州現存不多、20世紀至今一直未被拆遷移除,仍然保護完好和正常使用的原位公廁。

這一項目請來了廣州瀚華建築設計有限公司副總建築師許迪操刀,他曾設計了廣州財富天地、惠州大亞灣惠民廣場二期等大型項目,參與本次公廁的升級改造,許迪認為十分具有挑戰性。設計之初,業主單位表示,可以將公廁推倒重建、也可以在原來基礎上改造。但許迪選擇了尊重歷史,延續文脈。許迪認為,在寸土寸金的城市中,公廁周邊自成一個相對獨立的綠島,饒有嶺南特色,也是環市東路的一段時光記憶。為了保留公廁旁的一棵木棉樹,許迪甚至將一套完整的施工圖紙全部重做。

在不破壞原有建築肌理的前提下,許迪用簡潔的幾何形體包裹原有建築,形成在面向城市開放的盒子,露出原有建築的形象特徵,給傳統的瓷磚外牆公廁穿上了頗具現代感的紅色「外衣」。現在公廁的改造基本完成,即將重新對外開放。除了外形上亮眼外,公廁也注重使用功能的提升,按照「廁所革命」的要求,改善了通風採光與排氣設施,做到乾濕分區,公廁的洗手盆上方安裝了明亮的鏡子,在男女廁基礎上還增加第三方衛生間。在一樓的第三衛生間裡,有給孩子準備的小型馬桶,有嬰兒換尿片的護理臺,還有為老年人、行動不便者準備的安裝抓手等。

細心的市民還會發現,公廁旁邊的一段臺階也頗有「玄機」,在原有基礎上進行了加高,加高部分塗成了俏皮的橘黃色,可供路人歇腳休憩。這段臺階的設計者是廣州土人景觀顧問有限公司總經理兼首席設計師龐偉,他將這段臺階稱為一把有趣的「椅子」,也是一個最小的城市廣場。龐偉說:「我們把這裡做得高一點,陡一點,走路的人可能看到『高』坐在椅子上的人,坐得高的人也可以從高的視角看走路的人,為城市增添一些變化和趣味性。」

場景二:傳統中軸線上的口袋廣場 功能複合、別具匠心

位於廣州傳統中軸線上的維新橫路歷史悠久,廣州共產黨小組和廣東第一個黨支部就誕生在維新橫路素波巷的廣州市第十中學的校園裡。細心的市民會注意到,在海珠廣場和起義路交界的路口,一個別具特色的二層長方形「臺子」已經建立起來,這就是維新橫路口袋廣場,設計者是中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華南理工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院長倪陽。

這一面積不大的地塊被周邊兩三層高居民樓圍合,原先用作羽毛球場和垃圾收集點,羽毛球場四周用鐵絲網封閉,使得視線受阻、景觀不佳;加上封閉的鐵絲網阻礙通行,出現不少被破壞的情況;露天堆放的垃圾桶不夠美觀,而且氣味難聞。

由於維新橫路與居民區聯繫密切,倪陽試圖通過摺疊和提升來重置場地的空間布局,豐富場地的功能,並融入海綿城市的構想,旨在密集的城市肌理中打開一個「透氣孔」。記者在現場看到,這一口袋廣場已經建成,灰色的清水混凝土和鋼結構搭建起了一個功能複合的長方形「臺子」:原來的羽毛球場被提升到了二層,下面是環衛設施房,為了解決封閉的工具房的通風問題,特別設計了高聳的拔風井。

從羽毛球場往下走是一段寬闊的臺階,可供周邊居民休憩;臺階周圍還設計有照明設施,夜間在此舉辦小型表演,也頗為有趣。再往後則是隱藏在隔牆後的電房,解決了海珠廣場夜間照明問題。

