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2019年地震上千次,未來30年7級以上地震概率90%,9級沒有?

2020-12-14 騰訊網

作者:文/虞子期

在科學中,地震的發生可以說時常都有,從全球範圍來講,其實大多數地震都是發生在「環太平洋地震帶」上,當然除此之外,其他多數都是發生內陸地區的板塊之間或者斷層帶附近。而每次發生地震之後,科學家們進行研究或說明,也是以板塊運動或者斷層帶滑動講解為主,也就是說明地球引發地震的一個基本情況,這樣我們就可以明白地看出,地震的發生情況或產生的影響有多大。

2020年已經到了,世界各國也可以看到在前一年整體的地震情況,而最近,日本就發布了一個全年的地震數據,我們來看下。

首先,我們要知道日本是一個地震頻繁的國家,除了地震之外,火山噴發或颱風的影響也是常有,所以在防禦自然災難方面,日本的能力可能還是比較強的。根據日本氣象廳科學數據顯示,在2019年的時候,日本全國總計發生了1539次日本標準震度為「1」的地震(截止2019年12月25日),平均每天就有4次,所以說從這裡也可以看出來日本的地震真的是超多,是上千次了。而5以上的地震共有9次,最強的地震之一是在2019年6月18日,位於日本山形縣海域發生的芮氏6.7級地震,並且還發布了海嘯預警,這就是一個基本的情況。

地震在科學之中無法進行預測,這個也不是我們第一次說了,而對於地震概率的問題,我們經常看到,雖然是一個不精確的地震說明數據,但是例如日本,美國等機構也經常說明。確實在這個報告之中,日本也發布了一項關於未來地震的說明情況,這個準確的來說,日本每年幾乎都要發布了。根據日本在2019年2月的一個預估數據顯示,在未來的30年之中,日本東北部分地區發生7級(芮氏規模)以上地震的概率高達90%,所以這個概率是非常的高。不過發生2011年3月11日東日本大地震那樣9級地震的概率幾乎為零,也就是幾乎沒有,算是對日本的一個好消息。

所以說,從日本公布的這個說明情況來看,地震在日本算是一個「高危」自然災難,而上面我們說了,地震無法預測,日本公布的這個也是一個地震概率,所以只能作為參考。並且日本氣象廳也表示,今後無論何時何地發生帶來災害的地震都不足為奇,所以說日本對這些「看得還是比較開」。當然,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畢竟我們地球隨時可能都是「搖擺不定」一樣,地震無法預測在世界上都是一個難題,所以說只能發展其他的技術來進行防禦,就如我國如今的地震預警,已經全方位實施了。

按照科學報告指出,地震預警在我國發展可以說非常「迅速」。初步預估今年將會在多省實現秒級預警,這樣全方位的覆蓋將會帶來更大的便利,那麼地震之後,我們就能夠更快地實現防禦,減少地震帶來的影響。如今很多地區實現提前幾十秒的預警完全是沒有問題了。當然具體的情況還是要看地震的強度以及地震波傳播的強度,所以這個預警時間是處于波動性的,我們期待科學界早點實現更加提前的預警吧,這樣我們對地震的擔憂也就不那麼強了。

