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命運掌握在自己手裡」?從古至今,多少名人賢士都是靠讀書取得的成就,「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功德、五讀書」的說法是人成功的關鍵因素。
閱盡人間萬卷書,不如行遍紅塵萬裡路;行遍紅塵萬裡路,不如讀通一本易數書。
相信不用我說,有智慧的人已經知道了「易數書」就是《易經》,《易經》是中華文化的源頭,是「三玄之冠」、「群經之首」,說它是「人生的答案之書」一點也不為過。
現代新儒家馮友蘭先生在去世前給他的學生留下囑咐:「中國將來一定會大放光彩,要注意《周易》。」可見《周易》對中國來說有多麼的重要。
馬雲曾說人生的重大決策問《周易》,魯迅曾說,不讀《周易》,就讀不懂中國文化、在中國社會生存的道理;孔子說:讀懂了《周易》,人生就不會犯大錯誤。
其實,熟讀《周易》的人應該都知道,一個人要「發達」前,書中講是有3個徵兆的,你只要中一個,那就說明好運快來了。
其實,這裡所說的三個徵兆就是三個人生的坎,不大不小的難關,等你闖過去之後,你的「財富、好運」就會慢慢到來了。
首先是人生中的迷茫
人生最怕的是什麼?是不思進取,是胸無大志,是找不到人生的方向。人生可以失敗,但是不能不知所措,渾渾噩噩過一生。
事情可以屢戰屢敗,但絕不可以失去方向,知名教育家培根說過:"灰心生失望,失望生動搖,動搖生失敗。"失敗是對追求者的考驗,成功是對追求者的回報。
其次是生活中的誘惑
生活中的有什麼樣的誘惑?除了對金錢的的渴求外,對於有了家室的男人來說,婚姻之外的曖昧也是很大的一個誘惑。
很多人在年輕的時候都非常的拼命,忙著升職加薪打拼事業,供養家庭,等到了後半生回首看自己的前半生,才發覺,自己其實在拼命的過程中,丟失了許多比金錢更重要的東西。
曾國藩也曾說:「富貴功名,皆人世浮榮,唯胸次浩大,真正受用。」對於後輩來說,真正能幫助他們的,並不是金錢,而是引導他們找到人生的方向。
《周易》有一篇《象經》中講到:六二之吉,順以饌也。
它的意思是在說,六二家人卦是在告誡我們,作為一個家庭中的成員,要盡到自己的責任,這樣便會為這個家庭掙來福氣。
有的男人只是貪圖一時的新鮮,卻可能為之付出沉重的代價,輕的,會破壞夫妻之間的感情,嚴重的,導致家庭破裂,甚至晚年悽慘。
最後就是成功前的驕傲
《周易》一共有六十四個卦象,這六十四卦當中有六十三卦都是吉兇參半的,只有一卦是完全吉祥的,這一卦就是「謙卦」。
其實謙卦告訴我們的道理很簡單,就是謙虛低調,這樣可以使人平安。下面還有一句話叫:「行高於人,眾必非之。」就是說你的行為太過於高調,在眾人之上,那大家的人性就會集合起來把你摧毀。
還沒成功之前的驕傲是萬萬不可有的,有些人會因為自己取得小小的成績而沾沾自喜。見人就會炫耀,這樣的人,太容易滿足,沒有長遠的眼光,更沒有什麼追求。
為人低調謹慎這個道理,雖然很普通,但是做起來特別難。因為這不但是一種美德,更是我們行為當中的一種處世法則。
《周易》的64卦,對應64個人生決策心法,道明了婚戀、家庭、教育、職場的基本發展規律。無論為商,為政,為學,還是為人父母,面對不同的問題和危機,你都能在裡面找到解法。
對於我來說,閱盡世間萬卷書,不如讀懂一本《周易》。一直以為,前半生,人生可以靠努力。但後半,人生就需要一些「運氣」了。
這種運氣,不是封建迷信,更不是玄學,而是通過選擇的智慧,永遠讓自己站在贏面大的一邊。
身邊的朋友經常會跟我抱怨,說《易經》全篇都是古文,艱深晦澀,感覺像是在看天書一樣。
因此,遇到這種問題我總是向他們推薦讓自己受益匪淺的這個全注全譯版本的《彩圖全解周易》。
很多人向我反映都是完全沒了因為文言文導致的閱讀困難的問題。
讀它,不是乾巴巴的註解、說教,而是會聯繫生活,還用以圖解文的方式,全面系統地為我們講授學習《周易》所需要的基礎知識。
它從五行、天幹、地支、太極和八卦的講解,再到《周易》中的象、數、理的介紹。
在尊重原著內容的基礎上,還原最真實的《易經》,並且通過結合實際的例子來告訴你如何去分析問題,《周易》64卦不再是冰冷冷的符號,而是變成讓我們聽得懂、學得會、用得上的大智慧,著實讓我受益無窮。
你不必花費力氣啃文言文,也不用具備易學專業知識,僅僅閱讀它就能輕鬆入門讀懂《周易》,掌握精髓。
一本僅需要55塊錢,就是一頓飯錢,便能讓自己受益一生,何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