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清貧的寺廟,主持每天只吃一頓飯,僧人視金錢如糞土

2020-12-10 郭小胖愛撒野

佛教自漢朝傳入我國以來,對中國的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直到今天,佛教仍然是我國信眾最多的宗教。在中國,隨處可見寺廟和僧人。隨著時代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們能夠近距離的關注到僧人的生活,許多的寺廟往往是金瓦碧牆,佛鍍金身,非常的莊重森嚴氣派。每年吸引大量的香客前往,甚至每年正月初一的頭香,高達數十萬一支。

不僅有香火錢,進入寺廟還需要支付門票,雖然這個可能是當地政府所為,但是也給寺廟帶來了許多不好的影響。看到這些昂貴的數字,再與寺廟聯繫起來,讓人不由的懷疑現在的寺廟真的「六根清淨」嗎?例如被人詬病最厲害的少林寺,就被認為商業化太嚴重。然而,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這個寺廟,可謂是真正的六根清淨。

這就是位於遼寧省海城的大悲寺,在大悲寺內看不到功德箱,寺廟內都有許多地方明顯地標註著「禁止放錢」的字樣,當香客來到這裡,會發自內心的感受到真正的清淨。這裡不會接納太多的遊客,大多前來上香的都是附近的信眾。大悲寺的主持是妙祥法師,年輕時曾是一名軍人,轉業後任某市中心醫院藥劑師。善根成熟,因偶然因緣進入佛門。

皈依佛門的妙祥法師嚴持自身,1995年閏8月的時候,妙祥法師攜性空師二人自山西五臺山行腳,沿途託缽乞食,不要錢。途經山西、河北、北京、天津、遼寧,至蓋縣茅蓬。行程3000多裡,這也成為了大悲寺僧團每年學習二時頭陀的開始。在他的主持下,寺院的建築以都是青磚灰瓦,沒有絢麗的色彩,主要為修行而建,沉穩莊重。

大悲寺僧團每年都會行腳,還嚴格地遵守著八項要求:一、持不捉金錢戒。也就是僧眾不蓄金錢,不接受金錢供養,安心辦道。二、日中一食。僧眾每天只吃一頓飯,午後不再飲食。三、行腳、乞食。外出遊化經行,隨緣教化度眾。四、不接客僧禮。五、一切供養歸常住。六、三衣缽不離身。七、不化緣,不求人。八、依教奉行。

