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王堆漢墓裡發現了一批古籍,與堯舜有關的那個傳說,也許是真的

2020-12-17 史海雜談2

聲明:本文素材來自《馬王堆》,作者原創,獨家首發,轉載必究,拒絕偽史,保證不涉時政。

1972年,考古學家在湖南長沙首次發現西漢時期的墓葬。在隨後的三年裡,這裡共挖出了3座西漢古墓。古墓中出土了一具女屍,正是長沙國丞相利蒼的妻子。據史料記載,此屍體出土時,皮膚還有彈性,頭髮也依然烏黑。當時日本首相田中角榮正在訪華,於是就提出,說能否求得女屍的數根頭髮,拿回去做研究用。

據史料記載,我們拒絕了田中角榮的請求,因為有傳言說,日本人當時正在研究基因改造計劃。我們怕,他們把馬王堆女屍的頭髮拿回去,是為了破解其中的基因密碼。事後證明,此所謂的基因改造計劃其實壓根就不存在。田中角榮當時,的確是因仰慕馬王堆女屍,才提出那個要求的!由此可見,所謂傳言,往往是假的!至少,大部分國人至今還都是這麼認為的。

但馬王堆漢墓裡出土的一批古籍,卻似乎能推翻這個結論。據史料記載,這批古籍是用隸書寫成的,字數不算多,也就六七百字的樣子。它介紹了一個與堯舜有關的傳說。那是五千多年前,當時堯已經很老了,對部落聯盟的控制也明顯不如以前了。舜就抓住這個機會,發動了一次政變,囚禁了堯。由於事起倉促,堯的兒子丹朱逃走了。

舜知道自己的位子坐得不合法,而且堯雖然被囚禁,但其支持者依然不在少數。再加上,丹朱如今逃回了母族,身邊有人保護著。所以,舜一時間還殺不了丹朱,於是就只能拉攏他,給了他一個虛職。但卻派人日夜監視,不準他和父親堯見面。怎麼樣各位,這個說法是不是似曾相識?是的,在《竹書紀年》中也有類似的記載。

而且在後者的記載中,禹也是用同樣的方法竊取了舜的位置。兩者相互印證,也許能說明,五千年前的那個舜囚禁堯的傳說,是真的!但很明顯,這一說法與傳統儒家的說法截然不同。在儒家的筆下,丹朱被描繪成了一個不肖子,無能無德,而且肆意妄為。相反,舜卻是個十足的大孝子。

雖然父母幾次想害他,但他毫不介意,依然孝順父母,友愛兄弟。由於德行遠播,所以堯晚年就將位置禪讓給了舜。而舜後來又以相同的方式禪讓給了治水有功的大禹。禪讓制,是儒家筆下最美好,最溫馨的制度!但馬王堆漢墓裡發現的這批古籍,言之鑿鑿地告訴你,這一切都是假的!而且有《竹書記年》作印證,似乎很有說服力呢!

