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韓城村民家發現「大鳥」褐馬雞 可能因爭奪配偶受傷

2020-12-13 新京報

新京報訊(記者 李傲)近日,陝西省韓城市金城辦晨鐘村村民在自家葡萄園發現一隻長相奇特的「大鳥」,由於不知是何種動物,村民決定報警處理。韓城市森林公安趕赴現場,經鑑定,這個「大鳥」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褐馬雞。由於受了輕傷,民警帶回救治,經過幾天細心的照料,褐馬雞傷口基本癒合,23日下午,將其放歸自然。

「大鳥」褐馬雞。受訪者供圖

3月22日上午7時許,韓城市金城辦晨鐘村村民來到自家葡萄園時,發現一隻體型較大、長相奇特的「大鳥」,看起來既像一隻鳥,又像一隻雞,但體型都比它們大上許多,村民一時間不知道這是啥動物。不過,看它待在葡萄園也不活動,猜到可能是受了傷,因為害怕造成二次人為傷害,加上也是出於想保護野生動物,村民便積極與森林公安機關聯繫,尋求幫助。

民警隨後趕到現場,經鑑定,這隻「大鳥」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褐馬雞,它的頭部有傷,但精神狀態良好。據了解,褐馬雞是中國特產珍稀鳥類,主要棲息在以華北落葉松、雲杉次生林為主的林區,以植物的葉、嫩莖等植物性食物為食,也吃少量動物性食物。據介紹,褐馬雞一般在春季3月份進行交配繁殖,每到這個時期,雄鳥之間常常為爭奪配偶進行殊死搏鬥,而這隻受了傷的褐馬雞也不排除是爭鬥時傷到頭部。

康復的褐馬雞被民警放生。受訪者供圖

韓城森林公安告訴新京報記者,為了使這隻褐馬雞儘快得到救治,決定將其帶回單位,並安排人員餵養。經過精心呵護,褐馬雞傷口基本癒合,具備放生條件。23日下午,民警將其帶到陝西韓城黃龍山褐馬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板橋區域將其放生。

據介紹,今年以來,韓城市森林公安局救助救治各類野生動物7隻,巡查檢查重點區域400餘處,開展大型宣傳活動2次,法律法規專題講座1次,利用網絡媒體平臺推送野生動物保護知識2000餘條,以靈活的方式營造了良好的宣傳氛圍。在此,韓城森林公安呼籲社會各界自覺樹立時代文明新風,主動革除濫食野生動物的陋習,以實際行動參與到野生動物保護的行列中來。

