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人」為何會被「差評」?

2020-12-11 騰訊網

[摘要]河南發生的負面議題借媒體的炒作,在全國人民腦中營造了片面的共同想像。「標籤」一旦形成,要清除掉,不是多辦幾次「河南」感動中國活動就能做到的。

騰訊文化 馮翊

近期,作家梁鴻新書《外省筆記》談到了「河南人」。她說飽受爭議的「河南人」整體形象根本不存在,是媒體想像、製造了「河南人」。

然而,媒體必須要有作為實體的「河南人」配合,才能打造形形色色的標籤。可給地域貼標籤的行為,古今中外都能找到很多例子。廣東、上海、東北地區也都有不少於「河南人」的專屬標籤,人們何以總拿「河南人」說事?

一、媒體傳播的負面新聞,很容易被歸咎於一個地域的群體

社會最早什麼時候開始黑「河南人」無從考證,但至少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河南人」開始被大規模妖魔化,典型的例子是沿海工廠不招「河南人」。社會上也流行諸如「警惕河南人」的段子,最流行的一句話是「十個河南九個騙,總部設在駐馬店,剩下一個是教練」。

進入21世紀,「河南人」的形象因為密集的負面報導變得更差。比如原陽大米風波、「蘭考乞丐京城乞討,回家蓋樓」、「蘇丹紅」事件、洛陽性奴案等,公眾很容易歸咎於整體「河南人」。

媒體報導的「洛陽性奴」惡性案件,更印證了公眾對「河南人」片面的想像。

有人調侃道:「調查記者和周口計程車司機並列為河南省兩大勞務輸出支柱,調查記者們為了常回家看看,挖空心思製造河南選題,於是河南成為中國口碑最壞的省份,」可以說,媒體人對河南人糟糕印象的形成亦有貢獻。

人們總是依據媒體認知外界。公眾比附關於河南省的負面報導,很容易在腦中拼湊起自己對「河南人」形象的判斷,由於信息碎片化呈現,這種印象多是片面的、簡單的、標籤化的,反過來,標籤化的想像又是人們看待身邊或網上「河南人」的有色眼鏡,形成思維定式,哪怕一些與「河南人」八竿子打不著的惡性事件,人們也會習慣性地留意「河南」因素。比如山東招遠邪教暴力殺人案,沒有一個河南人參與,可有網友就認為,「河南人」是慘案之源,因為邪教全能神的大本營就在河南。

也有一些「河南人」很差的口碑來自人們真實的生活體驗,或許在某段時間內,某人多次被身邊的河南陌生人傷害,內心憤懣,最初的個人攻擊乘著怒火很容易上升到地域群體。此前哪怕有再好的印象,也會被壞心情抵消得一乾二淨,原先的獨立判斷因之轉向,匯入輿論攻擊「河南人」的汪洋大海。

二、河南輸出的底層流動人口多,為與本地人競爭有時會不擇手段

「河南人」不可能天生就口碑差。很久很久以前,這個地方的人曾獲士大夫猛誇,什麼風俗淳樸、人民敦厚、政治覺悟很高之類的,絕非溢美之詞,也是評價者真實的生活體驗。

他們的形象之所以變得如此不同,與近代以來經歷的大事件有關。自晚清光緒年間以來,災荒、戰爭就不斷折磨河南人。特別是抗戰時期1942年的大饑荒、炸毀黃河花園口決堤事件,河南人流離失所,往周邊省份遷移。「流民」往往形象很差,他們一無所有,難免會用一些非正常手段謀生。現代人的祖輩最先給他們「差評」。

電影《一九四二》劇照。張國立飾演的河南人流民形象。

當代「河南人」的不良印象是新時期的流動人口塑造的。改革開放後,湖南人、江西人、四川人、安徽人、江蘇人、湖北人一般都會流向珠三角或長三角。而「河南人」不是這樣,流動無穩定方向,而是四面八方,像山西、河北、山東、湖北、陝西都有相當重比例的「河南人」湧入,人們與散步各行業的河南人交往的機率大增。他們的性格、習俗與當地迥異,磨合的過程中勢必會有土著的抱怨雜音,經媒體放大後迅速標籤化。

