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
崎
駿
宮崎駿,1941年1月5日出生於東京都文京區,日本動畫師、動畫製作人、漫畫家、動畫導演、動畫編劇。畢業於日本東京學習院大學政治經濟部。
早年經歷
宮崎駿1941年出生於的東京都文京區,畢業於杉並區立永福小學校、杉並區立大宮中學校、東京都立豐多摩高等學校及學習院大學政治經濟學院。在四個兄弟中排名第二,父親是宮崎家族經營的「宮崎航空興學」的職員。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因戰時疏散,舉家遷往宇都宮市和鹿沼市。
他所在的家族經營一個飛機工廠,屬於軍工企業,所以戰爭後期物質匱乏中也能保持頗為溫飽的生活,宮崎駿度過了相當自由的幼年生活。然而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的宮崎駿卻意外地對家族的特權產生了懷疑。宮崎駿的父親告訴他,其實宮崎家族生產的飛機尾翼根本不符合標準,全是些沒有經過正規培訓的臨時女工製作加工的,只需賄賂下軍方管理人員,產品就可以矇混過關。這些在大人們看來無可厚非的把戲,卻在宮崎駿的內心留下了抹不去的痕跡,引發了他對人性的思考,影響了他之後從事動畫導演的創作風格。宮崎駿自幼由於身體不好,故不擅長運動,也因此對靜態的繪畫很有天分,特別對於飛機感到興趣,並成為終身的愛好。
1958年,宮崎駿高中3年級的時候,日本史上第一部彩色動畫長片《白蛇傳》上映,他開始對動畫產生興趣。
1959年,宮崎駿進入學習院大學政治經濟部。大學裡面沒有漫畫社,所以進入了與之最為接近的兒童文學研究會,社員只有宮崎駿一個人。在大學期間他創作了大量的漫畫,也曾向貸本漫畫出版社投稿,不過作品沒有完結。在「安保運動」中宮崎僅僅是一個旁觀者,僅僅在最後時刻作為無黨派人士參加了一下。
宮崎駿也在思想上開始傾向社會主義,蘇聯解體對他的思想構成了很大衝擊,雖然面對社會主義敗北的現實,但是他對勞動者和革命的肯定立場一直沒變。宮崎駿在1994年連載完漫畫《風之谷》後,決定放棄馬克思主義。
工作經歷
1
東映動畫期間
蟲Production動畫期間
2
3
Zuiyou映像期間
東京電影新社期間
4
5
創辦吉卜力工作室
宣布復出
6
個人生活
宮崎駿在家中四個兄弟中排行第二,其他兄弟分別是大哥宮崎新,三弟宮崎豐,四弟宮崎士郎。
1965年,宮崎駿與同僚的太田朱美結婚,結婚式的主持人是大冢康生。
1967年,長男宮崎吾朗誕生,現任(財)徳間記念アニメーション文化財団理事。
1970年,次男宮崎敬介誕生,木口木版畫家。
主要
作品
1
天空之城
時隔十年重新看這部動畫片,被海盜老婆婆那句「頭髮被剪掉了才是大事」感動得亂七八糟。對於一個女孩子來說,什麼金錢散盡啊什麼歷經苦難啊都被這幾個字淡淡抹掉,小小一句話簡直就是箴言。
宮崎駿對細節的處理的用心不僅僅是一時的感動你,宮崎駿能通過他的作品來讓你逐漸明白生活的可貴,來明白愛與和平的作用。
2
龍貓
童話總是在相信它的人心中真實的存在著,想起來的時候心中就會充滿溫暖守護的力量。
這是宮崎駿最感人的一部,初看平平無奇,回味一下痛徹肺腑。
3
魔女宅急便
這是一部令人身心愉悅的動畫片,畫面柔和甜美,音樂明快,觀影過程如同在海邊沐浴著柔美的海風,心曠神怡。兩隻貓輕輕走過爬滿青藤的牆上,那種水粉畫般陽光充沛的慵懶午後的感覺在心中蕩漾開來,世界是如此美好。這就是我們心目中理想的海邊小城,寧靜祥和,人們衣著整潔、面帶笑容,永遠快樂地生活。
一直很喜歡,這個可愛的故事。
