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關聯臺企單日蒸發2000億新臺幣,臺當局發聲

2020-12-23 觀察者網

【文/觀察者網 徐乾昂】

昨天美國正式「切斷華為供應鏈」。臺灣島內有著「電子三王」之稱的3家華為關聯企業聞訊「大出血」,單日市值蒸發2000多億新臺幣(約441.37億人民幣)。

而近期臺當局以所謂「安全」為由,正在擬定「通訊產品禁令單」。有臺媒懷疑,美方是否會暗示臺當局配合「實體清單」。對此臺當局昨天回應稱,美方沒有、也不會示意向華為下禁令;不會約束臺灣民間私企使用華為產品。

昨天美國當方面宣布將華為列入「實體清單」,當日華為6家美國供應商、Lumentum、科沃(Qorvo)、思佳訊解決方案(Skyworks)、高通、賽靈思(Xilinx)和NeoPhotonic全線暴跌。其中營收嚴重依賴華為的NeoPhotonic,股價甚至暴跌逾兩成。

總體而言,上述6家美企單日市值總計蒸發約83.2億美元。

值得一提,據《日本經濟新聞》分析,「實體清單」的法律基礎、美國《出口管理法》規定,若第三方企業對「實體清單」中目標企業出售的產品中,含25%以上美國企業生產的零部件和軟體,該第三方企業也將列入制裁名單中。日本副首相、財務大臣麻生太郎昨天已經表示,美國試圖阻止美企向華為出售相關技術和產品,可能會影響到日本企業,並給該國經濟增長帶來壓力。

受此影響,華為在中國臺灣地區的3大供應商、代工企業(大立光、臺積電、鴻海)一路暴跌。三者被臺媒成為臺灣「電子三王」。其中,早前因給華為新款P30手機供貨,光學設備製造商大立光年內漲幅達兩成,成為「臺股股王」。而昨天當日大立光暴跌9.41%,每股價格跌破4000新臺幣關口,創近三月新低。

就17日單日,「電子三王」市值合計蒸發超過2000億新臺幣(約441.37億人民幣)。

而另一方面,據臺灣《工商時報》消息,年初被曝「跟風美國圍堵華為」的臺當局,已於4月19日發布「各機關對資通安全產品限制使用原則」,決定最快在3個月內擬定所謂「產品禁令清單」。

當天有「行政院」官員透露,華為、中興通訊、聯想、海康威視等大陸品牌,「未來不排除納入清單的可能」。

繼而昨天台媒「中時電子報」懷疑:美方如今對華為下重手,是否會要求臺當局「配合」。對此,臺當局「行政院」發言人谷辣斯·尤達卡(Kolas Yotaka)當天回應稱:「美方沒有、也不會對我們示意向華為下禁令。」

她強調,即使「行政院」評估後,7月將華為產品列入「有資安疑慮的」禁止採購清單,也不會約束民間私企使用華為產品。

谷辣斯尤達卡 圖自臺媒

因新款iPhone需求疲軟,臺灣供應商的「蘋果依賴」症狀正在緩解。

4月12日,《日本經濟新聞》分析3月份19家臺灣電子產業製造商數據後發現,依託華為、OPPO等大陸企業訂單,上述臺企3月營收扭虧為盈,環比上漲2.32個百分點。對此日媒直言:是華為把臺企從「iPhone隕落」中拉了出來。

