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保羅要塞

2021-02-13 潘漢成

在歷史悠久、風景如畫的涅瓦河上,有一個近似於橢圓形的小島,島上建有六稜形的城堡,城堡中心是聖彼得堡市最高的尖塔教堂。小島叫扎亞奇島、意譯為兔子島,城堡叫彼得保羅要塞,教堂叫彼得保羅教堂。

可千萬別小瞧了這個小小的要塞,它見證了俄羅斯歷史的許多重大事件,它是聖彼得堡市的前身和搖籃;不僅如此,它還曾經參與印製過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錢幣。這些知識,是我旅遊來到這裡獲得的。旅遊的魅力就在於:往往在你賞心悅目的時候,突然又給你意想不到的驚異!難道不是這樣嗎?

汽車穿過小橋,便到達了兔子島,這裡四面環水,要塞沿環島而建。跟隨導遊的腳步,穿過厚實的彼得門,進入城堡。聖彼得堡的9月初,天高雲淡、風和日麗、花紅草綠、氣候涼爽,本應令人心曠神怡。然而,進入要塞內仿佛有一股歷史的重壓令人肅然,厚厚的城堡內有保羅大教堂、鐘樓、墓塋、囚室、炮樓等建築物,恍若隔世。

公元1703年,彼得大帝率領俄國軍隊在北方戰爭中擊敗瑞典,打開了夢寐以求的海上之門。為了鞏固勝利成果,經過深思熟慮的彼得大帝在巡視兔子島時,決定在這裡修建要塞。這裡水寬流急,是天然屏障,並扼守著從芬蘭灣進入涅瓦河的入口。歷經21年,建成後的要塞呈六稜體的城堡,牆高12米,厚2.4至4米,沿涅瓦河一面長700米。彼得大帝以聖徒彼得的名字為要塞命名,稱聖彼得堡。最初,聖彼得堡的建設都是在這座小島上進行的,後來城市的建設也是以此為中心發展擴大的,因此,聖彼得堡成為在要塞護佑下誕生的城市名字。

要塞內最著名的是聖彼得保羅大教堂,建於1703年,原先是木質的,1712-1733年在原處改建為石砌的。這是一座早期俄羅斯巴羅克式大教堂,外表莊嚴肅穆,金光燦爛。大教堂的鐘樓高122米,除電視塔外,是目前全城最高的建築物。鐘樓尖頂上的天使塑像高3.2米,塑像雙翼伸展3.8米,塑像頭上十字架高6.4米。仰望鐘樓,它在眩目的陽光下熠熠閃光,塔尖頂直刺雲天,仿佛衝破黑暗的利器。它標誌著一個舊時代的滅亡,一個新時代的誕生。

鐘樓的內部裝飾富麗堂皇,有鍍銅的吊燈和有色的水晶枝形燈架。教堂內壁裝飾有43幅精雕細鏤的木刻雕像。教堂內有從彼得大帝到亞歷山大三世的俄國歷代沙皇的陵墓,與我國規模甚大的皇帝陵相比,有很大的差別。此外,許多大公也附葬於此,均立有大理石墓碑。

要塞中還有6座稜堡及其他軍事設施,3座面對涅瓦河,3座面對克龍維爾克海峽。稜堡中有300門大炮,從18世紀起,每日中午12時,大炮就射出一發空爆彈,向全城居民報時,這一習俗流傳至今。如今院內和房屋上均放置著當年的大炮,供遊人參觀,撫摸著這些舊物,依稀觸摸到了歷史的脈搏,聞到了炮火硝煙。

1717年要塞失去了軍事意義,成了國家監獄,它寬厚的牆壁裡築有許多暗炮臺,以及陰沉、寒冷的單人囚室。從18世紀末到1917年十月革命的100多年裡,它成為鎮壓俄國進步力量的政治監獄。19世紀60年代俄國革命民主運動的思想領袖車爾尼雪夫斯基、20世紀初無產階級作家高爾基等許多進步人士都曾被囚禁在要塞監獄。1887年,列寧的哥哥亞·烏裡揚諾夫試圖謀殺沙皇亞歷山大三世,在要塞中被殺害,年僅21歲。

