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高寒地區首個地下車輛基地建設正酣 地鐵安通街基地明年6月...

2020-12-20 東北網

黑龍江日報6月10日訊 樁機林立、工程車穿梭……日前,位於哈市香坊區紅星街以東、規劃安通街以北、規劃城市三環路以西區域的哈爾濱地鐵3號線安通街車輛基地施工正酣。該項目作為全國高寒地區首個地下車輛基地,預計明年6月底主體竣工,屆時,將滿足72列地鐵車輛停放。

9日,記者在安通街車輛基地施工現場看到,這裡機械林立、機聲轟鳴,混凝土泵車、渣土車穿梭往返,挖掘機、裝載機、旋挖鑽機等大小機械設備形成了龐大的機群交叉作業面。

「安通街車輛基地共分五大區,即車輛運用及工程車庫區、車輛運用及工程車庫前岔行區、檢修庫區、檢修庫前的岔行區以及卸車場區域。該基地將用來停放和檢修地鐵3號線列車,同時也是地鐵2、3號線和將來遠期線路進行大架修的共享基地。」哈爾濱地鐵集團總工辦工程師陳洪強告訴記者,由於地勢原因,安通街車輛基地將全部建在地下,地上則用於住宅和商業開發,既節約了土地,又優化了城市空間布局。建成後,車輛基地將成為我國高寒地區首個地下車輛基地,這裡還將建成1240米的地下地鐵車輛試車線,用來在地鐵檢修過後進行試跑磨合。

由於安通街地形東高西低落差較大,地表結構複雜,地下粘土及地表水多,這給車輛基地的基坑挖掘和混凝土澆築施工帶來了不小的難度。「面對試車線基坑深、坡度大、作業面小等施工難點,項目部採用臺階分層法施工,通過把大坡度分割成為若干個2米高的臺階進行施工,最深處約需分8個臺階面作業。從4月份復工以來,試車線已累計挖運土方3600立方米。」陳洪強說。

記者看到,項目建設施工緊張有序,防疫措施依然毫不鬆懈。掃碼、測溫、登記,在該項目現場入口處,防疫措施一樣不少。為了保證人員安全,安通街車輛基地對返崗人員實行分區分級封閉式管理,嚴格進出場掃碼實名制考勤、體溫檢測和場地消殺處理。「目前施工人員全部做過核酸檢測,檢測結果為陰性才可以進出施工。項目部也在出入口閘機上安裝了人臉識別系統,方便公司實時掌握施工現場情況。施工現場實行全員封閉管理,且每天都要對住所和辦公區域進行兩次消毒。」該項目副總工程師周文平告訴記者。