就像國家行政學院專家龔維斌說的那樣:「人口流動會產生擴散效應,負面新聞也更容易被傳播,個人的缺點被放大了,上升為其籍貫地的缺陷,並形成一些個體的錯覺。」不過流動能製造錯覺,也能消融矛盾,隨著交往的加深,流動的「河南人」不可能永遠是「河南人」,「河南人」土著化就是解決問題的一個方向。

三、交流增多會消解隔閡,談「河南人」色變,也許只是調侃

當人們張嘴說出「河南人」的缺點,有時不完全是真的生氣,而是拿來調侃,當做談資,因為每個人接觸到的河南人並不一樣。與TA初次交往,有的往往會拿自己生活經驗之外的「河南人」印象故作試探,內心並沒有根深蒂固的成見。而受取笑的「河南人」有時未必介意,畢竟標籤化的想像未必會對生活造成困擾。

特別是網際網路上成長起來的年輕網民,他們身邊接觸的河南人,已並不全然是十幾年前的模樣。網上有大量對「河南人」形象感到好奇的提問。

他們或許並沒有與河南人交往的惡劣經歷,但看到網上的一些差評,發現與生活經驗不符,故而提問。「河南人」的不良形象已經衝破集體記憶的藩籬,開始在網際網路一代心中小心翼翼地經營別樣的記憶,至少要變得與全國各地的地域標籤一樣,能為人平靜地接收。

近年來湧現的本省人對外省人印象地圖表明,事情正在起著變化,外省人對「河南人」的看法不再是鐵板一塊,而是豐富多彩,富有個性。

天津人心中的中國地圖。

福建人心中的中國地圖。

不過從最近官媒不厭其煩地強調13名感動中國的河南人來看,河南人的「差評」空間還很大。光靠嘴去說「河南人」的好並不能消除偏見,還得做更實在的事兒。如果不提振經濟與教育,抹勻資源分配,更多幾十年前的不良形象,說不定會還魂當今「河南人」,加固這一群體在鄙視鏈的末端地位。

結語:「河南人」單獨跳脫出來,之所以比其他地方更讓人印象深刻,從歷史的角度來看,因是遺傳了其祖上獨有的「流民」謀生技能。從現實的角度來看,河南發生的負面議題借媒體的炒作,在全國人民腦中營造了片面的共同想像。「標籤」一旦形成,要清除掉,不是多辦幾次「河南」感動中國活動就能做到的。

