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僑益、聚僑心 | 中石大黨委統戰部組織參觀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

2020-12-13 澎湃新聞

學僑法、護僑益、聚僑心 | 中石大黨委統戰部組織參觀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

2020-12-06 17: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為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歸僑僑眷權益保護法》(以下簡稱「僑法」)頒布30周年,鞏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切實增強做好新時代僑務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共同營造知僑、愛僑、護僑的良好氛圍,11月6日下午,中國石油大學黨委統戰部組織統戰幹部、民主黨派成員、歸僑僑眷、留學歸國人員和黨外知識分子代表等30餘人,赴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圍繞「學僑法、護僑益、聚僑心」的主題開展參觀學習。

在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大家通過聆聽講解、觀看圖文、走進復原場景、體驗多媒體互動等方式,了解了中國人海外移民史、華僑華人海外生活和貢獻、華僑華人與中國發展、中國僑務等情況。廣大僑胞愛國、愛鄉、愛家人的優秀品質和優良傳統,以及頑強拼搏、銳意進取的奮鬥精神,深深鼓舞著每一位參觀者。大家紛紛表示,要銘記華僑前輩作出的卓越歷史貢獻,傳承和弘揚華僑精神,將愛國情感融入到工作和行動中,團結一心、共同奮鬥,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新徵程上,書寫更新更美的時代篇章。

此前,各位統戰幹部和統戰成員參加了「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紀念歸僑僑眷權益保護法頒布30周年」網絡知識競賽,進一步查補學習短板,檢驗學習成果。

原題:學僑法、護僑益、聚僑心 | 中石大黨委統戰部組織參觀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

