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電網:建設數字電網 推動能源「新基建」

2020-12-19 中國電力新聞網

  在國家重點支持「兩新一重」(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新型城鎮化建設,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設)的背景下,能源行業如何布局,推動我國能源安全新戰略的落地?

  近日,記者從南方電網獲悉,公司黨組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和國務院關於數字中國建設、能源革命、「新基建」、培育數據要素市場等國家重大戰略部署,基於我國電網和能源發展趨勢,以國家隊地位、平臺型企業、價值鏈整合者的企業基本定位,融合「雲大物移智」等新一代數位技術,全力推動建設「數字電網」,構建電網新形態、電網企業新業態和能源產業新生態,形成現代化電網和新能源體系。

  數字電網是對電網進行一次全面的數位化重塑,是南方電網公司落實國家戰略的實踐成果。數字電網的建成要通過數位化轉型來實現,相比傳統信息化的技術屬性和工具理性而言,數位化轉型更多地是理念、戰略、組織、運營等全方位的變革。在數位化的賦能下,電網更加安全可靠經濟運行,管理進一步化繁為簡,用戶服務體驗更便捷更高效,組織效率大幅提升,服務模式、商業模式不斷創新,推動開放型、創新型、節約型的能源電力生態蓬勃發展。一新百新、一變百變,南方電網作為平臺型企業和價值鏈整合者,其與數字共舞,將有力推動整個能源行業的數位化變革,催生全新的數字經濟。

  重塑一個有生命的大電網

  據了解,南方電網運營著目前世界上最複雜的交直流互聯大電網,覆蓋廣東、廣西、雲南、貴州和海南五省區,並與香港、澳門地區以及東南亞國家的電網相聯。這在這張有形的物理電網上,南方電網把電力技術發揮到極致,為千家萬戶帶來安全穩定的電力供應。

  數字電網建設,將是傳統物理電網的數位化、智能化、網際網路化過程。南方電網遵循網絡安全標準和統一電網數據模型,構建相對應的數字孿生電網,用先進的數位技術平臺,以「計算能力+數據+模型+算法」形成強大的「算力」,依託物聯網、網際網路打通電網相關各方的感知、分析、決策、業務等各環節,使電網公司具備超強感知能力、明智決策能力和快速執行能力。

  同時,數字電網的邊界從傳統電網擴展至社會的方方面面,變革傳統電網的管理、運營和服務模式,驅動相關產業的能量流、資金流、物流、業務流、人才流的廣泛配置,用「電力+算力」推動能源革命和新能源體系建設,助力國家經濟體系現代化,構建具有本體安全特徵的數字電網新體系。

  南方電網數位化部總經理婁山表示,海量的智能傳感器正全面部署到電網設備上成為敏感的「神經末梢」,而強大的算力則成為系統的「最強大腦」。電網因此能時刻感知運營狀態和內外部環境,統籌全局快速作出決策和執行決策。「未來,能源資源的配置效率將躍升到前所未有的水平。」

  不僅如此,由於電網的發、輸、變、配電過程產生巨量的能量流、資金流、物流、業務流等,形成海量的數據富礦,與能源產業鏈上下遊、工業網際網路、數字政府對接溝通,為提升能源行業治理、社會治理創造新空間。

  為實現這一藍圖,南方電網制定了數位化轉型和數字電網建設行動方案。2020年,南方電網將基本建成數字電網,全面建成基於雲數一體的數字基礎平臺和業務平臺,基本形成與數字政府、國家工業網際網路、能源產業鏈上下遊互聯互通格局,具備支撐公司實現治理現代化、戰略轉型的能力,具備將傳統電網功能擴展至社會各個方面的能力,公司數位化具備世界一流企業的基本特徵。

  到2022年,建成數字電網。公司數位化轉型基本完成,數位化能源產業生態初步形成,數字電網作用至能源產業上下遊及社會各個方面的格局基本形成。到2025年,數字電網成為推動國家能源革命落地的重要力量,成為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公司達到世界一流水平。

  清潔能源佔比將提升至55%

  2019年,南方電網供電區域內的非化石能源電量佔比達到52.9%,遠高於全國平均水平。而數字電網有望把這一比例進一步推高。

  6月23日,正當南方五省區經濟加快復甦時。南方電網全網統調最高負荷1.893億千瓦,創下歷史新高,直逼1.9億千瓦大關,約等於4個英國電網最高用電負荷。而早在此前一天,「南方電網調度駕駛艙AI負荷預測模板」已成功「預言」了這一數據的出現,調度員據此提前做了充分的調度準備,確保供電安全穩定。

