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首屆中國文旅博覽會在山東國際會展中心拉開帷幕,鋼城區10家文旅企業(項目)參展,展品百餘種,極具本土特色的文旅產品受到文博會眾多客商的青睞。
桔心蜜薯、金玉良緣玉石擺件、非遺針繡藝術……在首屆中國文旅博覽會上,鋼城參展企業精挑細選帶來多種文旅融合展品,展現出不一樣的「綠色鋼城」。鋼城展區最熱門的就是小米、蜜薯、粉皮、富硒嬴菊花、酸棗茶等特色農產品,光柳橋峪村就帶來了十幾種,引得眾多遊客品嘗購買。市民丁永煥品嘗著現煮的小米,連連稱讚道:「鋼城的小米看著就好,金黃金黃的,煮出來香味濃鬱,剛才那個山楂我也品嘗了,又甜又面,非常可口。」顏莊街道柳橋峪村黨支部書記李永奇說:「有這麼好的機會能來參加文博會,我們抓住機遇帶來柳橋峪的特色農產品,通過一天的展覽效果非常好,產品得到了廣大顧客的認同。」
除了特色農產品,玉石擺件也成為鋼城展廳展出亮點。山東金玉良緣玉石有限公司致力於發揚傳統玉石文化,產品造型有「花好月圓」「三陽開泰」「富貴平安」等,寓意吉祥喜慶,兼具觀賞性和收藏價值,吸引眾多市民駐足欣賞。該公司有雕刻技術,從繪畫、雕刻都是自己完成,所產玉石以上乘的產品質量、多樣的樣式、精湛的加工技藝贏得好評。該公司山東片區經理高紹玲介紹,希望通過文博會把玉石文化推廣到全國各地,把她們的雕刻技術傳承下去。
「第一眼就被她的設計給驚豔到了,知道這些小物件都是純手工製作的,感覺這個姐姐很厲害。」同樣吸引眼球的還有非遺文化靳氏針繡。據了解,靳氏針繡起源於清朝末年皇宮繡房,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用木針通過挑、鉤、攏、合等手指鉤線的技巧,編織成各種小玩意,模樣逼真,很討消費者喜愛。靳氏針繡傳承人董淑梅已經第二次來參加文博會了,去年文博會她自己手工製作的鞋墊非常受歡迎,今年她帶來了很多精緻的小飾品,董淑梅一邊趕製賣斷貨的飾品一邊說:「剛開始擺就吸引了很多人過來,這個頭飾,一個顧客就買了5個,還有很多現場拍照留念的,看到自己的手工藝品這麼受歡迎,非常開心。」
在本次展會上,記者注意到,所有鋼城區參展商和工作人員穿著統一服飾,胸前印有鋼城區吉祥物:鋼娃,別具特色。據鋼城區文化和旅遊局黨組書記、局長楊京坤介紹,鋼娃的設計理念集鋼城特色於一身,雞冠代表黑雞雞冠,兩個角代表黑山羊角,整個體態是可愛的黑豬形象,還有蜜桃鼻子,鋼盔鋼甲都代表鋼城特色,鋼娃娃憨態可掬,讓遊客感受到熱情好客、親切明快的笑容。
鋼城區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良好的人文環境,近年來文化旅遊工作取得了豐碩成果。在本屆文旅博覽會上,鋼城展區以「汶水源頭,綠色鋼城」為主題,展示鋼城的傳統非遺文化、人文景觀與特色產品,彰顯鋼城特色,進一步擴大了鋼城對外影響力和傳播力。
(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趙國陸 通訊員 張莉 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