相關焦點

  • 馬王堆漢墓發現「黑匣子」,藏有12萬字的古籍!專家:將改寫歷史
    最後講述這件文物如何發現的,對當今社會有什麼價值。文物發掘在我國已經有很長的歷史了,從盜墓賊到科研發掘我們出土的一件件文物歷史價值都比較的高,比如長沙馬王堆墓穴。馬王堆墓有千年不腐女屍,還發現古籍其中,長沙馬王堆漢墓就比較的厲害了,這部墓穴的主人是辛追夫人。
  • 馬王堆漢墓的醫學考古發現
    1972年初到1974年初,考古工作者在長沙市東郊一個名為「馬王堆」的小山上對三座漢墓展開發掘工作。《陰陽十一脈灸經》(乙本)(1973年長沙馬王堆三號墓出土,現藏於湖南省博物館)在1973年底發掘的馬王堆三號漢墓中,出土了大量的帛書和竹木簡,都是漢文帝十二年(公元前168年)下葬的。
  • 揭秘馬王堆漢墓發掘始末
    ▍2014年是馬王堆漢墓完成考古發掘40周年。由於墓中出土了千年不腐的女屍辛追、載有先人智慧的帛書、保存完好的漆器、現代手工藝無法企及的絲織品……於「文革」特殊時期意外開挖的馬王堆三座漢墓,成為20世紀中國乃至世界最重大的考古發現之一。
  • 走進馬王堆,看看你對馬王堆漢墓了解多少呢
    提起馬王堆漢墓,總有說不完的話,因為這裡蘊藏著太多神奇的傳說與動人的故事。「馬王堆」坐落在長沙市東郊。清嘉慶年間所修《長沙縣誌》認為,馬王堆與唐末五代時楚王馬殷父子有關。古稱「馬王堆」。漆器 馬王堆三座漢墓中出土的漆器,其數量至多,保存之完好,器形之多樣,工藝之精巧,都是前所未有的。
  • 馬王堆漢墓沒有出土任何金銀器,可它出土一種東西比金銀器更珍貴
    馬王堆漢墓是後人發現的非常重要的古墓。早在1951年,考古學家就認為長沙東郊五裡牌有兩個土冢,考古學家根據經驗得知,這裡肯定是存在古墓的。從這之後,人們對這裡進行不斷的探索。到了1972年的時候,考古人員對1號墓進行了挖掘。從此開始,馬王堆漢墓開始不斷挖掘,一直到1974年的時候,馬王堆漢墓才挖掘完畢。
  • 1972年,馬王堆漢墓出土保存完好的辛追夫人,眾人爭相圍觀
    沉魚落雁、閉月羞花這兩個形容美女的成語,就跟開頭四位美人有關。有名的美人我們知道不少,驚豔已經不再,然後在古代的世家貴族中,還有很多美女未曾被發現。例如我接下來要說的,馬王堆漢墓裡面的重點人物-辛追夫人。馬王堆漢墓的發現過程一句話點評:每一個墓的發現都離不開巧合的挖掘。
  • 館藏 | 湖南博物館馬王堆漢墓文物珍品欣賞 (上)
    古籍中凡言鼎必兼及匕,在考古工作中也經常發現匕與鼎共出,或匕置於鼎中,可見匕與鼎的關係密切,是用來舀取鼎中食物的工具。馬王堆漢墓出土的漆勺僅為兩件,且在長沙地區的戰國和漢代墓葬中很少發現這種竹胎漆器,實為珍貴。
  • 《長沙馬王堆漢墓簡帛集成》:展現絲帛文字的不朽魅力(圖)
    其實,馬王堆還有另一樣重要的東西——載有先人智慧的帛書。  今年是馬王堆漢墓完成考古發掘40周年。10月,7卷本繁體豎版《長沙馬王堆漢墓簡帛集成》由湖南省博物館、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和中華書局三方合作推出,這是我國首部完整的馬王堆帛書的釋文和注釋本,被譽為40年來帛書研究整理的「集大成者」。
  • 湖南博物館馬王堆漢墓文物珍品欣賞
    這種花紋的「長壽繡」出現最多,見於一號漢墓出土的幾巾、繡枕、鏡衣和夾袱以及棺內包裹辛追遺體的殘錦衾上。由於色彩的變化,似朵朵捲曲的祥雲舒展在仙樹的枝葉間,細看則是茱萸﹑鳳鳥等吉祥生物顯現在雲中,也許這是戰國時期楚地刺繡龍鳳紋的一種抽象化演變,神奇浪漫色彩十分濃厚,具有古拙的藝術風格。茱萸是一種益草。
  • 館藏 | 湖南博物館馬王堆漢墓文物珍品欣賞 (下)
    《禮記•玉藻》載:「襌為絅[jiǒng]」,鄭玄注:「有衣裳而無裡。」即沒有襯裡的衣服。素紗絲縷極細,重量還不到一兩,可謂「薄如蟬翼」、「輕若煙霧」。它代表了西漢初養蠶、繅絲、織造工藝的最高水平。本書原缺書名,馬王堆帛書整理小組根據其內容特點命名為《卻穀食氣》。在現存的漢魏以降道家古籍中仍可看到有關以卻穀食氣之法進行養生的著作,對後世影響很大。
  • 馬王堆漢墓墓主的名字「避」被誤讀成了「辛追」,你怎麼看?
    馬王堆漢墓在湖南省長沙市芙蓉區東郊四千米處的瀏陽河旁的馬王堆鄉,是西漢初期長沙國丞相、軑侯利蒼的家族墓地。在馬王堆漢墓的挖掘過程中,發現了許多具有非常高的考古價值的文物。其中最有具代表性的是一具女屍,她是長沙國丞相利蒼的妻子。