  「AI負荷預測」正是基於數字電網的一個具體應用。與傳統垂直、封閉式的IT架構不同,數字電網的技術特徵是採用雲化、微服務化、網際網路化的開放架構,能夠實現海量數據的實時應用和業務過程的智能化處理,實現業務的敏捷響應、快速迭代和靈活試錯,滿足業務負載的高並發需求,具有廣泛的業務應用和良好的用戶體驗。

  「我們對氣象多維指標(氣溫、溼度、風速)以及各地區歷史用電數據、開停工情況、人口遷移等大量數據進行綜合分析,可以自動算出第二天的負荷和電量,這給了電力調度員重要的工作提示。」南網總調方式處專家介紹。

  據了解,南方電網的西電東送一頭連著西部起伏不定的水能,一頭連著東部巨大的用電需求,供需平衡至關重要。該專家說,利用數位技術,調度部門除了能預測電力負荷,還可以遠在千裡之外預判青藏高原融雪變化趨勢,以及融雪後來水突增情況,及時調整水電優化調度策略及送受電策略,保證西部水電充分的吸納和東部電力穩定的供應。

  數字電網能在大地理跨度上優化能源配置,也能在城市小尺度上做精細管理。在廣東珠海,一項「支持能源消費革命的城市-園區雙級網際網路+智慧能源示範項目」已經成功經過驗收。

  在這個項目中,珠海市內439戶屋頂光伏、2個電化學儲能站、2座風電站、1316基充電樁靈活接入智慧能源運營管理平臺。項目的「數字中樞大腦」時刻採集這些設備的運行狀態,精細地實施分區域預測、調度、協同各類分布式能源。「這是像繡花一樣精細地管理著能源資源。」該項目負責人說。

  接入平臺的設備所有者們則通過手機等終端,獲取各類設備的優化運行策略並組建「虛擬電廠」,對自己的設備進行遠程管理。在城市用電高峰時,他們可以自主提供自己的電能。未來,他們還可以參與電力交易市場以及輔助服務市場,獲取額外的收益。

  婁山認為,隨著電網算力的提升,以及區塊鏈信用體系的建立,電力現貨交易的改革將有更堅實的基礎。「在數字電網的技術支撐下,用市場來打破傳統的能源調度模式,有效解決清潔能源消納問題。未來,預計在數字電網中將有超過55%電能來自於清潔能源。」

  變革大企業管理

  連日來,南方電網正在加快建設特高壓重點工程——昆柳龍直流輸電工程,努力把因疫情耽誤的時間奪回來。目前,有上萬名施工人員正在跨越近1500公裡的工程沿線上,熱火朝天地進行架線、安裝、調試等工作。如何一邊做好疫情防控,一邊高效組織、管理這樣龐大的工程建設?

  南方電網總部成立工程的「攻堅戰指揮部」,指揮員通過數位化「雲監控」、「雲指揮」的方式,實時視頻監控千裡之外的施工現場,並統籌項目建設的全局資源,直接向現場下達總部決策指令。從決策到執行沒有半點延時。

  「公司高層可以通過網絡與基層直接進行信息溝通。」南方電網基建部主管崔文俊認為,企業的數位化,加快了總部與基層的垂直信息傳遞,提高了總部與基層的信息對稱性,減少了決策與行動之間的時滯,有效提高公司對外部變化的反應速度。

  據了解,在管理特徵上,與傳統層級管理模式不同,數字電網利用數字平臺管理,可提供端到端的數據服務和業務服務,通過數據驅動業務流程和決策,形成端到端、點對點的扁平化管理模式。

  南方電網政研部高級經理萬官泉認為,數位化帶來的扁平化組織模式,使中下層管理人員甚至普通員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參與業務執行的決策,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和創新潛力。

  企業的對外服務也同步在變革。目前,南方電網的網上營業廳(95598.csg.cn)、「南方電網」掌上營業廳APP、「南方電網95598」微信服務號、微信小程序、支付寶生活號以及自助終端等已全部連通到統一的網際網路客戶服務平臺上,註冊用戶達到4759萬,網際網路業務辦理比例達到99%。

  如果說,用電用戶接觸到的是電網的客服「前臺」,那麼電網的「中臺」和「後臺」同樣悄然發生全面的數位化變革。在運營特徵上,與傳統電網企業的專業化分工運營不同,數字電網融通企業內部各專業間的管理邊界,加大專業融合力度,減少專業運營模塊,促進整體運營管控能力提升。