帶著小孫子在大臺階上玩耍的陳姨表示:「這裡比原來整齊多了,周邊還鋪了鵝卵石、種有小樹,大人、孩子都多活動空間。」

全面啟動社區設計師工作 社區改造專業人士來把關

用「繡花」功夫加強城市管理,讓品質建設滲透到廣州的每個街角空間。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自2018年啟動「身邊項目大師做」活動以來,以貼近市民生活為原則,著眼微觀,關注市民需求,選取與市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公共空間和公共設施,邀請大師進行設計,促進城市公共空間品質化提升,從細微之處不斷提高市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自開展以來,共面向全市徵集近百個選點,邀請倪陽、陳雄、冼劍雄、本伍德、龐偉等十多位國內外大師參與十多個試點項目的方案設計,囊括變電站、垃圾站、公廁、中小學、騎樓建築、口袋公園等多個類型。

為進一步促進廣州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治理,建設美麗宜居的花城,今年還啟動了廣州社區設計師工作。據悉,社區設計師制度可以分片,若干街道組合成一個片區,請5~6個社區設計師組合的小團隊,包括建築、園林、燈光等不同專業,對使用公共財政資金或集體資金進行建設的項目進行設計或提出審查意見,切實把社區設計師的工作進行具體的細化和落實,促進廣州高質量發展。

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有關負責人表示,社區設計師工作主要以開展「社區事·大家做」系列活動為抓手,重點關注公園、口袋公園、垃圾收集點、變電站、泵站、河湧水系景觀建設、道路交通環境提升以及老舊小區改造等項目,通過「社區事·專職做」「社區事·大師做」「社區事·街坊做」三大行動,引進高水平的設計師進行設計和把關,逐步提升社區人居環境品質。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杜娟 通訊員穗規資宣