對比如今一些寺廟,大悲寺真正的做到了「修行」的真諦,嚴持戒律,使大眾感受到了真正的佛法。

版權聲明: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相關焦點

  • 中國最「純淨」的寺廟,禁止遊客捐錢,僧人每天只吃一頓飯
    說到寺廟風情,相信很多人應該都不陌生。近些我國人民對佛教寺廟的熱愛,相信大家都看在眼裡。隨著旅遊業的興起,寺廟也已經成為了非常受歡迎的旅遊景點。很多的寺廟還被評為了5A景區,不僅要門票,有些還要香火錢等等,去寺廟一趟,比去一些別的旅遊景點都要費錢。導致現在很多人對佛教寺廟都沒有好感,認為失去了佛家應該有的樣子。所以今天小編就給大家推薦一個人稱國內最純淨的寺廟。
  • 中國最窮的寺廟,僧人一天吃一頓飯,不接受別人的金錢供養
    但是在我國遼寧有一家寺廟,可以說是我國寺廟當中的一股清流,也是我國最清貧的寺廟。這個寺廟不設功德箱,不接受別人的金錢供養,禁止遊客放錢,不做買賣經營,這裡的僧人手不摸錢,他們穿補丁衣服,日常生活都是自食其力,自己種菜,每天只吃一頓飯,午後不再飲食。寺廟內,僧人們還收養了許多流浪狗,雖是素食,但足夠溫飽。他們真正做到了出家人慈悲為懷。
  • 清貧寺廟主持一身補丁喝粥吃醃菜,不收布施
    眾所周知,每個地區的古廟都可以通過不同的渠道成為網際網路上的名人景點,少林寺一直是人們心目中最古老的寺廟之一,然而,在少林寺成功流行之後,醜聞接連曝光,少林寺的門票太貴了,參觀某個地方需要額外付費,甚至燒香都要花錢,更不用說捐錢了,甚至少林寺的方丈釋永信也出現了,很多負面消息,開著豪華車,手機都使用蘋果,人們長期以來一直無法找到少林寺古老修道院的魅力,只能體驗到少林寺淘金熱的日趨強烈
  • 中國「最清貧」寺廟:僧人一心只為修行,堪稱少林的「反面教材」
    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國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許多人開始喜歡上旅行,通過旅行。人們可以體驗到不同的風俗人情,還可以增長見識,開闊視野,放鬆身心。因此,中國旅遊業這幾年來發展得非常迅速。國內許多地區都在大力發展旅遊業。
  • 視金錢如糞土的寺廟,不設功德箱,粗布衣裳不收錢,名寺們該學學
    中國其實是一個無神論者最多的國家,畢竟從小學習的是馬克思主義,而中國古代也有敬鬼神而遠之的思想,本質上,中國人最深的信仰是祖先崇拜,而對於神佛則沒有這麼虔誠,因此中國是世界上有信仰者比例最低的國家。中國寺廟的商業化這從中國遍地開花的寺廟也可以看出,佛教在中國還是十分興盛的,在國外有許多教堂,建築精美,是非常知名的旅遊景點,而在中國則有許多寺廟是知名的景點,即使是不信仰佛教的人,也會去拜一拜佛,比如說少林寺,靈隱寺等知名寺廟,光靠門票的收入,都十分可觀。
  • 中國「最窮」寺廟,僧人一天一頓飯,衣服滿是補丁還禁止遊客捐錢
    如今的寺廟早已不像一個佛家的修行場所,而是充滿商業化氣息的名利場。但是在我們國家有一個寺廟,卻成了與眾不同的一股清流,一起來看一下吧。這個寺廟在我國遼寧省,它身體力行的告訴大家寺廟該有的樣子。這裡沒有功德箱,不搞買賣,也不發展旅遊,寺廟裡的僧人堅守戒律,絕不商業化。
  • 我國唯一禁止旅遊,不設功德箱的寺廟,僧人每天只吃一頓飯
    我國唯一禁止旅遊,不設功德箱的寺廟,僧人每天只吃一頓飯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行萬裡路不如閱人無數,歡迎收看本期內容,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家這是人盡皆知的一個問題,直到如今已經有上下五千年的歷史了,在我們國家各個地方都有信仰佛教的人,所以基本在每個城市中都有著不少寺廟。
  • 日子過得最苦的中國寺廟,每天只吃一頓飯,卻依舊拒絕香客捐錢
    佛教是中國最古老的宗教之一,傳承了幾千年。佛教信徒遍布中國的各個城市,無論是繁華的大城市,亦或是偏遠的農村,總是能看到佛教寺廟的身影。許多文化底蘊深厚,擁有上千年歷史的佛教寺廟,如今也成為了著名的旅遊景點,例如洛陽的白馬寺、杭州的靈隱寺等等。
  • 這座中國唯一「禁止」旅遊的寺廟沒有功德箱,僧人一天只吃一頓飯
    寺廟作為佛教文化的載體,如今逐漸被人們商業化利用。我國許多寺廟除了朝聖外,最有用的就是作為旅遊景點。寺廟在這些文化背景的影響下逐漸變得越來越有利可圖。但是我們今天要介紹的是我國唯一一個禁止旅遊的寺院,而且有一個寺院沒有功德箱,也就是說完全靠僧人的一些遊行來支撐寺院的整體運轉。我國有許多寺廟。
  • 清貧寺廟主持一身補丁喝粥吃醃菜,不收布施
    這些商業化十足的寺院保留著僧人,同時寺院也會邀請專業的運營人員。大悲寺中並沒有擺放功德箱,視金錢為糞土寺院中的僧人每天都會外出化緣,他們也不在乎對方給予飯菜的數量。只要能讓化緣的僧人填飽肚子,就會返回大悲寺繼續修行。假如他們沒遇上好心的施主,他們也會繼續化緣,而主持一般是喝粥吃醃菜。大悲寺附近並未出現出售紀念品的小商鋪,人們在大悲寺中絲毫感受不到商業信息。
  • 我國唯一禁止旅遊,不設功德箱的寺廟,僧人每天只吃一頓飯