  因此,在用電用戶看來,電網的業務辦理變得越來越高效,而且全過程對用戶透明。「以前通過網絡提新裝辦電申請,要進子頁面慢慢找,現在在首頁就能看見;以前需要3步,而現在只需1步就能完成,辦電確實比以前方便快捷多了。」近日,廣西南寧用戶李真傑因新建房屋需要報裝,僅用3分鐘就通過網絡順利完成了新裝用電申請。

  此外,用戶在手機上還可以像在淘寶上「查看物流」一樣,能看到業擴、訴求、報障等各類工單狀態和辦理進度,也能及時、清楚掌握用電情況和用電分析。

  平臺經濟下的能源產業新生態

  電網天然是一個連接萬物的平臺。在電網的傳統價值創造的基礎上,數字電網正開拓新的價值創造模式。隨著數字電網建設形成的數位化能源產業新生態,將開啟數字經濟在電網企業的發展,形成能源新業態,帶來全新價值體現。

  比如,電網產業鏈的上下遊企業中的設備供應商,將迎來全新的業態。今年,南方電網正式啟動國家工業網際網路標識解析二級節點建設,並對接國家工業網際網路頂級節點。「對接工業網際網路後,我們的設備廠家可以追蹤設備在電網運行的狀況,據此推動設備產品的迭代。」南方電網供應鏈部有關人士表示。

  所謂「標識解析」,是指通過賦予電網相關每一個產品、零部件、機器設備唯一的「身份證」,標註其定位、信息及相關服務,供工業網際網路全網用戶直接查詢。建設標識解析二級節點,將打通南方電網上下遊產業生態上各類物品對象的信息,支持全球供應鏈系統與南方電網的生產系統間精準對接,支持跨企業、跨地區、跨行業的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促進能源產業生產治理。

  能源產業新業態將在平臺經濟中孕育生長。「例如智慧能源的商業應用模式,就有很多種可能。」南方電網公司產投集團副總經理、南網網際網路公司董事長曹重說。比如,可以充分運用電網企業在配電網的設計、建設、運營能力,加上數位技術,再與網際網路融合,打造一個智慧能源網際網路平臺,把工業園區、企業攏到一張網上。初期可以探索為園區、企業提供能源繳費渠道,既為企業創造便利,又為平臺逐步「引流」。

  在流量、數據有所積累之後,平臺的作用就可以發揮出來。例如,可以為企業提供智慧能源代管、電力基建等服務;將電網設備供應商資源與企業共享,為企業購買電力設備提供幫助;提供諮詢服務,為企業做行業對標、產業鏈分析等專業研究;面向企業開發徵信大數據、供應鏈金融、普惠金融業務,等等。

  「總之,就是要通過平臺滿足企業方方面面的需求,把電網上下遊的產業鏈聯動起來,形成一個生態圈。」曹重說。

  數據助力社會治理

  數字電網為能源行業帶來新業態的同時,還會走出「本行」走向社會。電網業務產生的海量數據正與數字政府對接,為社會治理的創造新資源、新工具。

  「電力數據是反映國民經濟運行與發展的晴雨表。」南方電網傳媒有限公司以用電和報裝數據為基礎,匯聚經相關部門授權的高速貨運、海關出口、貸款、鐵路運輸、區域人流等客觀數據,通過大數據技術構建指數模型,形成了分區域、分行業指數。該指數可直觀地顯示和分析製造業、出口企業、汙染企業甚至小區的經濟運行情況,成為經濟運行分析部門的工作利器。

  「目前指數已為廣東的工業和信息化部門提供決策參考服務。我們還可以針對粵港澳大灣區經濟運行情況提供定製化的服務。」南方電網傳媒有限公司數據研發中心副總監陳清明說。

  近日,由南方電網廣東廣州供電局開發的「特大城市『散亂汙』大數據智能監管與治理示範性項目」入選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2020年大數據產業發展試點示範項目名單。

  「散亂汙」泛指位於政府劃片的工業園區外、手續不全、非法經營並汙染環境的企業(場所)。政府部門需要把它們「揪」出來予以整治。但難點在於如何發現「散亂汙」?比如,在廣州市某鎮,這裡區域面積大,一半是山區,規模小、轉移快的「散亂汙」場所隱匿在民宅之中,隱蔽性很強。

  「單純依靠人工手段排查非常難。」該鎮環安辦負責人表示。當地供電部門發現,「散亂汙」生產必然要用電,用電數據就成了它們的「自帶GPS」,由此開發了大數據監控系統。「現在我們利用這系統,只要發現某場所用電異常,一抓一個準。」