若干年後,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比我國的末代皇帝溥儀下場慘多了。1918年7月16日深夜或7月17日凌晨,尼古拉二世家族包括和他們在一起的僕人、醫生近10人被看管他們的布爾什維克秘密警察趕到地下室,使用機關槍掃射集體處決。他們的屍體被澆上硫酸和汽油銷毀,殘餘骨渣被埋藏在葉卡捷琳堡地區的一個廢棄洞穴中。導遊介紹說:這是列寧下達的指示,原因與其哥哥被沙皇殺害有關。這一點,正史上沒有任何文字,估計是野史,我不敢苟同。1998年7月17日,根據俄羅斯總統葉爾欽的命令,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及其全家的遺骸被隆重安葬在彼得保羅要塞教堂中。

具有諷刺意義的是,十月革命期間,本為保衛帝國而建的彼得保羅要塞卻成了帝國的掘墓人。十月革命前夕,要塞成為起義軍的司令部;按照列寧指示,在稜堡的旗杆上懸掛著一盞明燈為號,使「阿芙樂爾」號巡洋艦炮轟冬宮,從而掀起起義怒潮。響應起義的要塞駐防軍同時將炮彈射向河對岸的冬宮,幾小時後冬宮被佔領,帝俄時代宣告結束。

參觀中,意外發現這裡有俄羅斯一座造幣廠,導遊介紹,這處造幣廠曾經為我國印製過錢幣。新中國成立後,短短3年間,戰爭給國民經濟帶來的影響已迅速消除。但是,由於解放前連續多年惡性通貨膨脹遺留的影響,第一套人民幣的面額較大,單位價值較低。而且,這套人民幣是在戰爭還沒有完全結束的條件下印製的,紙張質量較差,券別種類繁多,文字說明單一,票面破損較嚴重。為了解決這些問題,進一步健全貨幣制度,我國政府作出了改革幣制的決定,但受當時物質和技術條件的限制,只好請「老大哥」幫忙。我國歷史上唯一一次流通的3元紙幣,就是從這裡發出的。

這座置身於要塞深處的黃色牆體、紅色屋頂的小樓,竟然與千裡之外的中國有著歷史淵源,令我們非常激動。幾乎所有中國遊人行至這裡,都要駐足觀凝視,並站在它的前面攝影留念。中俄的歷史,在這裡曾經有過節點,我們有幸見到了。

