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8月4日訊 (記者 胡斌 實習生 高崇菲 馮浩)像羊非羊,像鹿非鹿,名字中帶「駝」,卻不見駝峰……這就是在網絡世界中紅得發紫的「神獸」草泥馬羊駝。今日,落戶太原動物園的8隻羊駝正式與遊人見面,一同亮相的還有與它們長相頗為相似的3隻原駝。
今日上午,記者來到太原動物園食草動物區,只見圈養欄中的洋槐樹下,8隻羊駝和3隻原駝或跪臥在地閉目養神,或站在食槽邊上吃草料,神態悠閒。據了解,它們都來自南美洲,是8月1日正式入住太原動物園的。
飼養員走進欄內時,駝群以為進食的時間到了,一隻白色羊駝和另一隻黃褐色羊駝蹦跳著跑向飼養員,蹄子彈起的灰塵形成一股土浪,這一動作立刻引起其它羊駝和原駝的反應,紛紛跟隨其後,加入搶食的行列。遊客投餵樹葉的時候,一兩隻羊駝和原駝會試探性地向前嗅一下、嘗一口,駝群首領卻很謹慎地組織起其它成員,靜觀遊人的下一步動作。當遊人「討好」的行為獲得駝群的好感後,它們不但會主動靠近,膽大的還會套近乎。
飼養員告訴記者,這些高人一頭的羊駝是大羊駝和原駝,兩者的主要區別在毛髮上,原駝的毛比羊駝捲曲、平順,個頭也相對較小。另一個圈養欄裡身形不足一米、長相很「萌」的羊駝則是小羊駝,毛茸茸的面孔很討遊客喜歡。「它們性情溫順,脾氣好得很。」面對鏡頭,羊駝並不驚慌,反而抬起水靈靈的大眼睛大擺pose。「在這兒,這些孩子們吃苜蓿!」飼養員看著在欄內正在進食的駝群,就像一位看顧自家孩子的父親一樣,「它們不會過度攝食,有時也會吃樹葉。」「羊駝原本生活在貧瘠的高原地區,所以適應能力極強。」動物園工作人員介紹說,羊駝和原駝生長在南美洲安第斯山,性喜寒涼,主要分布在智利和阿根廷境內。羊駝有白色、黃褐色、棕黃色和純黑色四種,耳朵頗長,沒有駝峰,尾巴很短,毛長而柔軟。
(責任編輯:成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