閱讀全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恢復參觀,《華僑華人海外生活篇》等版塊展示
    參觀者需佩戴口罩並保持1.5米的參觀距離。北京,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恢復參觀。因防控新冠肺炎而臨時閉館的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於7月28日恢復開放參觀。恢復後的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將展出《中國人移民海外的歷史》、《華僑華人海外生活篇》、《華僑華人海外貢獻篇》、《華僑華人與中國發展》等版塊內容。參觀者需佩戴口罩並保持1.5米的參觀距離。北京,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恢復參觀。
  • 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與華僑博物院、江門市博物館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9月18日,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華僑博物院、江門市博物館戰略合作協議籤約儀式在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舉行。
  • 泉州華僑革命歷史博物館「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揭牌
    館內設兩大展區泉州網12月19日訊 (記者吳志明 通訊員莊曉麗 林穎)近日,泉州華僑革命歷史博物館「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揭牌儀式暨「傳承與紐帶——僑牽南安」主題展在泉州華僑革命歷史博物館舉行。中國僑聯、福建省僑聯、南安市委、泉州市僑聯、南安市僑聯等有關單位人員參加活動。據介紹,泉州華僑革命歷史博物館是全國少有的專題紀念華僑參與中國革命的博物館,也是繼詩山鳳山祖廟之後,南安市第2家被確認為「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的文化場所。
  • 僑浙好地方(6)|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青田華僑歷史博物館
    特別策劃推出《僑浙好地方》系列報導以美圖、美文的形式帶你賞山川風物,讀歷史名人,品文化遺產今天,推出第六篇:《僑浙好地方|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青田華僑歷史博物館》世界青田人的精神殿堂青田華僑歷史博物館是全國建設最早的縣級華僑歷史博物館
  • 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舉行顧問聘任儀式
    來源:海外網海外網9月24日電北京時間9月23日下午,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舉行顧問聘任儀式。加拿大多倫多華人團體聯合總會主席翁國寧,華人頭條創始人黃其旺,加拿大閩南總商會副會長何星星等出席儀式並受聘為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顧問。
  • 萬立駿主席視察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
    5月14日下午,中國僑聯黨組書記、主席萬立駿到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視察,了解恢復開館的準備工作,並參觀展覽、看望幹部職工、與大家座談交流,鼓勵僑博幹部職工擔當作為、幹事創業。齊全勝副主席陪同視察。館長臧傑斌作了工作匯報。
  • 存史育人 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徵集華人華僑抗疫實物資料
    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館長臧傑斌(右)和工作人員在北京整理徵集到的實物資料。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供圖新華社北京4月12日電(記者羅鑫)記者從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獲悉,為了記錄廣大歸僑僑眷和海外僑胞投身抗疫的事跡,發揮各類實物資料的存史育人作用,該博物館正面向各級僑聯組織、廣大歸僑僑眷和海外僑胞以及僑團僑社,徵集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過程中形成的具有收藏、研究、展示、紀念價值的實物資料。
  • 澳門錢幣學會訪問華僑基金,參觀華僑世界錢幣博物館
    ,並參觀了杭州世界錢幣博物館(華僑館)。此次澳門錢幣學會代表團赴浙江訪問、參觀和交流活動,是澳門特區政府公助的文化交流項目。在活動的交流會上,澳門錢幣學會代表團觀看了華僑基金的宣傳片,對華僑基金的發展概況進行了解。
  • 來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看特展
    新京報訊 5月15日,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恢復對外開放,「千年滄桑皆姓唐」——明信片上的舊金山唐人街特展開幕。展覽通過「夢回中國城」、「唐人街風情」、「唐人街眾生相」、「今日中國城」四個單元,還原了美國華僑華人在唐人街的生活場景。
  • 美國小記者團參觀華僑博物館 感慨華人太偉大(圖)
    小記者訪華團在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前合影留念(張芸芸 攝)  中國僑網北京7月11日電 (張芸芸)「沒想到最初到海外的華人付出了那麼多努力,才有了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來自美國芝加哥地區的14歲小華裔尤昀佳,參觀完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之後感慨頗多
  • 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聘任石進旺等六人為顧問
    12月15日上午,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在館內舉辦顧問聘任儀式。王彬、郭晶晶、陳佳立、曾華山、王鐵剛、石進旺出席並受聘成為顧問。館長臧傑斌和副館長賈德成代表博物館向六位嘉賓頒發聘任證書。臧傑斌館長對六位嘉賓表示熱烈歡迎,並介紹了僑博的基本情況。
  • 大鵬所城獲評「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
    近日,深圳市首家「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在大鵬所城正式揭牌。深圳市委統戰部副部長、市僑辦副主任劉昕出席活動並講話,大鵬新區統戰和社會建設局、文體廣電旅遊體育局、大鵬辦事處、深圳華僑城鵬城發展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及華僑僑眷代表參加。
  • 廣州幼師華文班走進省華僑博物館參觀學習
    11月8日,廣州市幼兒師範學校第十四期海外華文幼師培訓班55名學員在學校華文教育辦公室邱文副科長和胡敏華、孫亭亭兩位班主任的帶領下,到廣東省華僑博物館參觀學習和尋根問祖。在參觀過程中,同學們認真聆聽講解,努力在博物館展出的文物和圖片等相關史料中找尋與自己家族移居海外的相關歷史證據。
  • 中央統戰部新的社會階層人士服務團參觀漢口商業博物館,武漢綿延...
    (圖為中央新階層聯合會代表團參觀漢口商業博物館。 記者金振強 楊濤 攝)長江網12月12日訊( 記者汪洋)12月12日,「弘揚偉大抗疫精神,助力武漢新發展」——中央統戰部新的社會階層人士服務團走進武漢活動啟動。
  • 泉州華僑革命歷史博物館:訴說213位華僑愛國情懷
    位於金淘佔石村的泉州華僑革命歷史博物館。­  走進金淘鎮佔石村,在這裡有一座宏偉的建築坐落其中,這就是泉州華僑革命歷史博物館。­  開館至今已接待13.6萬人次­  在泉州華僑革命歷史博物館大廳,大屏幕上和兩側展示板,展示著葉飛將軍的生前事跡;在華僑將軍葉飛專題陳列展區,「主政八閩,艱苦創業」「再披戎裝,重振軍威」等模塊,從不同時空、不同領域、不同側面展示了葉飛將軍獻身革命、務實清廉、勤政為民的光輝人生。
  • 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舉行2020年新入職人員見面會
    2020年12月14日上午,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舉辦新入職人員見面會,迎接孔祥昊、崔彤欣、左惠子、張超四位新同事。見面會由館長臧傑斌主持。中國僑聯組織人事處處長李力出席見面會,並代表中國僑聯組織人事部恭喜四人通過層層篩選來到僑博工作,希望他們在今後的工作中貢獻自己的聰明才智,追尋人生的新坐標。孔祥昊、崔彤欣、左惠子、張超分別介紹了個人的學習和工作經歷。
  • 根在五邑:江門五邑華僑華人博物館,再現華僑百年歷史滄桑
    江門五邑華僑華人博物館,是當天江門之行的第二站,在參觀了新寧鐵路北街火車站舊址後,馬上導航到博物館。江門是「中國僑都」,要想了解一個城市,最好的方式就是去當地的博物館。博物館整個展覽分為金山尋夢、海外創業、碧血丹心、僑鄉崛起、僑鄉新篇、華人之光六個部分,展現五邑籍華僑華人在海外的艱辛創業以及回報家鄉的感人故事。
  • 仁川中國城,華僑歷史,從一碗炸醬麵說起
    導語:仁川中國城,華僑歷史,從一碗炸醬麵說起大家好,我是本文旅行小編,每天為大家帶來最新旅遊資訊,希望大家能夠喜歡,如果大家喜歡的話,請多多支持小編哦。位於仁川中區的中國城,是韓國唯一的唐人街。這道中華料理和華僑一同飄洋過海,在韓國紮根,共和春就是韓國首間炸醬麵店。餐廳歇業後,仁川政府收回店址,二零一二年時將它改建成炸醬麵博物館。不過依舊保留了餐廳的格局與樣貌。參觀炸醬麵博物館需要購買門票,成人一千韓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