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天皇居然可能是吳姓後裔!

2020-12-13 燭照歷史

日本天皇是日本君主的稱號,為當今世界唯一使用皇帝名號的國家元首。據傳天皇譜系萬世一系,數千年來一直延續著純正的血統。

如今我們最熟悉的可能是被猜測為徐福的神武天皇,或者近代的明治天皇。而你可能不知道,在日本,歷來有「皇祖太伯說」,意為天皇的祖先是吳太伯。

吳太伯何許人也?

吳太伯,又稱泰伯,姬姓,名為姬太伯,春秋時期吳國第一代君主,東吳文化的宗祖,故稱為吳太伯。父親為周部落首領古公亶父,兄弟三人,排行老大。古公亶父是周文王姬昌的爺爺,而泰伯就是周文王姬昌的大爺爺。據《史記吳太伯世家》記載,「吳太伯,太伯弟仲雍,皆周太王之子,而王季歷之兄也。季歷賢,而有聖子昌,太王欲立季歷以及昌,於是太伯、仲雍二人乃奔荊蠻,文身斷髮,示不可用,以避季歷。季歷果立,是為王季,而昌為文王。太伯之奔荊蠻,自號句吳。荊蠻義之,從而歸之千餘家,立為吳太伯」。

按照當時的禮法,吳太伯本應該繼承首領位置,可是太伯察覺到父親想立位給季歷,為了避免兄弟間的爭鬥,於是太伯自動讓位,說服弟弟仲雍一起跑到當時的江南地區,建立國家。後來古公亶父去世後,太伯回去奔喪,季歷與眾臣請求太伯即位,太伯拒絕;之後季歷被商王文丁暗害後,太伯再一次回去奔喪,群臣與侄姬昌再次請求太伯即位,太伯依舊選擇拒絕。孔子對太伯的行為高度評價:「太伯可謂至德矣,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司馬遷也對太伯的行為極度推崇,故將吳太伯放在世家第一。

而吳太伯又與日本天皇有什麼關係呢?

原來吳太伯在江南地區建立國家後,在數百年的發展歷史中,吳國在楚國叛臣申公巫臣的幫助下,採取連晉抗楚的政策,得到楚國的支持快速發展,以至於到春秋末期吳王闔閭的統治時,吳國成為春秋五霸之一。可惜好景不長,在鼎盛以後就很快被滅掉了,吳王闔閭的兒子吳王夫差繼位後,北上黃池之會時被臥薪嘗膽的越王勾踐偷襲,公元前473年,會稽之戰後,夫差失敗自殺,吳國滅亡。

後人往往記載吳王夫差兵敗,難以忍受失敗的屈辱,自殺而亡。但是事情真的這麼簡單嗎?

其中有個神奇的巧合,恰好在吳王夫差失敗那個時間點,原本沒有水稻的日本突然出現了水稻,文明也開始飛速發展。

據研究日本最早有水稻的明確記載是在彌生時代,彌生時代時間大約是西元前5世紀中到西元3世紀中期。此時日本始有水稻種植出現,並且很快普及開來。中國作為水稻發源地,中國人將水稻帶過去的可能性極高,並且當時中國作為當時最強大的地區,即使落敗的中原國家殘餘力量也有足夠的軍事文化能力將其徵服並快速普及開來。

今天我們對於日本人的起源主要有幾種觀點:

1.在北海道居住的阿伊努人,由北歐遷徙而來與亞洲黃種人混居的後代;

2.由朝鮮半島的原始居民遷移而來,主要依據是日本的語言特色和語法和韓語、東北亞少數民族語系有很多的相似之處;

3.源自古代商朝末年,是「吳太伯」之後;

我們可以推測也許是吳王夫差子孫或者其部下在戰爭失敗後,無奈只好帶著自己的殘餘部隊渡海逃遁,比如一些故事中越國的文臣陸蠡與西施在越國滅吳後,便不知所蹤。有極大的可能,它們渡過茫茫海峽,來到當時的日本,帶來了中國的稻穀,憑藉著遠超於當地的軍事力量,統治了日本,成為日本最早的統治者,即天皇的開端。