  「這只是電網數據與社會數據『聯機挖掘』的初步嘗試。今年我們將在用電服務、智慧能源、市政規劃、經濟運行等領域,進一步與各省(區)政府對接,探索更多城市治理的新方式。」南方電網市場部有關人士說。(南網傳媒全媒體記者:張偉雄 通訊員:易勇強)

責任編輯:李梁  投稿郵箱:網上投稿

  

相關焦點

  • 擁抱5G時代 賦能南方電網智慧發展 為民生供電披上「數字護甲」
    記者從南方電網公司了解到,南方電網積極貫徹落實國家工業網際網路戰略,牽住數位化這一改革創新的「牛鼻子」,提出「數字電網」概念,率先發布全球首份《數字電網白皮書》,並加大5G通訊應用,推動電網全面數位化轉型,為數字中國建設和能源革命開闢新路徑。
  • 「數字電網」,這個中國首創不簡單
    本次大會旨在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科學家座談會、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等系列講話精神,加快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數字電網建設,堅定不移建設數字中國,深入推進粵港澳大灣區電力合作創新與交流,營造創新氛圍,打造南網創新品牌。這是南方電網提出的「數字電網」,是世界首創的電網發展新思路。
  • 南方電網積極建設現代能源體系,全力促進清潔能源消納——清潔供能...
    全力促進清潔能源消納是南方電網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積極建設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堅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打贏藍天保衛戰的有力措施。  「南方電網公司敢於擔當、主動作為,在清潔能源消納方面發揮了重要的基礎平臺作用。」
  • 南方電網發起設立南網能創股權投資基金服務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11月18日消息,近日,南方電網資本控股有限公司所屬南網建鑫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功發起設立規模49.5億元的南網能創股權投資基金。該基金是南方電網公司認真貫徹落實粵港澳大灣區、深圳先行示範區等國家重大戰略部署的有力舉措,下一步南方電網將繼續發揮「國家隊」作用,建立產業鏈上下遊互利共贏能源產業生態圈,助力實體經濟創新發展,實現高質量增長。
  • 南方電網公司的智能電網發展目標全面分析
    這一切都得益於近年來南澳島智能電網建設。 南澳島智能電網示範區是南方電網智能電網探索實踐的一個例子。近年來,南方電網公司選取了20個試點項目,多層級推動智能電網示範區建設。在試點的基礎上,公司進一步明確智能電網建設的總體思路、工作目標和具體建設任務,建設模式初步形成,新技術廣泛應用「全面推進、示範引領」的智能電網發展格局日益明晰。
  • 打造「硬核」新基建,易事特助力廣東電網快速完成東莞5G低成本覆蓋!
    感謝南方電網、廣東電網及東莞供電局對易事特的認可與支持。 近日,東莞松山湖園區的巷尾多站合一直流微電網示範項目正式進入採購建設階段,作為南方電網區域內首個直流移動式數據中心,該項目將5G基站和變電站、數據中心站、移動儲能、電動汽車充電站、分布式光伏發電站集成一體,為社會提供雲服務及海量數據處理能力,助力城市快速完成5G低成本覆蓋。
  • 南方電網綜合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首發過會
    會員服務|廣告服務| 據證監會12月10日消息,南方電網綜合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首發過會
  • 新疆巴州人民政府與南方電網綜合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舉行框架協議...
    11月27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人民政府與南方電網綜合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舉行產業對接座談暨框架協議籤約儀式,標誌著雙方合作取得了實質性成果,必將有力推動雙方優勢互補、深化合作、共贏發展。州黨委副書記、河北省援疆工作前方指揮部指揮長徐付軍主持籤約儀式。
  • 法國電力集團的能源轉型為南方電網公司轉型戰略提供了哪些借鑑
    ,提出了推動公司向智能電網運營商、能源產業價值鏈整合商、能源生態系統服務商轉型的戰略取向。我們通過研究分析法國電力這家大型綜合能源生態型企業的發展歷程,知興替、明更迭,為踐行南方電網公司轉型戰略提供參考借鑑。 法國的電力體制改革始於上世紀90年代中期,早於現行的中國新一輪電力體制改革20年,整個過程有著較大的借鑑意義。在1996年,隨著96/92號法令的頒布,法國能源市場逐步向競爭性市場放開。
  • 南方電網建成業務全覆蓋物聯網平臺
