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座城市,似乎都有那麼一處憑藉塗鴉藝術而成為網紅打卡點的地方,例如北京798、重慶川美塗鴉牆、廣州塗鴉牆……
最近,蘇州突然也有這樣一片大規模塗鴉牆在網上火了起來,身邊有消息靈通的小夥伴都已經去打過卡了。
▲ 圖片源自水印
甚至#平江路背街小巷變身網紅打卡地#昨天還登上了同城熱搜榜。
36位中外藝術家、300餘米的巷道,81種不同國家的「我愛你」語言符號,為期3個月……改造從志恆裡到醬油弄再到東升裡。
誰能想到,蘇州老城區最繁華之地,還隱藏著如此大規模的塗鴉牆,深度君可坐不住了,拉上小夥伴就去了。
#01
姑蘇居民區小巷內竟藏著大規模塗鴉牆
300米的醬油弄,與之平行的分別是肖家巷和鈕家巷,鼎沸聲傳到醬油弄時好像打了個褶兒,隨之消散,安靜到你幾乎忘了與之毗鄰的是蘇城最熱鬧之地的臨頓路與平江路。
幾個月前,這裡還是老蘇州的舊時煙火——聒噪而瑣碎。直到今年8月份,蘇州這條導航都搜不到的小巷裡,一場浪漫而又大膽的改造正悄悄進行。
找到醬油弄,深度君也是費了些功夫的,從平江路拐到鈕家巷,在修著路的灰塵瀰漫下,半信半疑地拐進了東升裡,然後才在又見LaCipolla左手邊小路上找到了這處塗鴉牆。
一眼驚豔。像是上帝在這裡打翻了調色盤,藝術源於生活不再是一句空口白話。
圍繞愛情進行的塗鴉創作,貫徹300餘米的醬油弄,為契合「醬油弄」的巷子名,主題也是別具心裁——愛你愛到兒孫打醬油,柴米油鹽中透露出浪漫情懷。
36位藝術家的新奇創作,讓這裡煥然一新。
像是這條由81種不同國家的語言符號組成的「我愛你」牆,簡直就是為情侶們定製的「愛情巷」,還有「不準分手牆」、「愛是amour牆」等不同風格的愛情塗鴉牆,太壯觀了。
像東升裡文化藝術長廊這種「散落」於市井巷陌之中、成群的大規模塗鴉牆,放眼全市乃至全國都難見到了吧~
#02
醬油弄——繁華背後的不為人知
說來也是巧,深度君當天去打卡醬油弄的時候,正好遇上了此次項目的負責人,對於這樣一處大膽且蘇州少有的古城街巷改造項目,深度君和負責人簡單聊了聊。
▲ 《愛是amour》改造前後對比
雖然說醬油弄處姑蘇區平江街道,但因為位置著實有點隱蔽,巷道原本可以說是「髒亂差」,此次改造也是姑蘇區政府主辦、姑蘇區宣傳部承辦的中外藝術家共「畫蘇州」活動的延續。
整個項目從七夕左右就開始著手實行了,斑駁破碎牆面的推倒重砌,斑斕豔麗的塗鴉牆將這條原本晦暗的小巷裝飾的豔麗多彩,一面煙火,一面新潮。
▲ 《姑蘇之愛》改造前後對比
"
整個項目總共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愛情」為主題的醬油弄,共有來自中國、法國、阿根廷、俄羅斯等國的12名藝術家和2名設計師參與創作;
第二部分「東升鄰裡」為主題的東升裡部分牆面,由11位熟悉蘇州古城街巷生活的中國和加拿大牆繪藝術家共同創作;第三部分在志恆裡,分為「時空之門」和「大隱於市」展廳。
"
負責人告訴深度君,在項目開始之初,已經徵詢過附近居民對於此次塗鴉改造的意見,大家對於此次改造很是贊成。藝術家們在作畫前會也會提前徵集附近居民的意見,關於畫作風格、顏色等。
像是《姑蘇之愛》的作者,法國知名塗鴉藝術家Dezio表示:「在我創作的過程中,我不斷地聽到有人在說我的畫很好看,附近的居民們也都經常站在我旁邊,靜靜地陪著我畫完整個作品……」
一邊是肆意綻放的塗鴉創作,另一邊是尋常百姓人家,從窗隔裡還傳出電視機與炒菜的聲音,這種隱於市的藝術,可不是哪裡都能見到的。
#03
絕美塗鴉牆!蘇州絕不只是粉牆黛瓦的黑白
佔據絕佳位置的醬油弄,卻自帶與鬧世隔絕的生活氣,此次改造之後,絕對是個拍拍拍的小眾去處!
