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11月29日消息:《絲竹春秋》民樂名家與上海民族樂團音樂會今晚在凱迪拉克·上海音樂廳上演。古琴演奏家龔一、作曲家顧冠仁、琵琶演奏家吳玉霞、笙演奏家翁鎮發四位民樂大家,共同為觀眾奉獻一場純享音樂盛宴。
音樂會上,四位民樂大家以純熟的技巧、完美的演繹呈現多元的意境,一展寬廣的音樂氣度。上海民族樂團老團長、終身藝術顧問、古琴演奏家龔一獨奏《烏夜啼》及《瀟湘水雲》兩首傳統古曲,前者起伏舒展,後者激越深沉,充分展示古琴特有的深遠意蘊和豐沛的藝術表現力。
作曲家顧冠仁親自執棒上海民族樂團,攜手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會長、琵琶演奏家吳玉霞,聯袂演繹其代表作品《王昭君》。樂曲根據王昭君自願遠嫁漠北、出塞和番的故事創作,講述民族團結的世代佳話。這是上海民族樂團老團長、終身藝術顧問顧冠仁時隔多年再次親自登臺指揮,作曲家本人的理解與處理更為精準細膩地呈現作品面貌。
琵琶演奏家吳玉霞從小生活在上海,在上海接受藝術啟蒙,也曾多次與上海民族樂團合作。她說:「上海具有海納百川的精神,上海民族樂團有眾多讓我景仰的音樂前輩。通過這次合作,上海民族樂團的一批年輕演奏家也讓我感受到全新的氣象。」
笙演奏家翁鎮發領銜演繹德國作曲家恩尤特·施奈德創作的笙與樂隊作品《易》。這是一首頗具難度的現代派作品,靈感來源於中國《易經》,三個樂章分別展現激昂、憂鬱、平和的音樂情緒。作曲家藉由笙這件古老的中國樂器,以當代音樂語言完成中國傳統哲學思想的音樂化,鮮明的主旨和多變的風格,帶來耳目一新的聽覺體驗。
音樂會上,上海民族樂團還演繹了顧冠仁的兩部民族管弦樂代表作品《將軍令》及音詩《歲寒三友——松、竹、梅》,由樂團駐團指揮姚申申指揮。《將軍令》於上世紀80年代根據傳統戲曲器樂曲牌改編而成,《歲寒三友——松、竹、梅》則是顧冠仁晚年旅居海外期間的原創作品。通過題材、風格和表現手法不同的兩部作品,為觀眾呈現顧冠仁不同時期的創作風格變化和對民族音樂交響性不斷深入的探索過程。
上海民族樂團團長羅小慈表示,四位民樂名家都與上海、與上海民族樂團有很深的淵源。此次合作,對樂團而言也是一次寶貴的學習機會。「我們不僅要學習他們對音樂的詮釋和理解,更要學習他們對待藝術的不變初心,學習他們包容、謙和、執著的藝術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