新京報記者 李傲

編輯 張樹婧 校對 柳寶慶

相關焦點

  • 韓城黃龍山褐馬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首次監測到世界瀕危動物原麝
    韓城黃龍山褐馬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首次監測到世界瀕危動物原麝 恢復窄屏 發布時間:2020-06-22 08:22:
  • 村民撿到受傷大鳥,竟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3月25日晚,禹城市公安局安仁派出所接到賈莊村民報警稱:在自家農田裡,撿到一隻受傷的大鳥,求助派出所民警妥善處置。接警後,安仁派出所值班民警邵建榮、張帥迅速出警,據村民講,這隻鳥很有可能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灰鷺。
  • 特克斯縣:受傷獵隼落在村頭 村民發現並及時救助
    10號傍晚,一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獵隼因傷落在特克斯縣喬拉克鐵熱克鎮齊巴爾託布裡格社區轄區,被當地村民發現並及時救助。最終,受傷的獵隼被送往野生動物救助點進行治療。  當日,齊巴爾託布裡格社區村民何立東在樹林中發現了一隻受傷的大鳥,因不知道具體是什麼野生動物,村民便和他的鄰居將受傷的野生動物救助至自己家中,並及時聯繫相關部門求助。
  • 走進陝西韓城縣,杏花村中有家園!韓城最美旅遊景點
    韓城有哪些最美景點?司馬遷祠、党家村、韓城古城、韓城市博物館、普照寺、大禹廟景區,本文為大家具體介紹這些韓城最美的地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党家村歷史悠久,民風淳樸,因村中有120多座四合院和11座祠堂、25個哨樓,及廟宇、戲臺等古建築,被國內外專家譽為「東方人類古代傳統文明居住村寨的活化石」,「世界民居之瑰寶」。党家村古建築群作為山陝古民居的典型傑出代表,於2008年3月28日被國家文物局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2016年12月9日被評定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 陝西韓城古墓群現世 考古發現可能改寫史記
    陝西韓城33萬平方米古墓群現世:   這裡正是陝西韓城梁代村古墓群發掘現場之一。      而在歷史上,梁代村古墓群也曾出現過被發現的可能。4組串飾,並發現戈、方形牌飾、虎、鳥等玉器,玉料有白玉、碧玉、黃玉等66件,此系列發現都預示著19號墓可能是位高貴女性。
  • 錦州村民發現受傷一級瀕危鳥類 錦州—瀋陽兩地接力救助
    王唯彥(右)與徐寧(左)等人查看大鴇的傷勢對於鳥類而言,最重要的恐怕就是翅膀——如果翅膀受傷,會失去賴以生存的能力。近日,錦州的馬先生在家附近發現一隻野生鳥類趴在草叢裡,翅膀受傷嚴重,最後被相關人員送到瀋陽市猛禽救助中心。現在這隻鳥的傷勢有所好轉,明年春天有望回歸藍天。錦州村民撿到一隻不能飛的大鳥11月27日13時許,在錦州北鎮市自然保護區內,村民馬先生發現一隻受傷大鳥,趴在草地上無法飛翔。
  • 山西「省鳥」褐馬雞有「家譜」了 (圖)
    一雙翅短,不善飛行,只能從山上向下滑翔式地飛行,兩腿粗壯,善於奔走……它,就是山西的「省鳥」褐馬雞,它健碩有力又美麗嬌媚,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在中國動物園協會的統一安排下,太原動物園從2013年開始對褐馬雞進行調查與研究,建立了全國圈養褐馬雞家族譜系,並將全園的褐馬雞在已有的30隻的基礎上,擴大到了現在的70多隻,成為國內褐馬雞繁殖最好的人工種群所在地。
  • 山上撿到受傷「大鳥」竟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大家循著聲音的方向找去,發現山坡上「站」著一隻棕灰色的大鳥,感覺像生病或受傷沒有力氣的樣子。「我們都不認得這是什麼鳥,看著可憐巴巴的。」張先生小心翼翼地靠近它,「別看它有些虛弱,還挺兇。」在工友的幫助下,張先生將「大鳥」抓住,將其送到藥山鎮派出所,交給了當地民警處理。
  • 省鳥褐馬雞重返山林
    本報訊 (記者 範珍 通訊員 李峰)11月11日,記者從省森林公安局獲悉,該局呂梁山分局屯裡派出所於日前將救助的一隻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褐馬雞放飛。
  • 山上撿到受傷「大鳥」竟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大家循著聲音的方向找去,發現山坡上「站」著一隻棕灰色的大鳥,感覺像生病或受傷沒有力氣的樣子。「我們都不認得這是什麼鳥,看著可憐巴巴的。」張先生小心翼翼地靠近它,「別看它有些虛弱,還挺兇。」在工友的幫助下,張先生將「大鳥」抓住,將其送到藥山鎮派出所,交給了當地民警處理。為使「大鳥」能夠儘早得到救助,民警第一時間通知了岫巖野生動物保護站。
