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小書店:一周只賣一本書,每天營業7個小時年賺60萬

2020-12-19 行走在陌路

如果說近些年什麼店關門最多,估計除了音像店就是書店了,網絡對人類無疑是不可或缺的必需品,但網絡同時也將紙質書籍扼殺在塵埃中。曾經運營再好的書店如今也岌岌可危,北大周邊的書店也紛紛關門,曾經被譽為「知識長河」的萬泉河書店一條街,如今只有一家仍在苦苦維持。

然而,在日本東京最大最繁華的銀座商業街邊上,卻開著一家被認為利潤最低的書店,這個地段的店租在日本雖然不算貴,但每個月也要50萬日元(約3萬人民幣)。更奇怪的是,這個15平米大的書店每周只賣一本書,2015年開業半年就開始盈利,三年後的今天總利潤已超過百萬元人民幣。

事情要從2007年開始說起,當時的森岡還在一間舊書店內工作,為了創業,他選擇辭職租下了一間50平米的舊樓店面,開了第一家書店。雖然森岡不斷的在擴大藏書量,但依舊敵不過網絡與電子書的盛行,最終導致創業失敗,第一家書店被迫關門。

當時的日本書店正面臨歇業大潮,短短3年間整個東京就關閉了4000多家書店,森岡成為其中一員後陷入了負債纍纍的狀態。直至意外的路過一家餐廳,店主每天都精選一道湯,顧客進店後沒有選擇只能喝這道湯,這讓森岡倍感獨特,再聯想到自己開店時很多讀者面對一堆書卻最終空手而歸的場景。

為了驗證自己的思路,森岡特地跑到以前工作的那家舊書店去守候,最終發現:絕大部分讀者都不知道自己要買什麼書,從進店直至離開都是茫然狀態,琳琅滿目各式各樣的書籍只能令讀者不知所措,最終空手而歸。用賣湯的方式來賣書,在別人不斷豐富藏書量的時候,森岡卻琢磨用減法來代替讀者作出選擇是否可行。

經過長達3個月的思索,森岡最終決定再開一家書店,在湯店老闆「一天一碗湯」的啟發下,森岡賣掉了自己珍藏的古董書租下了這個僅15平米的店面,準備打造「全球最小又只賣一本書的書店」。小店沒有裝修,只擺了一張搖搖欲墜的長椅和一張抽屜櫃,幾幅與書籍有關的宣傳畫還有一部80年代的黑色電話機,甚至連凳子都沒有。

為了精心挑選每周出售的書,森岡每天都要閱讀大量新出版的書籍,同時通過筆記來對比抉擇最終售賣書籍。確認後還要挑選書中精華的語句與圖片,製作成壁畫懸掛在書店各處,讓讀者用最短的時間來解讀這本書的內容,從而選擇要不要購買。新奇的思路和獨具一格的銷售方式,讓森岡的書店只用了半年就開始盈利,顧客也從早期一周三五個變成如今天天都有的火爆,甚至有遊客舟車勞頓也要趕來一睹真容。沒有選擇的餘地也代表只能選擇買或不買,但絕大多數進入書店的讀者都會帶走一本書。

值得一提的是,森岡雖然每周只賣一本書,但每本書上架的時候都要重新布置一次書店,用他的話說,每本書都是精挑細選出來的精華,每一次布置都以展覽的形式來代表對作者的敬意,同時也令讀者有耳目一新的感覺,這是森岡開書店近十年時間得出的一個結論。同時,這家最小的書店也是森岡十年從業史唯一賺錢的,扣去店租和稅金後的年利潤基本都在千萬日元以上,哪怕用人民幣計算也有60萬元。

