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DNA甲基化看草莓與番茄的不同 | Genome Biology

2020-12-16 科學網
從DNA甲基化看草莓與番茄的不同 | Genome Biology

論文標題:Downregulation of RdDM during strawberry fruit ripening

期刊:Genome Biology

作者:Jingfei Cheng†, Qingfeng Niu†, Bo Zhang, Kunsong Chen, Ruihua Yang, Jian-Kang Zhu, Yijing Zhang and Zhaobo Lang

發表時間:2018/12/04

數字識別碼:10.1186/s13059-018-1587-x

原文連結:https://genomebiology.biomedcentral.com/articles/10.1186/s13059-018-1587-x?utm_source=other&utm_medium=other&utm_content=null&utm_campaign=BSCN_2_DD_GenBio_Article_Scinet

微信連結:https://mp.weixin.qq.com/s/HSU3cmye01hUGCS52OXhbQ

中科院上海植物逆境中心郎曌博研究組在最近的一項研究中,通過整合分析不同成熟時期草莓的全基因組DNA甲基化圖譜、小RNA及轉錄組數據,揭示了DNA甲基化在草莓果實成熟過程中的調控作用。該研究發表在Genome Biology上。

DNA甲基化是真核生物中非常保守的表觀遺傳修飾,它參與調控基因表達、病原菌免疫、基因印記等多種生物學過程。最近研究表明, DNA甲基化參與調控肉質果實(Fleshy fruit)的成熟。肉質果實按照其成熟過程是否發生呼吸躍變分為呼吸躍變型果實(如番茄)和非呼吸躍變型果實(如草莓)。之前的研究表明,番茄果實在成熟的過程中,由於DNA去甲基化酶SlDML2的表達上調,引起了全基因組範圍內的DNA去甲基化變化,並且該變化對於果實正常成熟至關重要。但是在其他果實中,DNA甲基化是否參與調控果實成熟及其調控機制還不清楚。

圖片來自論文

中科院上海植物逆境中心郎曌博研究組此次發現,與番茄相似,草莓在成熟過程中發生基因組DNA甲基化降低現象;但同時他們的研究發現,草莓中DNA甲基化降低的分子機制與番茄中不同:番茄成熟過程中甲基化下調是由於去甲基化酶表達上調導致,而草莓中小RNA介導的DNA甲基化通路減弱則是甲基化下調的主要原因,並且成熟過程中小RNA表達下調也證實了RdDM活性的降低。該研究為定點修飾甲基化調控基因表達進而改良草莓性狀提供了潛在靶點。

郎曌博:

中科院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學中心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先後於北京師範大學和美國普渡大學獲得生物學學士和植物遺傳學博士學位。主要研究方向為植物中的DNA甲基化調控機制以及生物學功能。具體研究內容包括果實成熟過程中的DNA甲基化調控機制,以及與植物激素轉錄因子的相互作用機理。

摘要:

Background

Recently, DNA methylation was proposed to regulate fleshy fruit ripening. Fleshy fruits can be distinguished by their ripening process as climacteric fruits, such as tomatoes, or non-climacteric fruits, such as strawberries. Tomatoes undergo a global decrease in DNA methylation during ripening, due to increased expression of a DNA demethylase gene. The dynamics and biological relevance of DNA methylation during the ripening of non-climacteric fruits are unknown.

Results

Here, we generate single-base resolution maps of the DNA methylome in immature and ripe strawberry. We observe an overall loss of DNA methylation during strawberry fruit ripening. Thus, ripening-induced DNA hypomethylation occurs not only in climacteric fruit, but also in non-climacteric fruit. Application of a DNA methylation inhibitor causes an early ripening phenotype, suggesting that DNA hypomethylation is important for strawberry fruit ripening. The mechanisms underlying DNA hypomethylation during the ripening of tomato and strawberry are distinct. Unlike in tomatoes, DNA demethylase genes are not upregulated during the ripening of strawberries. Instead, genes involved in RNA-directed DNA methylation are downregulated during strawberry ripening. Further, ripening-induced DNA hypomethylation is associated with decreased siRNA levels, consistent with reduced RdDM activity. Therefore, we propose that a downregulation of RdDM contributes to DNA hypomethylation during strawberry ripening.

Conclusions

Our findings provide new insight into the DNA methylation dynamics during the ripening of non-climacteric fruit and suggest a novel function of RdDM in regulating an important process in plant development.

