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運「搶票戰」
已經全面打響
網友們紛紛吐槽購票的難度
面對一票難求,你是12306官網?還是選擇所謂的搶票網站?還是花錢找黃牛買「速度」?
為了驗證12306網站、搶票網站和加價搶票網站到底哪個更快,揚子晚報記者分別使用12306、360瀏覽器、攜程APP「50元套餐」、高鐵管家「30元光速套餐」、智行火車票「30元加速包」,以及淘寶售賣的網友自行開發的搶票軟體,在車票開售的第一時間進行體驗。
普通模式搶票均未成功
7:55,記者登錄網頁版12306,並將信息全部填寫完畢。8點一到,記者便點擊D2255次,但幾秒後,該趟列車車票顯示「無票」了。
不過記者在購票試驗中發現,12306系統如果餘票只有1張或2張的時候,確認訂單後就會顯示訂單排隊,出票慢,最後顯示出票失敗。刷新頁面後還是顯示餘票1張或2張。如果餘票數很多,整個出票過程就很快。此外,12306偶爾會出現「查詢超時」。
在搶票網站方面,記者便選擇360網站進行體驗。不過記者用360網站循環搶了兩個多小時800多次,依舊搶票失敗。
加錢後,搶票功能有所增加
目前「搶票軟體」主要分兩類,一類是增加了搶票功能的瀏覽器,另一類是OTA(在線旅行服務商)的官網或APP。有的是全免費的,有的則有一些收費項目。很多時候,旅客要多付幾十元錢,才能利用這些軟體搶票。
記者觀察了解到,收費項目也分兩類,一類是10-50元不等的加速套餐;一類是充值會員。在記者體驗的六款搶票方式中,多款都是有付費功能的。記者也在開售第一時間進行體驗。
記者在高鐵管家APP中,選擇了30元的光速套餐,這樣記者需要提前預付540元。不過不知為何,系統通知記者要等候5分鐘才能進入購票系統。進入後當然車票已經售空。不過系統通知記者,1月20日左右會有一批票放出,建議記者屆時提前來刷票。
而在攜程APP上50元的套餐服務中,記者看到該服務提示搶票成功率為95.3%。2小時後,軟體循環搶票100多次,但沒有搶到票。系統顯示買到這張車票預計還需要2天。
而在智行火車票APP中,記者一開始看到自己的搶票速度在加速條中處於「低速」狀態,記者邀請好友加速,但速度仍不高,於是記者購買了30個1元/個的加速包,看到進度條移到了「高速」處。不過兩個小時後,記者還是沒有能夠搶到票。
記者又在淘寶網上購買了一款據稱是「黃牛神器」的搶票軟體,速度非常快,但依舊沒有買到票。
另外,記者調查發現,要想成為搶票軟體的會員,用戶必須先上交會員費,而像智行火車票在會員權益說明中就會明確表示,用戶已經支付的會員服務費不會退還。其他軟體只要成功搶到票,費用也不退還。
買票者說:買不買加速包,差別並不大
消費者李先生自己就是個軟體工程師,他換過不少搶票軟體購票。在他看來,購不購買服務,其實差別並不大。「我去合肥,如果沒票了,我就掛兩天,機器自動替我搶,一般兩天就能搶到。」而用了加速服務後,搶到票的時間也並沒有提前多少。
李先生認為,搶票軟體用的是企業級帶寬,並用技術手段代替人工手段(比如自動識別圖形驗證碼、自動提交訂單),效率自然比人要高,但現階段12306也並不弱,相比較之下,李先生還更願意在官方購票,「12306有時改點代碼,這些搶票軟體就要歇火一會,相比之下官網搶票更穩定」。
不過,在採訪中,不少使用者都認為,付費的搶票軟體「很方便」。業內人士表示,不同軟體的加速方式是不一樣的,有一些使用加速包或購買VIP會員是給用戶增加更多的節點,但用戶在第三方軟體上購買了加速服務時,其實很難判斷該軟體是否真的為你增加了更多的節點,提供了更快的網速。
搶票軟體貌似用處不大
不過,為了賺搶票的錢
有的人可是絞盡腦汁
這不,廣東警方剛查獲了
一個搶票」機器人」
視頻加載中...
