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春節假期,全國旅遊接待總人數4.15億人次,實現旅遊收入5139億元。人都去哪兒了?錢都花哪兒了?
中國旅遊研究院2月11日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春節期間南方地區旅遊市場更加活躍,三四線城市人氣攀升,在遊客接待前60名城市中,江蘇共有座城市上榜,依次為鹽城(第13名)、徐州(第30名)、南京(第38名)、南通(第39名)。
江蘇城市論壇公眾號小編了解到,2019年春節黃金周,鹽城旅遊市場消費持續升溫,傳統廟會、民俗燈會、溫泉度假、鄉村旅遊等活動成為人們歡度春節假日的主要選擇,全市旅遊景區、省星級鄉村旅遊區共接待遊客437.51萬人次,實現門票收入1984.68萬元。
中國旅遊研究院與中國電信聯合實驗室根據信令大數據測算,與國慶長假全國各地旅遊較為均衡不同,春節期間南方旅遊市場熱度更高。遊客接待排名前10位的省域為:廣東、四川、湖南、河南、廣西、山東、江蘇、重慶、河北、安徽。
春節客流軌跡洞察顯示,多數遊客由東中部向中西部流動,湖南、安徽、重慶、江西等地遊客淨流入明顯,廣東、浙江、陝西和上海等地遊客大規模淨流出。
2019年春節遊客接待前60位城市排行顯示,重慶、北京、上海位居前三名。
報告進一步分析各城市接待量發現,春節期間大批外出務工者返鄉,推動了三四線城市旅遊景氣快速提升,衡陽、邵陽、玉林、贛州等城市遊客接待較許多省會城市更高。
大批外出務工者返鄉,推動了三四線城市旅遊景氣快速提升,衡陽、邵陽、玉林、贛州等城市遊客接待較許多省會城市更高。
今年春節,旅遊過年已成新民俗,家庭遊、敬老遊、親子遊、文化休閒遊成為節日期間主流的旅遊休閒方式。春節期間,各地組織了豐富多彩的文旅惠民活動,營造春節氣氛。
北京、山西、內蒙古等12個省(區、市)開展「非遺過大年、文化進萬家」系列文化活動,安徽舉辦彩燈大會、舞龍舞獅、抖空竹等民俗體驗活動,廣東的廣府廟會、迎春花市、醒獅賀歲、客家山歌、採茶戲等非遺項目讓遊客流連忘返。
「博物館裡過大年」受到了廣大遊客和市民的廣泛歡迎。春節期間參觀博物館、美術館、圖書館和科技館、歷史文化街區的遊客比例分別達40.5%、44.2%、40.6%和18.4%,觀看各類文化演出的遊客達到34.8%。
假期期間,基層和鄉村的春節休閒方式已不再只有K歌、打牌、搓麻「老三樣」,民俗活動、文化展覽等極大豐富了人民的節日生活。全國各地縣、鄉、村舉辦了豐富多彩的文旅活動,村民當上了「村晚」導演,左鄰右舍成為舞臺主角,逛廟會、猜燈謎、旅遊文化巡遊等迎新年活動吸引廣大遊客到農村去鬧新春,草莓採摘、柑橘採摘成為親子遊的熱門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