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紅燈籠高高掛,過一個年味濃濃的春節吧!

2020-12-24 YoKID優兒學堂

大紅燈籠高高掛,映出團圓笑臉龐。燈籠作為我國傳統文化的典型元素,象徵著幸福和吉祥。正是這樣美好的含義,使得中國有了做燈籠的傳統習俗。春節來臨之際,Yo寶工作坊帶寶貝巧手做燈籠,一起提前感受地道的中國味新年。

了解十二生肖

"小朋友們,你們期待的春節就快要到啦,今年是60年一遇的金鼠年哦,你們知道十二生肖是哪些小動物嗎?"在課程開始之前,Max老師用純正的美語向小朋友們介紹十二生肖動物,並且繪聲繪色講述它們的故事和春節的習俗。

接著,Max老師從背後拿出偷偷藏著的小驚喜——紅燈籠,迎來寶貝們的一陣歡呼雀躍。老師逐一讓寶貝們摸一摸、拎一拎。喜慶的紅燈籠,還真的年味濃濃哦!

DIY紅燈籠

光看當然是遠遠不夠的,當然要自己DIY一個紅燈籠才夠意思。老師們給寶貝們早早準備好做燈籠的材料和工具。Max老師給寶貝們先做了一個簡單的示範,不一會,寶貝也開始熱火朝天的幹起來了,小紙條在手中上下飛舞、膠水在紙片上自如遊走,轉瞬間一個紅燈籠製作出來。隨著製作時間的一點點流逝,一個個可愛的燈籠紛紛出爐,寶貝們互相品鑑著彼此的作品,開心極了!

歡唱新年歌

「新年好呀,新年好呀,祝福大家新年好......」音樂響起,嗨一場新年音樂趴。寶貝和老師們拿著紅燈籠,伴隨著音樂大聲歌唱,跳起歡快的舞蹈。吉利的歌詞,美好的寓意,喜慶的旋律,讓這些快樂的聲音陪伴寶貝們歡歡喜喜過大年!

我們的收穫

很多時候,生活大多是忙碌、平淡無奇的,但有時「儀式」會讓你平凡又瑣碎的日子,注入神奇的力量,讓生命中的某個時刻變得美好難忘。用一個個儀式感「餵養」大的孩子,會在平凡日子的寂寞、重複生活的繁瑣中,仍然有所期待,追尋趣味,覓得小快樂,增添生活的樂趣。

我們對孩子這些節日的重視,孩子也會潛移默化地學會去重視並慶祝節日,這讓孩子心中有愛,懂得去愛別人,重視別人的感受,使孩子勇於將平時難以言說的情感和心意傳達出來。在一個充滿儀式感的童年長大的孩子,未來一定是充滿幸福感的。

