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底流水,鹽湖旅遊書寫「春天故事」

2020-12-10 夏縣祁家河鄉人民政府

湖邊景致 穗沛哲 攝

鹽湖之畔,秋風送爽。

走進中國死海·運城鹽湖旅遊開發有限公司(下簡稱「旅遊公司」),108棵冬青迎風而立,60米綠化帶綠意盎然,乘竹筏遊鹽湖,反嘴鷸覓食場景盡收眼底,研學遊子乘興而來,養生城內一片歡聲笑語……

這是今年國慶期間,筆者前往旅遊公司時,看到的熱鬧情景。與疫情初期見到的「寒冬」之象相較,宛然換了一片天地。

2020年以來,旅遊公司嚴格按照山西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緊扣「文旅」和「康養」兩大主題,弘揚「鹽文化」自信,開發大文旅功能,致力於把運城鹽湖打造成華夏文明國際旅遊目的地,以「冰底流水」的「繡花」精神,書寫著旅遊公司「春天故事」。

據旅遊公司負責人呂志革介紹,國慶假日期間,景區收入恢復至去年同期的70%,遊園人數達到去年同期的140%。這與2020年國內國慶假期統計的數據,「旅遊收入恢復至去年同期的69.6%,遊客人數恢復至79%」相較,還略有勝出。

為了解密「破冰迎春」的秘訣,筆者深入旅遊公司,就如何在「危中尋機」一探究竟。

「康養」之春

著力幹好自己的事

「在疫情的影響下,在『退鹽還湖』的關鍵時期,如何『幹好自己的事』,助力鹽湖旅遊持續發展,這才是我們應該考慮的事。」呂志革說。

2020年,對於旅遊公司註定是不尋常的一年,「怎樣做到退鹽還湖,但不退國企擔當」這一難題,使得呂志革和其班子成員「苦苦思量」。

「項目是個好項目,關鍵是如何做好,想發展,想進步,想走出運城,找準路子才是關鍵!」呂志革說道,「目前,全省都在倡導打造富有山西特色的康養產業,發展大健康、大康養勢在必行。經過討論,我們一致認為,發展康養旅遊才是正確的發展方向。」

據有關機構測算,近幾年來,中國康養產業發展呈現出逐年加快的態勢,全國大健康產業規模到2030年將達到16億元。在疫情的影響下,發展康養、康健體魄已經成為共識。因此,推進康養旅遊發展正當時。

定了就幹,馬上就辦!

這個方向,旅遊公司利用疫情期間的調整休憩期,全面發力,協調各部門,充分利用現有資源,致力打造升級版「康養鹽湖」的旅遊新概念。

「做康養文化,景區綠化必不可少,你看這些綠植多漂亮,幾個月前還是雜草叢生的,現在齊齊整整一排綠色,看著都心曠神怡。」走進鹽湖景區大門,呂志革指著「108棵冬青和60多米的綠化帶」介紹道。

今年3月,旅遊公司相關負責人前往萬榮等地多次考察綠植種植情況,工程設備人員對景區綠化布局進行了詳細的丈量規劃,景區員工通過自行調研、自行規劃、自行栽種,對景區的綠化環境進行了改造。

同時,對景區道路、景區標識、養生城康養體驗項目等方面進行了科學的規劃,開展了一次全方位、無死角的大修繕、大調整,進一步完善了景區室內外環境,在為景區增添了綠意的同時,也提升了遊客的體驗舒適度。

鹽文化是運城的根文化,是運城最基本的文化符號,促進鹽文化資源開發,對外輸出鹽文化資源,打造運城康養特色旅遊產品勢在必行!

「河東大鹽是咱運城的寶,把河東大鹽推廣出去,運城旅遊的康養療效也就推廣出去了。」今年以來,旅遊公司緊扣「礦鹽理療袋」特色康養產品,堅持從「精、細、美」上下功夫,通過產品升級、福利優惠、銷售推廣等舉措,讓獨具運城康養特色的「礦鹽理療袋」更美、更優、更親民。

產品性能「優」起來。布藝、加熱系統、填充方式全面升級,產品更服帖、受熱更均勻,安全係數更高,耐腐能力更強。

產品外觀「美」起來。對市面熱銷的鹽療袋產品進行採購對比,參考其顏色、款式,收集大量有效資料,預計將於2021年研發製作可攜式、車載式、充電式等小巧多彩型款式,滿足數量日益增長的年輕顧客需求。