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莊小龍

相關焦點

  • 小社區、大手筆!口袋公園、街頭公廁,大師來設計
    走在廣州街頭,人們會驚喜地發現,一段段圍牆、一個個口袋公園、甚至一座座公廁,都設計得別具匠心,成為城市裡一道獨特的風景。但你可能不知道,家門口的口袋公園、道路邊的一段臺階都是大師級設計師的作品。
  • 小社區、大手筆!廣州口袋公園、街頭公廁大師來設計
    走在廣州街頭,人們會驚喜地發現,一段段圍牆、一個個口袋公園、甚至一座座公廁,都設計得別具匠心,成為城市裡一道獨特的風景。但你可能不知道,家門口的口袋公園、道路邊的一段臺階都是大師級設計師的作品。細心的市民會注意到,在海珠廣場和起義路交界的路口,一個別具特色的二層長方形 " 臺子 " 已經建立起來,這就是維新橫路口袋廣場,設計者是中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華南理工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院長倪陽。
  • 口袋公園街頭公廁大師來設計
    現如今,廣州的街頭處處有驚喜。一段段圍牆、一個個口袋公園、甚至一座座公廁都設計得別具匠心,成為城市裡一道獨特的風景。鮮為人知的是這些家門口的口袋公園、道路邊的一段臺階都是大師級設計師的作品。細心的市民會注意到,在海珠廣場和起義路交界的路口,一個別具特色的兩層長方形「臺子」已經建立起來,這就是維新橫路口袋廣場,設計者是中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華南理工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院長倪陽。
  • 日本街頭透明公廁火了,頂級設計大師打造的廁所成ins打卡聖地!
    他設計了兩座公廁,分別位於涉谷的分別位於代代木深町小公園與春之小川公園,除了外觀配色不同沒有太大區別。 不論性別、年齡、身體狀況或者是否殘疾,讓每個人都能懷著輕鬆舒適的心情來使用,體現東京這座城市的開放、包容與無限可能。 田村奈穂:紅色公廁 除了透明公廁,在視覺上最吸引人的眼球的應該就是田村奈穂設計的紅色公廁了。
  • 建設口袋公園、城市公廁……威海越來越精緻
    9月4日上午10:00,市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副調研員董慶國介紹了城市公廁及服務設施建設提升、口袋公園建設、生態綠化等有關情況。設計理念以形成「15分鐘公廁服務圈」為目的,進行公廁規劃選址;設計外觀做到與周邊環境相協調,內部做到科學合理,優化平面布局,無臺階障礙,廁位獨立設置,提高男女廁位比例。精細管理。人流量較大區域的公廁,配備2至3名專職公廁保潔員進行輪留值班,及時保潔;增加保潔員培訓頻次,根據容易經常發生的問題,組織專項培訓,提升服務質量。
  • 上海口袋公園調查:曾經的「社區邊角料」如何傳遞更多「微幸福」
    市民秦老伯提出,確定周邊有公廁是讓他放心到口袋公園遊玩、休憩的必要條件。同時,他認為園內應有相應的指示牌,告訴人們公廁在哪個方向、距離有多遠。他說:「如果是周邊居民倒還好,一般都知道哪裡有公廁,但要是有人第一次來,不熟悉環境,沒有提示可能就要費一番功夫尋找。」 記者走訪的幾處口袋公園,周邊大多有公廁,但在園內幾乎都沒有明顯的指示牌。
  • 活化城市空間,扮靚品質江門 口袋公園「裝滿」居民歡聲笑語
    伴隨著悠揚的音樂,老人們打起了太極拳,舒展筋骨;家長推著嬰兒車,讓孩子感受鳥語花香;不時有路過的行人進入公園,在石凳上休息,或借用公廁。此前,這裡只是蓬江區天沙河邊一處閒置的綠地,環境較為雜亂,改造成口袋公園後,附近居民有了鍛鍊、休閒放鬆的好去處。大家聯名給雅怡社區寫了感謝信,感謝政府為民辦實事。見縫插針、以小見大。
  • 日本街頭透明公廁火了,設計天團爆改後的公廁成ins打卡聖地!
    目前,「東京公廁」計劃其中5處現已完成改造,正式對公眾開放使用。另有兩處也將在下個月竣工。其他10處則將在2020年陸續完工並投入使用。下面就跟著小編來看看已建成的幾處吧。
  • 社區黨建公園請來大師設計、院士評審
    重新修改股份章程,使外嫁女和男性村民的股份分紅一律平等;拆改結合,推動收儲嘉禾望崗地鐵站周邊地塊、開發570畝留用地和舊村改造等一批重點項目;違建倒下去,口袋公園建起來,社區黨建公園竟然是設計大師的作品……3年前,廣州市白雲區嘉禾街望崗經濟聯社黨委因黨組織戰鬥力不強、黨建臺帳基礎薄弱等原因被列為軟弱渙散黨組織。
  • 城事|澀谷街頭發現「透明公廁」,由安藤忠雄、片山正