    我國唯一禁止旅遊,不設功德箱的寺廟,僧人每天只吃一頓飯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行萬裡路不如閱人無數,歡迎收看本期內容,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家這是人盡皆知的一個問題,但是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寺廟開始逐漸走向商業化,除了設立功德箱外很多寺廟還會收取門票,甚至就連上香都是非常的昂貴,對於這樣的現象很多人也早就已經熟悉了,因為在很多人認為花一定的錢保佑平安是非常值得。
  • 中國最清貧寺廟,不許香客捐錢,僧眾每天睡4小時只吃一頓飯
    "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來"——《華嚴經》修行的意義是什麼?修行,也就是修心。當下世俗紛雜,不少人自然心生修道之心。或修道、或修佛,無論何種,皆是修行。但不難發現,今日之寺廟,已非往日之寺廟。
  • 我國最清貧的寺廟,不許香客們捐錢,僧人每天睡4小時只吃一頓飯
    ,就比如今天我們要給大家介紹的,中國最清貧的寺廟。這座被稱為我國最清貧的寺廟,就是位於我國遼寧海城內的大悲寺,這裡四面環山,建有放生水庫,環境極其優雅,對於佛教的僧侶來說,是一個非常不錯的修行聖地。  走進大悲寺當中,與我國其他寺廟最大的不同,就是這裡雖然擁有著許多古蹟,但卻依然保持著免費的傳統,並且還不設功德箱,甚至在門口擺出「禁止放錢」四個大字的警示牌,以此來拒絕香客和遊客的布施,表達著他們最虔誠的禮佛之心。
  • 我國最清貧的寺廟,不許香客們捐錢,僧人每天睡4小時只吃一頓飯
    自從佛教文化傳入我國之後,便在我國擁有了極大的影響,而伴隨著佛教文化的不斷宣揚發展,我國許多地區興建的各種寺廟建築更是成為了現代旅遊業當中,非常受遊客青睞的旅遊勝地,但伴隨著遊客數量的不斷增多,我國許多寺廟似乎都融入了過多的商業化元素,導致寺廟原本的淳樸和特質開始逐漸消失。但這並非說我國所有的寺廟都是如此,就比如今天我們要給大家介紹的,中國最清貧的寺廟。
  • 中國最「清貧」的寺廟,禁止香客捐錢,僧人每天只睡4小時
    但是凡事也都會有例外,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國內最「純淨」的寺廟:不讓遊客捐錢,僧眾每天只吃一頓飯。大悲寺內規定不允許讓遊客們捐錢,全體僧眾也不得儲備使用金錢,寺廟內連功德箱都沒有設,能做到這一點真是非常難的,放眼望去,在全國眾多寺廟之中是非常獨特的存在
  • 國內「最純淨」寺廟,上香免費不設功德箱,僧人一天只吃一頓飯!
    今天給大家介紹了這個景點,可以算是我們國內「最純淨」的寺廟了,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大家應該也有所了解,我們國內許多的景點人有可多了之後,商業化氣息就會變得非常的濃鬱,去寺廟裡面上香需要交錢也是一件很普遍的事情,但是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這個寺廟,不但上香免費,並且還禁止遊客放錢。
  • 中國唯一沒「功德箱」的寺廟,僧人每日只吃一頓飯,內心非常虔誠
    隨著我國幾千年的時代變遷,佛教文化留下了很多寶貴的文化,佛教從漢代傳入中國,至今已有2000年的歷史,對中國的傳統文化和思想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佛教至今還鮮活地存在著,保持著生命力,中國政府雖然沒有規定國民的宗教信仰,但是很多人選擇皈依佛教,由於佛教信徒遍布全國,中國各地都有寺廟。
  • 中國「佛系」寺廟,不設門票禁止捐款,僧人凌晨2點起床種地幹活
    在秦朝以前,佛教就已傳入中國,影響範圍非常廣泛,無論是王公貴族還是平民百姓,都有不少人是虔誠的佛教信徒。許多寺廟如雨後春筍般,在全國各地冒出。可經歷了數百年甚至上千年的變遷,昔日的文化遺產逐漸商業化,各種高價香油錢層出不窮,就連聞名已久的少林寺也曾傳出過宰客的傳聞。但遼寧省境內有一座特別的寺廟,裡面的僧侶一心修行,清貧自持。
  • 遼寧大悲寺:不設置功德箱,禁止捐錢,僧人每天只吃一頓飯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現代社會太過於複雜,追名逐利的世界讓很多人難以呼吸,所以很多人選擇去寺廟清淨,讓自己可以樂享悠然。  來到寺廟,必不可少的就是準備香火錢,而位於遼寧海城的大悲寺卻不走尋常路,禁止香客捐錢!
  • 花伊萬:想變的很有錢,你要視金錢如糞土!
    古人經常把錢財比作糞土!《敦煌變文集·燕子賦》:錢財如糞土。《方山子傳》:用財如糞土。《晉書》:官本腐臭,故將官而夢屍;錢本糞土,故將財而夢移。後來,被收錄進《增廣賢文》一書,總結:「錢財如糞土,仁義值千金。」在文人眼中的價值觀裡,錢不是什麼好東西,這句話多少帶些貶義的意思。但是在這個新時代,這句話反而變得褒義了。為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