  • 瀕危「國鳥」褐馬雞人工繁育成功 將放歸野外(圖)
    記者從北京市野生動物救護繁育中心了解到,通過2至3年的努力,將有首批人工繁育的褐馬雞放歸野外,緩解瀕危困境。  包括褐馬雞在內,本市已有10多種珍稀野生動物實現人工繁育。其中,大型猛禽草原雕的人工繁育成功在國內還是首次。  讓褐馬雞遠離瀕危  褐馬雞,別名又叫角雞,是中國獨有的珍稀鳥類,屬於世界瀕危物種。
  • 酒店樓頂飛來受傷大鳥 原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鴻雁
    現代快報訊 10月13日晚上,一隻奇怪的大鳥受傷後飛落在連雲港市海州區新孔路一家酒店的樓頂,酒店好心店主叫來廚師做出魚蝦大餐精心餵養,後進專業人士辨認,確認這隻受傷的大鳥竟是國家二級野生保護動物鴻雁。
  • 陝西延安黃龍山褐馬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勘界立標成果的公示
    延安市人民政府關於 陝西延安黃龍山褐馬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勘界立標成果的公示 發布時間:2020-12-11
  • 陝西韓城小村發現古墓 寶物眾多墓主成謎(組圖)
    梁帶村村民梁普會:當時我就跟我們村上有些領導匯報,人家領導誰都不相信咱這邊有古墓。  梁普會向村裡反映情況後,心裡還是放不下這件事,有一天當他轉到別人家玉米地裡的時候他又有了新的發現,梁普會知道這一個個小洞是有人為了探墓打的探孔。發現後他立即騎上摩拖車這次他直奔市裡向有關部門反映了情況。
  • 陝西韓城發現周朝大墓,出土5000年玉豬龍,專家:掌握王權的女人
    姜子牙要求周文王親自拉輦,當時周文王拉了873步,保了周朝子孫坐了873年的天下,而今天我要跟大家講的是,在陝西韓城發現了姜子牙後代的墓。事情回到2005年,陝西省韓城市東北7公裡的梁帶村,半夜玉米地經常有手電光閃爍,後來村民在下地時發現玉米地有許多探孔,村民意識到這些很可能是盜墓賊留下的。
  • 延安市人民政府關於陝西延安黃龍山褐馬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勘界立...
    延安市人民政府關於陝西延安黃龍山褐馬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勘界立標成果的公示 2020-12-14 11: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禪城一褐色大鳥在河邊撲騰翅膀,爪子尖銳腿部受傷
    褐色大鳥由於腿部受傷,無法飛翔。禪城公安供圖   南都訊 記者吳曦 通訊員張億 昨日,佛山禪城的環衛工人在禪城區汾江河邊工作時發現一隻受傷的大鳥,由於這隻鳥兒不常見,極有可能是國家保護動物,環衛工便報警求助。民警迅速到場,將大鳥送往專業動物保護機構醫治脫險,原來這隻受傷的大鳥正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夜鷺,它將在傷愈後被放歸大自然。
  • 陝西韓城小村發現古墓 寶物眾多墓主成謎(組圖)
    梁帶村村民梁普會:當時我就跟我們村上有些領導匯報,人家領導誰都不相信咱這邊有古墓。  梁普會向村裡反映情況後,心裡還是放不下這件事,有一天當他轉到別人家玉米地裡的時候他又有了新的發現,梁普會知道這一個個小洞是有人為了探墓打的探孔。發現後他立即騎上摩拖車這次他直奔市裡向有關部門反映了情況。
  • 陝西韓城秧歌走出「冷宮」 旅遊業助「逆境重生」
    塗脂擦粉、畫眉貼鬢、著紅襖綠褲……1日正值農曆正月初五,陝西韓城秧歌市級非遺傳承人李娜熟練地做著演出準備。過年期間她幾乎每天早晚都要各演一場,這樣的演出頻次一直要持續到正月十五。    韓城秧歌是一種融民歌、說唱、舞蹈為一體的藝術形式,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其表演多為二人上場演出,分一旦一醜,表演有演唱或小戲。古時每逢正月十五晚,當地村民在村中鋪草蓆做舞臺,邀請秧歌藝人輪番表演,歡度佳節。    「隨著韓城旅遊業的發展,演出機會比以前多了,演出班子人數也有所增加。」李娜向記者介紹。
  • 陝西韓城王峰村:留住鄉愁的社區博物館
    2017年,陝西省文物局出臺《關於社區博物館建設工作的指導意見》,明確在全省推動社區博物館建設,並下發《關於開展社區博物館建設工作的通知》,決定在全省遴選20家社區作為示範點建設社區博物館,陝西韓城市搶抓機遇,積極爭取,經過努力,2018年7月,王峰村、徐村順利入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