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嶺市,地處遼寧省北部,松遼平原中段,是遼寧省14個省轄地級市之一,瀋陽經濟區副中心城市。鐵嶺市南與瀋陽市、撫順市毗鄰,北與吉林省四平市相連,東與撫順市、吉林省遼源市接壤,西與瀋陽市及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為鄰。鐵嶺地區旅遊業資源雄厚,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就有3個。還有歷史上著名的鐵嶺八景、昌圖八景以及西豐八景均坐落於此地,吸引了大量中外遊客前來觀光。今天要為大家介紹的是著名的鐵嶺八景:白塔橫雲,帽峰雲樹,龍首尋秋,蓬渡風帆,紅崖積雪,鴛湖泛月,山郭朝煙,柴河晚渡。
第一個「白塔橫雲」,說的就是鐵嶺白塔。鐵嶺白塔,原名圓通寺塔,鐵嶺白塔為其俗稱。此塔位於鐵嶺市區內銀州貿易城東南側,古鐵嶺城西北隅,是遼北現存最早的古塔。該塔在明代即已破敗不堪,明萬曆十九年,遼東總兵李成梁夫人出資,予以修繕。此塔為八角十三級實心密簷式,塔身為青磚壘造,磚長2尺4寸,厚6寸。略成錐形。塔頂剎杆有銅盤和寶珠,塔座八面嵌有「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八8個大字,八面各有浮雕佛像一尊,並飾寶蓋。第一級塔身南部是神佛像,塔簷下部有磚雕鬥拱,塔基和塔身有磚雕裝飾。每層塔簷都懸掛銅鏡和鈴鋒,塔身塗白,故稱白塔。古時此塔為城中最高建築,《志書》記為「二十裡外能望而見之」。每當雨後,塔高雲低,雲飄塔間,故有「白塔橫雲」之美稱。古人曾用「山雨過城頭,雨晴雲未散;忽見白塔尖,鑽入青天半」的詩句讚美白塔的秀麗景色。
第二個「帽峰雲樹」,說的是八景之一的帽峰。帽峰即帽峰山,又叫帽山,因其山峰形狀如帽而得名。山上巖石拔地而起,壁立如峰;樹高林密,景自天成;周圍群山拱衛,層巒疊嶂。《鐵嶺縣誌》卷二山脈篇中記載「帽峰山在城南12裡,其山如帽,東有朝陽寺,山頂西有石棚,山下產榛,前清貢品,林木叢深,風景幽邃」;卷十四至卷十八名勝篇中又記「帽峰山在城南12裡,為邑中八景之一。昔年雲樹參天,山頂西側有石棚,山中有朝陽寺,風景幽邃。」明代太子太傅,華蓋殿大學士陳循詩云:「帽峰多白雲,雲雜帽峰樹。雲深山更深,誰識仙源路。」當年紀曉唐所飲所贊的神泉,至今仍然存在。近年經國家地礦部礦泉水檢測所測定為含鍶偏矽酸型礦泉,含鍶量為0.78,屬優質天然礦泉水。這泉水儲量豐沛,從未乾涸,清涼甘甜,有神奇療效。早年受益於該泉的善男信女和患者曾集資在泉北建朝陽寺一座,供奉聖水娘娘。香火經年不斷,討水人絡繹不絕。現在寺已改為他用。寺前有上個世紀70年代建的一座存欄千隻的梅花鹿場。遊客登峰縱目後循山而下,訪寺廟舊址,飲天然礦泉,聽鹿鳴翠谷,會感覺仿佛身置仙境一樣。