閱讀論文全文請訪問:

https://genomebiology.biomedcentral.com/articles/10.1186/s13059-018-1587-x?utm_source=other&utm_medium=other&utm_content=null&utm_campaign=BSCN_2_DD_GenBio_Article_Scinet

期刊介紹:

Genome Biology (https://genomebiology.biomedcentral.com/,13.2 - 2-year Impact Factor, 16.5 - 5-year Impact Factor) publishes outstanding research in all areas of biology and biomedicine studied from a genomic and post-genomic perspective.

The current impact factor is 13.214* and the journal is ranked 4th among research journals in the Genetics and Heredity category by Thomson Reuters. Genome Biology is the highest ranked open access journal in the category.

(來源:科學網)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相關焦點

  • Genome Biology | 七月內容更新
    來自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的Isabel等人通過對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甲基化組和轉錄組數據的研究發現:神經疾病相關的表觀遺傳失調首先靶向細胞類型表觀遺傳分化位點,這突出強調了細胞類型特異性表觀遺傳失調在神經類疾病中的重要性。
  • The EMBO Journal:擬南芥剪接蛋白參與RNA介導DNA甲基化
    該論文報導了模式植物擬南芥中負責mRNA前體剪接的蛋白參與了RNA介導的DNA甲基化(RdDM)和轉錄水平的基因沉默。DNA甲基化是一種重要的染色質修飾方式,它有助於維持基因組的穩定,使基因組中的可轉座元件處於抑制的狀態,它還可以參與基因表達的調控。在模式植物擬南芥中,DNA甲基化的建立主要依賴RNA介導的DNA甲基化途徑,但是研究者對其具體作用機制還了解甚少。
  • Genome Biology | 七月內容更新
    來自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的Isabel等人通過對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甲基化組和轉錄組數據的研究發現:神經疾病相關的表觀遺傳失調首先靶向細胞類型表觀遺傳分化位點,這突出強調了細胞類型特異性表觀遺傳失調在神經類疾病中的重要性。
  • 中國科學家首次構建豬脂肪和肌肉DNA甲基化圖譜
    由四川農業大學和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主導,中、美、英、加等四國共12個單位的50多位研究人員合作完成的研究成果《豬脂肪和肌肉組織的基因組甲基化圖譜》,22日在國際著名學術雜誌《自然-通訊》上發表。該研究首次構建了豬不同部位脂肪和肌肉組織的DNA甲基化圖譜,為預防人類肥胖疾病的發生和促進豬肌肉生長和脂肪沉積這一重要經濟性狀的研究,奠定了重要的表觀遺傳學基礎。
  • 2013諾獎大熱門之DNA甲基化亮點薈萃研究
    文章中,研究者對超過1800名參與者的血樣進行檢測分析,研究者分析了超過457,000個DNA基因簇的生化改變,以及將其同649種不同濃度的代謝產物進行對比,結果顯示,28個DNA片段的甲基化改變了很多重要的機體代謝過程。
  • 茄科植物改良策略對草莓產量和品質改良的啟發
    作為其廣泛分布的結果,F.Vesca多樣性很高,該二倍體的不同種質資源在果實大小、形狀和顏色方面也表現出豐富的多樣性(圖1),其基因組大小為219 Mb,作為主要的遺傳資源,目前仍然未得到充分開發和挖掘。此外,可以通過誘變在F.Vesca中產生新的人工誘導突變,進一步增加其遺傳多樣性。
  • Genome Medicine 7月內容更新
    如果您想與我們的編輯進行面對面交流,請發送郵件至editorial@genomemedicine.com預約吧! 目錄 研究論文 研究論文: 利用全基因組測序探索秘魯亞馬遜的間日瘧原蟲的傳播動力學和復發感染狀況 研究論文: 對非小細胞肺癌異種移植物的表觀基因組分析揭示了LRP12基因的甲基化水平可作為預測卡鉑抗藥性的生物標誌物