另據臺媒「經濟日報」消息,臺積電於17日晚間也表示,經初步評估後,將不改變對華為的出貨計劃。至於會不會受到美方「禁令」影響業績,臺積電方面則認為二季財報指導不受影響,季度營收將約75.5億至76.5億美元。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臺電信龍頭稱不再賣華為新手機
    5月20日,谷歌透露與華為停止部分業務往來,22日臺灣島內也傳出中華電信不再銷售華為新機型手機的消息。ETtoday記者向中華電信董事長謝繼茂求證,謝繼茂證實並指出,中華電信今後停止向華為進貨,現有舊型手機庫存銷售完畢後,將停止向臺灣消費者提供華為手機。
  • 甘當棋子 臺當局禁用華為
    臺商從「拼經濟」的角度都希望儘量「在商言商」,但臺當局每次卻政治掛帥衝在最前面。    不過,儘管因為資安問題,世界各地都在嚴密注意華為的狀況,但兩岸供應鏈密切,早在2010年時,華為就已經向超過100家以上的臺灣廠商採購,當年度的此案夠金額達到995億元(新臺幣,下同)。
  • 臺北101股權轉讓日企 臺當局叫囂:不給「中資」就行
    海外網7月31日電 30日,臺灣頂新國際集團(以下簡稱頂新)以6.65億美元,將持有臺北金融大樓公司(臺北101)的37.17%股權賣給日本企業伊藤忠商事(以下簡稱伊藤忠)。對於臺北101股權轉讓一事,臺當局竟曾公開叫囂:「只要不是『中資』就可以」。據臺媒報導,頂新表示,與伊藤忠關於臺北101的股權已經順利完成交割,同時,頂新也以4.4億美元買回伊藤忠持有頂新(開曼)控股17.83%的股權。目前頂新集團的重心已經完全放在中國大陸。有市場人士表示,頂新集團旗下品牌康師傅穩居中國大陸方便麵及茶飲市場龍頭,去年盈利年增長率達56%。
  • 臺灣東森S臺被關停 臺當局被判賠3.4億新臺幣
    關臺處分東森S臺勝訴 臺當局要賠3.4億  臺海網11月20日訊 臺灣東森新聞S臺在二OO五年向臺當局「新聞局」申請換照被駁回而關臺,提起「國家賠償」訴訟;臺北地方法院認為新聞局的處分違法,昨天判決繼受新聞局業務的通訊委員會(NCC)應賠償三億四千多萬元新臺幣,創下「國賠」最高紀錄
  • 臺當局投40億新臺幣 打造"黃金廊道"推升農業轉型
    臺當局投40億新臺幣 打造"黃金廊道"推升農業轉型 2012年10月07日 11:16 來源:中國臺灣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臺灣中華電信也對華為「放槍」?
    在「東森新聞雲」相關報導下,有網友直言:華為的平板電腦、智慧型手機都是物超所值、物美價廉的耶!小妹身邊一堆好友都超級愛用的。華為手機新機型P30系列4月20日在臺灣開售時,臺灣的華為用戶就已經展示過一次他們對華為的熱情。
  • 臺當局稱回流臺灣的投資額將超過8000億新臺幣 國臺辦:大家會相信嗎?
    人民網北京9月11日電 (劉潔妍 崔越)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11日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發言人馬曉光主持發布會並答問。中央電視臺海峽兩岸記者提問:臺灣經濟部門負責人說中美經貿摩擦對臺灣的直接影響很有限,今年回流臺灣的投資額將超過8000億新臺幣,請問您對此有何評價?馬曉光回答:民進黨當局公布的所謂「回流」數字,與廣大臺灣同胞對經濟、民生、實際生活的切身感受相比,大家會相信嗎?
  • 臺灣中華電信稱不再賣華為新手機
    5月20日,谷歌透露與華為停止部分業務往來,22日臺灣島內也傳出中華電信不再銷售華為新機型手機的消息。 ETtoday記者向中華電信董事長謝繼茂求證,謝繼茂證實並指出,中華電信今後停止向華為進貨,現有舊型手機庫存銷售完畢後,將停止向臺灣消費者提供華為手機。 謝繼茂聲稱,「考量今後華為手機沒有安卓作業系統,可能對消費者會有使用上的問題。
  • 臺媒:大陸遊客不來 銀聯卡在臺消費蒸發528億新臺幣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去年4大縣市 刷卡劇減130億(新臺幣,下同)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大陸遊客不來,中國大陸銀聯卡在臺消費金額也隨之銳減。臺灣聯合信用卡中心近日發布最新大數據報告,銀聯卡在臺灣刷卡消費前四大縣市,包括臺北市、高雄市、桃園市和臺東縣去年刷卡金額全數下滑,絕對金額少最多的是臺北市,刷卡幅度跌最慘的則是臺東縣;四大縣市銀聯卡刷卡一年內共蒸發130.41億元。  據悉,2015年銀聯卡在臺刷卡、提款金額雙雙突破一千億元,創下最高峰。
