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生活成本高昂,普通打工族經常埋怨人工入不敷支。而近日美國房地產中介機構世邦魏理仕(CBRE Group Inc.)發表《2020全球生活報告》,當中發現香港一名全職打工仔的平均年薪為61,022美元(約47.2萬港元),成為全球平均月薪最高的城市;若以月薪計算,一名打工仔的平均月薪約3.9萬港元,接近4萬。
看點
1
網友:我被李嘉誠平均了
平均數同時計算社會上兩種最極端的收入情況,正如網民笑言,「我與李嘉誠人均月入五千萬」,在貧富懸殊之下,平均數無法反映市民的現實生活。「打工皇帝」年薪逾億,中環有些人被稱為「月球族」(月入百萬)甚至星球族(一星期薪酬百萬),同時本港近140萬人口被劃入貧窮線下,二人家庭月入少於10,000元。將兩者相提並論,甚至以平均月薪討論香港人的富裕程度,顯然不反映社會現實。
根據香港政府統計處最新《綜合住戶統計調查按季統計報告》,就業人士每月入息中位數為1.9萬元。也就意味著如果將香港人口收入順序排列,實際上有一半人口月入低於2萬。數據更顯示,月入低於平均數4萬元的人口佔全港八成,45萬人月入低於1萬元,月薪低於均值的市民才是真正的「沉默大多數」。他們被平均數的計算方法無視,卻受貧富懸殊下的高昂生活成本所害。
看點
2
數據背後的虛幻
香港平均薪金冠絕全球,人均GDP位列全球第13位之後,亮麗的經濟數據背後不免讓人以為香港生活舒適、市民安居樂業。然而實際上這些光鮮的數據背後充滿著心酸,很多的社會發展成果未能雨露均沾,大多數財富被極少數人佔據,貧富差距也冠絕全球。
經濟的高速發展,伴隨而來的高樓價及高物價環境亦使月入少於中位數的市民生活更加艱難。
根據《2020全球生活報告》,香港平均樓價高達972萬港元,位居全球第一。根據經濟學人智庫進行的《全球生活成本調查2020》,香港其他生活成本如麵包、牛奶、咖啡等都要價不菲,各項生活必需品價格位列全球第2至8位不等。身為港人即使月入達到中位數,在扣除生活開支之後要儲錢買樓亦不容易。
所謂「不患寡而患不均」,或許這堅尼係數長期高企的都市裡,已經聽得耳熟能詳。
看點
3
疫情下的精英階層都生活困難
今年疫情的來襲,給原本貧富差距嚴重的香港帶來了災難性的影響,前段時間,工會做了一次調查,被採訪的人中,四成半處於失業狀態。除了普通人之外甚至連企業高管,行業精英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衝擊。
1.明星服裝設計師去做快遞員
PatrickHo是香港著名服裝設計師,曾經獲得過澳洲羊毛局頒發最佳設計師大獎,做到了行業大佬的位置,經常為明星設計演出服裝,梁靜茹、任賢齊、anglebaby……都曾找過他。
他之前工作的職位叫時裝設計總監,每個月薪水6萬,並且在內地也有自己的時裝店,在眾人眼裡,他就是身帶光環的社會精英。
但是……他現在的工作是快遞員。
2.TVB藝人轉做搬運工
莫家淦,出名的TVB綠葉王,以前主力做主持,現在的重心主要是在演戲上,雖然都是配角,但也是位高產藝人。
光2020年,已經播了10部他拍的戲了。他還演了《愛·回家之開心速遞》裡的保鏢王朝。
疫情期間工作量大減,收入也大減,生活主要還是靠積蓄,而且還有兩個孩子要養。
最近有網友拍到莫家淦在貨櫃場搬東西,而且搬的還是大型的太陽能板,很費力氣。
這真的不是劇組片場,他就是在當搬運工,一天900港幣,還連幹了好幾天。中午匆匆吃兩口飯,就趕著開工。
3.空少做保安
疫情後,航班停飛,國泰航空、香港航空,全都陷入了危機,機組的工作人員,不是裁員就是無薪假。
王先生,就是國泰港龍航空的員工,做了3年多的空少,進入今年以後,被迫放起了無薪假。
為了維持生計,王先生送過外賣,幹過倉庫管理員,靠這些兼職增加收入。
4.公司高管送外賣
今年50多歲的一位叔叔,原本在一家獵頭公司工作,位於公司高層,職位高、薪水高,但是今年受疫情影響,公司生意不好,就拿這些高薪水的高管開刀,全部裁掉。
這位先生,雖然積蓄不少,但還要還房貸,每晚都焦慮到睡不著覺。現在他也跑去送外賣了,雖然薪水不多,但好歹是有錢進帳了,總好過坐吃山空。
看點
4
總結
如今疫情嚴峻的香港,雖然連續3日個位數確診案例,但依然在增長,要想社會重新進入軌道必須徹底控制疫情。
另外關於香港貧富差距問題,「港人平均月薪達4萬」的幻象,政府是時候透過財富再分配,例如從提高最低工資增加基層收入,或從增建房屋、改善公營醫療系統等減輕基層生活開支等,以將結構性貧窮消滅。
往下翻,去評論吧,舞臺交給你們。
熱門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