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佛教,很多不學佛的人都會潛意識地將其與迷信劃等號,這是大錯特錯的。迷而信之,即為迷信。許多人念佛拜佛,都誤將佛視為某種神秘力量的神靈,搞盲目崇拜,迷信佛菩薩的神通,「臨時抱佛腳」。如此功利信佛,不僅沒有利益,反而容易讓人陷入愚痴,走向極端、造業起禍。
佛是什麼?佛是覺悟的人,不是所謂的神靈。佛是過去的人,人是未來的佛。佛陀釋迦牟尼佛,他在出家前本是王宮裡的太子,但看到太多的生死無常,毅然決然選擇出家苦修,尋找解脫之路。而後經過六年苦修,得成無上正等正覺,圓滿佛果。佛是福慧兩足尊、大徹大悟的人,一切眾生皆具有佛性,皆堪作佛。凡夫和佛的最大區別在於,佛看破世間假相,破迷開悟;而眾生顛倒妄想,執著分別,被世間假相所迷惑,在六道生死裡輪迴,不得解脫。
我們信佛學佛,信的是因果,學的是佛的智慧。佛說:萬法皆空,因果不空。世間一切皆為空相,都是假的、虛幻不實的,但是唯有因果時刻伴隨。有首偈語:假使千百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信佛,不是為了逃避因果,佛菩薩只成就人的善願,你自己種下的因果,需要你自己去背。「萬般皆苦,只可自渡」,真正能保佑你的不是佛菩薩,而是你的善心善念善行。
真正信佛,就是要明白,善良是一個人身上最好的「風水」。「善惡到頭終有報,從來因果不用忙」,人有善念、天必佑之,善良的人,不用燒香拜佛,也自有佛菩薩加持;內心邪惡的人,就是天天抱佛的大腿,也是枉然。「人為善,福雖未至、禍已遠離;人為惡,禍雖未至、福已遠離」,信佛,就是相信內心的善良,善良可以讓人逢兇化吉,在危難關頭幫助人消災解難。
信佛真的有用嗎?一個人這一生可以遇到善知識,遇到佛法,是非常幸運,也是有大福報的事,但是「信」不是讓我們迷信,不是你「信」,命就改了。愚信等於迷信。而應是真正用智慧去斷除煩惱,用自身的努力去改善命運,自己救度自己。佛菩薩只是眾生的指引者,是引路人,路是要靠自己走的。
千萬不要妄想著與佛菩薩「做交易」,天上掉餡餅。佛教不是消極的避難所,更不是幫助人走捷徑,真正學佛的人更應該明白,人生沒有捷徑,要改善命運,就要靠自己,改掉自身的習氣,廣種善因。沒有好因,哪裡來的好果?你想發大財,到佛前磕頭燒香,你信的越虔誠,財就來了?這怎麼可能?佛菩薩只是你信心的一個見證者,真正想要收穫,需要你去耕耘,而不是嘴裡念叨念叨,願望就實現了,這是迷信。
一個人作惡多端,感覺到大難臨頭了,就到佛前磕頭祈禱,禍事就不會來了嗎?怎麼可能?惡念不改、惡業不消,沒有真誠懺悔心,「口念觀音心不善,喊破喉嚨也枉然」。說到底,拜佛就是拜自己的心,「一切唯心造」,你的心是什麼樣,你感召來的命運便是什麼樣。你的心清淨慈悲,拜佛就是增上助緣;你的心邪惡不正,拜佛只是徒有其表。
我們可以不信佛,但是一定要敬畏因果、行持正道。信佛信的再虔誠,燒再高的香,磕多少頭,不如斷惡修善,不造惡業。佛門裡有句話叫「神通不敵業力」,你自己造什麼因、種什麼業,就會感召什麼樣的果報,這個因果報應誰也改變不了,縱使是具有大神通力的佛菩薩。「菩薩畏因,凡夫畏果」,菩薩尚且明因識果、救苦救難,何況我們這些業障深重的凡夫俗子呢?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信佛到底有沒有用?建立正知正念正信,將佛菩薩視為自己學習的依止,精進修行,自然非常有用。但是如果只是為了求取佛菩薩加持,卻不去改變自己,自然無用。學佛修行,當記住:以三寶為信仰中心,以因果為學修基礎,以無我為正信眼目,以解脫為圓滿歸宿。
感恩閱讀與分享,祈願正法久住、利樂有情,願大眾深入經藏、智慧如海,覺悟人生、奉獻人生,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