  • 大陸赴臺個人遊跌至冰點,臺每月或損失45億新臺幣
    臺媒形容,島內每月都要蒸發45億(新臺幣,下同)「觀光財」。而蔡英文的連任,直接導致臺灣觀光股多檔跌停板。臺北市林姓旅遊業者表示,去年上半年,一天約有5000人次的個人遊陸客到臺當局「移民署」辦入臺證。但大陸去年8月1日暫停47省市赴臺個人遊試點,而籤注有效期為6個月。去年8月以後,大陸赴臺的個人遊人次月月減少,最近幾天平均一個工作日只有100多人向「移民署」申辦入臺證,到2月將無人申請。
  • 把「臺灣」標為「中國臺灣」,臺當局跳腳:逼電信商停賣華為手機
    針對華為手機系統將「臺灣」標示改為「中國臺灣」,民進黨當局開出第一槍,14日要求島內五大電信商停止銷售華為3款手機。據臺灣聯合新聞網14日報導,華為手機過去如果使用繁體中文系統,在地區部分會顯示「臺灣」字樣。
  • 臺當局又對淘寶臺灣動手 罰41萬元新臺幣
    繼愛奇藝後,臺當局又對淘寶臺灣動手了。據臺媒剛剛消息,臺灣「經濟部投審會」今天(24日)判定淘寶臺灣為陸資,罰淘寶臺灣41萬元新臺幣,限期6個月內撤資或改正。
  • 美對臺軍售被疑坐地起價200億新臺幣
    參考消息網7月17日報導美國國務院7月9日宣布批准兩項對臺軍售,總價值超過22億美元(約合620億新臺幣),項目包括M1A2T「艾布拉姆斯」戰車與相關設備及支持,以及可攜式「毒刺」防空飛彈與相關設備。有臺媒報導指出,此前宣布的總額為400億新臺幣,而此次採購案「預算差額約200億元新臺幣,臺美金額兜不攏」。懷疑美方坐地起價,臺方被「敲竹槓」。
  • 日月光"賣身" 臺企盼當局放生
    作為全球最大封裝測試廠,臺灣日月光半導體11月24日宣布,收到由外資凱雷集團組成的投資團隊提交的收購意向書,凱雷投資集團將以每股新臺幣三十九元,以現金收購日月光百分之百股權,涉及金額高達一千七百九十一億元,創下臺灣收購案最大金額。
  • 臺當局對淘寶臺灣動手:判定為陸資 罰41萬元新臺幣
    臺當局對淘寶臺灣動手:判定為陸資 罰41萬元新臺幣 2020-08-24 19: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銀聯卡入臺滿一年 在島內刷卡77.81億新臺幣
    銀聯卡入臺滿一年 在島內刷卡77.81億新臺幣 2010年10月13日 08:06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淘寶臺灣」被臺當局認定為陸資並受罰41萬元新臺幣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原標題:「淘寶臺灣」被臺當局認定為陸資並受罰新華社臺北8月24日電 (記者吳濟海、傅雙琪)臺當局經濟事務主管部門24日稱,「淘寶臺灣」雖由英商克雷達分公司經營,但經調查,該部門認定克雷達可被陸資阿里巴巴實質控制
  • 扁計劃明年訪問萬那杜 臺當局為何青睞大洋洲
    萬那杜部長會議已經兩次作出決議,撤銷萬那杜總理沃霍爾11月3日在臺北籤署的所謂瓦臺「建交公報」。但臺灣當局依然不死心,最近,它還增派人員前往萬那杜做工作。此外,臺當局還宣布,陳水扁將於明年上半年赴大洋洲活動,民進黨當局在這一地區展開攻勢,打算將大洋洲變成另一個中美洲式(臺灣的所謂「邦交國」有1/3集中在該地區)「外交重鎮」的意圖十分明顯。
  • 臺旅遊業將進入黑暗元年 臺當局須為業者守住觀光財
    陸客減少有產業關聯效應  臺灣《工商時報》日前發表社論稱,自去年5月起陸客來臺人數逐月下滑,起初降幅僅一成,至年底降幅已擴至四成,其影響層面也由旅行業、住宿業、遊覽車業轉而擴散至零售業、休閒服務業。受影響的產業不僅營收下滑,甚至僱用人數也開始減少,在產業關聯的波及下,其對總體經濟的影響不容小覷。
  • 臺當局「砸錢救觀光」招來一片罵聲
    只補助五縣市據臺灣《中國時報》16日報導,臺「交通部觀光局」15日宣布,即日起推動南部旅遊補助,鼓勵旅行社組團前往臺南、高雄、屏東、臺東及澎湖五縣市旅遊。行程必須納入西拉雅、茂林、大鵬灣、澎湖及東海岸的「國家風景區」景點,旅遊時間為平日、2天1夜以上,且須住宿在上述縣市至少1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