相關焦點

  • 陝西建工「開元號」盾構機在中鐵裝備洛陽基地下線
    9月4日,由中鐵裝備集團設計研發製造的中鐵452號盾構機——「開元號」,在中鐵裝備洛陽基地順利下線。該臺設備是中鐵裝備集團與陝西建工集團聯袂馳騁秦漢古城西安地鐵的首臺盾構機。  據了解,「開元號」將用於西安地鐵6號線一期工程,後期將繼續用於類似於西安地區地質條件(溼陷性黃土、沙層、砂卵石)的地鐵施工工程。設備的順利下線是洛陽、西安兩大古城攜手合作走向共贏的結晶,呈現出一幅古都聯袂奏響秦漢和諧交響曲的美好畫面。
  • 齊魯交通建設國內首個智能網聯高速公路測試基地
    >>點擊h5揭秘|國內首個智能網聯高速公路測試基地來啦!「該項目是在濱萊高速公路改擴建項目原址保留路段進行建設,全線共計26公裡。根據改擴建項目進度,新路計劃於2019年9月全線通車,屆時,原址高速公路將作為封閉測試場地獨立運營。
  • 45個月開通青城地鐵,刷新了城市首條地鐵建設速度
    2019年,在幅員遼闊的中國正北方大地上,有一支鐵軍「畫」下了一條劃時代的偉大之線——呼市地鐵1號線。這一條線,是全國第一條真正意義全生命周期的PPP地鐵線;這一條線,圓了300萬青城市民翹盼多年的「地鐵夢」;這一條線,用時不到45個月即實現通車試運營;這一條線,創造了國內開通最快的「首條」地鐵記錄。匠心繪就傳世佳作。
  • 蕪湖軌道基地,眾多車輛和不常見的軌道,絲毫不輸合肥地鐵
    地鐵就該在地下?南京地鐵運行在高架上,收穫的全部是美景蕪湖軌道交通車輛段以上便是蕪湖軌道交通車輛段,也就是蕪湖軌道交通基地。這裡面目前停泊著蕪湖軌道交通1號線的部分車輛,沒調存車線可停車12輛、兩列車。
  • 長春召開中國首個高寒地區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論壇
    長春召開中國首個高寒地區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論壇 近日,中國首個以推動高寒地區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為任務的高層論壇在長春開幕,共吸引到了來自全國新能源汽車領域的超過350名專業人士參加。
  • 地鐵2號線哈北車輛基地復工,首輛機車7月進站
    龍頭新聞訊 日前,位於哈爾濱北站西北側的哈爾濱市軌道交通2號線一期工程哈北車輛基地全面復工,建成後這裡可以停放40餘輛機車。今年7月,這裡將迎來首輛機車進站。哈爾濱市軌道交通2號線一期工程哈北車輛基地位於地鐵2號線哈爾濱北站西北側,其北側毗鄰規劃榮昌路,現狀為薛家屯村莊,南側為規劃淮河大街和既有濱州鐵路,西側為昆明大街,東側為城市四環快速路。2日,記者在現場看到,這裡的工人有的在綁紮鋼筋,有的在澆築水泥。
  • 中國中車在美國首個製造基地奠基 位於麻薩諸塞州春田市
    中車斯普林菲爾德工廠預計投資6000萬美元,佔地40英畝,為當地提供150個就業機會。工廠將於2018年投產,首批生產的284輛地鐵車廂將於2023年年底之前替換已經服役三四十年的波士頓紅線和橙線地鐵車廂,連接久負盛名的哈佛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
  • 正道集團 將在全國建設多個生產基地
    首個基地預計2020年實現量產今年北京車展,正道集團攜三款重磅車型——全球首發的豪華轎車H500和豪華SUV K350,以及中國首發的正道超跑HK GT亮相。同時,正道集團正以百萬輛級和多基地的規劃目標,在全國各地落實建立生產基地,在寧波的首個基地預計2020年實現量產。Q:請問這三款車是概念車嗎?未來會量產嗎?正道集團執行長徐建國:正道集團不會推出單純意義的概念車。某些公司通過做概念車,進行市場測試,但最後並不會量產,顯然量產和測試的差異很大。
  • 【區域】三河:光環燕郊雲計算基地三期工程加快建設
    光環燕郊雲計算基地三期工程加快建設 投產項目建設了2棟雲計算數據中心及配套設施,提供近6萬臺伺服器的雲計算能力。」北京光環新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運營經理趙明介紹,基地三期工程目前正全面加快建設進度,預計今年三季度可實現結構封頂,明年投入使用,預計可承載30到40萬臺雲計算伺服器。 5月27日,位於燕郊高新區的光環燕郊雲計算基地施工現場一片繁忙,工人們正在進行首層主體結構施工。
  • 中車享譽世界的南北八大機車製造基地在哪?央企的中國製造多牛!
    公司始建於1908年,坐落於歷史文化名城南京,擁有位於南京、江門、杭州、合肥、蕪湖、蘇州、常州等地11家控股子公司、7大產業基地,現有員工7000餘人,其中工程技術人員1600餘人。公司先後獲得印度、香港、新加坡、阿根廷、奈及利亞、肯亞等16個國家和地區的市場訂單。
  • 1號線首輛地鐵明年8月到合肥 平均時速提升可達35km
    最快在明年盛夏季節,第一輛地鐵列車將從南京運抵合肥1號線南端,而濱湖車輛段的建設將為列車「入庫」做好準備。昨日,記者從合肥市建設部門獲悉,地鐵1號線濱湖車輛段與綜合基地施工項目正在招標,該項目概算5億餘元,目前已具備開工條件。
  • 中國發布工業級5G終端基帶晶片;全國首個區塊鏈智慧財產權基地將落戶...