本文系騰訊文化獨家原創稿件,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為何差評 足浴盆漏水漏電 快要了親命
    【為何差評】會在每周更新一期,敬請關注。        現在人們購買物品往往都會參考價格、參考銷量,而往往忽略評價,其實有時反饋比較認真的評價才是對購買該產品很好的參考。>不能輕信圖片,這就是攝影師會打光會布景的魅力所在。
  • 河南最得民心的景區,雖備受爭議但差評很少,門票卻要收180元
    也因為歷史原因,如今河南是中國歷史最悠久的省份,旅遊資源豐富,作為歷史文化名城,還真是特別吸引人。在河南旅遊中,5A景區旅遊地是很受歡迎的。今天我們說一說河南最得民心的5A景區,雖然也具有比較高的爭議性,但真正給這個景區差評人數很少。
  • 為何差評 漏水之王泰昌TC-5199足浴盆
    [中關村在線健康頻道資訊]【為何差評】是ZOL健康頻道針對想購買健康相關產品的朋友們精心打造的找「差」類資訊欄目。在此欄目中,我們只呈現有針對性的差評,讓朋友們對該產品的問題一目了然,可以避免被廠商的廣告語所忽悠。
  • 河南一名山遭「差評」,各種收費花樣百出,遊客點評:人去兜空
    近些年,旅遊成為很多人最愛的消遣方式,尤其是年輕群體,遇到周末節假日時,總喜歡約上三五個好友,來領略一番說走就走的旅行。並且,隨著城市經濟水平的提升,出門旅遊的人數是不斷增加,而與之帶來的後果就是,大量的遊客蜂擁至景區,造成人擠人的現象,遊覽的體驗是大大降低。
  • 為何差評 細數皇威足浴盆存在哪些問題
    [中關村在線健康頻道資訊]【為何差評】是ZOL健康頻道針對想購買健康相關產品的朋友們精心打造的找「差」類資訊欄目。在此欄目中,我們只呈現有針對性的差評,讓朋友們對該產品的問題一目了然,可以避免被廠商的廣告語所忽悠。
  • 深圳人在日式拉麵店就餐 給差評後被建議「回河南農村吃麵」
    可令他意想不到的是,今年的五月份,在大眾點評上突然出現一位名叫完顏傑的用戶,對之前所有給豚王拉麵差評的用戶進行了惡意評價。&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比如:「建議他回河南農村吃麵去吧,日本拉麵講究湯新鮮,面Q彈」, 「你窮,你吃麥當勞,吃奈雪歐包都不可怕,可是你還和一樣窮的人混在一起
  • 河南最「奇葩」的景點:因影視而紅的郭亮村,好評差評卻平分秋色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遊已經成了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這些年來世界各地大力發展旅遊業,為了吸引遊客,有的人在深山裡栽種花海,有的人在鄉村裡挖個沙灘當海灘,而河南省有個最奇葩的景點,因為挖出了一條「掛壁公路」成了影視取景之地,因潘長江主演的《舉起手來》而紅,成了河南最受歡迎的旅遊景點
  • 河南花花牛負面不斷何時才能成功上市?
    河南花花牛物流配方頻繁遭受消費者差評河南花花牛產品這兩年給消費者的消費體驗也並不好,以京東河南花花牛旗艦店售賣的花花牛益生菌發酵乳酸奶低溫原味愛克林網紅酸奶180g*12袋 為例:2020年3月20日一網友在購買了該商品後給了差評,差評的原因是沒有經過允許就隨意投放
  • 丘大叔主打鴨屎香檸檬茶為何也是差評不斷?
    丘大叔主打鴨屎香檸檬茶為何也是差評不斷?分析顯示,丘大叔雖然號稱是全直營店,但是差評度依然很高;1 綜合分析從丘大叔的大眾點評門店來看,在針對其檸檬茶的差評中:產品與服務方面的差評是最多的;與其他品類不同,檸檬茶在產品方面的差評比例要高於服務,這主要與檸檬茶的模式比較輕有關;另外,等太久以及優惠不能用等也是經常被消費者吐槽的槽點
  • 辣椒的買家秀:太辣了差評,賣家:不辣差評,太辣差評,要怎樣?
    導讀:辣椒的買家秀:太辣了差評,賣家:不辣差評,太辣差評,要怎樣?文/瑩子說起辣椒相信大家都是再熟悉不過了吧,對於辣椒有很多人有著不同的看點,有些人比較喜歡吃辣,有些人就一點也不想吃辣椒,不管怎麼樣,我們不能否認的是,辣椒確實是一個很不錯的調味料,辣椒雖然很好吃,但是有些辣椒卻真的很折磨人啊,尤其是對於那些不能吃辣的小夥伴。
  • 馬蜂窩高價12人小團遊變36人自助行?坑了遊客還想封口 就該給差評
