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至今日,中國已經經歷了35個教師節,每年的9月10日,是全社會對教師在一年裡辛勤的付出的感謝。
公曆9月10日,是中國的教師節,這是我國僅有的包括護士節、記者節在內的三個行業性節日。
然而,教師節的由來卻也是經歷了一段漫長的歷程。
中國的教師節共經歷了四次日期的變更,分別是6月6日,農曆8月27日,5月1日,9月10日,那麼,最後為什麼確定9月10日為教師節呢?
【六六教師節】
1931年5月,鑑於國難當頭,教師工作責任重大,南京中央大學教授邵爽秋聯絡眾多大學教師倡議以每年 6 月 6 日為「教師節」。
然而,當時的國民政府對學生運動,知識分子都很不放心,對於這種可能引起教師學生聚會的節日很是忌憚,所以政府層面並沒有接受這一提議。
【八二七教師節】
1939 年,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進入了相持階段。此時的重慶國民政府決定將孔子誕辰(農曆八月二十七)定為教師節,並頒發《教師節暫行辦法》,其主要目的是鞏固國統區統治。
這一提議,當時未能在全國推行。
【五一教師節】
在新中國成立以後,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宣布廢除六月六日教師節,並將「五一」勞動節同時作為教師節,以體現教師是勞動知識分子的身份,並同廣大的工人階級一起慶祝節日。
然而,五一是眾多勞動者的共同節日,並沒有體現教師的自身特點,加上宣傳力度不夠,「五一」教師節也不為很多人知道。
【九十教師節】
1985 年 1 月,國務院時任總理在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九次會議上提出了建立教師節的議案;1 月 21 日,全國人大通過決議將每年 9 月 10 日定為全國教師節。同年的9月10日,國家主席發出《致全國教師的信》,中國各地舉行隆重的慶祝大會,並在教師節期間20個省市共表彰11871個省級優秀教師集體和個人 。
一位好老師,勝過萬卷書;
三尺講臺,一生追求;
哪怕我們早已離開校園;
他們仍是我們最值得尊敬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