有關日本最早文獻,陳壽所撰《魏志·倭人傳》中記載:「自古以來其使詣中國,皆自稱大夫夏後少康之子。」而《晉書·倭人傳》記載:「日本戶有七萬,男子無大小,皆鯨面而文身,聞其舊語,自謂泰伯之後。」

從《魏志》到了《晉書》中,則將「太伯後裔」與「少康子孫」兩種說法結合起來,不管歷史真假與否,可以看出,日本作為小國,進入華夏後,附會華夏先祖,自稱華夏苗裔,以取得與天朝上國的平等交流地位,可見日本對華夏的嚮往。

而後來明治維新以後,隨著日本國力強大,民族意識的覺醒,加上清末甲午海戰的失敗,「皇祖太伯」的說法逐漸受到抵制和否定。

到了侵華戰爭時期,出於戰爭的目的,有學者明確提出:「吳太伯說」在此非常之時實不可信,以大日本民族之優秀,不可能也不允許起源於支那之地,「吳太伯」後裔的說法實在是淺陋至極」。這個時候,「皇祖太伯」的說法已經在一定程度上完全失去了它存在的土壤。在日本天皇軍國主義下,為了強化天皇的絕對統治,天皇乃天照大神的後裔的說法在普通民眾中大行其道。

中國強大時,日本附會華夏先祖,強認宗親,而強弱偏轉,他們卻將那一段歷史當做恥辱,這副嘴臉簡直令人作嘔。

儘管這樣,倭人作為「吳太伯」之後的說話源遠流長,深入人心,無怪乎後來的大軍閥吳佩孚搬出吳氏族譜,指出他和日本明治天皇平輩,同為吳泰伯的第121世嫡孫,是當時裕仁天皇的大爺!

不管「皇祖太伯」的說法是真是假,不得不承認正是華夏文明的發展,滋養哺育了日本文明的興盛,可是當華夏文明陷入危難時,這群白眼狼不僅沒有守望相助,反而盡起屠刀,對華夏文明造成了更深的災難。

隨著今天中國綜合實力的不斷發展,歷史必然還會重演,當有人在腆著臉皮,跑過來強認親戚時,請對那些不肖子孫,大聲說一句:滾蛋!

