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生活遵從本心

2020-12-13 心會天晴

最近,我在搜狐網上看到一篇名為《遵循本心,做讓自己覺得快樂的事》的文章,本心二字深深觸動了我,於是乎我就想:我們生活是否遵從本心呢?

現實生活中,我經常看到有些人朝五晚九,忙到沒有時間休息,甚至逢年過節,手頭上還在忙工作。雖然,他們這樣沒日沒夜的忙著,卻沒有什麼成就,我在想,為什麼呢?他們那麼努力,那麼拼,可為什麼還是那麼碌碌庸庸?我問過其中的一些人這個問題,他們給我的答案形形色色,但不外乎都有一個明顯的特點:為生活所迫,活得迷茫,而且越活越累。所以,我想到了'本心』二字,倘若遵循本心的活著,我們是否就能夠領悟生活的真諦,享受生活的美好呢?

自己心中想走下去的路,再難也要下去。

我給大家分享一個故事吧。故事的主人公叫小A,她是我大學同學,在我印象中她是一個文靜但散發獨特氣質的女孩子。當然,她並不是富二代,具有去學習琴棋書畫的條件。她只是一個普通農村出生的女孩,也許正是因為如此,她比大多數人更懂事,更刻苦。即使是這樣,老天並沒有可憐她,大學畢業後,她和大多數人一樣將面臨找工作的問題,所幸的是她找到了一份工作,儘管工資並不是很高。也許此刻你會想她的人生將按照這樣預定的軌跡運行下去,然並不,她白天上班,晚上下班後依然堅持學習,每天都得到凌晨三四點才睡,這種狀態她堅持了一年半,也許你會認為她該放棄了,其實並不是,而是她的努力終於有了成果--她成功考到了司法證等一系列法官需要考的證書,同時也理所當然的當上自己夢寐以求的法官。故事到這就結束了,但對於小A她來說,她的故事才剛剛開始。

朝著夢出發,哪怕艱難,都會苦盡甘來

小A的故事是眾多人故事中的一個,但她的艱辛卻是很少人能體會的,直到現在我還是很佩服她的這份毅力與執著。我當時就感慨地對她說:「如果換作是我,我一定做不到。」她笑笑說:「其實只要你想,沒有什麼不可能,遵從你的本心就好了吖。」那天我跟她聊了很多,而她所說真的深深烙在我的心裡,因為她所承受的不僅僅是熬夜傷身體,還有親戚朋友的不理解、不支持。這條路她走的比我們想像的還有難很多很多。她說:「當初,我真的是快堅持不住了,就要放棄了。可就這樣放棄,我又是多麼的不甘心,我內心最嚮往的路不能去走那該多遺憾吶,於是我還是咬緊牙關挺了下來。如今,幸運的是,老天沒有放棄我。」

夢想成真,花開人生。

小A的話我想了很久,我是一個乖乖娃,我一直活在我父母的期盼中,一直不敢去追求自己想要的人生,所以一直都是活得很累。也就是那天起,我覺定換一種活法,遵從本心的活著,現在的我雖然沒有很大的成就,但也算是活得快樂,父母看了也算欣慰。

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有一種我們夢寐以求的人生,只是迫於現狀我們變得懦弱不敢去追尋罷了。當然,我們內心所向又不能太自私了,否則又怎能得到他人的認可呢?相信我們自己吧!遵循本心,活出自己最想活出的模樣,來證明自己的人生寓意深長。

