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來佛」是「阿彌陀佛」嗎?不要再愚痴了!

2020-12-21 明月天心

提到「如來佛」,大家也許都不陌生,我們經常會在一些影視劇中尋找到他的存在,「如來佛」,聽上去仿佛是佛教裡地位最高的。那麼在佛教中真的有「如來佛」這種說法嗎?我們常聽寺院裡僧人念「阿彌陀佛」,難道他和「阿彌陀佛」是同一尊佛嗎?如果不是,那「阿彌陀佛」指的又是誰呢?本篇文章,小編為您解答。

首先,小編要和大家澄清一下,在佛門裡,沒有「如來佛」這尊佛,也沒有這種對佛的稱呼。「如來」和「佛」,都是對佛的一種稱號。佛有十大通號: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這十大稱號是我們對佛的統稱,不論哪種稱號都是在稱呼佛。

比如說我們稱呼佛陀釋迦牟尼佛,我們也可稱其為「釋迦牟尼如來」;我們稱「阿彌陀佛」,換一種稱呼可叫「阿彌陀如來」;再比如觀世音菩薩在過去無量劫前早已成佛,法號「正法明如來」,這裡的「如來」,我們也可以換作「佛」來稱呼。影視劇最重要是戲劇性效果,但其中的內容只可供參考,它的真實性是有待考量的,不可完全相信。

說完「如來佛」,咱們再來說說人們常念的「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是佛經中所描述的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是極樂淨土最大的佛,是大乘佛教淨土宗的專修法門,一心持誦阿彌陀佛名號,臨命終往生時可得阿彌陀佛及諸菩薩接引到西方淨土,聽聞阿彌陀佛說法,離苦得樂、究竟解脫。

在一些規模比較大的寺院一般都會供奉「西方三聖」,中間的是阿彌陀佛,其左邊是觀世音菩薩,為阿彌陀佛的左脅侍及徒弟;右邊為大勢至菩薩,為阿彌陀佛的右脅侍。阿彌陀佛又名「無量光佛」、「無量壽佛」,代表無量的光明、無量的壽命、無量的智慧。佛的光明橫遍十方,壽命豎窮三際,故名「阿彌陀」,表一切諸佛的功德。

「彌陀佛大願王,慈悲喜舍難量,眉間放白毫光,度眾生極樂邦。八德池中蓮九品七寶,妙樹成行。如來聖號若宣揚,接引往西方。彌陀聖號若稱揚,同願往西方」。阿彌陀佛四十八願度眾生,成就無量莊嚴功德,為大乘佛教廣為稱頌。大乘佛教經典,如《無量壽經》、《佛說阿彌陀經》、《觀無量壽佛經》等經典中對阿彌陀佛及其極樂世界均有詳述。南無阿彌陀佛。

功德回向:

願生西方淨土中,九品蓮花為父母。

花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

相關焦點

  • 「如來佛」是「阿彌陀佛」嗎?不要再愚痴了!
    提到「如來佛」,大家也許都不陌生,我們經常會在一些影視劇中尋找到他的存在,「如來佛」,聽上去仿佛是佛教裡地位最高的。那麼在佛教中真的有「如來佛」這種說法嗎?我們常聽寺院裡僧人念「阿彌陀佛」,難道他和「阿彌陀佛」是同一尊佛嗎?如果不是,那「阿彌陀佛」指的又是誰呢?
  • 釋迦牟尼佛、如來佛、阿彌陀佛,這三者,是同一尊佛嗎
    釋迦牟尼佛、如來佛、阿彌陀佛,這三者,是同一尊佛嗎? 記得有位朋友,曾經不無玩笑地說,在當今社會,真正把佛教「發揚光大」的,並不是什麼僧侶,不是什麼協會,而是一部電視連續劇——《西遊記》。玩笑歸玩笑,不過說的還是有一定道理的,正是那一部經典的《西遊記》,竟不自覺地讓「佛」的稱呼深入人心了。
  • 佛教:「南無阿彌陀佛」究竟是什麼意思?不要再愚痴了!
    「南無阿彌陀佛」究竟是什麼意思?不要再愚痴了!首先,我們要正確發音,它不是按照漢語發音來讀的,這六個字是梵文音譯而來的,許多經文也是梵文音譯。因此其含義也不能按照漢語表面意思來解讀。「南無阿彌陀佛」中「南無」讀「na mo」,都是第二聲,不讀「nan wu」,更不是有些人說的「南邊沒有」的意思,和這根本不挨邊。
  • 「如來佛」是「阿彌陀佛」嗎?別再分不清了!
    曾經在很多景區,聽到導遊指著寺院內的佛像說,這便是「如來佛」。當然,也有一些懂得佛理的遊客,糾正道:「這是阿彌陀佛。」兩種說法都很常見,也給我們造成了困惑,似乎如來佛,就是阿彌陀佛。那麼如來佛和阿彌陀佛究竟是什麼關係呢?他們各自的出處是怎樣的,相互之間又有何淵源呢?
  • 如來佛?阿彌陀佛?是同一尊佛嗎?答案可能出乎你的意料!
    如來佛,是阿彌陀佛?想必看過《西遊記》的朋友或多或少都會產生這麼一個問題。那麼如來佛是阿彌陀佛嗎?其實並不是,雖說,在西遊記之中,如來佛居住於西方。其於阿彌陀佛的佛國淨土「極樂世界」是一個方向,但卻實打實的「如來佛」並非阿彌陀佛!
  • 燒香拜佛,就會「有求必應」嗎?不要再愚痴了!
    所謂「佛氏門中,有求必應」,因此在寺院中經常見到,有人抓著大把的香,挨個佛像逐一禮拜,燒香拜佛真能有求必應嗎?燒香,其實傳達的是一種訊息,既表達了自己對佛法的信心,又含有對佛陀的感激與懷念之情。在佛前點起香燭,含有默誓「勤修戒定慧,熄滅貪嗔痴」的意思, 提醒我們自利利他,奉獻自我,普香十方,與眾生共沾法益。
  • 佛教:「南無阿彌陀佛」究竟是什麼意思?不要再愚痴了!
    「南無阿彌陀佛」究竟是什麼意思?不要再愚痴了!首先,我們要正確發音,它不是按照漢語發音來讀的,這六個字是梵文音譯而來的,許多經文也是梵文音譯。因此其含義也不能按照漢語表面意思來解讀。「南無阿彌陀佛」中「南無」讀「na mo」,都是第二聲,不讀「nan wu」,更不是有些人說的「南邊沒有」的意思,和這根本不挨邊。
  • 釋迦牟尼佛、如來佛、阿彌陀佛,這三者,是同一尊佛嗎
    釋迦牟尼佛、如來佛、阿彌陀佛,這三者,是同一尊佛嗎?,我們最先想到的,無疑是這麼三個稱呼,即「釋迦牟尼佛」、「如來佛」和「阿彌陀佛」。在我們的印象中,這三個不同的稱呼,指的應該就是同一尊佛,而且是佛門中絕對的大佬,那麼,事實究竟是不是這樣呢?釋迦牟尼佛、如來佛、阿彌陀佛,這三者,是同一尊「佛」嗎?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這個問題吧。
  • 「如來佛」是「阿彌陀佛」嗎?別再分不清了!
    曾經在很多景區,聽到導遊指著寺院內的佛像說,這便是「如來佛」。當然,也有一些懂得佛理的遊客,糾正道:「這是阿彌陀佛。」兩種說法都很常見,也給我們造成了困惑,似乎如來佛,就是阿彌陀佛。那麼如來佛和阿彌陀佛究竟是什麼關係呢?他們各自的出處是怎樣的,相互之間又有何淵源呢?
  • 燒香拜佛,就會「有求必應」嗎?不要再愚痴了!
    所謂「佛氏門中,有求必應」,因此在寺院中經常見到,有人抓著大把的香,挨個佛像逐一禮拜,燒香拜佛真能有求必應嗎?燒香,其實傳達的是一種訊息,既表達了自己對佛法的信心,又含有對佛陀的感激與懷念之情。在佛前點起香燭,含有默誓「勤修戒定慧,熄滅貪嗔痴」的意思, 提醒我們自利利他,奉獻自我,普香十方,與眾生共沾法益。