相關焦點

  • 大紅燈籠高高掛 南寧「扮靚」迎新春
    上午,記者在民族大道看到,街道兩邊已經「大紅燈籠高高掛」,從高處俯瞰,就像是多了一條「紅腰帶」似的,年味十足;在茶花園路,每杆燈杆都懸掛了4個中國結,中國結正反面分別印製有「歡度春節」的字樣,將道路裝點得喜氣洋洋;而在市內一些廣場
  • 我國年味最濃的三個城市,大紅燈籠高高掛,徹夜無眠過大年
    不知道從哪天起,回家團圓不再是唯一的主題,而拖家帶口的跨年旅行成了時尚,但是變化是變化,春節的旅行總是離不開傳統的對年味的感受,對於旅程的規劃,欣賞不同地區的春節風俗,感受最濃烈的年味,依然是不可或缺的。
  • 大紅燈籠高高掛 張燈結彩迎新春
    我愛你」「看看我們沂南的大紅燈籠高高掛」「夜景這邊獨好」……近日,讚美沂南夜景的句子火爆朋友圈。 為烘託春節氣氛、進一步加強和鞏固沂南城區容貌,讓廣大居民度過一個歡樂祥和的新春佳節,沂南縣綜合行政執法局按照縣委、縣政府的統一安排部署,提前謀劃、高標準施工,截至目前,沂南縣城區春節亮化工程已全面完成,為城市增添靚麗色彩。
  • 大紅燈籠高高掛,好吃又好學!
    臨近春節,大街上張燈結彩喜氣洋洋,可你想到過嗎?這滿街的燈籠,竟然還能「搬上」餐桌?大紅燈籠高高掛食材蝦/豌豆/胡蘿蔔/雞蛋01020304配料Step 4將攪拌均勻的蝦泥擺成圓球形狀,並在邊上疊上蝦仁直至全部包裹完畢;接著放上胡蘿蔔和豌豆作裝飾,做成燈籠的樣子。Step 5最後,燒水,水開後將擺盤裝飾好的蝦泥球放入蒸鍋蒸三分鐘,一道「大紅燈籠高高掛」就完成了!
  • 大紅燈籠高高掛
    正月裡的紅霞,預示著牛年紅紅火火、牛氣沖天,預示著牛年五穀豐登、吉祥順意!     說到紅霞,我想到了中國過年的吉祥飾物一一紅燈籠。      春節的最後一天,農村定格在正月十五,稱之謂元宵佳節。這一天,舉國上下同慶元宵節,城市、農村、鄉鎮街道掛滿大紅燈籠,因此元宵節又叫燈節。            元宵燈節,歷史悠久,最遠可追溯到西漢時期,有近2000年的歷史。古時候還有個美麗的神話傳說。據說,天上有個神鳥,是玉皇大帝的寵物,誤飛到人間,被一位獵人誤射而死。
  • 《大紅燈籠高高掛》老爺從沒露過面,卻是最「恐怖」的人
    張藝謀是我最喜歡的中國導演,自認為他最好的作品應該就是這部《大紅燈籠高高掛》。電影是根據當代作家蘇童小說《妻妾成群》改編的,影片通過多種藝術手法控訴「一夫多妻制」對女性的摧殘,影片對封建制度與倫理道德進行反思,主題就是反封建。
  • 春節元宵節在即,大紅燈籠高高掛,掛燈籠的禁忌,你了解了嗎?
    大紅燈籠高高掛,《喬家大院》裡整整齊齊的四合院和兩側一排排的大紅燈籠營造了莊嚴的封建家庭氛圍,給人以深深地震撼之感。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來看看燈籠的「前世今生」。燈籠是中國的傳統工藝品,最早出現於西漢時期,最初是正月十五的時候懸掛,表達團圓的美好願望。據記載,到了唐代開元年間,「上元燈節」的時候就有設置百枝燈樹的傳統,高八十餘尺,像一座小山。上元夜點亮以後,百裡都可見其光明,燦爛奪目。明朝朱元璋定都南京的時候,曾在秦淮河上燃放了萬盞水燈,成為當時的一大奇景。永樂朝的時候,在午門設燈柱,在華門設燈市,北京現在仍有「燈市口」這一地名,就是從那個時候來的。
  • 春節街頭大紅燈籠高高掛,漂亮彩門年味十足
    在人們抱怨年味越來越淡的時候,你只需走上街頭,就會被各式各樣得大紅燈籠和裝扮各異的彩門所吸引。在南陽市的街頭,只要你隨便走上幾步就能看到大紅彩門、燈籠無處不在,暖暖得祝福語,一串串的大紅燈籠,寓意吉祥的春聯,都在洋溢著春節的祥和氣氛。
  • 淺談:大型芭蕾舞劇《大紅燈籠高高掛》觀後感
    經過三年多的演出與修改,芭蕾舞劇《大紅燈籠高高掛》再度高掛京城舞臺。2.按照舞劇敘述的特性升華原著的主題 據稱芭蕾舞劇《大紅燈籠高高掛》改編自張藝謀的同名電影,但張藝謀的電影則是改編自蘇童不同名的小說《妻妾成群》。
  • 《大紅燈籠高高掛》分析ーー色彩
    上篇分析過張藝謀導演的電影構圖,這篇再說一說張藝謀電影的色彩。我們都知道張藝謀是世界電影的色彩大師,對色彩色調的把控遊刃有餘。《大紅燈籠高高掛》中的色彩運用也是解讀本片的重要視覺元素。一、《大紅燈籠高高掛》的主色調也是紅色,有紅色的燈籠,還有紅色的服裝。大紅燈籠這一道具貫穿全篇始終,老爺的燈籠掛在哪個姨太太的門前,哪個姨太太就能和老爺同房一宿。大紅燈籠在這裡是女性在府中地位的物化,本片的情節展開便是四個姨太為大紅燈籠爭奪的故事。