產品價格「惠」起來。為了回饋運城市民,對鹽療袋價格進行了大幅度的調整,重點在運城各大商場、小區、公園站點、酒店等場所設立體驗售賣點,以實惠福利的價格讓「家門口」的市民們率先享受福利。

「我們已經明確了以康養旅遊為主線的發展思路。接下來,旅遊公司將持續打造礦鹽理療袋、特色景區鹽雕、經典項目體驗等一系列康養項目,不斷將康養旅遊產業引向縱深。」呂志革說。

「文旅」之春

開啟體驗式旅遊模式

沿著小道前尋,一口木質水井依湖而建,隨著木桶上搖,吱吱呀呀的聲響讓人有種返古的錯覺,走過「集滷、調配、儲滷、結晶、剷出」五道工序,隋末唐初的「五步產鹽法」躍然於水面,讓人不得不感慨,這種體驗式的文旅方式,著實有趣。

這是置身旅遊公司「五步產鹽法」體驗區的切身感受,身在其中,親觸歷史的美好油然而生。

一池鹽湖水,半部華夏史。鹽是運城的底色,「五步產鹽法」是鹽文化的縮影,河東地區以鹽為特色的文化現象體現著中華文化的總特徵,反映著中國歷史的大進程,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

「今年以來,我們加強了對鹽文化的研究,在體驗式文化旅遊上開始發力,對『五步產鹽法』體驗區進行了完善,大力推廣研學遊活動,積極倡導以『零距離』感受文化的方式,讓前來體驗的學子們在寓教於樂的氛圍中,更好地感受和學習鹽文化,受到了家長和學生的一致好評。」呂志革介紹。

近年來,這種體驗式文化旅遊的方式逐步興起,讀萬卷書,行萬裡路,把旅遊和讀書結合在一起,從研學中尋師問道,並對資源進行深度挖掘和創意體驗的方式,成為旅遊界的「新寵」。

「要以鹽文化、根祖文化、關公文化等歷史文化傳承轉化為核心,全力打造鹽池文化國際旅遊目的地,讓鹽湖真正成為三晉大地上的一顆明珠。」10月8日,市委書記丁小強在調研鹽湖生態保護與開發利用時的講話,也進一步夯實了運城文化旅遊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宜融則融,能融盡融。以文興旅,以旅促文。」這是旅遊公司2020年乃至以後規劃發展的核心理念之一,也是將鹽文化進一步推廣和融合的重要抓手。

7月初,旅遊公司利用景區的相關旅行社資源,推出了以「鹽文化」為主題的研學遊體驗項目,活動主要包括參觀鹽池神廟、體驗非遺「五步產鹽法」、DIY鹽雕、開展鹽文化知識講座等,通過寓教於樂的方式,讓中小學生近距離感受鹽文化魅力。

談及體驗式研學的感受,來自晉中研學團的陳泰淇同學興奮異常:「特好玩!我第一次親身感受到中國古代是如何產鹽的,通過體驗,從中學到了很多鹽文化的知識,既有趣又有意義,以後有機會我還要來這裡繼續參觀研學!」

「鹽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組織這次活動就是為了使孩子們更加了解咱們山西的鹽文化,熱愛生活,感受生活,在寓教於樂中提升自身的知識儲備,這才是研學遊真正的目的所在!」研學團隨行老師康鵬的一席話,道出了研學遊「旅遊+教育」新模式的真正意義——「繼承和發展傳統文化,進一步提升素質教育水平!」

據悉,截至目前,旅遊公司共接待研學遊學子2400多人。下一步,旅遊公司將繼續對研學旅遊進行完善和推廣,與相關合作渠道進行溝通,落實明年的研學團隊計劃,同時進一步完善研學硬體設施設備,為孩子提供良好的遊學環境,進一步擴大鹽文化的影響力。

「長久」之春

蓄力可持續發展

環境好了,項目有了,產品優了,如何讓他們發揮最大優勢,實現可持續發展,「唱響」康養旅遊才是關鍵!

