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坤明:我一直覺得西安城牆裡的秦王府如果可以復原,就完美了

2020-09-10 朱坤明

秦朝、唐朝、漢朝,這幾個有輝煌戰績的朝代,國力強大,世界上很多國家都來到這裡學習先進的建築技術、繪畫和農業生產等,明朝在西安重新修建毀壞的城牆,建設鼓樓、鐘樓和秦王府,一直到現在還是著名的旅遊景點,遊人如織,只是秦王府因為戰亂毀壞,還沒有被提上復原日程,挺遺憾的。

西安市是一座文明古都,歷史文化名城,小時候來過一次,只不過記住了動物園和帶有電線的公共汽車。2004年再來的時候,有了初步印象。

秦王府、鼓樓、鐘樓、城牆等如果能夠一起展現在世人的面前,多麼完美的傑作,人家大同、太原把城牆建的多好,電影節都在那裡舉辦,明星雲集,也提高了人氣和經濟。

秦王府現在只剩下土城牆,原來的王府建築早已經灰飛煙滅,消失在歷史長河裡。完整性很重要,就像平遙古城

大西安包括的秦朝都城,漢長安城,唐朝的三大殿等如果一 一呈現在世人面前,外國人也會對他們先輩記錄的中國強盛王朝再次頂禮膜拜。這需要魄力和決心,拿出人家大同的勇氣。


