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氣象報通訊員 張玉娟
6月的蘭溪,不僅有黃梅時節的家家雨,更有梅子成熟的點點紅。擁有「中國楊梅之鄉」美稱的浙江省蘭谿市馬澗鎮是浙中西部最大的楊梅產地,有著萬畝果園和五十裡楊梅長廊,每年此時都有來自全國各地的客人前來品嘗和採摘。
6月5日上午9點,蘭溪楊梅紅天下·2020「蘭溪紅」楊梅品牌發布暨開摘儀式在蘭谿市馬澗鎮馬塢村花海基地舉行。正值梅汛期降水集中時段,梅雨帶南北波動,天氣形勢複雜。早上7點,蘭谿市氣象局保障小組就來到會場。儘管彼時天況不錯,還隱隱露出了太陽,但保障小組經過分析研判後作出預報:活動期間有小雨到中雨,必須做好防範。果然,開幕式開始不久,雨水如約而至,會務組事先搭建的雨棚、發放的雨具都派上了用場。會場負責人表示:「你們還真是預報精準啊!」
今年是蘭谿市氣象局為楊梅節提供保障服務的第八個年頭。氣象服務與楊梅的緣分要從2010年說起,氣象工作人員在走訪了馬澗鎮18位楊梅種植大戶後,了解楊梅品質對氣候條件敏感,種植戶對氣象服務的需求迫切,便確定了第一批點對點服務農戶,通過手機簡訊為他們發送天氣預報。在分析氣象因子對楊梅生長的影響的基礎上,市氣象局於2010年5月發布了第一期《楊梅生育期氣象條件分析與採摘期預報》,此後每年根據當年的氣候形勢預測和實地觀測情況向種植戶發布此項預報。今年,蘭谿市氣象局又出了「新花樣」,聯合市農業局專家隊伍,以五十裡楊梅長廊為背景、省級智能網格產品釋用技術為基礎,推出「楊梅天氣管家」,通過手機app將天氣預報和指導建議發送給種植戶。
種得好、養得好,還要賣得好。為打響馬澗楊梅品牌,2012年,蘭谿市氣象局推動開展馬澗楊梅氣候品質認證工作。獲得「氣候品質優質認證」後,當地楊梅銷量大幅增長,農戶的錢袋子也鼓了不少。
楊梅成熟季也是強對流天氣高發季,一場暴雨或者大風就有可能造成楊梅大規模減產甚至絕收。2016年,蘭谿市氣象局聯合市農業農村局、市財政局為楊梅種植戶「定製」了楊梅採摘期氣象指數保險,在大型楊梅種植園區建設了一套農田小氣候站,通過暴雨(大風)與楊梅經濟損失率定量化、指數化,楊梅採摘期內觀測到超過連續兩天5時至15時降水量達到5毫米視為觸發理賠條件。到目前為止,此險種已累計為種植戶賠付308.7萬元。
「致富路上一個都不能少。」這是馬澗鎮黨委書記許文芳常說的一句話,馬澗楊梅名聲打響後,種植大戶富裕了,也不能讓其他種植戶掉隊。2018年開始,蘭谿市氣象局擴大了服務對象,讓氣象服務信息惠及所有楊梅種植戶。今年,蘭谿市氣象局還與當地電視臺合作,在天氣預報節目中新增了「五十裡楊梅長廊 採摘觀光專題氣象服務」版塊,圖文並茂的楊梅專題氣象服務走進千家萬戶。
聊將一粒變萬顆,擲向青林化珍果。十年如一日,守護果業發展,放眼未來,高質量的氣象服務定會讓這顆珍果生得更甜。
楊梅 蘭溪 氣象局 蘭谿市 採摘
【來源:中國氣象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