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逐夢想的路上,到底有哪些意想不到的困難?行業大環境不好?發展前途渺茫?等你真踏上追夢路就會發現:人會因客觀條件的艱辛而愈挫愈勇,卻會不知不覺斷送在迷失裡,這種迷失叫做忘卻初心。
最近在芒果TV熱播的青春勵志偶像劇《蝸牛與黃鸝鳥》,就展示了年輕人追夢路上所遇到的困難。故事從兩個古典音樂天才講起,鋼琴系優等生李臻言的夢想是成為一名指揮家,可因童年陰影的纏繞無法到歐洲學習,在怪才方小萵的幫助下,以李臻言為首的好朋友衝突桎梏,來到巴黎開始追夢,卻再遇困頓。
當上樂團指揮的李臻言還沒來得及高興就發現手下的樂團水平參差不齊,為了演出質量不得已延長訓練時間。可他有時間跟著排練,其他樂手卻吃不消了,延長的排練時間已經耽誤了他們的行程,合作好友無奈道「為了生活,有時候就要犧牲理想。」李臻言追夢路上面臨的第一道迷失難題現身:夢想與麵包發生衝突時,該如何選擇?
問題往往成對出現,李臻言遭遇「麵包」危機,方小萵這邊則更嚴重。雖然是個鋼琴怪才,可方小萵對李臻言的愛讓她無法自由的馳騁在音樂的海洋中,她羨慕宋冉能與李臻言同臺,為了達到要求,她練琴練的忘乎所以,甚至開始模仿宋冉,別人認為她琴技大漲,然而導師李亞哲一語中的「彈得不對,你把自己給丟了。」
為了某些目的,你願意用放棄自己個人特色而換取嗎?這種犀利的問題放在生活中會通過軟化來侵蝕你的心志。無論是在音樂還是其他行業,模仿是學習是手段,而非成功的道路,一味的追隨他人,喪失個人風格,即便能收穫眼前紅利,也不可能長遠。
說到底,金錢與夢想、目標與手段,兩大追夢路上的「迷失難題」,核心就在於你是否有明確的、堅定的初心來作追夢「護身符」。
方小萵因愛放棄自我,導師李亞哲從她的初心上找答案,一問果然這個怪才連自己彈琴的初心都不清楚。沒有初心的追夢,是喪失靈魂的奔跑機器,會不自覺的被路上的風景吸引,會隨意的改換目標。
比如麵包與夢想,這本是不衝突的話題,有了麵包才能更好的追夢。可現實是,在沒有堅定的初心守護下,追夢人會把夢想偷換成金錢,以為有了錢就實現了理想,本末倒置阻礙了多少追夢人的成功啊。
不被金錢影響,也有可能在愛情裡迷失,方小萵的困境令人惋惜,可這也是大部分人可能面臨的難題,出發時豪情萬丈,中途時迷惘傷心,為愛改變一切,也為愛失去了一切,讓追夢變成無意識的既定行動,僵硬疲憊又徒勞無功。
幸好方小萵有個懂自己的李臻言,他明白方小萵困境的癥結,循序漸進的引導,鼓勵並支持她做的任何決定,追夢路上同行人的相互支持尤為重要,如甘霖一般澆灌自己因迷茫而乾涸的心,無論做什麼,以「我」為中心,堅持本我,才是尋找初心、堅守夢想的良方。
《蝸牛與黃鸝鳥》的故事建立在一群學習古典音樂、為夢想不斷追尋的年輕人身上,劇集讓古典音樂落地,不再高冷,也告訴大家追夢路上人人平等,你所遇到的問題,他們也不例外。
優秀如李臻言,也曾因現實低頭,被迫放棄了與小萵的約定;秦奮為樂團運營甚至接了殯儀館商演、本有能力進入頂級音樂殿堂繼續進修的採薇卻因聲帶受損在酒吧買醉……劇中看似完美、意氣風華的年輕人也逃不開現實的「毒打」,這些困難真實辛辣,追夢的不易與夢想的美好相交織,使得人物立體,原本平面的形象沾著煙火氣生動起來,更真實、更具代入感。
電視劇熱播恰逢高考來臨,又有一批學子將開啟全新徵程。選拔性考試必定有人歡喜有人憂,但從人生的馬拉松來看,高考不是終點而是起點,即便這「起點」不盡如人意,但接下來的路還是要靠自己走,走什麼道路、如何經營、到底什麼位置可都在你的選擇,別因一城一池的得失灰心喪氣,即使你慢如「蝸牛」,也總有獨屬於你自己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