    近日,關於「馬蜂窩高價12人小團遊變36人自助行」的新聞引發關注。既然害怕遊客差評,為何開罪於遊客?如果老老實實依法行事,葆有起碼的契約精神,遊客還會投訴?把遊客「照顧」得好好的,自會奉上好評,怎會給差評?   要求遊客不得在平臺上發布負面評論,是心虛的表現,更是無知的表現。馬蜂窩平臺稱「若商家要求遊客不發負面評論或差評,此行為屬於違規行為」。妄想堵住遊客的口,是不可能得逞的。
  • 河南最有背景的仿建園林,人稱開封「小江南」,門票40卻少有差評
    中華八大古都河南佔了三個,也正是因為歷史底蘊的深厚,讓其境內出現了許多有背景的景區,今天來說說河南開封最有背景的仿建園林。歷史背景方面就是楊業所建造的府邸,建築背景便是身在中原頗有江南的感覺,故而被人稱為開封「小江南」。
  • 拒絕差評:淘寶新疆賣家竟要乘飛機「血洗」河南買家(已買機票)
    買家給差評,賣家就要坐飛機血洗對方全家這幾日竟又爆出,因為差評被賣家「買機票要血洗買家」的事件,又一次刷新了大家的認知。4月1日,李海峰在一家名為「左鮮生新疆特產」的淘寶店鋪上,購買了兩單巴旦、葡萄乾等乾果。收到貨物後,卻發現存在缺斤短兩的情況。
  • 河南「最有名」的公園,景色不輸江南水鄉,全票120元少有差評
    河南是我們國家有名的一處歷史古城,這裡遺留了很多著名的歷史建築,還有傳承的文化,北宋時期便有一個畫作橫空出世,隨後便換成了歷史上很是出名的名作,它的長度足足有5米之長,它將北宋的都城風貌記錄的栩栩如生,那邊就是現在的開封地區。
  • 河南又一景區走紅,被譽為「道教北頂」,門票50卻零差評
    說到去河南旅遊,大家第一想到的應該就是嵩山的少林寺吧。少林寺是佛教的祖庭之一,因為「少林功夫」而聞名中外。在河南,道教其實也同樣深受歡迎。這就是位於河南南陽市的五朵山道教聖地其實除了五朵山這個名字,這裡還被稱為北頂,很多人現在也是用北頂來叫這座山的。
  • 坑了遊客還想封口,這種旅行社就該給差評
    作者:王石川  近日,關於「馬蜂窩高價12人小團遊變36人自助行」的新聞引發關注。既然害怕遊客差評,為何開罪於遊客?如果老老實實依法行事,葆有起碼的契約精神,遊客還會投訴?把遊客「照顧」得好好的,自會奉上好評,怎會給差評?  要求遊客不得在平臺上發布負面評論,是心虛的表現,更是無知的表現。馬蜂窩平臺稱「若商家要求遊客不發負面評論或差評,此行為屬於違規行為」。妄想堵住遊客的口,是不可能得逞的。
  • 一人之下第三季為何大量差評,可憐製作組吃力不討好!
    可為何時隔兩年上線的第三季卻有點高開低走的趨勢呢?在某豆上,一人之下第一季評分8.8,第二季評分9.1,第三季卻只有可憐的7.9分。最終我發現了問題所在,第三季人物造型畫風的問題造成了觀眾很大的分歧,也因此讓第三季收穫了不少的差評。要知道《一人之下》的粉絲是分為兩派的,一派是動畫黨,另一派則是原著漫畫黨。
  • 十四五開新局|找政府辦事可打「好差評」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欒姍喜歡的點個讚,不喜歡的給個差評。我們在網絡購物時使用的「好差評」制度,被引入河南政務服務領域。企業、群眾辦完事後,通過河南政務服務網、豫事辦APP或小程序、評價二維碼、自助終端、電話、簡訊等渠道,均可進行「好差評」評價。今年以來,省大數據管理局建立以企業群眾辦事體驗為導向的政務服務「好差評」制度。此舉並非「走個形式」,而是「動了真格」:不僅實現了服務事項、服務渠道和評價對象的全覆蓋,也實現了用戶評價和政府處理結果的全公開。
  • 申論熱點|強制顧客不準差評?誰縱容了商家的玻璃心
    近日,「小團遊變糟心自助行還不準差評」的新聞引發諸多關注,為何商家面對遊客差評會如此玻璃心,這也引起我們的深思。本文將對消費者和商家之間的評價制度展開討論。問題是,如果真正害怕差評,為何不從提高服務上下功夫?為何不改邪歸正?為何不遵紀守法?
  • 河南又一仿古園林火了,人稱開封「小江南」,門票40卻少有差評
    我的眾多省份中,最具歷史底蘊的就是中原地區,之所以會形成這樣的現象,也是由於它們所處的地理位置很獨特。其中中華&34;,佔據最多城市的省份,便是&34;這個省份,它足足佔據了3/8的比值。也正是該地區濃鬱的歷史底蘊,使得該地區近來出現了很多的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