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大灣區城際鐵路網骨架將在2025年初步形成

2021-01-19 瀟湘晨報

信息時報訊(記者 成小珍 實習生 唐賓鴻 通訊員 粵交綜)在國家大力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戰略下,粵港澳大灣區交通建設將怎樣布局?1月14號,在廣東省政府舉行新聞發布會上,廣東省交通運輸廳副廳長、新聞發言人楊俊波表示,「將建設軌道上的大灣區」,粵港澳大灣區對外高鐵主通道和城際鐵路網骨架將在2025年初步形成。

大灣區重點路段車流量日均348.50萬車次

「在國家加快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戰略下,我們著重推進粵港澳大灣區交通互聯互通。」據楊俊波介紹,「十三五」期間,陸路方面,大灣區新建成廣佛肇、花莞、武深、河惠莞等約40項1394公裡的高速公路,核心區高速公路密度達每百平方公裡8.9公裡,珠三角各市群眾出行30分鐘內均可駛上高速公路。珠江口在珠江黃埔大橋、虎門大橋2條跨江通道的基礎上,新增港珠澳大橋、南沙大橋建成通車,珠江東西兩岸的往來更加便捷。

新增廣佛肇、武深高速等8條高速公路出省通道,全省28條高速公路省際通道不但聯通港澳,更連接著大灣區和粵東西北地區,並輻射至與廣東相鄰省份。通往廣西、湖南、江西、福建等4個省(區)均有5條以上的高速公路通道。

據統計,2020年下半年,粵港澳大灣區重點路段車流量達日均348.50萬車次。在廣東推進城際鐵路省方自主運營的背景下,大灣區內新增廣清、廣州東環等城際鐵路,鐵路運營總裡程達2251公裡。

水運方面,大灣區水上高速客運航線增至29條。廣州、深圳、珠海、東莞等4個位於珠江兩岸的港口已邁入億噸大港行列,廣州港、深圳港貨櫃吞吐量躋身全球前列。2020年每周都有349艘國際貨櫃運輸班輪靠泊,航線全面覆蓋世界各個國家的主要港口,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締結友好港口86對,以粵港澳大灣區為核心的世界級「港口群」正加速成形。特別是2020年,廣州港深水航道拓寬工程全線正式投入使用,實現10萬噸級與15萬噸級船舶對向通航,為粵港澳大灣區互聯互通和快速發展起到積極作用。

航空方面,廣州、深圳兩大機場躋身全球最繁忙大型機場行列,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機場群加速構建。

攜手港澳打造世界級機場群

楊俊波表示,接下來,將從幾方面進一步推進粵港澳大灣區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暢通大灣區對外聯繫通道,提升內部聯通水平,推動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銜接順暢、運作高效的交通基礎設施網絡,為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其一,建設軌道上的大灣區。加快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城際和區域幹線鐵路建設,做好城際鐵路線網規劃、線路銜接、運營調度等頂層設計專題,推動多層次軌道交通融合發展,實現資源集約利用、運營組織一體化和軌道交通跨市互聯互通。2021年將建成廣佛環線南段和佛莞城際,新開工深惠城際(深圳段)、珠肇、等11個城際項目。粵港澳大灣區對外高鐵主通道和城際鐵路網骨架將在2025年初步形成。

其二,完善內聯外通的高速公路網絡。保質保量推進深中通道、黃茅海通道等工程建設,在推進灣區內互聯互通的同時,進一步提高大灣區輻射大西南地區的範圍。同時,加快推進獅子洋通道、蓮花山通道等跨江通道工程前期工作,穩步推進沈海、深岑、長深、京港澳等國家高速公路改擴建工程,加快完善「十二縱八橫兩環十六射」的高速公路主骨架網絡。

其三,攜手港澳共建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港口群。全力推動廣州港、深圳港、珠海港世界一流港口建設,增強廣州港、深圳港國際航運服務功能,加快推進廣州港南沙港區四期工程、深圳港銅鼓航道等港航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內河航道與疏港鐵路、公路等集疏運網絡,提升粵港澳大灣區港口發展能力,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和競爭力的世界級港口群。

