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燈初上,夜色未濃。忙碌了一天的人們開始走出家門,享受愜意的時光,紅谷灘銅鑼灣夜市商業街也迎來最繁忙熱鬧的時刻。三三兩兩結伴同行的年輕人絡繹不絕。吃飯、購物、健身、看電影……城市的夜間,霓虹斑斕之下,這些年輕群體再次喚醒了英雄城夜晚的喧囂。
一個街區就是一場美食體驗
餐飲,是夜經濟不可或缺的主題。每當夜幕降臨,各商鋪搭起棚子架起鍋,上百個爐灶上烤炸炒涮,在水霧蒸騰的光影裡散發著誘人的香味,總長不過數百米的銅鑼灣夜市商業街瞬間變得燈火輝煌、人聲鼎沸。四面八方湧來的食客開始在各家服務員熱情的吆喝聲中選擇心儀的位置坐下,點上幾個大菜小菜、一碗綠豆湯或者煎餃湯包,大快朵頤。
「銅鑼灣的美食街包羅萬象,每一種都是時下年輕潮流人士夜間打卡的不二選擇。」自詡「專業美食家」的黃靜對銅鑼灣夜市「深有研究」。「如果追求情調,那就選擇胡桃裡音樂餐廳這個『文藝混血兒』;如果喜愛西餐,那就不應該錯過藍蛙的炙烤美食和雞尾酒;如果酷愛火鍋,海底撈一定是個不錯的選擇;如果喜歡潮流,肯定要抓住貳麻酒館好好體驗……」
用黃靜的話說,除了這些大品牌,銅鑼灣負一樓獨特美食體驗街區更匯聚了全國各地美食,非常值得市民品味。老成都串串香、嶺南傳統小食、金筷子麻辣小吃宮、瑾熙家……跟著她的腳步,記者看到,白天的時尚、夜色的迷離在此匯聚,饕客們既可以品味緩慢而又浪漫的午後時光,也可在華燈初上時享受時尚生活。
一處夜市就是一種便捷生活
熊潔是一名90後單身「夜貓子」。她說,每天生活的美好就是在這座城市的夜晚。「和朋友逛逛街,吃點小吃,看看電影,泡在酒吧裡聊聊天……」說起自己的夜生活,一口氣都說不完。對熊潔而言,夜生活就是對白天程序化工作的一種「逃離」。
近年來,隨著商業綜合體的入駐,簡單的「夜市」發展為包含「食、遊、購、娛、體、展、演」等多元形式的夜間消費市場,南昌夜間生活有了全新的「打開方式」,以體驗式消費為主的商業綜合體,已成為市民夜間遛彎、淘貨、品嘗美食的重要目的地。
「方便,真方便,吃喝玩樂一條龍,一個商業綜合體就可以滿足人們的聯動需求,周末帶著家人一玩就是一整天。」對市民趙亮而言,一處夜市就是一種便捷生活。「買東西就去永輝超市,看電影就去博納影城,吃東西就去美食體驗街……」趙亮說,如今的夜市從結構上的「點狀」變成「網狀」,給市民提供更多夜間休閒娛樂的活動空間。
夜經濟激活了潛在的消費欲望,成為南昌特有的商業現象,銅鑼灣不僅唱響了紅谷灘夜經濟的主體,也帶動周邊形成了區域聚集性的一站式綜合休閒消費商圈,越來越多的周邊商家主動延長營業時間。「孤零零的某一家店,很難吸引消費者專程跑一趟。隨著銅鑼灣夜市的興起,周邊的便利店營業時間也延長了。」市民李志軍說:南昌越來越有國際化大都市的樣子了。」
一次改革就是一場理念革新
「近年來,紅谷灘新區經濟高速發展,商業日益繁榮,高檔商場、商業綜合體等商業業態如雨後春筍般拔地而起,逐步打造了紅谷灘新區『吃、住、行、遊、購、娛』一體的商業模式。但是商圈夜市多在晚上9點左右就關門歇業,不利於吸引外來遊客、沒有充分挖掘潛在消費市場。」說起銅鑼灣夜經濟的發展之路,紅谷灘新區相關負責人表示,紅谷灘新區目前適合普通百姓夜間休閒娛樂的場所較少,親民性不足,不能充分滿足新區百姓在夜間消費生活的需要,現存的一些夜市也因缺乏統一規劃,整體形象不佳、布局零散。
「為加快形成與紅谷灘新區『五大中心』相匹配的夜間經濟體系和消費市場,著力提升南昌市『動感都會』的城市競爭力和美譽度,紅谷灘新區從滿足市民和遊客夜間消費需求為出發點,著力建設打造出第一條高品質夜間經濟示範街區——銅鑼灣夜市商業街,挖掘潛在性消費市場,以培育城市經濟新增長點。」該負責人介紹,除了美食街,銅鑼灣夜市商業街還依託文創市集、街頭籃球區等硬體設施,打造集美食體驗、休閒娛樂、文化內涵、潮玩健身一體的獨特夜市街區。「銅鑼灣夜市街是紅谷灘新區推動夜經濟的又一次嘗試,我們力爭將此項工作打造成南昌市發展夜市經濟的『最強示範』。下一步,紅谷灘新區將積極通過招商引資等方式不斷拓展夜經濟業態,推動全區夜市經營不斷實現業態升級。」該負責人告訴記者。(記者 鍾宏瑜 馬悅)
(責編:毛思遠、邱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