  • 阿彌陀佛與如來佛是同個佛嗎?
    阿彌陀佛與如來佛不是同一個佛阿彌陀佛(梵語Amitābha),又名無量佛、無量光佛、無量壽佛等。大乘經載,阿彌陀佛在過去久遠劫時曾立大願,建立西方淨土,廣度無邊眾生,成就無量莊嚴功德,為大乘佛教所廣為崇敬和弘揚。
  • 如來佛?阿彌陀佛?是同一尊佛嗎?答案可能出乎你的意料!
    如來佛,是阿彌陀佛?想必看過《西遊記》的朋友或多或少都會產生這麼一個問題。那麼如來佛是阿彌陀佛嗎?其實並不是,雖說,在西遊記之中,如來佛居住於西方。其於阿彌陀佛的佛國淨土「極樂世界」是一個方向,但卻實打實的「如來佛」並非阿彌陀佛!
  • 「如來佛」就是釋迦牟尼佛嗎?別再無知了!
    提起「如來佛」,想必大家都不陌生,我們在一些經典的佛教類型影視劇中都能找到它的蹤影。在我們的印象當中,如來佛似乎是佛教中神通威力最大的佛,許多人就理所當然地將其與佛教的創始人如來佛祖等同。「如來佛」和「釋迦牟尼佛」是同一尊佛嗎?本篇文章,小編就來和大家普及一下這個佛教常識。
  • 佛教:如來佛祖、釋迦牟尼、阿彌陀佛的區別
    他會說孫悟空都翻不過如來佛的手掌心,肯定是如來佛最大了。一聽這些話,你就知道他是外行了。這個如來佛到底是誰?和佛教的創始人釋迦牟尼佛是同一個人嗎?關於這個問題,我們簡單分享一下。我們都知道佛教的創始人是釋迦牟尼佛(即「佛陀」),原名叫「喬達摩·悉達多」,出生於古印度的迦毗羅衛城(約在今印度、尼泊爾邊境地區),大約生活在公元前565-前486年。
  • 不要再愚痴了!
    那就是「開悟」後,人的容貌會發生變化,畢竟佛具足「三十二大人相」、「八十種隨形好」,開悟後的人,必然也會與常人有些不同。第一,何為開悟?種種猜測,實際上在「開悟」與成佛之間劃上了等號,但二者之間相去甚遠。
  • 阿彌陀佛 釋迦牟尼 大日如來
    阿彌陀名號是法界大密咒,是阿彌陀佛萬德的載體,是聖凡同構呼應的媒介。其中包括無量密義,可譯成無量壽、無量光。念佛無異於持咒。(一)咒語是佛的密語,只有佛明了,等覺以下菩薩均不知其義。(二)咒語每字每句均有無量義。研究大乘經時,知道顯說的經文亦含無量義,法味無窮,久讀不厭,何況如來神咒。
  • 「如來佛」和「釋迦牟尼佛」,是同一尊佛嗎?別再無知了
    每個人都看過《西遊記》,在《西遊記》中,很多人都把如來佛當成了釋迦牟尼佛,在《西遊記》中,西天的如來佛祖和佛教的教主釋迦牟尼佛,到底是不是同一尊佛?其實在佛教當中,根本沒有如來佛,佛教當中有釋迦牟尼佛,有燃燈佛、有藥師佛、有無數尊佛,但唯獨沒有如來佛。釋迦牟尼佛是佛教的創始人,釋迦牟尼佛在為成佛之前,是迦毗羅衛國的太子,名叫:「喬達摩悉達多。」悉達多在成佛後,被世人尊稱為佛陀,也叫釋迦牟尼佛。
  • 信佛了,命就越來越好了嗎?不要愚痴了!
    愚痴的人執著於算命,其實這根本沒有意義,按照佛家語來說,命運的謎底就在謎面,沒有必要去算,與其算命不如改命。命由己造,命運是各人因果業力的顯現。「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後世果,今生作者是」,前世善惡業決定人今生的命運和緣分,而我們今生的行為影響著來世的命運。所以,命運不是上天註定,而是我們自身修行的結果。想知道自己前世修為如何,看看今生的命運就知道了。
  • 西遊如來佛每日誦念的阿彌陀佛是誰?誰在老君後再度化胡為佛?
    通天教主的大弟子多寶道人在許多年後,為何會跑去靈山當了釋迦牟尼、如來佛祖呢?  封神大戰時,因多寶出言不遜,老君將多寶道人擒拿,壓在玄都洞。正常情況下,沒有外人釋放,多寶絕不能逃出。那這個幫他出逃的外人是誰呢?唯一的可能是元始天尊。  老君恨多寶道人忠於通天,與他做對,因此關押了多寶數百年。
  • 「阿彌陀佛」和「觀音菩薩」的關係,你知道嗎?
    然而,當他真正去救度眾生的時候才發現何其困難,眾生愚痴、根性低劣,甚至頑固不化,根本聽不進他的話,何談度化?另外,眾生實在太多,困難重重,要度盡談何容易?就這樣,一絲心累和懈怠的念頭生起,就是這一念,還是凡人的觀音菩薩身體開始分裂,異常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