相關焦點

  • 日本未來30年8級地震或較高,全球2019年至今最強7.5級
    當然地震的出現分類還是有幾種,例如板塊運動,人類地質改變等造成的地震,日本就算是一個地震多發的地區,幾乎每天都有大小地震發生,前段時間不是日本北海道還出現了5.5級地震嘛。根據科學最新預報顯示,日本科學界再次對地震進行了預測,當然我們說了地震無法預測,日本科學家們公布的這個是地震概率預測,根據數據顯示,在今後30年日本發生芮氏7~8級地震的可能性高,也就是最強達到8級,提醒人們不能放鬆警惕。所以說日本的大地震還是挺恐怖的,當然最為恐怖的就是日本位於存在海溝,海溝誘發的大地震才是科學界最為擔憂的。
  • 外媒:日本東北地區30年內發生7級地震概率達90%
    參考消息網3月4日報導日本政府地震調查委員會日前公布了日本太平洋沿岸地震風險長期評估報告,指出福島、宮城、巖手以及其周圍發生7級地震的風險仍高。據新加坡《聯合早報》3月4日報導稱,最新出臺的預測報告中引人關注的是,之前經歷9級大地震的東日本被列入地震高風險地帶,日本東北部分地區30年內發生7級以上地震的概率高達90%。
  • 日本未來30年發生特大地震概率進一步上升
    據日本共同社報導,日本政府地震調查委員會2月9日發布評估稱,延伸於東海至九州海域的南海海槽沿線30年內發生芮氏8至9級大地震的概率較去年略有提升,截至今年1月1日達「70%至80%」。該委員會每年1月1日都會推算日本周邊海底以及全國活斷層(指目前正在活動著的斷層)附近區域發生地震的概率,而這一超高概率也是首次出現。
  • 7.4級大地震後!美國、日本、紐西蘭又先後發生5.5級以上地震
    根據日本氣象廳的消息指出,本次地震強度是達到了6.2級強震,也是這三次5.5級以上地震最強的,位於日本千葉縣近海附近,不過本次地震沒有引發海嘯,所以是一個非常幸運的事情。根據科學報告指出,本次地震引發了千葉縣周邊多地有明顯震感,其中東京某高層建築持續輕微晃動了約30秒,許多在睡夢中的民眾被震動驚醒。
  • 2019年全球至今第2強震發生!秘魯地震等級7級
    作者:文/羅兆春 在科學中,地震的發生是一個正常現象,當然處於環太平洋地震帶上的地區地震稍微比較多一點,所以我們時常也會看到一部分大小不一樣的地震數據,根據科學最新報導,自2019年2月22日位於厄瓜多東部邊境發生7.5級地震之後,在3月01日16時50分
  • 全國2019年共發生30次5級以上地震,廣西2次5.2級地震強度和地震頻...
    2020年全國地震局長會議1月7日下午至8日在北京舉行。中國地震局在會上發布最新完成的《2019年地震年報》顯示,2019年中國共發生30次5級以上地震,其中大陸地區20次,臺灣及近海10次,地震災害共造成19人死亡,427人受傷。
  • 2019年河南共發生1.0級以上天然地震62次 其中包括9次2級地震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孫煊哲實習生李靜雅通訊員劉臻張婷婷大河報訊 1月8日,記者從河南省地震局獲悉,2019年全年河南地震臺網共記錄1.0級以上天然地震62次,比2018年多56次,其中包括9次2級地震。
  • 日本未來30年發生6級以上地震概率:千葉85%橫濱82%
    人民網東京6月26日電 據《讀賣新聞》網站報導,日本政府地震調查委員會26日發布了2018版《全國地震預測地圖》,顯示了未來30年內發生震度為6弱以上地震的概率分布情況。 該預測地圖是根據南海海溝等板塊邊界與主要活斷層、板塊內發生的地震歷史製作出的。
  • 日本有大地震和海嘯?今年全球已發生6級以上地震20次,最大7.7級
    在地球上,日本的地理位置可以說比較特殊,可以說完全是四面環海,同時日本也是世界地震相對較為活躍的國家之一,因為是位於環太平洋地震帶附近。按照日本調查委員會的公告顯示,初步預估千島海溝附近在30年以內,有7%-40%的概率發生芮氏8.8級以上的地震,所以這能有大地震發生的概率。
  • 日本又現5.6級地震,3月已有5次6級(包括6級)以上地震
    而根據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在北京時間3月26日13時52分,日本火山列島地區又發生了一次相對較大的地震,中心坐標為北緯22.80度,東經143.45度,等級大小為5.6級,震源深度140千米。雖然這次的地震強度不是很大,但是在3月以來的5級至5.9級地震區間還是相對較強了,本次地震由於離陸地區域較遠,所以沒有什麼影響。