為了儘快還掉之前欠下的債務,森岡不得不著手售賣一些與書籍內容相關的衣飾,這個做法引起了大量讀者的共鳴,尤其是森岡精挑細選的高質量書籍帶起來的品牌效應,更讓讀者產生購買紀念品收藏的欲望。唯一被遊客吐槽的是,森岡因為每天都要親自閱讀書籍為讀者把關,不得不將營業時間設在每天中午的1點至晚上8點之間,每周一休息當天都能看到趕來的遊客站在門口等候。

什麼叫極致?或許,極致就是將一件事情不斷用減法往極點去做。而森岡對極致的理解與他的宣傳語一致:森岡書店,只有一本書。因為唯一,所以理解更深。森岡書店,只有一小屋。因為狹小,所以對話更近。一冊,一室。森岡書店。」

相關焦點

  • 世界最迷你書店:店裡每周只賣一本書,年利潤卻有60萬
    但是,在東京最大、最繁忙的銀座商業街的邊緣,有一家被認為利潤最低的書店。雖然日本這個地區的租金不貴,但每月租金也需50萬日元(約3萬元人民幣)。令人意外的是,這家15平方米的書店一周只賣一本書,2015年開業半年後,公司開始盈利,四年後的今天,它的利潤總額已經超過了人民幣150萬元。
  • 15平米的小店,一周只賣一本書!如何成為世界上最小最賺錢的店?
    作者 | 王暉 來源 | 品牌觀察報(ID:pingpaigcbao) 一周只賣1本書的書店?!聽起來就不可思議。 然而這家書店不僅一周只賣1本書,還只有15㎡,藏書量自然也是最少的,但它卻是世界上最小最賺錢的書店,開業僅半年就盈利!
  • 任性只賣一本書?探訪東京「一室一冊」書店
    【「世上藏書量最小的書店」】在全日本地價最高地區東京銀座,有這樣一家小店。店裡只有15平方米左右,擺放少少的書本和畫作。一張抽屜櫃檯,一張木製矮桌,一盞暖燈,一位讀書人,構成了這家店。它低調得連個招牌都沒有,卻又透出獨特的畫面感和故事感。偶然路過的日本婦人客氣地進來探問:「打擾了,請問這裡是畫廊嗎?」
  • 面積不到15平米,一周只賣1本書,卻成了日本最火的書店!
    在日本東京,寸土寸金的銀座,就有這樣一家書店,面積不到15平米,一天只開6個小時,一周只賣1本書,卻在大批實體書店倒閉之際逆襲而上,只用了半年就開始盈利,成了日本最火的書店!這讓森岡開始重新思考,與其把全世界放在讀者們面前,給他們無數個選擇,不如每周只為他們精選一本好書,在信息洪流的時代
  • 《島上書店》作者:如開書店只賣一本書
    原標題:《島上書店》作者:如開書店只賣一本書 新華社發   昨天,2016年上海書展落幕,一周時間裡幾十位中外作家與讀者互動交流,而「書店與書」是被提及最多的詞彙之一。《島上書店》的作者加·澤文很推崇紙質書。她表示,它是我們文學傳承下來的最基本、最傳統的形式,「當我要好好享受讀一本書的時候,我會讀紙質書。」
  • 日本東京銀座一神奇小書店開業 一次只賣一本書
    最近,在日本東京銀座,一家神奇的小書店開業了。和普通書店大面積鋪貨的做法不同,這家書店空間極為狹窄,一次只賣一本書。這就是盛岡書店(Morioka Bookstore)。  根據 wallpaper 網站的報導,這裡的書籍每周更換一次,一次只陳列一本書。書店內還陳列有藝術作品、照片和其他相關的物品。
  • 史上最牛的「蒼蠅館」,每天只營業3小時,靠這7道菜火了30年!
