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4日,受颱風「達維」影響,遼寧鞍山岫巖滿族自治縣普遍受災,當地通報稱死亡5人,失蹤3人。然而事後經村民魏民(化名)調查發現,死亡人數高達38人。事件報導後,遼寧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查證此名單屬實,並對相關責任人依法依規嚴肅處理。昨日(12月17日)微信公眾號 重案組37號(ID:zhonganzu37)獨家對話魏民,了解魏民的調查之路。
2012年8月5日,遼寧省岫巖縣大隈子村受災情況。 新華網 資料圖
以下為報導全文:
近日,一份遼寧鞍山岫巖2012年洪災死亡人員名單引起關注,這份名單詳細記錄了當年因災死亡人員的姓名、年齡、住址,一共38人,和當年鞍山市對這次洪災死亡5人,失蹤3人的官方通報差距甚遠。
12月12日,有媒體報導《遼寧岫巖瞞報洪災死亡人數》,相繼核實了名單中的部分人員,發現這份名單可信度極高。報導發出後,遼寧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責成鞍山市委查明事實真相。鞍山市立即成立調查組,核實此事。
12月14日下午,調查組確認,岫巖洪災存在死亡人數瞞報情況,徹查清楚後,將對相關責任人依法依規嚴肅處理。
這份38人的名單出自誰手,如何統計出來的?近日,重案組37號在岫巖見到了這份名單的製作者魏民(化名),一名普通的當地退休幹部。洪災過後將近一年,魏民發現自己了解的情況和官方通報的不一致,覺得很吃驚。為了今後有份有根據的材料可以參考,魏民帶著紙和筆,決定一人去調查。先後跑了多個鄉鎮的他,最終得出了這份38人死亡名單。
12月16日,重案組37號從統計這份名單的一位當地退休老幹部手中核實具體信息。該老幹部證實這份名單是他挨家挨戶統計的,划去的7人是因為無法核實,剩餘38人經過核實在災害中遇難。
人物介紹:當地退休幹部魏民(化名)
遼寧省岫巖縣人,曾在當地政府部門任職多年,現退休在家。
2013年6月,只身前往岫巖多個鄉鎮走訪調查,核實2012年「8.4」洪災遇難人數,整理出一份洪災死亡人數名單。
對話
「我決定一個人去調查」
重案組37號:對那場洪災的記憶是什麼?
魏民:當時我住在縣城,2012年8月3號那天開始,雨下的很大,但沒想到這場雨會引發一場災難。4號早上,我出門看到河裡水漲得很高,水流也很急,幾乎漫上河岸。在當地,我幾乎沒見過這麼大的水,有了不好的預感。
我馬上聯繫村裡的親戚,但是村裡通訊斷了,電話打不通,去村裡的車也不通了。第二天聯繫上親戚後才知道,很多村子都遭遇了洪災和泥石流,還有村民被衝走。我心想,村裡肯定遭難了。
重案組37號:什麼時候去核實洪災死亡人數名單的?
魏民:2013年6月。
重案組37號:核實人數之前知道「瞞報」的事嗎?
魏民:我老家所在的鄉鎮是受災最嚴重的地方之一。洪災後,村裡的親戚告訴我,我們鎮死了十幾個。但是8月6號,我看到新聞報導「8.4」洪災,說岫巖全縣有5人在洪災中死亡,我感到很詫異。
之後,死亡人數就成了當地人經常聊的話題,「縣裡瞞報死亡人數」的說法成了公開的秘密。
另外,在我記憶裡,岫巖當地有關部門在暴雨那幾天,沒有下發任何形式的通知,據我了解到,遭災的村莊也沒有接到通知和轉移要求。
重案組37號:當時你是什麼身份,為什麼要去核實這件事?
魏民:當時我已經從縣裡某個部門退休在家,是個老黨員,也算個老幹部。
我一直秉持實事求是的原則,縣裡遭遇這麼大的災難,任何人都沒有權利隱瞞真相。我想,總得有人知道真實的情況,萬一有天有人查起這件事,也得有份有根據的材料可以參考,所以我決定去調查清楚。
12月16日,岫巖縣興隆鎮于家堡子,在經歷了2012年8月4日洪水之後,村裡靠近河道的這一院子瓦房還保留著原樣。
重案組37號:為什麼洪災過後這麼久才去核實,這期間發生了什麼?
魏民:洪災過後幾個月,瞞報在岫巖縣都是最熱的話題。漸漸地,(死亡人數)傳出很多版本,後來甚至傳言死了上百人。
期間,我一直在關注這件事的進展,關於洪災一直沒有真相,也沒有新的情況報告。我想知道真實的情況,是有人故意隱瞞,還是這次災難沒有引起相關部門的重視。
我判斷,出了這麼大的事,有關部門應該已經掌握了情況,但是我也沒有能力和資格去幹涉政府工作,只能以一個普通人的身份,自己去核實。
就我了解到的情況來看,遭難的家庭損失慘重,失去了親人和財物,如果如實上報,他們應該能夠得到上級部門的重視,拿到應得的補助,及時重建家園。
「6天跑了八百裡」
重案組37號:核實過程是怎樣的?
魏民:早年工作中積累的走訪調查經驗給了我很大幫助,也付出了很大努力。那時候是2013年夏天,20多天30度,天比較熱,每次進村,總有一群人圍在樹蔭下乘涼。村子的野溝裡,還殘留著洪災衝下來的雜物。
我第一個走訪的是偏嶺鎮豐富村,距離縣城30多公裡,當天就核實到5個遇難者。
事先並不知道哪裡有人遇難,有多少人遇難,只能摸索調查。每到一個鄉鎮,我就沿著公路邊上的住戶打聽當地哪些村子有遇難者,然後再進村,找到村裡的知情人問當時村裡的遇難人員,再找到遇難者的家屬,一一核實。
我當時計劃走訪的地方,是我事先打聽到的洪災受災嚴重的6個鄉鎮,牧牛鎮、哈達碑鎮、偏嶺鎮、大房身鄉、興隆鎮、嶺溝鄉。一連6天每天早上6點出發,一個人開著小轎車進村,白天全在村裡走訪,晚上7點左右才能到家。粗略估算一下,那6天裡我跑了八百裡地。
2016年12月14日,一塊「山洪災害警示牌」矗立在南馬峪村,2012年8月4日凌晨,暴雨導致的泥石流襲擊了岫巖縣滿族自治縣牧馬鄉南馬峪村,導致該村5人死亡。
重案組37號:名單怎麼形成的?
魏民:走訪時我帶著記錄本和筆,核實到一名遇難者,我就記下遇難者的姓名、年齡、住址等信息,後來我把名單製成了電子表格,當年登記的手稿我至今保留著。
重案組37號:最終的核實結果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