    包括「自動駕駛方法、裝置、設備、系統、車輛和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車輛碰撞的預警方法及裝置」、「車輛駕駛風險應對方法、裝置」、「車輛通信方法、裝置、計算機可讀介質及電子設備」等。訂單包括車路協同路網基礎設施、智能路口、車聯網等相關應用系統的建設,這有望加速推動廣州開發區以及粵港澳大灣區智能網聯示範高地建設。
  • 合肥地鐵3號線「轉戰」空中作業 車型或採用B2型地鐵車輛
    合肥軌道交通建設傳來好消息,軌道3號線已經從地下施工順利「轉戰」到空中作業。隨著3號線相城路站站臺層實施混凝土澆築,全市首個高架段車站工程正式進入了上部主體施工新階段。
  • 地鐵28號線延至廣渠東路 明年開工2022年建成
    駛出北京東站後,線路還要經過大郊亭中路、廣渠路敷設至百子灣地區。 延伸至百子灣地區後,28號線全長從6.46公裡延長到8.77公裡,依然是全為地下線,工程全部位於朝陽區。 8站變9站 5座能換乘 線路走向和長度發生變化的同時,28號線的車站數量也從去年的8座增加至9座。同時,還將設廣渠東路車輛基地1座,佔地大約23公頃。
  • 天津地鐵5號線直通文化中心 地下樞紐明年建成
    2011年可以稱作天津的「地鐵年」,這一年裡,不僅地鐵2、3、9號線將陸續開通,地鐵5、6號線的建設也將全面展開。昨天記者獲悉,文化中心的越秀路下沉隧道工程已經正式動工,正在建設的地鐵5號線將與越秀路下沉隧道垂直相交,並在文化中心設站,未來市民可以乘地鐵到文化中心參加各種活動。
  • 加快洛陽副中心建設系列述評之二:構築全國先進位造業基地
    省委、省政府召開的加快洛陽副中心城市建設工作推進會明確要求,要突出產業特色,堅持把製造業高質量發展作為主攻方向,緊緊扭住創新驅動和轉型升級兩個關鍵,推進產業鏈和創新鏈融合,推進軍民融合,推進位造業和服務業融合,構築全國先進位造業基地。  作為「一五」時期全國8個重點建設的工業城市之一,構築全國先進位造業基地,洛陽被寄予厚望,當義不容辭。
  • 濟南地鐵明年有望孫村造 生產基地暫定孫村工業園
    10日,記者獲悉,濟南第一輛地鐵有望明年3月由青島運往濟南,應用於最早完工的R1線中。目前,濟南的地鐵生產基地正在籌建中,暫定在孫村工業園,濟南地鐵「濟南造」很快就能實現啦。前期,地鐵R1線招標採購了96輛(4輛編組× 24列)B2型地鐵車輛,最高運行時速為100公裡,初期時速為46公裡,高於普通地鐵線路36公裡左右的時速。一節車廂定員240人左右,以國內其他城市地鐵的運營經驗為例,預計一列四節(輛)編組B2型車,定員960人;一列六節(輛)編組B2型車,定員1440人。
  • 雅安:協同建設成渝地區大數據產業基地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作出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加快建設數字中國的重大戰略部署,今年又多次強調要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為新時代大數據創新發展提供了方向指引。特別是黨中央作出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重大戰略部署,明確要求四川與重慶聯合創建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省委十一屆七次全會明確提出,「支持雅安建設成渝地區大數據產業基地」,為雅安發展大數據新經濟提供了重大機遇。
  • 支持洛陽建設全國先進位造業基地
    昨日,記者從市工信局獲悉,省工信廳近日印發《關於支持洛陽市建設全國先進位造業基地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從支持洛陽市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等6個方面提出22條支持措施。在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方面,《意見》支持洛陽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裝備製造產業集群,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新型材料產業基地,建設中西部最大的高端石化產業基地;支持洛陽發展綜合性節能環保產業集群,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建設國際先進光伏生產基地和中西部地區重要的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支持洛陽製造業設計能力提升,打造「設計之都」。
  • 北京首個「公轉鐵」綠色物流基地啟動
    由北京鐵路局和錦繡大地共同打造的首個綠色物流配送基地,在北京貨運中心大紅門營業部西貨場揭牌。公路運輸,貨車每年在京津冀地區排放的CO2量達到36.15萬噸,再送入終端消費市場,每年還將在北京地區增加26.50萬噸的CO2排放。而改用「公轉鐵」,每年京津冀地區將減少CO2排放量為62.65萬噸。其中北京地區減少不低於26.15萬噸。每年減少進入京津冀地區30噸貨車73萬輛次,減少北京地區2噸貨車1100萬輛次。1月23日揭牌的綠色物流配送基地位於南四環中路南側1公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