第三個,「龍首尋秋」說的便是位於鐵嶺城東二裡鐵嶺龍首山。因它從東南奔馳而來,到了柴河岸 邊突然昂起,象巨龍的頭,故名龍首山,是鐵嶺著名的風景區。每年五月,山崗上、山谷裡開滿色彩豔麗的薔薇,醉人的花香隨 風飄蕩。這裡的春光美,秋景更為雅致。涼爽的秋風吹紅了漫山楓葉,在層層密密的樹叢中,遊人不斷。龍首山上自然與人文景觀俱佳。龍山公園就坐落於龍首山上,與龍首山渾然融為一體,可謂山中有園在,園在山中存。公園集觀光與娛樂功能於一體,既有秀美的龍山風光供遊人遊覽,又有梅花鹿、孔雀等動物供遊客觀賞,還有設施齊全的遊樂場供人們遊玩,是廣大市民休閒旅遊的良好去處。每逢佳節,公園中都遊人如織,熱鬧非凡。
龍首山」,最早叫「大疙瘩山」,是以後改名叫「龍首山」的,這是遼源老年人都知道的事。據說過去山上有城,有過戰爭,至今城毀無存。從前人們遊山,有人偶而揀到過鏽蝕的鐵箭頭,已成而今僅見的烽煙往事痕跡。早年龍首山上有三座大廟,一座是南山頭上的道教「福壽宮」,一座是東腰嶺子上的「保安寺」,一座是北部山上的「彌陀寺」,一座山上有三座廟,這為龍首山增加很多的風光。
第四個「柴河晚渡」柴河水庫位於鐵嶺市以東12公裡,是一座以防洪、供水為主,結合養魚、發電等綜合經營的大型水利樞紐工程。水庫控制流域面積1355平方公裡,佔柴河流域總面積的90%以上,水庫按百年一遇洪水設計,可能最大洪水校核,總庫容6.36億立方米,多年平均徑流量3.73億立方米。柴河的美麗景色早在幾百年前就被文人雅士們讚不絕口,'柴河晚渡'因其遠山夕照,近水泛波,船夫蕩漿,一幅悠然景象,故被稱為一景.更被列入了鐵嶺八景之中.有據可查的最早歌頌'柴河晚渡'的是明朝景帝時的太子太傅、華蓋殿大學士陳循謫居鐵嶺時寫的詩:柴河水清淺,縈帶蒼山下。夕陽喚無舟,晚渡看車馬。寥寥二十字把景色寫活。
白鷺洲野生動物保護區位於開原東部柴河流域,是遼北地區唯一一處野生動物保護區,面積40平方公裡,有3000餘只白鷺蒼鷺棲息其中,還有成群的野兔山雞嬉戲期間。鳳地山龍山隔河相對,山上植被完好,珍禽靈獸穿梭,山下為大片溼地,魚蝦滋生,水草豐美。康熙皇帝曾駐蹕於此,另有康熙井、安樂寺、鯽瓜臺等歷史遺蹟,有虯髯丈人等優美傳說。摩裡紅原始森林在其東部,靠山花木園在其西部,古洞古廟古墓較多,植被完好,山莊依稀,民風淳樸,生態可人,是遼寧罕見的野生動物保護區。
「蓬渡風帆」指的是鐵嶺馬蓬溝遼河渡口。當年馬蓬溝渡口是遼河水運的主要集散地,南達營口,北抵通江口,每年過往船隻一萬多艘,帆牆競日,景色頗為壯觀。1903年東清鐵路南滿線通車,航運漸衰,蓬渡風帆景觀不復存在。「鴛湖泛月」係指龍山賓館下的鴛鴦湖。此湖原為兩個相連的水泡,人稱鴛鴦湖。湖內有蓮,周圍有柳,月圓之時流漣湖旁,波光月影,恬靜怡人。「紅崖積雪」,指位於鐵嶺縣城西10公裡處的大青鄉紅崖村中的一處山崖,名紅崖咀。其崖體裸露,呈微紅色,側面鐵嶺方向。舊時冬雪大,每至冬季,登龍首山西望,只見漫天皆白,唯其一崖微紅,背對夕陽,紅白分明,別有情韻。
鐵嶺八景雖然有幾處隨著歷史的變遷已經不復存在了,但是遺留下來的傳說以及其他的美景還是值得我們去欣賞,去珍惜的。好了,今天小編就為大家介紹到這裡了,喜歡小編的就關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