其四,建設世界級機場群。推進廣州白雲國際機場三期、深圳寶安國際機場三跑道擴建,加快珠三角樞紐(廣州新)機場前期工作,提升珠海、惠州機場服務能力,攜手港澳共同打造世界級機場群,打造覆蓋全國、輻射全球的航線網絡。

【來源:信息時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大灣區對外高鐵主通道和城際鐵路網骨架將在2025年初步形成
    大灣區對外高鐵主通道和城際鐵路網骨架將在2025年初步形成 2021-01-14 20:12:5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苑菁菁 責任編輯
  • 11個城際項目今年開工 灣區世界級港口群機場群加速構建
    原標題:11個城際項目今年開工 灣區世界級港口群機場群加速構建   公路水路交通投資超8000億元;大灣區核心區高速公路密度達每百平方公裡8.9公裡,珠三角各市出行
  • 大灣區世界級機場群加速構建,今年新開工深惠城際(深圳段)等11個...
    讀創/深圳商報駐穗記者 姚嘉莉1月14日,省交通運輸廳副廳長、新聞發言人楊俊波在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廣東將進一步推進粵港澳大灣區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暢通大灣區對外聯繫通道,提升內部聯通水平,推動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銜接順暢、運作高效的交通基礎設施網絡,為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 粵港澳大灣區打造城際鐵路網 實現「軌道上的大灣區」
    人民網北京8月17日電(鄂智超)17日,國家發展改革委新聞發言人孟瑋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最近批覆的粵港澳大灣區城際鐵路建設規劃,將與大灣區內的高鐵、普速鐵路、市域市郊鐵路形成多層次鐵路網絡,構建大灣區主要城市間1小時通達,主要城市至廣東省內地級城市2小時通達,主要城市至相鄰省會城市
  • 粵港澳大灣區等三大區域將新建城際和市域鐵路約1萬公裡
    新華社北京12月4日電 國家發展改革委4日稱,未來五年,我國將在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新開工建設城際鐵路和市域(郊)鐵路約1萬公裡。日前,國家發展改革委召開專題會議,部署加快三大區域的城際鐵路和市域(郊)鐵路規劃建設,整體推進三大區域軌道上的城市群、都市圈發展。會議要求梳理明確未來三年開工項目,建設總規模約6000公裡,到2025年基本形成區域城際鐵路和市域(郊)鐵路骨架網絡,形成城市群1-2小時交通圈和都市圈1小時通勤圈。
  • 到2025年基本建成軌道上的粵港澳大灣區 主要城市間1小時通達
    到2025年基本建成軌道上的粵港澳大灣區 主要城市間1小時通達金羊網  作者:王莉  2020-12-17 到2025年,基本形成城市群
  • 最新最全粵港澳大灣區未來交通網絡圖
    正在規劃建設中的粵港澳大灣區,目標正是要建成世界第四大灣區經濟體。 圖3-核心城市交通 2、到2025年,粵港澳大灣區初步形成對外高鐵主通道和城際鐵路網骨架;
  • 國家發展改革委:大灣區5年內形成都市圈1小時通勤圈
    國家發展改革委4日稱,未來5年,我國將在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新開工建設城際鐵路和市域(郊)鐵路約1萬公裡。  日前,國家發展改革委召開專題會議,部署加快三大區域的城際鐵路和市域(郊)鐵路規劃建設,整體推進三大區域軌道上的城市群、都市圈發展。
  • 粵港澳大灣區打造城際交通網 摁下發展快速鍵
    國際在線廣東頻道消息(記者陳惠婷 朱子榮):日前,國家發改委正式批覆粵港澳大灣區城際鐵路建設規劃,將在繼續實施並優化原珠三角地區城際軌道交通網規劃基礎上,進一步加大城際鐵路建設力度,打造「軌道上的大灣區」。記者專訪廣東省社會科學院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研究員鄧江年、華南城市研究會會長胡剛和中山大學粵港澳研究院首席專家陳廣漢,探討大灣區發展機遇。
  • 加快推進城際鐵路網絡化 支撐服務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