  • 2019中國地震年報出爐:共發生30次5級以上地震
    記者從地震年報中獲悉,2019年我國共發生30次5級以上地震,其中大陸地區20次,最大為4月24日西藏墨脫 6.3 級地震;臺灣及近海發生10次,最大為4月18日臺灣花蓮縣海域 6.7級地震。從各省份來看,臺灣及近海發生5級以上地震10次,其中6級以上地震2次,最大強度為6.7級,數量和強度在全國各省中排名第一。
  • 2019年全球共發生119次6級以上地震 最大7.8級
    《年報》稱,2019年全球共發生119次6級以上地震,其中9次為7級以上地震,級別最大的地震為5月26日秘魯北部7.8級地震。全球7級及以上地震頻次少、強度低,打破了2004-2018年全球每年都有8級以上地震發生的強活動狀態。我國大陸及周邊2019年以來無7級以上地震發生,地震活動水平較弱。
  • 7級大地震!日本發生2020年全球第二高地震,地球又不穩定了?
    但是沒想到的是,就在地震專家們討論前面地震的時候,在北京時間2月13日18時33分左右,位於日本千島群島海域又地震了,發生了7.0級大地震,震源深度150千米,所以非常的強,這也是2020年全球震級第二高的地震。
  • 5.11日本又地震了!本月已3次5級以上地震,會有9.3級大地震嗎?
    當然對於日本說出來的9.1級、9.3級大地震來說,確實屬於罕見情況,並且預測說明在地震之後,還可能引發大海嘯,最高可能引發29.7米高度。 當然這次的5.5級地震也不能說是9.1級、9.3級大地震的前兆,日本預測的地震也沒有指出與這些小地震有關,大家完全不用管。甚至可以說日本未來會不會發生大地震都是一個未知數。
  • 中國地震局:2019年全球共發生119次6級以上地震
    中新網北京1月8日電 (記者 孫自法)2020年全國地震局長會議7日下午至8日在北京舉行。中國地震局在會上發布最新完成的《2019年地震年報》顯示,2019年全球共發生119次6級以上地震,其中7級以上地震9次,最大為5月26日秘魯北部7.8級地震。
  • 平均一天4次!日本2019年地震超1539次 氣象廳這樣說
    圖源:NHK日本是一個地震災害多發的國家。據日本氣象廳統計,僅在2019年,該國就發生了1539次日本標準震度為「1」的地震,平均每天就有4次。據日本放送協會(NHK)網站30日報導,今年,日本國內觀測到日本標準震度5弱以上的地震為9次,其中,今年6月在山形縣海域發生的日本標準震度6強的地震中,就曾造成多人受傷和建築物損壞。據日本氣象廳消息,截止本月25日,該國國內觀測到日本標準震度超過1的地震共發生1539次。其中,觀測到震度在5以上的地震共有9次。
  • 臺灣花蓮縣6.7級地震 近5年發生14次6級以上地震
    中新網4月18日電 綜合報導,18日13點01分,臺灣花蓮縣海域(北緯24.02度,東經121.65度)發生6.7級有感地震,全臺各地明顯搖晃。花蓮被稱為「濱海之城」,其所處的位置較易發生地震,近5年來,花蓮就發生了14次6級以上地震。
  • 日政府機構預測:30年內日本恐發生7-8級大地震
    (共同社)海外網2月26日電 據日本共同社報導,26日,日本政府地震調查委員會發布報告稱,日本東北-關東地區的日本海溝附近海域在今後30年內,發生芮氏7-8級大地震的可能性非常高。2011年3月,日本東北部太平洋海域發生了芮氏9.0級的大地震,也就是東日本大地震。地震調查委員會在同年11月,重新制定了長期評估方案。
  • 2019年我國大陸共發生20次5級以上地震 最大6.3級
    央廣網北京1月7日消息(記者陳銳海)近日,中國地震局發布《2019年地震年報》(以下簡稱《年報》),介紹了2019年我國及全球的地震災情。《年報》顯示,2019年,我國共發生30次5級以上地震。其中,大陸地區發生20次,低於年均24次的平均水平,級別最大的地震為4月24日西藏墨脫6.3級地震;臺灣及近海發生10次地震,級別最大為4月18日臺灣花蓮縣海域6.7級地震。
  • 疫情下的日本真的地震了,專家預測未來會出現9.1級大地震海嘯
    據日本共同社18日報導,當地時間4月18日下午5點26分(北京時間4點26分),日本小笠原群島以西(北緯27.2度,東經140.7度)發生震源深度490公裡,震級6.9級的地震。東京市民表示,當時感覺「房間像搖船一樣晃動起來」。這次地震雖是強震但這次地震並沒有產生海嘯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