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時報訊(記者 成小珍 實習生 唐賓鴻 通訊員 粵交綜)在國家大力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戰略下,粵港澳大灣區交通建設將怎樣布局?1月14號,在廣東省政府舉行新聞發布會上,廣東省交通運輸廳副廳長、新聞發言人楊俊波表示,「將建設軌道上的大灣區」,粵港澳大灣區對外高鐵主通道和城際鐵路網骨架將在2025年初步形成。
大灣區重點路段車流量日均348.50萬車次
「在國家加快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戰略下,我們著重推進粵港澳大灣區交通互聯互通。」據楊俊波介紹,「十三五」期間,陸路方面,大灣區新建成廣佛肇、花莞、武深、河惠莞等約40項1394公裡的高速公路,核心區高速公路密度達每百平方公裡8.9公裡,珠三角各市群眾出行30分鐘內均可駛上高速公路。珠江口在珠江黃埔大橋、虎門大橋2條跨江通道的基礎上,新增港珠澳大橋、南沙大橋建成通車,珠江東西兩岸的往來更加便捷。
新增廣佛肇、武深高速等8條高速公路出省通道,全省28條高速公路省際通道不但聯通港澳,更連接著大灣區和粵東西北地區,並輻射至與廣東相鄰省份。通往廣西、湖南、江西、福建等4個省(區)均有5條以上的高速公路通道。
據統計,2020年下半年,粵港澳大灣區重點路段車流量達日均348.50萬車次。在廣東推進城際鐵路省方自主運營的背景下,大灣區內新增廣清、廣州東環等城際鐵路,鐵路運營總裡程達2251公裡。
水運方面,大灣區水上高速客運航線增至29條。廣州、深圳、珠海、東莞等4個位於珠江兩岸的港口已邁入億噸大港行列,廣州港、深圳港貨櫃吞吐量躋身全球前列。2020年每周都有349艘國際貨櫃運輸班輪靠泊,航線全面覆蓋世界各個國家的主要港口,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締結友好港口86對,以粵港澳大灣區為核心的世界級「港口群」正加速成形。特別是2020年,廣州港深水航道拓寬工程全線正式投入使用,實現10萬噸級與15萬噸級船舶對向通航,為粵港澳大灣區互聯互通和快速發展起到積極作用。
航空方面,廣州、深圳兩大機場躋身全球最繁忙大型機場行列,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機場群加速構建。
攜手港澳打造世界級機場群
楊俊波表示,接下來,將從幾方面進一步推進粵港澳大灣區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暢通大灣區對外聯繫通道,提升內部聯通水平,推動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銜接順暢、運作高效的交通基礎設施網絡,為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其一,建設軌道上的大灣區。加快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城際和區域幹線鐵路建設,做好城際鐵路線網規劃、線路銜接、運營調度等頂層設計專題,推動多層次軌道交通融合發展,實現資源集約利用、運營組織一體化和軌道交通跨市互聯互通。2021年將建成廣佛環線南段和佛莞城際,新開工深惠城際(深圳段)、珠肇、等11個城際項目。粵港澳大灣區對外高鐵主通道和城際鐵路網骨架將在2025年初步形成。
其二,完善內聯外通的高速公路網絡。保質保量推進深中通道、黃茅海通道等工程建設,在推進灣區內互聯互通的同時,進一步提高大灣區輻射大西南地區的範圍。同時,加快推進獅子洋通道、蓮花山通道等跨江通道工程前期工作,穩步推進沈海、深岑、長深、京港澳等國家高速公路改擴建工程,加快完善「十二縱八橫兩環十六射」的高速公路主骨架網絡。
其三,攜手港澳共建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港口群。全力推動廣州港、深圳港、珠海港世界一流港口建設,增強廣州港、深圳港國際航運服務功能,加快推進廣州港南沙港區四期工程、深圳港銅鼓航道等港航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內河航道與疏港鐵路、公路等集疏運網絡,提升粵港澳大灣區港口發展能力,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和競爭力的世界級港口群。
其四,建設世界級機場群。推進廣州白雲國際機場三期、深圳寶安國際機場三跑道擴建,加快珠三角樞紐(廣州新)機場前期工作,提升珠海、惠州機場服務能力,攜手港澳共同打造世界級機場群,打造覆蓋全國、輻射全球的航線網絡。
【來源:信息時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