  • 中國芭蕾舞劇《大紅燈籠高高掛》月底赴澳洲演出
    華聲報北京消息:為紀念芭蕾舞劇《大紅燈籠高高掛》全球首演五周年,中央芭蕾舞團將於本月3日和4日在北京大學百周年紀念講堂上演該劇,此次演出也是該劇3月底赴澳大利亞演出前的熱身。   據新華網報導,2001年5月2日,由中央芭蕾舞團聯手張藝謀、陳其鋼、王新鵬等全球華人精英共同創作並演出的芭蕾舞劇《大紅燈籠高高掛》在北京天橋劇場舉行世界首演,轟動一時。
  • 《大紅燈籠高高掛》影評 這個燈籠到底是什麼?
    《大紅燈籠高高掛》影評被禁錮的光亮--評《大紅燈籠高高掛》的道具燈籠,本是照明黑暗的光亮,在陳家大院中反而成了組成黑暗的一部分。與其說影片講述了女學生頌蓮被迫嫁入一個封建大家庭後由抗爭到墮落的人生態度轉變,毋寧說影片通過對大紅燈籠的塑造表現了時代的壓迫和人性的善惡。
  • 歡迎回家:儀隴火紅燈籠高高掛 張燈結彩迎新春
    宏德大道 火紅燈籠高高掛   春節將至,年味漸濃。儀隴城區不少主幹道路旁的燈杆上掛滿了大紅燈籠、中國結,好一派喜迎新年的景象。   2月1日,記者在儀隴城區康寧街看到,工作人員正在忙著掛燈籠、布置彩燈,一串串紅燈籠、一個個中國結高高掛起,增添了濃濃的喜慶氣氛。
  • 大紅燈籠高高掛-電影影評
    如果說《紅高粱》裡面的紅大多時候都代表著強烈的生命力與希望,那麼《大紅燈籠高高掛》裡面的紅呢?哪家的燈籠一亮,哪家的女人受寵。這燈籠,成了這些牢籠中的女人的希望,成為了權力的代表,卻如同一個個火球似的在丫環雁兒的面前燒為灰燼。三太太死後,頌蓮在屋內拆開了封燈籠的罩子,點燃了所有的燈籠,燈光很暖她的心卻再也熱不起來了。
  • 影片作品分析 | 張藝謀《大紅燈籠高高掛》色彩分析
    張藝謀是一個敢於突破傳統色彩、尋求色彩的視覺衝擊力的創作型導演, 在他的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掛》中就凸顯出強烈的畫面色彩感, 營造了唯美、濃烈的色彩藝術。》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掛》是於1991年由張藝謀創作的影片, 影片故事緊緊地圍繞我國封建禮教而展開了敘述, 展現了處在封建禮教束縛下的女人們由於妒賢嫉能而上演了一出出的鬧劇。
  • 因為張藝謀的《大紅燈籠高高掛》,我愛上鞏俐!
    其實從第一眼看鞏俐在《大紅燈籠高高掛》裡面的扮相來看,她並不算是特別像角色頌蓮的。因為頌蓮是大學只讀了一年的女學生,按照年紀算,不會超過20歲。所以,這樣年齡段的女孩子,帶著一種清瘦,怯懦和初昇陽光的清新。而在鞏俐的年紀裡,她已經回不去20歲的狀態了。
  • 色彩在電影中的應用《大紅燈籠高高掛》
    《大紅燈籠高高掛》——色彩可以展現電影矛盾衝突,推動情節發展《大紅燈籠高高掛》講的是因為父親的意外去世使本在大學讀書的頌蓮,被財迷的繼母嫁給陳老爺做第四房太太。讀了半年大學的頌蓮梳著兩條黑油油的長辮,一身學生裝束的青年女子,嫁到這個由許多宅院相連的形同古堡式的大院——陳家大宅。
  • 東莞橋頭鎮街頭燈籠高高掛年味濃
    距離一年一度的新春佳節還有幾天,東莞市橋頭鎮的街頭巷尾已經洋溢著濃濃的年味。大紅燈籠、中國結高高掛起,各式各樣的鼠年造型,火樹銀花,處處張燈結彩,歡天喜地。 今年的春節氛圍布置設計,主要是通過道路燈飾布置,中式傳統燈籠組合以及中國結的變化布置,來營造春節喜慶、熱鬧的氣氛,寓意著春回大地,送福到家。
  • 不用臺詞,只用鏡頭講故事《大紅燈籠高高掛》
    1990年,作家蘇童發表小說《妻妾成群》,同年在《收穫》刊物上看到該作品的張藝謀,立馬給蘇童打電話,表示想將他的小說《妻妾成群》搬上熒幕,於是就有了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掛》。先要明確指出,《大紅燈籠高高掛》對原著小說做了很多很大的改動,比如故事背景從江南水鄉搬到了北方大院,主要角色也從性格悲劇變成了命運悲劇,所以很多原著黨不喜歡該片。
  • 摺紙手工教學:大紅燈籠高高掛,喜慶佳節迎客來
    紅燈籠是我國傳統佳節的節日用品,每逢重大節假,良辰喜慶之時,大街小巷,各家各戶都會把大紅燈籠高高掛起來,使之喜慶氣氛增添不少。今天我們就來摺疊一個大紅燈籠,也祝願我們以後的生活能像大紅燈籠一樣,紅紅火火。 第一步:首先我們準備一張大紅的正方形摺紙,紙質不能太過綿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