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古代建築中,大多採用榫卯結構,許多建築物依靠木材的縫隙來精確支撐,許多古建築沒有水泥或鋼筋,但它們仍然可以維持數千年的穩定,古代沒有釘子,但古人仍能用自己的智慧建造高樓亭臺,現代建築多為鋼筋混凝土結構,木結構建築較少,然而,在中國貴州,2016年建成了一座完全採用榫卯結構的高層建築,一度引起熱議。
這座建築是我國貴州貴州境內的獨山縣的水司樓,這座建築物是木頭做的,它高99.9米,共24層,這樣的高層木結構建築在我國也比較少見,尤其是在施工中沒有螺絲釘,完全依靠榫卯的施工模式,可見其建築極其精美,精彩地運用了中國古代建築的精髓,而這座「神奇」的建築也成為了網友們最喜歡參觀的地方。
它建成後,贏得了很多人的關注,現已成為當地著名的風景名勝區,這座建築的風格很少見,與附近的山很和諧,這座建築的設計更緊湊,形狀更精緻,總的來說,它呈現出古代建築的風格,與當地的景觀結合得很好。
整個建築佔地5900平方米,建築面積6萬平方米,可見其建築規模宏大,這座建築反映了高水族的強烈的民族風格,同時,它也是世界上最大、最壯觀的水族館建築,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
水司樓集展會、酒店、旅遊等方面的功能區,成為一個大型綜合體,其中,最突出的是水族特色,當然也蘊含著許多少數民族特色,堪稱當地較為輝煌的地標性建築,在某種程度上,它也反映了中國古代建築技術的智慧。
這座建築依山傍水,注重建築與景觀的協調,可以說,在施工技術上有很多奇思妙想和高超的技術,當然,代價是巨大的,建築整體布置採用弧形布置方式,當遙相在遊泳池前時,有一種強烈的擁抱感。
目前,這座建築還申請了三項世界紀錄,可以說是一座非常搶眼的建築,整座建築氣勢恢宏,屋簷層層,整個建築的形狀對稱有序,不過,據說當地政府花了近2億元建設這座大樓,甚至還為此借錢,因為地方財政收入只有10億元,因此,關於這座建築被稱為「面子工程」的評論如此之多,而這座建築的初衷註定會受到吐槽。
你覺得這棟樓怎麼樣?你還知道哪些奇特建築?歡迎在評論區分享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