9月12日,運城鹽湖景區「閃亮登場」,走進由運城市文化和旅遊局舉辦的「『遊山西運城·讀華夏歷史』——樂遊河東,好吃運城」直播間,成功吸粉210萬人。

9月21日至9月22日,旅遊公司攜帶拳頭產品漂浮水、河東大鹽、黑泥3款產品,代表運城參加2020「康養山西、夏養山西」中國·山西(晉城)康養產業發展大會,把運城的康養文化展現在了全省乃至全國的媒體面前。

11月6日,旅遊公司視頻連線參與由山西省文化和旅遊廳、山西晚報聯合推出的「誰不說俺山西美,金牌導遊帶您遊」系列節目,在「一直播」上進行了長達20分鐘的直播講解,向全國觀眾展現了鹽湖的獨特魅力。

有效的推廣是前提,建立長效的發展規劃才是關鍵。

「讓遊客開心而來,滿意而歸是我們的宗旨!下一步我們將繼續提升文化軟實力,引進專業團隊,開展系統化的專業知識和服務培訓,進一步樹立景區的良好旅遊形象,為運城旅遊的發展備足、備好『蓄力電池』。」

據呂志革介紹,下一步,旅遊公司將在做精、做優、做細5個康養項目的基礎上,擬採取承包經營的方式,最大化激發室外項目活力,進一步開發體驗式旅遊模式,促進旅遊和文化的融合與發展。

疫情之下,「在家門口轉轉」已成了今年許多人的旅遊常態。

為此,旅遊公司將周邊遊、省內遊作為主打產品,緊抓周邊客戶,陸續將臨近山西的省份確定為「周邊地區包場遊」片區,以包場的形式為運城旅遊持續輸入客源,並將百人以上的大客戶團隊作為重點項目,進行大力度的推廣宣傳。

「截至目前,我們已接待團隊遊客2000多人,預計11月份,『天天行大運,忠義滿乾坤』團隊,還會有500多名來自廣東、福建等地的遊客前來體驗。」呂志革說,「我們一定沿著正確的道路走下去,致力讓『鹽湖』聚寶盆繼續造福運城人民,助推運城市乃至全省的康養旅遊發光、發熱。」

