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由中國治沙暨沙業學會主辦、中國農業科學院草原研究所承辦的中國治沙暨沙業學會草原生態修復與草業專業委員會成立暨學術交流大會在呼和浩特舉行。26家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事業單位的140多位草原生態修復領域的專家齊聚一堂,共謀草原新發展。
內蒙古是草原大區,草原面積佔自治區土地總面積的64%,佔全國草原面積的1/5,是我國北方生態安全屏障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內蒙古在全國率先推進草原資源監測和草原生態評估工作,落實和完善草原所有權、使用權和承包經營權。據草原生態監測顯示,2019年全區草原綜合植被平均蓋度44%,比2010年提高7個百分點,草原退化趨勢得到有效遏制,草原自我更新修復能力得以提升,生物多樣性日益豐富,草原生態持續向好。同時,內蒙古也是荒漠化和沙化土地最為集中、危害最為嚴重的省區之一,生態環境基礎十分脆弱,草原保護與修復任務依舊艱巨。
中國治沙暨沙業學會草原生態修復與草業專業委員會的成立,為聚焦草原生態保護與修復重大科技需求,全面實施大聯合、大協作、大攻關提供了科技協同創新平臺、人才聚集平臺和政產學研用推一體化示範平臺,開創了內蒙古草原生態與草產業綠色高質量發展新格局。
本次大會還通過全體委員投票選舉產生專委會名譽主任1人、主任委員1人、副主任委員26人、秘書長1人、委員77人。在學術交流環節,3位專家分別從不同角度闡釋研究成果,為大家提供了一場精彩的學術盛宴。(記者 施佳麗 實習生 常能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