做有愛心負責任的電影劇本作家,朱坤明

相關焦點

  • 朱坤明:重現漢唐雄風,我還是一直主張把漢長安城恢復重建
    西鹹新區也交給了西安,位於秦漢新城的大秦帝都,加上漢未央宮、隋唐長安城,明朝的秦王府、城牆和鐘樓鼓樓,如果都恢復過來的話,那氣勢一定會讓大家揚眉吐氣,民族自豪感爆棚。 我是喜歡帶著煮熟的雞蛋 我喜歡漢城湖景區裡的大水車,還有水裡的天鵝和彩色的魚。漢長安城遺址區,我喜歡四處走走玩玩,感受大漢王朝的繁華。我一般都是沿著豐產路和石化大道穿越這一景區,石化大道那裡車輛挺多,塵土飛揚的。
  • 朱坤明:鹹陽園的秦始皇雕塑、城牆,西安世博園裡拍攝的
    鹹陽離西安實在是太近了,我從前喜歡從城西客運站、涇渭工業園走路去鹹陽,隨便走走玩玩,帶上書本和收音機,涼開水、油潑辣子夾饃、子卷、煎餃,外面買的牛肉餅和水煎包等。在鹹陽玩到天黑,主要在渭河邊,然後從陳陽寨那裡坐公交車返回。現在隨著西鹹新區的成立,西安地鐵也修到了鹹陽,以後會進入主城區。
  • 西安秦王府城牆倒塌,揭秘秦王府由盛轉衰的過往
    西安秦王府為明太祖朱元璋次子朱樉的王府,從洪武四年(1371年)開始營造,至洪武十一年朱樉就藩時才營造完成,整個過程歷時七年,可謂耗費甚大。隨著歷史的變遷,現在只存在幾段城牆遺址:南面城牆、東面城牆、北門城牆和西面城牆,此次倒塌的便是保存較好的南面城牆遺址的西段(南面城牆遺址分為東西兩段)。
  • 屹立了六百年的秦王府城牆,為何今天倒塌
    【事件】事故發生在西安,今天上午,屹立了六百年的秦王府城牆局部倒塌,現場有四名民眾被坍塌時濺起的磚石擦傷,另有一輛公交車、三輛私家車受損。為何屹立六百年都沒倒,偏偏今天倒了?【哪個城牆】倒塌的城牆不是西安城牆,也不是秦始皇城牆,而是明朝的秦王府城牆遺址。這個秦王,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的第二個兒子朱樉。倒塌的部分是2009年實施的保護砌體。秦王宮的城牆由兩部分構成:夯土層與磚牆。夯土層的保護難度很大,所以需要磚牆在外面將其包住,以減少風雨浸害。
  • 西安又上熱搜了,兩座城牆背後的「秘密」,你知道多少?
    這是小漁的行旅日記,走走停停,和我一起看西安。「西安城牆塌了」的消息一經發出,就引發了很多網友的關注。很多外地的小夥伴誤以為是自己曾經遊覽過的西安明城牆景區,實際上坍塌的部分是西安新城廣場的秦王府城牆。目前從官方傳來的消息已知,此次城牆坍塌幸運地是沒有造成人員傷亡,文物本體沒有受到破壞,文物部門也已經開始落實搶險保護等措施了。
  • 朱元璋之痛:西安鬧市中那一段殘破的城牆,原來有這麼一段歷史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馬俊武西安新城廣場南邊有兩段夯土城牆,以前的確保留的是夯土的牆體,近年好像被磚包砌起來。城牆邊上立著一塊碑:明秦王府城牆。我高中時常去新城廣場看升旗,趁著早上的清涼,走南新街,總是會看到這段城牆——在一片鬧市中突兀的矗立著的夯土城牆。
  • 西安修復加固現存唯一古代土城牆明秦王府城牆
    中新社西安七月二日電 (記者 冽瑋 張珂)以保存著中國最完整的一座古代城垣建築而聞名的西安,其老城區還殘留有兩段長約百餘米、高約八九米的古代土城牆,為明秦王府城牆遺址。此間有關部門目前正在進行加固修復,以青磚包裹局部並保留土城牆原貌。西安現存城牆建於明洪武年間(一三七四年至一三七八年),以公元六世紀時隋唐皇城牆為基礎擴展形成,至今已有六百多年歷史。
  • 認識西安,從西安城牆開始,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牆
    今天,新聞上報導西安明秦王府城牆遺址發生坍塌。近些日子,整個陝西暴雨不斷,可能和這也有關係的!其實這次倒塌的的並不是著名的西安城牆,而是叫明秦王府城牆遺址。兩個完全不是一回事。給大家科普一下西安城牆。西安城牆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牆,1961年西安城牆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西安城牆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許多來西安旅遊的人登城牆是首選,西安城牆也是了解西安這座古城的一個很重到的地方。
  • 西安這座「不塌不知道」的城牆卻有著不為人知的「皇家背景」……
    哪個城牆?是不是我看過的那個城牆?,廣為人知的是現在已經成為景區的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西安城牆,而這次塌陷的,則是明代秦王府城牆遺址——位於新城廣場及周邊的土城牆遺址。城牆裡的城牆提起西安城牆,大多數朋友第一反應都是巍然聳立於西安「一環」的西安明城牆,古樸大氣青磚鋪就,城門洞底下車來人往,讓這座古城現代氣質與歷史底蘊並存,即便是沒有來過西安的朋友,也一定曾在各種視頻和圖片當中見過這巍巍600年間屹立著的城市標誌。