如今,康養山西、康養運城的主旋律還在唱響,持續推進「鹽文化」宣傳的舉措還在進行,加強文化旅遊的步伐仍在前進。

藍圖已繪就,旅遊公司一篇篇關於「文旅」和「康養」的文章已徐徐展開,這個關於「春天的故事」還將持續續寫……

相關焦點

  • 冰底流水,鹽湖旅遊書寫「春天故事」
    走進中國死海·運城鹽湖旅遊開發有限公司(下簡稱「旅遊公司」),108棵冬青迎風而立,60米綠化帶綠意盎然,乘竹筏遊鹽湖,反嘴鷸覓食場景盡收眼底,研學遊子乘興而來,養生城內一片歡聲笑語……這是今年國慶期間,筆者前往旅遊公司時,看到的熱鬧情景。與疫情初期見到的「寒冬」之象相較,宛然換了一片天地。
  • 青海茶卡鹽湖在哪裡?青海茶卡鹽湖最佳旅遊時間路線
    大家印象  美麗的茶卡鹽湖是柴達木盆地有名的天然結晶鹽湖,湖面遼闊,景色宜人。沿途風景也很美,潔淨的湖面讓腳下的倒影清晰而美麗,這裡是一個乾淨而純潔的地方。  走進茶卡鹽湖  茶卡鹽湖地處青海柴達木盆地東部的烏蘭縣茶卡鎮,是古絲綢之路的重要站點,東距西寧298公裡,西距州府德令哈200公裡,被譽為柴達木東大門。
  • 雷州書寫高質量發展「春天的故事」
    雷州要乘勢快上,在這片紅土大地書寫高質量發展「春天的故事」。
  • 鹽湖區鹽湖文化研究會成立
    來源:運城新聞網本報訊(記者 馮革才)講好鹽湖故事,傳播鹽湖聲音。6月27日,鹽湖區鹽湖文化研究會成立暨第一屆會員代表大會舉行。該研究會是以研究人員、教育工作者、文化工作者、企業人士、自由職業者等本土人士為主體成員,自願組成的地方學術性、非營利性社會組織,將進一步深入挖掘和整理鹽湖深厚的歷史文化資源,做好文化資源的研究開發工作,不斷提升鹽湖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推動文化旅遊深度融合。當天,該研究會籌備組負責人介紹了研究會籌備情況。
  • 融會貫通、博古貫今,做講好鹽湖故事的有心人
    為了進一步學習和研究鹽湖深厚的歷史底蘊文化,7月15日——7月16日,鹽湖區文旅局培訓班的講解員們前往舜帝公園、池神廟,開展了為期兩天的實地學習。舜帝是中華民族的德聖孝祖,中華道德文化的創始人。在池神廟,文管所所長尹冰,透過一張張圖片,讓學員們了解了鹽湖深厚的鹽文化。講解結束後,尹冰還與所有學員交流工作經驗,傳授講解技巧,並強調未來的講解員一定要做到融會貫通、博古貫今,做講好鹽湖故事的有心人。授課結束後,大家紛紛表示,這樣的實地講解學習,可感觀,可觸摸,生動實際,受益匪淺。
  • 山西旅遊:運城最好玩的七個旅遊景點,運城鹽湖只能排第二
    山西旅遊:運城最好玩的七個旅遊景點,運城鹽湖只能排第二旅遊是每一個人的天性,幾乎每一個人都嚮往說走就走的旅行。只有在旅途中,我們的智慧才能得以展現。在旅遊中你會置身於天地之間,擁抱大自然的擁抱,傾聽宇宙的旋律。說到旅遊,山西肯定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山西那麼大,你要去運城。運城是三國名將關羽的故鄉,到了運城,你會最直觀的感受到華夏文明的始祖和起源。今天我就給大家推薦一下去山西運城旅遊的七個旅遊景點,保證每一個都讓你流連忘返。
  • 山西運城旅遊,中國死海運城鹽湖,解州關帝廟,永樂宮壁畫精美
    一:中國死海運城鹽湖(運城市鹽湖區解放南路365號),號稱中國的死海,他是世界最大的內陸淡水湖 ,黑泥洗浴,鹽水漂浮,值得一遊 ,網紅打卡之地,鹽湖還是很贊的,風大,可以放風箏,晚上路邊還有很多小吃的,晚上熱鬧,有唱歌的,跳舞的,也有坐在河邊吹牛的,談情的說愛的。
  • 青海「天空之鏡」茶卡鹽湖閉門謝客 茶卡鹽湖2018開放時間
    被譽為中國「天空之鏡」的茶卡鹽湖景區自今日起閉門謝客。  據該景區管理部門提供給記者的數據顯示:自今年開園至10月31日,接待遊客超過270萬人,旅遊收入超2.2億元。而上一年度的遊客為195萬人次,旅遊收入不足億元。  新茶卡鹽湖旅遊公司成立於2016年3月,擁有正式職工180人左右。
  • 青海茶卡鹽湖暑期旅遊正旺(2017.8.14)海外版12版
    點擊下載此圖片 2017年8月1日,青海省茶卡鹽湖景區內,正值暑期旅遊旺季,不少遊客慕名前來體驗水天一色、空靈純淨的獨特風景。 茶卡鹽湖位於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海拔3100米,面積105平方公裡,是柴達木盆地有名的天然結晶鹽湖,湖水中鹽含量極高,是固液並存的滷水湖。鹽湖水域寬廣,銀波粼粼,天空白雲悠悠,如詩如畫,被稱為中國的「天空之鏡」,每年吸引著大量國內外遊客慕名前往。
  • 中國的鹽湖「之最」,相當於56個茶卡鹽湖,竟然美到令人窒息