    史上最牛的「蒼蠅館」,每天只營業3小時,靠這7道菜火了30年!平時大家應該都經常到外面去吃飯,到外面吃飯的時候,肯定會選擇那些做菜比較好吃的餐廳,現在的餐廳越來越多,雖然有一些老的餐廳都已經關門,但是能夠堅持下來的,裡面的菜做的都非常好吃,今天給大家介紹一家史上最牛的蒼蠅館,他每天只營業3個小時,如果超出了時間,就算給雙倍的價錢都不賣,主要是靠七道菜火了30年,現在都成了網紅店鋪了,來吃的人非常多,很多人都是卡著點過來排隊吃的。
  • 日本「任性」書店,只賣一本書
    日本「任性」書店,只賣一本書 東京銀座的日本森岡書店近來備受關注,這間只有15平米的書店,以「只賣一本書」聞名。
  • 許知遠低頭:每天只賣15本書 單向街書店求眾籌續命
    來源:證券時報原標題:這一次,許知遠低頭了:每天只能賣出15本書,單向街書店求眾籌續命作者:卓泳再豐滿的理想也拗不過現實的骨感,這一次,許知遠也不得不低頭了。求助信中寫道:「截止到 2 月 24 日,在疫情蔓延的一個月裡,單向街書店僅剩的 4 家實體書店只有北京朝陽大悅城店開始營業,北京東風店、杭州樂堤港店和秦皇島阿那亞店全部閉店,北京愛琴海店已於去年年底停業。而大悅城的整體客流量每天只有平時的十分之一,書店平均每天只能賣出 15 本書,其中一半還是愛書如命的同事自己買走的。
  • 他在日本開了家書店,只賣1本書,卻大受歡迎!
    實體書店批量死亡的今天,在寸土寸金的日本東京銀座,有這樣一家書店:店面只有幾平米,店裡沒有書架,唯一的家具是這家店的收銀臺,一張年代感十足的桌子,這家店只賣一本書,但卻很賺錢。說起這家奇葩書店,不得不先跟你聊一聊這家店的奇葩店主。森岡督行,從小就有「舊物情結」,痴迷於舊書、老郵票、二手衣和古董建築。
  • 90後小夥擺地攤賣書,如今開書店年賺200萬
    史超,1991年出生,是一名江蘇男孩,他在江蘇省北部的宿遷市宿遷區長大。雖然父母平均收入高,文化水平不高,但一直給史超買書, 「我的父母非常簡單,他們從不給我任何壓力。他們培養了我讀書的興趣,學到了知識和學說。我讀了1000多本從小學到高中畢業的書籍。」史超說。
  • 他在廣州開的24小時書店 被CNN評為全球最酷書店
    《原標題:他在廣州開了家24小時書店,被CNN評為全球最酷書店,僱傭聽障員工,還能免費留宿!》「靈魂」在廣州有一家獨立書店相信是不少人心中理想書店的樣子1200bookshop創辦僅一年便登上CNN2015年「17家全球最酷書店」榜單透明的玻璃門上印著書店的自白「為一座城市點燃一盞深夜的燈
  • 廣州的全球最酷書店,24小時營業,僱傭聽障員工,還能免費留宿!
    ▼相信不少文藝青年的心底,都有一個開書店、咖啡館的夢想,書架上全是自己喜歡的書,店裡飄著好聞的咖啡香氣,精心挑選的裝修陳設,一起默默構成了書店獨一無二的「靈魂」在廣州,有一家獨立書店,相信是不少人心中,理想書店的樣子,1200bookshop創辦僅一年便登上CNN2015年「17家全球最酷書店」榜單,透明的玻璃門上,印著書店的自白「為一座城市點燃一盞深夜的燈」
  • 永嘉7個「葫蘆娃」夜市賣舊書 取名「千金書店」