相關焦點

  • 日本天皇居然可能是吳姓後裔!
    日本天皇是日本君主的稱號,為當今世界唯一使用皇帝名號的國家元首。據傳天皇譜系萬世一系,數千年來一直延續著純正的血統。如今我們最熟悉的可能是被猜測為徐福的神武天皇,或者近代的明治天皇。而你可能不知道,在日本,歷來有「皇祖太伯說」,意為天皇的祖先是吳太伯。吳太伯何許人也?
  • 中國排名第八的姓氏,連日本天皇都是它的後裔
    中國古代吳越時期,吳國滅亡後,其王室一些倖存者到了日本。他們給當地帶來了文明的種子,在當地建立了威望和地位。今天我們介紹的,是頗有傳奇色彩的一個姓氏,吳姓。在中國排名第八在這個時期,以部落和部落聯盟為主要的國家形態,中央集權和完善的行政體系尚未建立。吳國滅亡後,日本與吳國故地隔海相望,國破家亡之後,吳國王室的一些倖存者,到達了日本島。
  • 錢文忠:日本人是吳姓的後代? | 鳳凰副刊
    其實,吳姓的主要來源不是上面的傳說,是什麼呢?還是姬姓。這就又要說到周朝的老太王古公亶父了。古公亶父有三個兒子,老大叫太伯,老二叫仲雍,老三叫季歷。這三個人都非常賢能,非常優秀。但是,按照周人的傳統,只有長子也就是太伯才可以繼位。然而,老太爺最喜歡的卻是老三季歷,兒子們也都看出來了。這時候,出現了非常感人的一幕:太伯和仲雍知道父親喜歡弟弟季歷,他倆居然跑了,離家出走了。
  • 中國最傳奇的姓氏:在中國排名前八,日本天皇都是它的後裔
    黃帝的姬姓,是當今公認的吳姓起源。相傳,在商朝時期,黃帝後裔有三個兒子,分別是太伯,仲雍和季歷(看名字就知道,按照伯仲叔季的順序特意推出大小)。季歷就是姬昌的父親,他繼承了家業之後,兩個哥哥帶著家眷定居到吳越,建立吳國。三,源於顓頊。
  • 日本人是吳姓的後代?
    除了這一個吳姓的記載外,還有一個非常厲害的傳說——黃帝的媽媽就姓吳。可見,吳姓是很早就有的了。  上古吳姓中還有一個跟后羿齊名的神射手,叫吳賀。這個人在《帝王世系》裡面有記載,只不過後來咱們只記住了后羿這個射太陽的,卻忘了吳賀。吳賀在當時非常厲害,可惜後來名聲沒那麼大。  其實,吳姓的主要來源不是上面的傳說,是什麼呢?還是姬姓。
  • 日本天皇為何不願公開皇陵?英專家:日本天皇是中國人後裔?網友:不...
    日本天皇為何不願公開皇陵?英專家:日本天皇是中國人後裔?網友:不意外 日本皇家陵墓一直被視為神聖不可侵犯,日本宮內廳把日本近900個皇室古墓列為禁地,令考古學家無法探究天皇身世之謎。
  • 日本人是吳姓的後代?
    除了這一個吳姓的記載外,還有一個非常厲害的傳說——黃帝的媽媽就姓吳。可見,吳姓是很早就有的了。  上古吳姓中還有一個跟后羿齊名的神射手,叫吳賀。這個人在《帝王世系》裡面有記載,只不過後來咱們只記住了后羿這個射太陽的,卻忘了吳賀。吳賀在當時非常厲害,可惜後來名聲沒那麼大。  其實,吳姓的主要來源不是上面的傳說,是什麼呢?還是姬姓。
  • 日本為什麼不願意考古發掘天皇墓地?外國網友:天皇是中國人的後裔!
    日本大和民族究竟形成於何時,先祖來自於何方,眾說紛紜。現在可以確定的是,在遠古時期,就有人持續不斷地向日本移民。日本人是不是古代中國人的後裔?這是史學界爭論已久的話題。
  • 日本為什麼不願意考古發掘天皇墓地?外國網友:天皇是中國人的後裔!
    現在可以確定的是,在遠古時期,就有人持續不斷地向日本移民。日本人是不是古代中國人的後裔?這是史學界爭論已久的話題。1979年,日本大阪教育大學人類學教授鳥越憲三郎發表自己一個新的研究發現,「日本人的發源地在中國雲南省。」 1984年2月23日,鳥越憲三郎再次對外宣布,「從雲南南下的泰國山嶽地帶的少數民族進行了實地考察,結果發現了所有新生胎兒的臀部都有胎斑。
  • 日本天皇萬世一系,如何做到的?
    在很長很長很長的時間裡,日本天皇就是個人畜無害的擺設,擱在那裡受點人間香火,這是 「天皇萬世一系」的基礎。如果歷代天皇都要抓權力,恐怕早就被扔進海裡去了。 第一代神武天皇據說是天照大神後裔,堪比咱們中國的黃帝。從他老人家算起,日本天皇傳了126代,確實沒有中斷過,「萬世一系」由此得名。
  • 劉邦後裔在日本成名門望族,日本女天皇為妻,創造200多姓氏
