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涅瓦大街還有一座著名教堂,喀山聖母大教堂。喀山原本是俄羅斯的一座城市,高爾基16歲時曾流落在喀山,《我的大學》就描寫了這段生活,我也是讀了這本書才知道俄羅斯還有這麼個城市。據說在17世紀喀山發現了一幅聖母像,為安放聖母像而修建了這座教堂。大約在1811年建成。
喀山大教堂
其中的故事極富傳奇色彩,俄法戰爭時庫圖佐夫曾來此祈禱,聖母顯靈託夢,會有天寒地凍的惡劣天氣,使拿破崙軍隊喪失戰鬥力戰鬥力:,果然庫圖佐夫一戰大勝。二戰時也有一次聖母顯靈,同樣天寒地凍打敗了希特勒軍隊。其實俄羅斯靠近北極,冬天本來就天寒地凍,自然現象而已,但這些神奇的故事抬高了聖母在人們心中的地位。
喀山大教堂
教堂建築風格介紹說是仿照羅馬聖彼得教堂建造,高大的穹頂確實羅馬式。進入其中你會被豪華大氣所傾倒,裡面準許拍照,很華麗,東正教內飾特點明顯。聖母像放在相框裡,不大,排隊的人都是信眾,走到聖像前雙手扶著相框祈禱,默默地離去。其實這聖母像只是複製品,1904年失竊,原件被偷,怪不得1905年日俄戰爭俄羅斯吃了敗仗,嗯,聖母還是挺靈的。
喀山大教堂
庫圖佐夫死後就葬在教堂裡,在墓前擺放一些戰利品,教堂前也立起庫圖佐夫持劍的雕像。彼得堡的三大教堂:伊薩基輔、滴血、喀山聖母都觀賞完了,對東正教有了很深的印象,基督教三大派別:天主教、東正教和新教,信仰都是相同的,聖父耶和華,聖子耶穌,信奉同一本經典《新約聖經》。但東正教更保守一些,自稱正統派,拘泥於古代基督教會的教義和禮儀神秘性。教會要求教士與神交往時做一個神秘主義的祈禱者,同時實行禁欲主義,與世隔絕,終身過隱修生活。
喀山大教堂
東正教會完全受國體限制,依附於世俗政權,所以力量較分散,不像天主教那樣在全世界有統一的教皇首腦。從宗教儀式上更具有華麗、莊嚴的氣勢。天主教正好相反,更能接受新鮮事物,屬於基督教的改革派。新教則更簡單,主張上帝在我心中,隨時隨地就可以進行祈禱,儀式也簡樸,如果你看到教堂,白牆,沒有豪華裝飾,簡單的十字架,那一定是新教教堂。
喀山大教堂
一般西歐國家為天主教,東歐巴爾幹國家信東正教居多,至於新教嘛,那肯定是美國人,英美最講實際,怎麼方便省事怎麼來。從歷史上說,西羅馬以羅馬帝國為主信仰天主教,東羅馬以拜佔庭帝國為主信仰東正教,拜佔庭帝國滅亡以後,還有所謂第三羅馬,也就是俄羅斯為主,有人說是自詡的,俄國皇帝為什麼稱沙皇,就是利用凱撒的發音,羅馬帝國的傳承,俄羅斯的史籍還確有這些記載。
喀山大教堂
喀山大教堂
俄羅斯民族英雄庫圖佐夫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