    7個「葫蘆娃」擺書攤  賣舊書買新書  這7個孩子4女3男,他們現在都是永嘉縣甌北二小的小學生,算是同校師兄妹。之前這7個孩子上同一所幼兒園,從小就是好朋友,現在還一起上舞蹈培訓班,一直都有聯繫。  去年年底,7個孩子中的女娃胡書茈提議說要賣舊圖書,想用賣書的錢再去買新書。胡書茈說,之前她和讀高中的表姐一起擺過地攤,有點擺地攤的經驗,也覺得擺地攤特別好玩。所以她就向媽媽提議想要擺地攤賣舊書,因為家裡的舊書太多了很佔地方,如果能賣掉,除了能賺錢還能把自己書本分享出去。  剛開始,她只叫來了其他兩個女娃,賣的都是她自己的書。
  • 哈爾濱有家飯店,每天營業3小時,幾十年只賣7個菜,卻很火爆
    你見過最「任性」的飯店是哪家?今天我要說的這家飯店,叫做富強大骨棒,總店位於哈爾濱市道外區南勳街與南頭道街交叉路口往北約100米,雖然位置不是很好找。但正應了那句話「酒香不怕巷子深」,這家店也是一樣。每天只營業3小時,年年如此。而且幾十年種,只賣7道菜。按理說這樣的店,應該沒多少人去。但哈爾濱當地人卻非常喜歡,每天的生意都十分的火爆。這7道菜都是很哈爾濱的菜,分別是醬大骨棒、醬肥腸、醬豬腦、紅燒肉、老湯幹豆腐、雪裡蕻燉豆腐、油燜尖椒。
  • 堅持了21年18萬小時不打烊的誠品書店,關門了
    【每天5分鐘,了解一個品牌故事!】十萬個品牌故事,是從中國品牌網(www.chinapp.com)網站延伸至官方微信公眾號的特別欄目,專注於挖掘品牌背後的故事。注入了獨特的新的啟發,為我們描繪了一幅美麗的藍圖品牌故事5月31日,堅持了21年18萬小時不打烊的臺灣誠品書店敦南店,關店了這個曾經被CNN評為「全球最酷書店
  • 70年歷史的花市新華書店開始24小時營業
    讀者武偉傑是一位翻譯,以前來這家書店看書,一律席地而坐,「我這兩天每天都會坐在桌前,讀半小時書,再去上班工作。」她翻了翻手中的小說《溫柔之歌》說,這本書已經快看完了。在談到這些變化時,新華書店花市書店經理韓建勝說,花市書店整體並未重新裝修,只是從細節上進行了調整,更換成LED節能燈,提高了亮度,減少了書架,給讀者提供一個100平方米的休閒區域。
  • 全球第一家24小時書店關門,21年沒斷電今晚卻要熄燈了
    走過31年時光、全球第一家「24小時書店」,自營業起已堅持186000+小時不斷電的臺灣誠品敦南店,將在今晚選擇熄燈關門。以後,那盞整整亮了21年,曾在臺北敦南街頭溫暖過無數人的書店之燈,將永遠落下了。誠品敦南店誠品敦南店,是誠品在臺北的第一家書店,也是全球第一家24小時營業不打烊的書店。
  • 70年歷史的北京新華書店有了新動作 花市書店24小時營業了
    讀者武偉傑是一位翻譯,以前來這家書店看書,一律席地而坐,「我這兩天每天都會坐在桌前,讀半小時書,再去上班工作。」她翻了翻手中的小說《溫柔之歌》說,這本書已經快看完了。   在談到這些變化時,新華書店花市書店經理韓建勝說,花市書店整體並未重新裝修,只是從細節上進行了調整,更換成LED節能燈,提高了亮度,減少了書架,給讀者提供一個100平方米的休閒區域。
  • 最「任性」飯店,每天營業4小時,只賣一道菜,吃飯直接下手抓
    最「任性」飯店,每天營業4小時,只賣一道菜,吃飯直接下手抓 !我今天跟大家分享的這家飯店就非常厲害,它被很多人稱為是最任性的飯店,每天只營業四個小時,而且只賣一道菜,這對於其他的飯店來說,相比之下還真是有些任性,因為每個人的口味不一樣,可這家飯店只賣一道菜,很多人心中都有疑問,這樣的生意能好起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