    當地慈善機構 The Nippon Foundation 就發起了「 The Tokyo Toilet 東京廁所」重生計劃,邀請安藤忠雄、片山正通、NIGO 等 16 位建築設計大師及創意人,操刀澀谷區內 17 座全新公共廁所,不僅好玩有趣,還兼具清潔度和功能性,更要表現日本人熱情好客的精神。
  • 口袋公園、河湧水系景觀……還能這樣設計?!
    口袋公園、河湧水系景觀……還能這樣設計?!社區設計師志願服務團隊是由區政府組織選聘為責任範圍內的規劃、建設、管理提供無償專業指導和技術服務的第三方設計機構設計機構至少具備規劃、建築、市政或風景園林其中一項甲級設計資質,除擁有良好的社會信用,還具備較強技術水平及豐富的社區類項目規劃
  • 日本透明公廁火了,這些「全球最美公廁」你上過幾個?
    最近慈善機構「日本財團」 (The Nippon Foundation )就發起了「東京廁所」「The Tokyo Toilet」計劃,邀請安藤忠雄等 16 位知名設計大師在東京澀谷設計 17 座公廁,以改變人們對公廁的刻板印象。
  • 家門口的「口袋公園」 福建莆田人邂逅轉角「小確幸」
    草坪、綠樹、涼亭、運動場……炎炎夏日,福建莆田街頭隨處可見的「口袋公園」,成了市民避暑納涼的好地方。  口袋公園也稱袖珍公園,指的是規模較小的以遊憩為主要功能,兼具生態、美化等作用的城市開放空間。今年,莆田市將口袋公園建設作為為民辦實事項目之一,擬在全市範圍內規劃建設35個口袋公園。而在此之前,莆田市已經建成超過100個口袋公園,這些公園面積大的七八千平方米,小的只有一兩百平方米,地塊多為城市邊角地、廢棄地、裸露地、三不管地等。作為莆田市近年來倡導的城鄉綠地建設新模式,口袋公園因為選址靈活、精緻實用等特點備受青睞,為周邊居民提供了清新自然的小氧吧。
  • 海安「口袋公園」扮靚城市風景
    本報訊 (通訊員陳俐君 盧鋒 記者趙勇進)9日,海安高新區二裡社區西側「口袋公園」工程工地,配套設施施工井然有序。二裡社區「口袋公園」項目佔地面積7100平方米,建有一類公廁一座、停車場一處,擬建車位14個。在園中位於水體東側,將建設古建小憩廊亭一座,栽種苗木的主要品種為廣玉蘭、香樟、實生銀杏等。
  • 日本頂級設計大師們推出的網紅公廁人們爭著上!
    NIGO設計的清潔員工制服,盡顯潮流工裝氣息  看到這裡你是不是已經好奇各位設計大師們如何花樣玩轉公廁設計?官網上最近更新展示的作品剛好是安藤忠雄的公廁設計,它坐落於神宮大道公園中,周圍都是漂亮的櫻桃樹。
  • 滬151座「口袋公園」建成
    口袋公園 也稱袖珍公園、迷你公園、貼身公園等,指規模很小的城市開放空間,常常以斑塊狀散落或隱藏在城市結構中,為當地居民休憩、社交所用。城市中的各種小型綠地、小公園、街心花園等都是口袋公園的一種形式本報訊(記者 陳璽撼)除了有外環林帶、郊野公園這樣的大手筆,上海公園綠地也有更貼近老百姓的「小」「多」「勻」。
  • 廣州:口袋公園裡處處有講究 種什麼花都要精心設計
    廣州擬規劃新增800個社區公園和街心公園,凸顯「小而美」「小而精」不知您注意到沒有,在廣州街頭、鄉村,悄然出現了很多微小公園。根據正在公開徵求意見的《廣州市公園建設與保護專項規劃(2017-2035年)》,全市近期擬規劃新增公園共828個,其中800個為社區公園和街心公園。
  • 東湖九曲橋 口袋公園「見」
    最近廣州市越秀區出現了多個社區公園,這是該區充分利用城市邊角地、閒置地等小區域「見縫插綠」,以「繡花」功夫設計建設的口袋公園,目前在法政路-越秀北路、東湖路-永勝上沙和農林東路3處開展試點建設,總面積約1000平方米,初步形成一套兼具便民休閒、歷史傳承、夜景照明、海綿城市和特色花園五大要素兼具的建設模式,打造家門口的綠色便民休閒空間,進一步推動越秀率先實現「老城市新活力」。
  • 「口袋公園」讓我們的城市更美麗 - 海安市人民政府
    「口袋公園」讓我們的城市更美麗 來源: 海安日報 發布時間:2019-06-20 字體:[ 大 中 小 ]   ■記者陳俐君盧鋒   近日,高新區二裡社區西側「口袋公園」工程工地,配套設施施工井然有序。二裡社區「口袋公園」項目佔地面積7100平方米,建有一類公廁1座、停車場1處,擬建車位14個。
  • 昔日馬路"結石"變身口袋公園 上海今年要建多少個?
    、郊野公園這樣的「大手筆」,也有更貼近老百姓的「小」「多」「勻」,形成「口袋公園、社區公園、地區公園」三級體系,基本實現市民出門500米就有公園。熊本縣菊池市口袋公園,儘管建在神社前,卻充滿了現代設計感  具體規模多小才叫口袋公園?目前學界仍未有明確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