愛與仙齊
整面牆的仙鶴彩繪,靈感來源於中國傳統仙鶴形象。中國有句諺語叫做只羨鴛鴦不羨仙,仙鶴代表在畫中就是仙人的化身,仙鶴下凡對愛情給予祝福,呼應了主題——愛與仙齊。
「愛神」親吻過的愛牆
整整兩面長廊的「我愛你」藝術字,集合了世界各地包括我國少數民族等100+種語言符號,組成了最浪漫的海誓山盟。
靈感許是來源於法國的愛牆(法語:le mur des je t'aime)——巴黎市北蒙馬特高地半山腰上的街頭小公園裡,一面黑藍色的牆上被用311種字體和280種語言寫滿了同一句話「我愛你"。
▲ 圖片源自網絡
真真是浪漫到不行,一句「我愛你」不足以表達我的心意,如果可以的話,希望用盡全天下的愛來向你表白~
哪對情侶頂得住啊,這面被月老「寵幸」、被愛神「親吻」過得地方,小心單著進,雙著出哦~
說不定當你沿著牆緩緩走過,下一個轉角處,愛就來了哦。
不準分手牆
海藍與橙黃的碰撞,古舊與現代的結合,都展現在這幾百米的巷道中了。
大面積的鮮豔塗鴉在這尋常小巷裡一點也不違和,在這老城區的醬油弄裡竟也尋得如此潮玩的元素來。
▲ 連電錶箱都是愛你的形狀,真正的「為愛發電」呀
~
「不準分手」像是在宣告主權似的印在牆上,濃烈地展示著愛情元素:說好了!在不準分手牆前打卡過,就是要做一輩子的愛人鴨~
這種顏色鮮豔的牆面,就很適合拍這種酷酷的街頭風照片!記住酷girl三要素:表情要酷,姿勢要酷,最後記得補塗口紅
。
當然,最近很火的劉亞仁風也完全不在話下!(男朋友就很適合做虛化的前景)
轉角遇見貓,再轉遇見愛
走著走著,就遇見「喵」了。尾巴都是小愛心,面對面相對,把所有的愛都傳達給你。
你不得不服這樣的創意,坐在水管上的、伏在窗邊的、騎在愛心小車上的,四處的小貓形態迥異,像是醬油弄派來向你傳送情書的小使者。
姑蘇之愛
這面牆名為「姑蘇之愛」,是法國插畫師Dazio的大作。保留了紅磚牆的原色,以「LOVE」為底,配以蘇州市花——桂花。
白牆的老宅前,四處散落的桂花揭開老巷弄的生機。放在半年前,誰能想到有一天老牆紅磚上也能重煥生機,「開」出花來呢。
真正置身其中只得連連感嘆,這是何等的手藝才能將調色盤搭配得如此淋漓盡致。
愛是amour
最前衛的撞色在這移步換景中展現出特別的美感。像是孩童在這打翻了顏料盤,把每一塊原本斑駁的磚瓦變成了蘇州小巷專屬的現代註解。
滿屏海藍仿佛身處愛琴海,加上「LOVE」與一旁的「AMOUR」(法語愛的意思),細節處還有很多小驚喜哦~
大片藍色的背景下爬藤「識趣」的過來裝飾畫面,手拿咖啡隨手拍,是不是有義大利海邊小鎮的味道了~
越往前走,夜色漸濃,正巧碰上一位藝術家在創作,大大的牆面上,鬢髮一朵花的姑娘正遠望,深情從容;這,大概就是蘇州小娘魚的溫婉與端莊。
而再往一旁看去,則是崑曲中的演員扮相,這邊廂還是蜜戀是的你儂我儂,那邊廂就是生活中的磕磕絆絆了。
把夫妻間的小打小鬧和戲曲元素融合,想必在別處是看不見的吧,路過時不經意的一瞥,就這樣在巷子口輕飄飄地笑出了聲。
一旁的「可以不分手嗎?」、「還可以相信愛情?」像極了非主流時期的留言牆,給周邊居民平淡的生活增添了一抹別致的情趣。
夜色下,路燈亮起,在牆上繪出一幅別致的剪影,你喜歡的樣子,這裡都有。
篆蘇
這面充滿童趣的黑白簡筆畫牆,用簡單的線條勾勒了一幅童真世界;仔細看,你會找到獅子林裡的太湖石,寒山寺,蘇州博物館,拙政園裡的亭子等超多蘇州元素,讓這面老牆年輕化的同時也不失蘇州風情。
▲ 《篆蘇》改造前後對比,上圖來自東升裡文化藝術長廊
深度君流連其中,不知不覺華燈初上,感覺這面牆白天拍會更好看哦~,可鹽可甜。
短短幾百米的巷道,引得深度君從天明拍到天黑,折返而歸,藝術家依舊在路燈下迸發著靈感。
因為時間原因,深度君只打卡了東升裡和醬油弄兩個部分的塗鴉牆,還有志恆裡沒來得及去~有時間必定會重返醬油弄,體會蘇州的無限驚喜,原來破敗的蘇州小巷也可以這樣跳脫活潑。
隨著這片塗鴉小巷漸漸被發現,隨之而來的,是對粉牆黛瓦的老城區是否適合這種塗鴉式改造的爭議。
其實在深度君看來,多面蘇州,既可以是粉牆黛瓦的素雅,也可以是張揚時尚的多彩;我們何不以包容的態度去慢慢走啊,欣賞呢。這裡值得好好地、慢慢地逛一逛。
打卡小tip
◆ 地圖直接搜「醬油弄」搜不到,大家可以搜「東升裡文化藝術長廊」或者「La Cipolla」可以到哦,那邊有個鹿人畫廊;
◆ 目前醬油弄和東升裡兩部分的塗鴉牆已經基本完成,還有志恆裡的部分創作還在進行匯總,據負責人介紹,預計11月左右就能全部結束啦;
◆ 志恆裡的塗鴉創作以塗料為主,創作更偏蘇州本土文化藝術;而醬油弄則是以噴漆為主,兩條街雖說都是塗鴉,但風格還是有明顯區別的喲~
◆ 巷子很窄,大家去打卡的時候注意避讓居民車輛,不要造成堵塞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