    旅遊不僅僅是看遍錦繡山河也是為了增長知識,感受祖國的發展動力,而祖國的發展也會像源泉一樣,川流不息,在一次又一次的旅行中收穫最真實的感受,迎接更美好的未來。中國的鹽湖非常重要,鹽湖會產生鹽,作為中國傳統調味料,幾乎每道菜都含有鹽,多虧了鹽的存在,每個人都可以過著更加愉快的生活,鹽湖被稱為「天空之鏡」,許多人想到鹽湖城的茶卡鹽湖,但是這種鹽湖在中國並不是最常見的,還有一個鹽湖,相當於56個茶卡鹽湖,談到鹽湖,很多人會想到烏尤尼鹽湖,但是青島擁有僅次於烏尤尼鹽湖的世界第二大鹽湖。
  • 福家黃少華:書寫二手房市場「春天的故事」
    「二手房市場一直都是春天。」黃少華董事長如是說,他也是這麼做的。黃少華董事長正帶領福家房產書寫著春天的故事,在這個波瀾壯闊的故事裡,不僅要有來自市場的豐厚回饋,還將有龐大清晰的架構版圖,更會有創新親民的社會責任和企業形象。這是一個書寫春天的故事,這註定是一個值得所有人期待的故事。
  • 運城鹽湖迎來了直通公交,33路連接起舜帝陵與鹽湖兩個4A景區
    運城鹽湖作為運城的知名景點,每年遊客不斷。但只有66路和88路公交經過鹽湖景區路口,遊客要到達景區內還需要行走幾百米距離。今天,終於33路公交終點站延伸到了鹽湖景區,遊客下車後就直接進入景區內部。這條線路還連接起了舜帝陵與鹽湖兩個AAAA級景區,大大方便了遊客的遊覽。
  • 中國最美最大的鹽湖,面積頂56個茶卡鹽湖,萬丈鹽橋貫穿而過
    湖面那面無邊無際的延伸,神奇而又夢幻的天空之鏡,是我們心中嚮往已久的聖地,一直以來都是心中死死牽掛和嚮往的旅遊之地,就是現在把美景照片翻出來,依舊能燃起每個人那顆旅遊悸動的心。想去「天空之鏡」,遠在地球另一端的南美大陸,沒有多少人能夠真正抵達。
  • 青藏線旅遊必須打卡的免費鹽湖之旅——察爾汗鹽湖
    到青海旅遊,大家都知道青海湖很美,也知道茶卡鹽湖有著天空之鏡之美。青海鹽之旅除了有茶卡鹽湖,其實大柴旦和察爾汗鹽湖,都比茶卡鹽湖更美麗和震驚,且還不要門票,就是比去茶卡鹽湖路程更遠,雖然路程更遠耗時更多,但為之付出很值得。
  • 茶卡鹽湖2017景區價格調整暨旅行社合作籤約
    中國經濟網西寧3月28日訊(記者田得乾)3月28日,青海茶卡鹽湖文化旅遊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在西寧召開「茶卡鹽湖景區價格調整新聞發布暨2017年度旅行社合作籤約會」。青海省旅遊發展委員會、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旅遊部門、烏蘭縣旅遊部門相關負責人與百餘家省內外旅行社參加會議,並與茶卡鹽湖景區籤下2017年度旅遊合作協議書。  2009年,茶卡鹽湖景區被評為3A級景區,2010年門票價格調整為50元。
  • 察爾汗鹽湖大型鹽雕作品開放在即
    近日,在去往鹽湖碼頭的路上 市美協主席劉培軍說:「鹽雕作品的誕生既提升了察爾汗鹽湖景區的景觀質量,又拓寬了鹽的用途,在增加鹽的附加值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同時,對於助推格爾木旅遊業發展也起到了一定推動作用。」
  • 「中國死海」運城鹽湖再現「古法產鹽」工藝
    6月23日,工人們在在山西運城鹽湖採用傳統工藝「五步產鹽法」鏟收原鹽。新華社記者王飛航攝新華社太原6月26日電(記者王飛航)隨著夏季高溫天氣的到來,位於山西省南部的運城鹽湖進入「潞鹽」採收期。身穿藍色工作服的工人們在湖岸邊手持鐵鏟,採用隋唐時期的「五步產鹽法」鏟收原鹽,成為夏日鹽湖的一道獨特風景。運城鹽湖是世界三大硫酸鈉型內陸鹽湖之一,因其鹽含量類似中東的「死海」,人在水中可以漂浮不沉,故被譽為「中國死海」。早在4000多年前,先民們就在運城鹽湖撈採天然結晶的食鹽,稱之為「潞鹽」。
  • 千人花式漂浮綻放山西運城「七彩鹽湖」
    5月29日,首屆「七彩鹽湖杯」中國死海花式漂浮大賽,在山西運城鹽湖旅遊景區室外漂浮場璀璨綻放。參賽選手充分利用運城鹽湖的鹽水漂浮力,仰臥水面,伸開四肢,在水面上擺出各種造型。鹽湖水面一時間成了絢麗多彩的萬花筒。來自廣州成人遊泳俱樂部連興分會的周榕帶說, 運城,我嚮往已久,「鹽湖漂浮很神奇,對皮膚也好,很好玩!運城的關帝廟好大好大,有好多值得去的地方。廣州到運城的航班也不貴,下次會帶朋友專門來這裡玩一周。」
  • 2017年茶卡鹽湖景區遊客突破250萬人次
    截至10月31日,茶卡鹽湖景區接待遊客量突破250萬人次,創歷史新高。據了解,今年茶卡鹽湖自4月29日景區開園後,景區旅遊人數不斷攀升,截至10月31日,景區當年接待遊客量突破250萬人次,比2015年遞增120萬人次,比2016年遞增55萬人次,再創歷史新高。
  • 山西運城市旅發委李蘇傑一行走進「印象袁家村」和鹽湖景區調研
    5月24日,山西運城市旅發委主任李蘇傑、副主任王志凱、吳麗宏以及相關科室、媒體等一行十餘人到鹽湖區印象袁家村、運城鹽湖旅遊景區調研。鹽湖區文物旅遊局局長程建萍 、印象袁家村總經理王嵐、運城鹽湖景區總經理李立民等相關人員一併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