遵從本心活著就是成功。

此刻,讓我們捫心而問:我遵從本心活著嗎?我想,答案只有我們自己知道,也只有我們自己能找到。

相關焦點

  • 人生最好的活法:遵從本心
    人生最好的的狀態就是遵從本心,無問西東,按照自己真實想法去過這一生!人生短暫,轉瞬即逝,我們為什麼要活成別人喜歡的樣子呢?從此刻開始,為自己而活,活出自我的精彩!勇敢的去做自己,去做自己覺得開心和愉快的事吧!
  • 遵從本心,過得更真實的三個星座
    在這個滿是競爭和充斥著金錢權力的社會,人們往往會失去自己的本心而變得更加的虛偽。有時候甚至會有很多的人,他們會因為想讓自己的生活能夠過得更好,而不惜放下尊嚴來祈求別人的支持與幫助。甚至有一些人為了金錢和權力,越過了道德和區法律的界限。其實這些都是不可取的,下面具體看看,遵從本心,過得更真實的三個星座。
  • 日記|遵從本心,活出快樂……
    席間,一位愛好書法的朋友講了他練習書法的心路歷程:起初,他一直憑著自己對書法的悟性進行練習,生活因自己的愛好而變得快樂。慢慢地,他的書法作品有些名氣了,找他賜墨寶的人越來越多,對他作品進行點評的人也越來越多。
  • 以「自我」為中心,遵從自己的本心。這是人與生俱來的一種本能
    以「自我」為中心,遵從自己的本心。這是大自然一切生靈與生俱來的一種本能,做為萬物之靈的人類,當然亦是如此。成熟之後才又發覺,原來自己追求一生的,無非就是自己生命之初的那種最簡單的活法:萬事遵從自己的本心意願,隨心所欲,不逾矩。夢想總是很美很美,但現實卻總是與夢想背道而馳。唉...
  • 遵從本心,在直面慘澹人生這件事上,我真的很服陶淵明
    不同的時間,不同的生活狀態下,所感受的都會不一樣。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在他看來,只要不違背他的心意,農活再苦再累也是不足為懼的。所謂「有得有失」便是如此吧,懂得取捨,不就是人生的智慧嗎。他放棄功名利祿,卻保住了自己的本心,還贏得了後世的一片讚譽,也算是求仁得仁了。
  • 英語美文:遵從本心,做你自己
    生活就是這樣:向前邁兩步,接著後退一步半,而失去權勢的人努力想要逆轉這個順序。如果你不能適應隨大流,遵從一致往往有遭懲罰的風險,或是受人奚落,或是別人避之不及,甚至是受到直接攻擊。There’s a more fundamental power behind the urgency with which authoritarian conservatives seek to suppress individuality.
  • 遵從本心,自己願意幹,才是王道
    男孩比妹妹小三歲,個子與妹妹一樣高,家裡母親常年有病,生活還比較清貧。可是妹妹就願意,十頭牛都拉不回來,硬是把自己嫁到了外省,究其原因是,這個男孩對妹妹特別的好。妹妹做美容美髮,她在男孩家拼命的工作,以維持全家人的生計。蔣師傅心疼妹妹,便把妹妹和妹夫都接到自己的工作地點。
  • 陶淵明:遵從本心,不慕名利,在自然中尋求自由
    我們為賺錢忙碌,為生活瑣事操心。有一位人他做到了,千古年來第一人。他就是陶淵明。陶淵明又名潛,東晉著名詩人。他出生在地主家庭,小時候的陶淵明家裡,衣食無憂。什麼都不用操心。父輩們的豐功偉績,激勵著童年的陶淵明。他少年時期有遠大的抱負,一心想要報效國家。一生三次為官,但他深刻感受到官場的黑暗和以後,不願意妥協權貴。
  • 生活中,我們對於感情,需要的是更多的是遵從自己內心
    前言:有人說過,感情的這件事,我們需要更多的是遵從自己的內心,畢竟與人相處,如果千篇一律,這個社會就不會豐富多彩了;也有人說,對於感情,我們要相敬如賓,更需要相互理解,不能順著自己脾氣,想幹什麼就幹什麼,這樣就導致很多的矛盾的發生。
  • 2020高考作文練習題目:遵從內心深處的聲音享受真實生活
    我國美學家朱光潛在《給青年的十二封信》中說:「人類如要完全信任理智,則人生趣味剝削無餘……問心的道德勝於問理的道德,所以情感的生活勝於理智的生活。」  上面的材料引發了你怎樣的思考?請結合自己的體驗與感悟,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選角度,自擬標題,自定文體。②不少於800字。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襲。