    11月27日,「南方電網物聯網建設(數字電網平臺建設)」通過驗收,標誌著南方電網公司今年實施的2個燈塔項目全部完成。據悉,通過物聯網建設,南方電網公司首次在南網範圍內建成覆蓋各專業的網級統一基礎性平臺,實現感知層、網絡層和平臺層的數據與能力的開放、共享。
  • 南方電網欲建世界一流智能電網
    2014年,南方電網公司與香港中華電力聯合收購青山發電公司股份,開啟共同服務香港252萬客戶、近八成市民的市場局面。2019年2月,《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簡稱《綱要》)的出臺,再次從頂層政策層面,為南方電網的新一輪能源革命圈定宏觀藍圖。
  • 南方電網南海供電局今年擬投近15億元建設電網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輸配電網訊:電力資源是城市發展建設不可缺少的「主力軍」。昨日,南海召開2020年電力工作會議,南方電網廣東佛山南海供電局2020年擬投近15億元建設電網,繼續為經濟建設、城市升級提供優質的電力供應。現場,南海區政府與鎮街代表籤訂《南海區加快推進電網建設目標責任書》(2020年)。2019年,南海區電網負荷再創歷史新高,達509.5萬千瓦,同比增長超10%。
  • 南方電網藉助資本市場向智能電網運營商轉型 分類推進重組整合或上市
    分三階段推進資本運營工作2019年,《南方電網公司發展戰略綱要(2019版)》《南方電網公司推動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的實施意見(2019版)》和《南方電網公司向能源產業價值鏈整合商轉型的意見(2019年版)》相繼印發,為公司高質量發展和加快建成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謀劃了宏偉的藍圖
  • 國家電網新戰略分析:流動的一把手、鐵打的能源網際網路
    「能源網際網路企業」是方向,代表電網發展的更高階段,能源是主體,網際網路是手段,公司建設能源網際網路企業的過程,就是推動電網向能源互聯互通、共享互濟的過程,也是用網際網路技術改造提升傳統電網的過程。三者有機一體,構成了指引公司發展的航標。國網以電網為基礎,全面聯通能源。定位是能源企業,而不僅僅是電網。
  • 南方電網綜合能源,IPO過會!
    據證監會12月10日消息,南方電網綜合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首發過會。南網能源擬於深交所中小板上市,計劃公開發行股份不超過7.58億股,擬募集資金15.66億元,分別用於建築節能服務拓展項目、分布式光伏合同能源管理項目、生物質氣化供熱項目(河南長領食品有限公司生物質氣化技術改造項目)、城市照明節能服務拓展項目、償還銀行貸款。
  • 陝西地方電力赴大秦電網調研 推動畢水興能源通道建設
    大秦電網執行董事/總裁曠東興、副總經理申雷、財務總監任朝旺,貴州盤北經濟開發區建設服務中心主任孫大永,貴州盤北經濟開發區投資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陪同調研。對調研組關心的項目融資模式、周邊電源建設、園區招商引資政策及電網運營思路進行了詳細解答。調研組一致表示,大秦畢水興能源通道是較為優質的輸變電工程項目,對項目發展的前景及潛力表示看好。
  • 浙江寧波5G+智能電網建設又有領先新成果
    智能電網不僅是5G的最大應用場景之一,而且是新基建的重要內容,同時還是能源工業網際網路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半年來,青島、廣州等地都在積極推進5G+智能電網建設。12月12日23點20分,寧波5G+智能電網建設又有了領先性成果——浙江移動寧波分公司聯合國家電網寧波供電公司成功打造基於5G模組的架空線路遙控智能開關,並順利接入國網調度I區配網主站,實現配網主站對智能開關的遙測遙信採集
  • 南方電網對澳門供電量累計達549.21億千瓦時
    中新社廣州12月19日電 (王華 沈甸)記者19日從南方電網廣東電網公司了解到,1984年7月至今,南方電網對澳門供電量累計達到549.21億千瓦時,當前送電規模較1999年回歸當年增長約23倍,而數字電網建設更助力粵澳深度合作發展。
  • 五年內南方電網將在粵投資超兩千億
    「十三五」期間,南方電網將在廣東投資超過2000億元,以建設滇西北至廣東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梅州和陽江抽水蓄能電站、廣東輸電網和城市配電網建設改造、農村電網改造升級等項目。南方電網3月1日公布的一則消息中透露了上述內容。
  • 國家電網、南方電網與中國鐵塔推「共享鐵塔」、「一塔多用」
    國家電網、南方電網與中國鐵塔推「共享鐵塔」、「一塔多用」 4月24日,國家電網有限公司(簡稱「國家電網公司」)、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簡稱「南方電網公司」)分別與中國鐵塔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國鐵塔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