    近日,國家發改委召開專題會議,部署整體推進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等重點城市群城際和市域(郊)鐵路建設,明確了「十四五」發展任務及近三年新開工項目安排。其中,粵港澳大灣區將以近期印發實施的《粵港澳大灣區城際鐵路建設規劃》(以下簡稱《規劃》)等相關規劃為重點,加快推進深惠等城際鐵路項目建設,形成以廣深港、廣珠澳和跨珠江口為主軸,「軸帶支撐、極軸放射」的多層次鐵路網絡,提升大灣區城際交通供給質量,引導和支撐大灣區建設。
  • 明年底大灣區實現「12312」交通圈
    關於推進粵港澳大灣區的交通建設,廣東省交通運輸廳黨組書記、廳長李靜提出兩個要點:首先是建設軌道上的大灣區,到2025年,粵港澳大灣區初步形成對外高鐵主通道和城際鐵路網骨架;其次,完善內聯外通的高速公路網絡,推動形成「十二縱八橫兩環十六射」主骨架高速公路網絡,到2035年達到15000公裡。
  • 穗莞深城際機前段兩站進入全面施工階段 計劃於2025年建成開通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11月4日訊 穗莞深城際鐵路深圳機場至前海段的穩步推進(以下簡稱「穗莞深城際機前段」)標誌著我市主導建設的5條城際線路發展提速。近日,這條備受大家關注的城際又有進展啦!01穗莞深城際機前段寶安站全面開工10月27日晚,穗莞深城際鐵路機前段寶安站啟動圍擋施工,標誌著該車站正式拉開施工帷幕。至此,穗莞深城際機前段前海站、寶安站兩座車站進入全面施工階段。
  • 未來5年 三大區域將新建城際和市域鐵路約1萬公裡
    新華社北京12月4日電 (記者安蓓、戴小河)國家發展改革委4日稱,未來5年,中國將在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新開工建設城際鐵路和市域(郊)鐵路約1萬公裡。
  • 2025年基本建成軌道上的粵港澳大灣區
    新聞發言人孟瑋介紹,目前,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三大區域幹線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網絡已經初具規模,截至2019年底,三大區域幹線鐵路營業裡程約2.4萬公裡,路網密度達全國平均水平的2.6倍;城市軌道交通營業裡程近3400公裡,佔全國的61.2%。
  • 粵港澳大灣區城際鐵路建設規劃獲批為打造「軌道上的廣州都市圈...
    廣州市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六大利好將助力廣州打造「粵港澳大灣區鐵路交通中心」和「軌道上的廣州都市圈」,全面增強國際綜合交通樞紐功能,提升高端資源要素集聚輻射能力,引領大灣區內  利好一:時空距離縮短  廣州中心區到南沙、佛山、東莞30分鐘通達  《粵港澳大灣區城際鐵路建設規劃》中,近期建設項目18個,其中廣州市項目11個,包括6個城際鐵路項目和5個樞紐
  • 1小時通達主要城市,力爭打造「軌道上的粵港澳大灣區」
    中共中央、國務院18日印發了《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綱要提出,要加快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暢通對外聯繫通道,提升內部聯通水平,推動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銜接順暢、運作高效的基礎設施網絡,為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 到2025年基本建成軌道上的粵港澳大灣區
    據國家發展改革委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信息,我國京津冀、長三角地區和粵港澳大灣區三大區域城際和市域(郊)鐵路將作為重大工程納入「十四五」規劃,到2025年,基本形成城市群1-2小時出行圈和都市圈1小時通勤圈,基本建成軌道上的京津冀、長三角和粵港澳大灣區。
  • 安徽快速鐵路網主骨架基本形成
    安徽快速鐵路網主骨架基本形成 2017-01-25 09:00:00來源:人民日報
  • 粵港澳大灣區城際鐵路建設規劃獲批為打造 廣深中心區有望高鐵直達
    8月3日,國家發展改革委批覆《粵港澳大灣區城際鐵路建設規劃》。 本輪規劃對廣州有哪些利好呢?廣州市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六大利好將助力廣州打造「粵港澳大灣區鐵路交通中心」和「軌道上的廣州都市圈」,全面增強國際綜合交通樞紐功能,提升高端資源要素集聚輻射能力,引領大灣區內市場高水平互聯互通,在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中展現廣州的作為和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