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上3000多郵筒配「二維碼身份證」 可一分鐘寄快件 >>>點擊查看組圖
東方網11月27日消息:據《青年報》報導,曾幾何時,矗立在上海街頭的3000多個郵筒,風雨無阻地承擔著郵政普遍服務的職責。但隨著網絡的出現,讓郵筒沒了用武之地。不過,今天起,配備了「二維碼身份證」的郵筒將重新閃亮登場,成為上海郵政「快寄」業務的街頭「攬件員」,市民只需掃描二維碼,不到一分鐘即可輕鬆寄快件。
[隆重介紹]
郵筒「觸網」成為街頭「攬件員」
今天起,市民在街頭看到墨綠色的郵筒時,會發現郵筒身上的銘牌上多了一個二維碼,這就是每個郵筒各不相同的「二維碼身份證」。有了這個二維碼之後,利用網際網路和二維碼相結合,每個郵筒就成了上海郵政「快寄」業務的街頭「攬件員」。
「快寄」業務是上海郵政今年8月推出的一項同城快遞服務,當天收件,隔日送達。這一業務的一大特點是市民可提前到郵政網點或東方書報亭購買同城郵資預付封套,交件或收件時無需再支付費用。按照類型不同,預付費封套分為文件類和物品類。其中,文件類又有7元「商務封」和6元「經濟封」兩種,「商務封」大小容量和EMS一樣,「經濟封」則大約是「商務封」的一半;而物品類的預付費封套資費分為12元、15元、20元三檔。從收費來看,「快寄」文件類的收費不但大大低於郵政EMS,而且比「四通一達」等民營快遞還便宜,因此一經推出就受到了消費者的青睞。
此前,市民使用「快寄」快遞快件時,除了可至全市500多家郵政網點或700家東方書報亭交件外,也可撥打11185郵政熱線或用手機下單等攬件員上門取件。而今天起,街頭的郵筒也開始擔當「快寄」的「攬件員」,市民寄件時可就近投到郵筒。這不但能減輕郵政攬件員上門收件的壓力,還將大大節約市民的時間,「比如,市民有事要出門時,可就近將快件投到郵筒,而不必在家苦等攬件員上門。」
[手把手教]
掃掃二維碼寄快件用不了一分鐘
用郵筒寄快件,怎麼個寄法?青年報記者昨日採訪發現,整個過程只需四步,方便快捷,從掃描二維碼到將快件投進郵筒,整個過程用不了一分鐘。
首先,找到最近的郵筒後,市民需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掃描郵筒銘牌上的二維碼,關注並綁定「上海郵政快寄」微信號的同時,獲取郵政信筒信息;第二步,掃描「快寄」封套面單上的二維碼,獲取郵件編號;第三步,確認交寄信息後,系統將推送驗資信息(封套一旦經過驗資,即視作蓋銷郵資憑證,不得重複使用);第四步,將已驗資的「快寄」郵件投入郵筒即完成交寄。
青年報記者了解到,由於郵筒的「進口」高度有限,目前郵筒可交寄的「快寄」郵件僅限商務封、經濟封、單據封和定製封,物品類不在交寄範圍。為方便市民使用,每個郵筒的銘牌上都標有交寄「快寄」郵件的使用方法。
郵政部門介紹說,增加了快件「攬件」功能後,郵筒的開箱頻率不會增加,但只要市民在最後一次開箱時間之前交寄,基本能保證快件第二天送達,「11月22日-23日,我們進行了一次全市範圍的壓力測試,3000多個郵筒每個郵筒一個快件,全部流程檢驗下來後,次日達的成功率達到了98%。」
利用網際網路和二維碼技術讓郵筒「觸網」,這在全國尚屬首次嘗試。郵政部門表示,未來會視效果將更多便民服務加入到郵筒服務行列,「比如掛號信,以後也可以用郵筒收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