4
側耳傾聽
最是優雅年少時。
最動人的一幕出現在爺爺拿著月島剛完成的稚嫩的小說,對她說:太棒了,真是太棒了。在才華剛剛起步的日子裡,有一個人能完全誠摯地讚美,比什麼都好,它不會令人驕傲,相反會讓人更看清自己。
5
風之谷
「我希望再活30年。我想看到大海淹沒東京,NTV的電視塔成為孤島。我想看到曼哈頓成為水下之城……我對這一切感到興奮。金錢和欲望,所有這一切將會走向崩潰,所有這一切將被綠色的雜草接管。」
很有深意的一部片子,人與自然的關係是互相尊重的。
6
幽靈公主
飛鳥的一句你好美,把我心都化了。
久石讓的交響樂恢弘蒼涼,宛如天籟。片中角色都不是善惡分明的臉譜化形象。血肉橫飛的黑暗場景與單純可愛的小精靈形成鮮明對比。關於仇恨與寬恕,關於無盡的衝突,關於人與自然循環往復的角力,沒有出路也要活下去。
7
千與千尋
這部動畫是宮崎駿大師的巔峰力作,也是大眾最耳熟能詳的一部動畫,以其玄幻的造型和精雕細琢的畫工,還有寓意深刻的內涵徵服了無數觀眾。
有人說該部動漫電影講述的是一個冒險的故事,但其更似乎在講述一個關於友情、親情和愛情的意義深邃的電影,雖然是拍給孩子們觀看,但作為成年觀眾同樣迷戀其中,換句話說,讓我們不禁深思,從這部電影來看,大人能從小孩身上學到什麼?
8
貓的報恩
仍舊是那種小魔幻的故事,卻參雜著些酸酸甜甜的滋味。一種感情的觸動,徘徊在貓伯爵和小春之間,後留下的是一種完美的小小遺憾。
它想讓我們明白的道理很簡單,就是:做回自己,讓故事發生並結束在一個明亮的世界,就像封面那般愜意的感,也許就是這一切讓孩童時代的感動上好一會的原因了。
9
哈爾的移動城堡
愛給了蘇菲勇氣,哈爾愛蘇菲的勇氣。
看了這個電影就想要一個家。擦地板,在陽光下面放上鋪著乾淨桌布的餐桌,還有照顧小火苗,就如同守護愛人的心一般。
10
懸崖上的金魚姬
宮崎駿的電影,絕對是浮生安慰。儘管波妞,不如之前天空之城、螢火蟲,移動城堡那樣發人深省,但仍是此生大愛。
天空之城,騎士與落難公主,什麼是萍水相逢,什麼叫捨身取義,什麼叫視死如歸。簡直比武俠還武俠,比夢幻還夢幻啊。
11
借東西的小人阿莉埃蒂
宮老這次把畫筆交給了米林宏昌,而自己擔任了編劇的角色,所以很明顯的在人物的表情和人物表情細節上得處理不夠有力,倒是在劇情上這一次出現了很大的突破,顛覆了以往宮老動畫單一的「男女主角相識——矛盾——矛盾解決——男女主在一起」這樣的劇情,仗著男女主的不同種族,輕鬆的完成了一次難得「明明相愛卻最後沒有在一起的完美結局」。但是奇怪就在,明明沒有在一起,但是結局卻讓人覺得溫馨,這可以說是顛覆了一次老爺子的以往劇情,著實讓喜歡猜結局的觀眾吃了一次大虧——都以為阿莉艾提一家會搬到那座準備了四代的小房子裡面,但是卻沒有,只留下一個裝著香草的精緻茶壺——這是觀眾都沒有想到的。
13
虞美人盛開的山坡
宮崎吾朗沒有的其實是他父親那顆純粹的心。他的作品也好,他對原作的理解也好,都有著一股不被理解的憤忿,一種難以釋懷的東西,讓他偏離純粹和美好,而顯得狹隘和侷促。其實所謂藝術天賦,不過是能保有一顆未受薰染純真美好的「少女心」罷了:相信自己,相信情感,相信那個「最初」的真實的世界。
14
起風了
「設計師的苦逼一生」?和想像中的史詩片很不一樣,是看過幾部宮崎駿中最平淡的一部,不論是大地震還是二戰都是幾個鏡頭掠過並無過多著墨,反倒是給了無數空的天空、雲朵、草地、列車的鏡頭。其實倘若放開戰爭的背景,電影就像是導演對時代、故鄉、故人的懷戀。
未完
待續
期待宮崎駿爺爺的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