  • 馬王堆漢墓女屍--辛追夫人兩千年屍身不腐
    馬王堆漢墓是西漢初期長沙國丞相、軑侯利倉的家族墓地,位於湖南省長沙市區東郊四公裡處的瀏陽河旁的馬王堆鄉。1971年底,正是「深挖洞、廣積糧、不稱霸」的備戰時期,當地駐軍在馬王堆的兩個小山坡建造地下醫院,施工中經常遇到塌方,用鋼釺進行鑽探時從鑽孔裡冒出了嗆人的氣體,有人用火點燃了一道神秘的藍色火焰,遂向上匯報,考古學家意識到這裡是一座古代墓葬,1972年1月,考古隊正式對這處神秘的墓葬進行了科學挖掘,1972年至1974年先後挖掘出土三座漢墓。
  • 馬王堆漢墓名垂青史,與「馬王堆老太太」一號墓墓主人辛追有關係
    馬王堆漢墓名垂青史,實與被稱為「馬王堆老太太」的一號墓墓主人辛追有莫大關係。1972年4月28日,有關專家集聚湖南省博物館,正式開啟從一號墓出士的內棺。工作人員打開棺蓋後後,驚訝地在棺內發現了一具保存相當完好的女屍,女屍被浸泡在棕黃色的液體裡女屍臉部覆蓋著2件絲織品,1件蜂色織錦蓋在前額眼眉處,1件素絹內蓄絲棉掩盞在鼻梁上,這2件敷臉的絲織物在古代被稱為「覆面」。女屍雙手握有盛著香草的絹面繡花錦囊,雙足著青絲履。貼身衣物2件,內著信期繡羅綺繡絲棉袍,外著細麻布單衣。
  • 馬王堆漢墓有多神奇?挖出了一鍋2500年前的藕片湯,藕片清晰可見
    浩瀚的幾千年歷史上,一個諸侯國的丞相應該沒那麼奪目吧,可是幾千年後,他和夫人的馬王堆漢墓卻吸引了無數人的關注,還在2016年被評為世界十大古墓稀世珍寶之一。馬王堆漢墓一共有三個墓,一個是丞相利蒼的,一個是他夫人辛追的,還有一個是他們的兒子的。
  • 馬王堆裡除了乾屍,還有這些書法!
    儘管地下文物不斷面世,但馬王堆的文化光芒依然絲毫不減,它在諸多領域的「獨一無二」使它成為當之無愧的國之瑰寶 !「辛追夫人」遺體眾所周知,馬王堆裡出土了一具不腐女屍,名曰「辛追夫人」。據當年的考古人員回憶說,該屍體剛出土時肌膚吹彈可破,栩栩如生,但剛一打開棺槨,接觸空氣的一瞬間,還沒等考古人員反應過來,立馬氧化,屍體逐漸發脹、發黑,出現巨人觀現象。
  • 喜讀《馬王堆漢墓簡帛文字全編》
    【讀書者說】作者:趙平安(清華大學人文學院、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教授,博士生導師)20世紀70年代出土的馬王堆漢墓竹簡帛書,是近代中國乃至世界歷史上最為重要的考古發現之一。資料陸續公布以後,在國內外引起廣泛關注,產生了巨大的學術影響。
  • 馬王堆漢墓,辛追夫人與兩個丈夫埋在一起,專家說漢朝很常見
    馬王堆漢墓,是迄今為止一次影響深遠的考古發現,其墓室的規模和出土文物數量十分龐大,當考古學家忙於搶救性發掘後,進一步分析該墓的一些相關細節,有個問題讓考古學家難以費解。丈夫的陵墓很普通,妻子的墓室卻富麗堂皇,兒子的墓室很有學問。
  • 馬王堆漢墓發掘了40多年,可還有一個「瓜」謎至今無解
    位於湖南長沙郊外的馬王堆漢墓,估計在國內沒有多少人不知道,而且在世界範圍內,它也是一次驚世駭俗的發現。如今,距離馬王堆漢墓的發掘,已經過去了40多年,可辛追夫人身上的眾多謎團,卻還是依然無解。今天小編就給您說其中的一個,那就是著名的「甜瓜之謎」。
  • 馬王堆出土的帛書,揭露了史記的錯誤,這對競爭者竟不是一個時代
    但是最近的很多的考古發現都表明《史記》中的某些記載似乎也是不那麼準確。我們在學習高中歷史的時候告訴我們,司馬遷寫《史記》的時候不光是整理了前人留下的史書,還走訪了很多地方,詢問了很多老人,記下了很多傳說。今天筆者就來說一個《史記》的記載和考古發現相衝突的地方。春秋戰國的歷史對中國的影響十分深遠,那段時間是中國思想最活躍、最燦爛的一段時期。
  • 馬王堆漢墓裡沒有文物,為何還擋不住有人挖土刨坑,真相令人費解
    都知道馬王堆漢墓,除了秦始皇陵墓,最為人津津樂道的墓葬。有人發現,在馬王堆的墓葬外面,土層常常會有改變,見一次都跟上一次不一樣,很是納悶。難道還有盜墓賊光顧?按道理,這個墓葬已經發掘好多年了,裡面沒什麼東西了,值錢的就更沒有了,不是收藏在博物館,就是被盜墓賊藏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