    翻開史書不難看出漢高祖劉邦的後裔依然存活在這個世界上,甚至成為了日本的名門望族,娶日本女天皇為妻,那劉邦的後裔是如何東渡日本的呢?又是何緣故要東渡日本呢?曹丕滅漢的時候並未將漢獻帝劉協的後代悉數殺盡,只是到了西晉末年的時候時局動蕩,劉協的曾孫劉阿知提前感知到長久居住在國內,必然會引來殺身之禍!
  • 日本天皇真假風雲:一中年男子自稱是天皇后裔,裕仁天皇是冒牌貨
    曾經在第二世界戰中投靠法西斯陣營,最終慘遭失敗的日本裕仁天皇,因為戰爭失去了日本民眾的支持,導致民眾對於裕仁天皇公信力越發質疑,裕仁天皇一時間地位岌岌可危。但是他真正的危機,還要屬幾十年前,那場誰是「真正的天皇」之間的較量。
  • 日本天皇真假風雲:一中年男子自稱是天皇后裔,裕仁天皇是冒牌貨
    曾經在第二世界戰中投靠法西斯陣營,最終慘遭失敗的日本裕仁天皇,因為戰爭失去了日本民眾的支持,導致民眾對於裕仁天皇公信力越發質疑,裕仁天皇一時間地位岌岌可危。但是他真正的危機,還要屬幾十年前,那場誰是「真正的天皇」之間的較量。
  • 日本天皇萬世一系,如何做到的?
    在很長很長很長的時間裡,日本天皇就是個人畜無害的擺設,擱在那裡受點人間香火,這是 「天皇萬世一系」的基礎。如果歷代天皇都要抓權力,恐怕早就被扔進海裡去了。 第一代神武天皇據說是天照大神後裔,堪比咱們中國的黃帝。從他老人家算起,日本天皇傳了126代,確實沒有中斷過,「萬世一系」由此得名。
  • 日本天皇為何不願公開皇陵?英專家:日本天皇是中國人後裔
    看不真切的海上冰山首先,關於其後裔是中國人的想法,本身是英國《泰晤士報》的一個猜測,多年來,也確實有許多人為此加以論證。當然,這個傳說雖有史書記載和墓穴的考證,但關於是否成為了天皇這個問題,並未得到科學的認證。只能側面說明日本對第一任天皇,也就是神武天皇的身份存在爭議。除此之外,英國的《泰晤士報》不僅對日本天皇是中國人作出假設,同樣也對朝鮮人做出設想。
  • 日本天皇萬世一系,無姓無氏,原來他才是太陽的後裔
    天皇是日本國君主的稱號,日本國家的象徵。天皇制是世界歷史上最長的君主制度(書籍記載於前660年)。由於被認為不同於普通的日本人(在神道教中,天皇是天照大神後裔,故具有神性),天皇與其家族沒有姓(歷史學上稱其為天皇氏),日本憲法也未賦予其公民權。
  • 日本被稱為「神」的家族,竟然是中國「吳」姓的後代,他們竟刻意隱瞞
    普通百姓因為法令,都有了自己的姓氏,而他們的最高統治者天皇卻還沒有自己的姓氏,不過一般老百姓認為,他們的天皇是神而不是人,神是不需要有姓氏的,天皇沒有姓理所當然。不僅天皇沒有姓,就是皇后和天皇生的子女,也沒有姓。天皇自己呢?也不想具有自己的姓氏,沒有姓氏,反倒是為加入任何的姓氏,提供了可能。這樣,不管什么氏族奪取了政權,都沒有必要與天皇家對抗。
  • 服部半藏:日本最出名的忍者居然是中國人後裔?
    圖:服部半藏正成真人像因為太過出名,服部半藏的名字,頻繁出現於當今的小說、遊戲、動漫、電影裡,幾乎成了日本忍者的代名詞。但是,你肯定想不到,作為日本最牛的忍者家族,服部氏居然是中國人的後裔。圖:形形色色的服部半藏服部氏自稱是平氏後裔,但被日本後世研究斷定是假冒,其真正的來源是作為「渡來人」的秦氏。
  • 你知道吳姓的始祖是誰嗎?
    其中,就吳姓來說,為全國第十大姓氏。那麼,對於吳姓的朋友們,你們了解吳姓的起源和始祖嗎?一首先,吳姓現在的人口數量超過2400萬,為中國第十大姓氏,僅次於李姓、王姓、張姓、劉姓、陳姓、楊姓、趙姓、黃姓和周姓。在中國古代歷史上,針對吳姓的起源,歷史上存在源自姜姓、姚姓、祝融氏吳回氏、姬姓等多個源流。
  • 服部半藏:日本最出名的忍者居然是中國人後裔?
    圖:服部半藏正成真人像因為太過出名,服部半藏的名字,頻繁出現於當今的小說、遊戲、動漫、電影裡,幾乎成了日本忍者的代名詞。但是,你肯定想不到,作為日本最牛的忍者家族,服部氏居然是中國人的後裔。圖:形形色色的服部半藏服部氏自稱是平氏後裔,但被日本後世研究斷定是假冒,其真正的來源是作為「渡來人」的秦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