  • 黃番茄、紅草莓化身農戶致富銀金果
    丹巴的黃番茄、鄉城的紅草莓 在甘孜州乃至州外都享有很好的品牌聲譽,在這個季節,番茄插秧、草莓收穫,農民們忙得不亦樂乎,金果銀果正慢慢裝滿了群眾的錢袋袋。
  • 隴禧草莓番茄種子 抗ty口感柿子
    品種名稱: 隴禧草莓番茄種子 抗ty口感柿子 商品屬性: 果型:圓球型;熟期:早熟 質量標準: 純度:98%;淨度
  • njp 2D MA:利用2D納米孔檢測DNA甲基化 新型癌症診斷技術有望被開發
    www.sciencedaily.com2017年4月18日 訊 /生物谷BIOON/ --對癌症進行早期檢測,就好像DNA中所發生的改變,或許能夠幫助增強研究人員對癌症的診斷和療法的進行,同時還能夠幫助理解疾病的發病機制,日前,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npj 2D Materials and applications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伊利諾伊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開發了一種新方法,該方法能夠對DNA甲基化進行檢測
  • 生命學院楊雪瑞課題組通過多組學大數據分析全面闡述DNA甲基化組...
    生命學院楊雪瑞課題組通過多組學大數據分析全面闡述DNA甲基化組參與的腫瘤基因表達調控網絡清華新聞網3月27日電 3月19日,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楊雪瑞課題組在《細胞報導》(Cell Reports)發表大隊列腫瘤多組學數據的深度整合分析工作:癌症特異性轉錄調控網絡對啟動子DNA甲基化組的依賴(Dependency
  • |草莓|南京|大棚|長三角|趙志清|番茄
    連續5年屢戰屢敗後,這個農業夢,終於在2020年的夏天結出了累累碩果……「我一直相信,農業的出路在於科技創新」8月25號,當記者來到南京江寧區祿口街道志清農產品合作社的果蔬大棚裡,趙志清正彎著腰、挎著竹籃,揮汗如雨地採摘著枝頭那些已經圓滾滾、粉嘟嘟的草莓番茄。26號,他的草莓番茄正式上市。
  • 「矽鈣鉀鎂」讓番茄草莓豐產_農視網_三農領域第一視聽互動平臺
    大棚番茄、草莓用後長勢良好,在改良土壤的同時,能夠增產提質,贏得代理商和農戶高度評價,期盼產品早日上市銷售。天津水泥工業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一直致力於研發矽鈣鉀鎂型土壤調理劑技術,獲得了多項專利。本次實驗回訪是為了檢驗該產品在番茄和草莓上施用第二年的效果,目前產品實驗效果優異,即將面向市場推廣銷售。在濟南市齊河縣焦廟鎮東李樓村,農民韓光鵬種植了兩個大棚的番茄,預計番茄平均畝產2萬到2.5萬斤。其中用了200斤中材鼎原矽鈣鉀鎂型土壤調理劑的一個大棚,預估產量能比對照增加30%。
  • 血液ctDNA高通量甲基化檢測用於肺結節良惡性鑑別
    DNA甲基化是基因表觀遺傳改變的重要內容。甲基化失衡,將導致基因表達改變甚至致癌突變。DNA甲基化在肺腺癌中常見,甚至可以在癌前病變(腺瘤樣增生)中即可被檢測到。 早期肺癌,特別是磨玻璃結節,整個腫瘤細胞釋放入血極少,直接檢測循環腫瘤細胞可能不大。但是細胞凋亡後釋放的DNA碎片可能入血,為ctDNA。檢測血漿肺癌特異性甲基化DNA,可能判斷肺結節的良惡性。
  • 【料理食譜】香草的小滿足與大能量——香草番茄草莓沙拉
    看了最新一期的《鐵腕DASH》,到農場去摘手球運動員們種的甜王草莓,無比眼饞其中的那道奶油草莓三明治,鮮奶油是心中草莓最好的搭配之一,以前會單獨打發一大盤鮮奶油配草莓作為招待朋友的下午茶,不需要蛋糕和餅乾的叨擾,最是純粹而直接的美味感受…
  • 使用DSS包多種方式檢驗差異甲基化信號區域
    3個技術主要是 甲基化測序的 WGBS和RRBS,還有 晶片:全基因組DNA甲基化測序(Whole Genome Bisulfite Sequencing,WGBS)是 DNA 甲基化研究的金標準,它通過 Bisulfite 處理和全基因組 DNA 測序結合的方式,對整個基因組上的甲基化情況進行分析,具有單鹼基解析度,可精確評估單個 C
  • 託福閱讀材料:Genome Sequencing for the Rest of Us
    But Flatley was able to pull up his full genome on his iPad then and there instead of sending a spit sample off to the l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