  • 明城牆其中一處突然坍塌,來西安旅遊還能登城牆嗎?現場實拍解密
    「城牆突然塌了?」今天上午9點多,西安人的朋友圈突然被這條信息刷屏了。西安城牆有十幾座門,大家每天都出出進進的,離不開它,幾百年來城牆一直安安穩穩的守護著大家,現在突然間坍塌了,到底是怎麼回事呢?西安人對城牆的感情有多深呢?
  • 明秦王府城牆部分坍塌,讓我想起西安城牆的那些往事
    最近幾天,西安一直在下雨,持續不斷的強降水,很有可能是壓垮這段城牆的一根稻草。 如何保護古建築、文物?有些問題,每當大家快要淡忘之時,就會突然又蹦上前臺。 「闖王」李自成 此後,秦王府一直是歷代秦王居住和辦公之地。父死子繼,一共傳承了二十代。
  • 朱坤明:位於滻灞廣大門村的判官廟,如果能建成大雁塔一樣,多好
    我有個習慣,到達城市裡,喜歡帶著地圖四處走走,在縣城的時候是這樣,到西安、太原、東莞也是如此。我特別喜歡建築外形,在筆記本上、舊報紙、軍事雜誌上用畫筆也畫了很多,雖然水平不咋地,就是圖一個樂,興趣使然。城市裡看到城牆裡的古代寺廟,王府,北郊的未央宮,就喜歡在紙上想像把它們建成文化景區的樣子。
  • 西安明秦王府城牆坍塌部分為修復保護砌體加緊修復走進蓮花園故事
    西安明秦王府城牆坍塌部分為修復保護砌體 將加緊修復 一起走進蓮花園的故事2020年8月8日上午9時27分,位於西安市新城區新城廣場西側明秦王府城牆遺址南牆西段修復保護砌體約20米突然坍塌,現場一輛公交車、三輛私家車受損
  • 朱坤明:西班牙園林景觀,位置在西安世博園裡的南邊
    西班牙也是歐洲的一個大國,我記得梅西所在的巴塞隆納隊就屬於這個國家,我不看歐洲的體育比賽,但是收音機裡有一個體壇節目,以前晚上9點鐘有介紹,現在好像是10點鐘了。學歷史課本的時候,西班牙的航海技術還是很先進的。 在西安世博園裡的南邊,有一個西班牙園林景觀,值得大家去看看。
  • 成功解鎖西安的第一步,是打卡城牆裡的這些吃喝玩樂
    如果你正在計劃出行,國內有這麼幾個城市是我覺得值得N刷的:上海(逛街逛不停)、廣州(美食吃不停),澳門&三亞(舒服到不想回家),還有就是今天要說的西安。南京因為民國元素搶鏡、城牆景點分散等各種原因,所以知名度不高。但西安一直把古都人設拿得死死的,在大多城市的城牆都已經被拆毀的情況下,西安城牆變成了我們觸摸歷史最好的去處。
  • 朱坤明:我覺得小區的停車位應該一個家庭至少有一個,是必需品
    我們來到城市裡生活、學習和居住,投資做生意等,有一個房子才不會感到自己在漂泊。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道理是這樣,但是農村的家庭,很多在外打工的都已經覺得回不去了,外面的世界太精彩,村裡人也越來越少,一方水土很難養活一方人。
  • 朱坤明:西安世博園裡的英國自然風景式園林,法國古典園林
    在西安世博園,西南部的歐洲園林,主要有希臘、法國、英國、西班牙和義大利,各有特色。英國和法國這裡的景觀還是很好看的,有可愛的孩子雕塑,英勇的武士。
  • 西安鬧市最牛「釘子戶」:高樓大廈中幾個土堆堆,究竟什麼來頭?
    這是小漁的行旅日記,走走停停,和我一起看西安。如果大家來西安旅遊,一定會見過巍峨高聳、灰磚鑄就的明城牆。作為我國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建築,城牆不僅是一處景區,更是西安城市的標誌。作為一個人文旅遊愛好者,我沿著新城廣場溜達了一圈,發現了三處明顯的城牆遺址,第一處在皇城東路上,第二處在南新街口往東一個小區門口;第三處則比較明顯,在新城廣場南面南新街口的東西兩側。實際上,這幾處城牆遺蹟,也為我們勾勒出了西安秦王府的大致所在地。
  • 朱坤明:大城市外國遊客多,可以用英語標誌,縣城就算了吧
    走在山西太原、廣東東莞、陝西西安的大街小巷,外國人見過,幾年會有一次吧,主要是市中心去的少,所以見到外國遊客的機會很低,經常在大雁塔、城牆遊玩的人們,和外國人走在一起的可能性就會很大。很多著名景點都會用中文和英語表示出來,讓外國人即使在沒有導遊,翻譯的情況下,也可以順利的了解自己的目的地,景點的歷史和建造時間,周邊的道路、廁所等。在有些三四線城市,小縣城,一年都見不到幾個外國人,就用不著用英語表示,多此一舉。
  • 朱坤明:大城市外國遊客多,可以用英語標誌,縣城就算了吧
    走在山西太原、廣東東莞、陝西西安的大街小巷,外國人見過,幾年會有一次吧,主要是市中心去的少,所以見到外國遊客的機會很低,經常在大雁塔、城牆遊玩的人們,和外國人走在一起的可能性就會很大。 電視上的旅遊視頻我也看過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