相關焦點

  • 張興華:彼得保羅要塞探秘
    這個「神聖」的建築群是聖彼得堡的靈魂所在,名字叫做彼得保羅要塞。據導遊介紹,彼得保羅要塞是由俄羅斯沙皇彼得大帝親自倡導興建的,金色的寶塔是當年聖彼得堡的最高建築,塔尖處高達122米!要知道,那時可還是處在18世紀的光景啊。
  • 「俄羅斯的古建築」聖彼得堡著名的「彼得保羅要塞」
    彼得保羅要塞坐落在聖彼得堡市中心涅瓦河右岸,是聖彼得堡著名的古建築,是聖彼得堡的發源地。現在是當地最知名的旅遊景點之一,吸引著全球各地前往俄羅斯旅遊的遊客。1703年5月27日(舊俄歷16日)由彼得大帝在兔子島上奠基,與聖彼得堡同齡。
  • 我的俄羅斯遊記(三)彼得保羅要塞、大教堂
    聖彼得堡——彼得保羅要塞離開伊薩基輔大教堂,我們遊覽的下一個景點,本來是十二月黨人廣場和彼得大帝青銅騎士像,由於那邊停滿了車,大巴車轉了兩圈停不進去,於是直接去彼得保羅要塞。在導遊帶領下,我們通過聖彼得大門進入要塞。她一邊走,一邊介紹:當年,彼得大帝從戰略角度,選擇涅瓦河三角洲上的兔子島作為抗敵前哨。聖彼得堡的城市建設,最初就是從這裡開始的,所以彼得保羅要塞既是聖彼得堡的前身,也是當時的城市中心。
  • 【聖彼得堡散記(五)】從彼得保羅要塞到船行涅瓦河,酒色全破
    【聖彼得堡散記(五)】從彼得保羅要塞從浪漫旖旎的葉卡捷琳娜宮出來,前往彼得保羅要塞參觀。如果說,莫斯科是俄羅斯的心臟,聖彼得堡是俄羅斯的靈魂,那麼,彼得保羅要塞是聖彼得堡的搖籃。 彼得保羅要塞位於市中心涅瓦河的「兔子島」上。當年,彼得大帝為了控制出海口,決定在兔子島建個要塞,因為這個島離波羅的海入海口特別近,島的大小也適合,總之,有百利而無一害。
  • 【 遊記達人】幸福路口:彼得保羅要塞、夏宮花園
    彼得保羅要塞彼得保羅要塞坐落在聖彼得堡市中心涅瓦河右岸,是聖彼得堡著名的古建築。該要塞 1703年5月16日由彼得大帝在兔子島上奠基,它與彼得堡同齡。彼得堡是在要塞的保護下誕生和發展的,彼得保羅要塞是作為俄國同瑞典進行北方戰爭的前哨陣地創造的。
  • 彼得保羅大教堂——彼得保羅要塞建築群中「最著名的建築」
    彼得保羅大教堂是彼得保羅要塞建築群中最著名的建築,建於1703年,原先是木質的,1712-1733年在原處改建為石砌的大教堂。是一座早期俄羅斯巴羅克式大教堂。教堂外表莊嚴肅穆,內部裝飾富麗堂皇,有鍍銅的吊燈和有色的水晶枝形燈架。教堂內壁裝飾有43幅精雕細鏤的木刻雕像。教堂內有從彼得大帝到亞歷山大三世的俄國歷代沙皇的陵墓,許多大公也附葬於此,均立有大理石墓碑。
  • 高122.5米的彼得保羅大教堂,不愧是聖彼得堡最古老的地標
    彼得保羅教堂後面的塔也很漂亮彼得保羅大教堂這個有300年歷史的大教堂原來是沙皇一族的墓地(俄羅斯遊10) 圖文:劉國雄在俄羅斯聖彼得堡的彼得保羅要塞裡,除了要塞的城牆,最醒目的就是彼得保羅大教堂了。
  • 聖彼得堡的前哨陣地,彼得保羅要塞厚重堅固(俄羅斯遊11)
    彼得保羅要塞的城牆,這邊靠著涅瓦河一隻海鷗在涅瓦河的鐵柱上停留城堡裡的大炮,上面是多角形的是稜堡這個建成300多年的城堡堅固如昔,每天還發射空爆彈報時(俄羅斯遊11) 圖文:劉國雄俄羅斯聖彼得堡的彼得保羅要塞是一個古建築群,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 兔子島——彼得保羅要塞
    彼得大帝奪回這一區域的控制板後,首先在涅瓦河三角洲的兔子島上修建了彼得保羅要塞,駐重兵把守,以防禦 瑞典 軍隊的進攻。我們去彼得保羅要塞時,可能正組織什麼活動,學生們,青年們,都來到當年的要塞據說,這是彼得大帝真實的樣子保衛國家 從小學生做起街景 喀山大教堂 滴血大教堂再次來到冬宮廣場附近
  • 「 兔子島」 聖彼得堡的搖籃——要塞
    兔子島——彼得保羅要塞還是話歸正傳,本來我們遊完涅瓦河,下一站準備去葉卡捷琳娜宮殿參觀。因為一路順利,時間還很多,所以領隊就安排我們順便把就近的兔子島遊了。兔子島在 瑞典 統治時期曾被稱為快樂島,因為一次洪水摧毀了島上所有的民居,所以後來這座快樂島就改成了惡魔島。
  • 參觀喀山大教堂、伊薩基耶夫大教堂、滴血大教堂、彼得保羅要塞等不能錯過的建築與藝術之美
    彼得保羅大教堂彼得保羅大教堂是聖彼得堡最早的教堂,位於彼得保羅要塞,又彼得大帝下令修建。原本是木質教堂,後重建為早期巴洛克式石質教堂。
  • 外遊記:俄羅斯聖彼得堡彼得保羅要塞冬宮博物館
    看完軍艦後,我們前往彼得保羅要塞。這個地方是俄羅斯歷代皇家的陵寢,小編把他簡稱為皇家夜總會啦!不過,真正吸引小編目光的,其實是裡面的裝潢,整個只能用金碧輝煌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