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好萊塢有五大知名的動畫製作公司:
迪士尼公司旗下的華特迪士尼動畫工作室(代表作《獅子王》系列、《冰雪奇緣》系列、《瘋狂動物城》等)和皮克斯動畫工作室(代表作:《玩具總動員》系列、《飛屋環遊記》、《尋夢環遊記》等);
環球影業旗下的夢工廠動畫工作室(代表作:《怪物史萊克》系列、《功夫熊貓》系列、《馴龍高手》系列等)和照明娛樂公司(代表作:《神偷奶爸》系列等);
以及二十世紀福克斯電影公司(已經被迪士尼收購了)下屬的藍天工作室(代表作:《冰河世紀》系列、《裡約大冒險》系列等)。
而我們今天要來講的就是這個藍天工作室,因為昨天其製作的最新電影《變身特工》剛剛在國內上映了。
雖然《變身特工》有「史皇」威爾·史密斯和「小蜘蛛」湯姆·赫蘭德兩位知名影星的加持,但在國內的票房可以用慘不忍睹來形容,這令這個剛剛被收購的藍天工作室的前途堪憂。
本文接下來就先梳理一下藍天工作室的發展歷史和所有電影作品。
藍天工作室,英文名:Blue sky studios,創建於1987年。
創建之初,公司僅負責一些電影和電視娛樂節目的片頭製作和 CGI 特效。
到了 1990 年代,它才開始為不少真人電影提供特效技術支持。《異形4》裡的怪物、《鐵達尼號》的部分虛擬場景、《搏擊俱樂部》中愛德華·諾頓飾演的角色在冥想中遇到的會說話的企鵝等,都是藍天工作室的手筆。
2002年3月15日,由藍天工作室製作,二十世紀福克斯發行的《冰川時代》在北美上映。這是藍天工作室的首部長篇動畫,是一部完全數位化的動畫電影,《冰川時代》在票房與口碑上同時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藍天工作室也由此一炮而紅。
2005年,藍天工作室的第二部長篇動畫《機器人歷險記》上映;
2006年,《冰河世紀2:融冰之災》上映;
2008年, 藍天工作室出品了《霍頓與無名氏》,影片改編自1954年印刷發行的由西奧多·蘇斯·蓋澤爾創作的同名小說;
2009年,《冰河世紀3:恐龍的黎明》上映,輕易超過當年皮克斯的《飛屋環遊記》和夢工廠的《大戰外星人》,奪得了2009年動畫電影全球票房冠軍;
2011年,藍天工作室製作的第6部長篇動畫電影《裡約大冒險》上映,成為了藍天工作室的又一招牌。
2012年,《冰河世紀4》上映;
2013年,《森林戰士》上映;
2014年,《裡約大冒險2》上映;
2015年,《史努比:花生大電影》上映;
2016年,《冰河世紀5:星際碰撞》上映,口碑創下了全系列最低,票房也只比十四年前上映的第一部多一點,可以說《冰河世紀》這個系列的IP就這樣被這部電影玩壞了;
2017年,藍天工作室的新作《公牛歷險記》上映,反響平平;
2018年,藍天工作室8年來首次全年沒有電影上映。
2019年12月25日聖誕節,《變身特工》在北美上映,到目前僅取得了不到4000萬美元的票房;
2020年1月3日,《變身特工》在國內上映,取得了不錯的口碑,豆瓣評分7.8分。
但首日票房僅有453萬,不及已經上映了半個月的《葉問4》的當日票房的五分之一,甚至比同日在國內上映的1997年的電影《美麗人生》的票房都低了4成。
按照目前的成績,《變身特工》的國內票房,想過億都難!
可以說,2016年上映的《冰河世紀5:星際碰撞》就是藍天工作室的拐點了,從此開始,藍天工作室就在不斷地走下坡路。
2019年,藍天工作室隨同20世紀福克斯電影公司一起被迪士尼影業收購,在被收購之前就有種種傳言說藍天工作室在被迪士尼收購後,有可能會被裁掉,畢竟迪士尼此前已經擁有兩大動畫工作室了。
這之後,藍天工作室雖然並未被裁撤,但被收購之後的首部作品《變身特工》的票房表現也並不理想。
今後,藍天工作室該何去何從?關於藍天工作室的未來,實在是有種前途未卜的感覺。
曾經輝煌一時的世界級動畫製作公司,如今淪落成這樣,實在是讓人惋惜。
或許,從藍天工作室的興衰沉浮上,我們中國電影人也能收穫一些前車之鑑。
————
文/雪夜陽光
圖/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