五問違法搶票
1、付費搶票軟體侵害了誰的利益?
北京中銀南京律師事務分所的周健律師認為,從本質上看,這些網站的做法和「黃牛」沒什麼區別,都破壞了正常的購票秩序。損害了那些老老實實從官網購票的人的利益。
2、不少網站都存在「被消費」,如何維權?
記者看到,鐵友火車票、智行火車票、訂票助手、高鐵票務等軟體,雖可選「餘票監控,搶到再付款」,付款時都自動勾選「加速包」。
在鐵友和智行軟體上,記者將加速包金額減到0,但再進行下一步,加速包又自動跳轉為5元。在某APP上,記者在付款時差一點就又被購買了意外險。真是一不留神,沒有勾掉選項,你就被消費了。而如果遇到這種情況,消費者可向相關部門投訴,尋求幫助。
3、網站加價是「代售」還是「代購」?
記者昨天採訪了中國網際網路協會信用評價中心法律顧問趙佔領,他認為,判斷搶票軟體提供有償搶票服務是否合法合規,關鍵在於它是「代購」,還是「代售」?「如果是代售,比如火車票代售點,他們是不能夠收取5元之外的費用的。但是現在的搶票軟體,其性質並不是代售,那麼它和普通用戶之間的關係應該是一種委託代購的關係」。趙佔領認為,目前的法律對此並沒有直接的禁止性規定,還很難界定為違法違規,是在打「擦邊球」。
周健認為,如果網站採用的是純人工幫助旅客購得車票,這本身是合法的,加價多少也屬於意思自治。但付費軟體性質不同。
4、搶票軟體肆意加價 有法律約束嗎?
北京中銀南京律師事務分所的周健律師認為,無論是最初以選座加價形式出現的各主流門戶網站還是各類搶票軟體,其實質上都是一種涉嫌倒賣車船票的非法經營行為。我國《刑法》第227條對偽造或者倒賣偽造的車票、船票、郵票或者其他有價票證的情況,有詳細的法律解釋。《鐵路法》中刑事罰則若干問題的解釋中,對倒賣旅客車票,包括高價、變相加價倒賣車票以及倒賣座席、臥鋪籤字號及訂購票憑證等,也有處罰依據。但付費搶票軟體具體如何界定,並沒有明確的條款可依照執行。
5、搶票軟體安全嗎?
搶不到票,也別輕易相信所謂的搶票軟體。網絡安全專家劉洋表示,相對於「黃牛」,現在各種網站上下載的「搶票軟體」風險更大。 「搶票軟體實際就是一個插件,在技術上門檻低,網上這些可下載的搶票插件已不單純是『黃牛』問題,更重要的是網絡信息安全問題。」
他表示,購票者提供的個人信息將被上傳至伺服器資料庫,如果搶票軟體將這些數據出賣,消費者的個人信息將全部洩露。此外,在用戶使用「搶票軟體」時,在第三方客戶端輸入個人帳戶和密碼的過程就可能造成個人信息洩露。
六種正規渠道均可購票
中國鐵路總公司在官網公布其火車票銷售的官方途徑有以下幾種:
1、12306官方網站,切記進入12306網站購買車票需看清其是否為官方12306網站;
2、火車站車票銷售窗口,在窗口購買排隊時不要輕信他人有低價車票出售;
3、車站自動購票機,在使用自動購票機時要注意保護個人信息和支付安全;
4、微信購票,鐵路部門已經開通微信購票渠道,在使用微信購票時需注意是否跳轉到其它網站;
5、12306手機客戶端購票,在使用客戶端購票也需注意使用的網絡是否安全;
6、其它商業售票渠道以及鐵路公布的官方渠道。
中國消費者報新媒體編輯部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