  • 堅定本心,守護自己心中的樂土
    生活中的我們,常常被利益蒙蔽了雙眼,失去本心。生活中的一起起事例就是最好的證明。近年來,隨著反腐力度的增大,不少中央高級官員也紛紛落網。「加大反腐力度,保證黨的純潔性,給人民做表率。」那麼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人為利益而做出違背自身責任的事呢?究其本源,源自於我們內心的貪婪。
  • 在美國留學,護照是否能當身份證用?優弗留學分享
    在美國留學,護照是否能當身份證用?優弗留學分享。對於美國留學,相信很多人還處在一知半解的狀態,如果你也是這樣,那麼優弗留學就為你分享一些美國生活的知識,希望對您有所幫助。1、在美國護照可以當身份證用嗎?
  • 弘新開示:做人,活在當下,覺悟本心
    (一一)生活平實而安詳,做事認真而厚道。做人真誠而智慧,方圓證悟自圓通。(一二)開悟證道皆隨緣,明心見性大自在。行事做人做表演,真佛大道真相傳。(一三)尊師是做人之本,重道是開悟之源。精進是修煉之旨,心淨是見性之本。
  • 《天氣之子》遵從自己的內心,不留遺憾就是最好的選擇(附歌評)
    《天氣之子》講述了在氣候調節失控的時代,被命運捉弄的少年和少女選擇各自的生活方式的故事。因為日益發達的科技,如今孩子們的心性成熟較早,並且有很多的想法。年少輕狂、渴望自由是孩子們的天性。但是礙於年紀的束縛,心有餘而力不足。同時有一群大人們想要阻止他們去實現自己的夢想,他們不認為孩子們的目標。
  • 《傳習錄》:本心與知行合一
    王陽明有兩大主張,其一是「本心」。現代人大多認為「心學」屬於唯心主義學說,從而對其進行批判。這其實是對「心學」的誤讀。實質上,王陽明認為人的一切煩惱和雜念都是由外物帶來的,只有排除外物的幹擾,才能回復到人的本來狀態,即「本心」。這是先生對人的本質的一種思考,實質上與「唯心主義」沒有多少關係的。
  • 筆會丨宿寫本心
    牆上掛多幅書畫,其中有「本心住處」,道出「心宿」含義。墨沏兩字取得好,絕妙之處在於含有默契之意,在這樣一個地方雅集,必人人默契,只可意會,不可言傳。我們下榻「心·客房」,連排數過去,還有「住·客房」「處·客房」,加上心宿入口處的「本·客房」,合起來既是「本心住處」,乃心宿的本義。
  • 林鄭月娥回應「外國記者被拒絕入境」:希望遵從香港法規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香港中評社11月13日報導,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11月12日在北京會見傳媒時表示,對外國記者在香港運作歡迎、尊重,但尊重相對的,希望外國記者遵從香港法規,亦享有採訪自由。報導稱,會上,有記者問及近來香港外國記者會(FCC)第一副主席馬凱(Victor Mallet)被拒絕入境,是否香港已將其列為不受歡迎人物,以後都不可以入境?對此,林鄭月娥回應表示,不會公開評論某一個個案,但可以肯定每一個入境個案都是按著香港法例、政策,按著個案的特殊性質作出的決定。
  • 因為喪失了本心本性
    讓孟子更加悲嘆的是,人能尋找和追回自己遺失的財物,但卻不能意識到其本心和本性的喪失並重新獲得它。孟子雖然認為人都具有善良的本心和本性,但指出這也只是一種可能性。只有當充分擴充本心的時候,人們才能真正地實現它,使其由可能性變成現實性。否則,人的善良的本心和本性就會永遠遠離現實性,甚至會由可能性蛻變為不可能性。
  • 七月,餘情未了,如鯁在喉,本心難捨,舊人復出,未來相伴相依
    放眼將來,我們期望美好而又美好的生活,而回想過去,我們滿心遺憾和懊悔。因此,僅有在當今,我們才能活出真正地自我。那個曾經出現在時光裡少年和青春,那份念念不忘的感情,那麼從新開始,你們樂意?七月,餘情未了,如鯁在喉,本心難捨,舊人復出,未來相伴相依。
  • 嚮往的生活~旅行
    生活在網際網路時代的我們,面對快節奏的生活以及諸多的壓力,身心都已經疲憊不堪,但還是不得不堅持,我們要生活。不知你們心中"嚮往的生活"是什麼呢?隨時歡迎分享。這種悠哉的慢生活是美好的,是值得我們嚮往的生活,卻又是遙不可及的。「慢生活」這個詞語已記不清啥時候進入我們的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