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片欣賞
此前,芭蕾世界在視頻號發布《邂逅·足尖上的貝多芬》預告片。2020年12月16日,芭蕾藝術短片《邂逅·足尖上的貝多芬》正式上線。謹以此片紀念貝多芬誕辰250周年。
250年前的12月16日,在神聖羅馬帝國-科隆選侯國的波恩,誕生了一位被後世尊稱為「樂聖」、「交響樂之王」的歐洲古典主義時期作曲家,他就是路德維希·凡·貝多芬 (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年12月16日—1827年3月26日)。
2020年是貝多芬誕辰250周年,在今年這個特殊的年份,雖然因為全球疫情肆虐,諸多的演出被迫取消,但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紀念貝多芬誕辰的活動持續不斷,而貝多芬的音樂作品對於遭受過苦難後的人們卻更能產生意想不到的精神鼓舞。
貝多芬從不止是音樂界的瑰寶,他的音樂是超越國界跨越時空的。著名芭蕾舞蹈家邱思婷選擇以芭蕾足尖的形式向樂聖貝多芬致敬,在著名雕塑家章華《飛翔的夢》大型雕塑展覽之際,芭蕾、雕塑、音樂與建築在芭蕾藝術短片《邂逅·足尖上的貝多芬》中融為一體,描述了一段在音樂時空中柏拉圖式的邂逅。
邱思婷作為藝術總監、總編導及主演,力邀大提琴演奏家李洋、法國巴黎大學導演藝術博士馬明珠鼎力相助,僅攜此片在貝多芬誕辰日誠摯獻禮,希望藝術的魅力能夠為觀眾帶來一份美的享受,對希望與光明的無限憧憬。
大提琴演奏家李洋
短片簡介
《邂逅·足尖上的貝多芬》是繼邱思婷出品兼主演《足尖上的蕭邦》、《足尖上的情人》後的足尖系列三部曲中第三部。短片以邱思婷飾演的女主角與一尊雕塑作品的邂逅、與隱喻貝多芬化身的大提琴家李洋的偶遇為開端,在貝多芬的聲樂套曲《致遠方的愛人》中引出男女主角之間跨時空的交流與遐思。
當短片進入到貝多芬的《C大調三重協奏曲》時,男女主人公步入了另一個時空中的共舞,女主人公穿上夢幻的紅舞鞋,在大提琴悠揚的旋律中翩翩起舞,一尊尊映入眼帘的雕塑和鳳凰中心獨特的當代建築,勾勒出兩人在隔空中眺望的情思。整部短片充盈著柏拉圖式的淺淡浪漫。時移世易,惟藝術與美永恆。
《邂逅·足尖上的貝多芬》不僅是邱思婷與貝多芬的邂逅、舞蹈與音樂的融合,更是芭蕾與雕塑、芭蕾與建築的相互輝映。邱思婷認為,芭蕾舞藝術猶如流動的雕塑盛宴,而章華老師諸多以芭蕾為靈感的雕塑作品正是把每一個舞者最高光的時刻留存下來,就如同邵韋平先生設計的作品--鳳凰中心這個編織著夢想般的建築,承載了無數人心中美好的願望。
雖然貝多芬沒有享受過歡樂,但是他把偉大的歡樂奉獻給所有人。他的音樂作品充滿著英雄主義所傳達的精神力量,就像羅曼.羅蘭在《貝多芬傳》中引用他寫給李裡奧的那句話:「心是一切偉大的起點。」 我希望每個觀看這部短片的觀眾都能夠從心出發,找到屬於自己的愛與希望!
雕塑與建築都可稱為是一種永恆的藝術。短片中章華的大型雕塑作品《芭蕾——傾訴》是一關鍵意象,是身處兩個時空中的男女主角在現實中的隱喻,也是兩人短暫、抽象的關係的永恆而具象的化身。雕塑優美的、凝固的線條,與芭蕾舞者舒展的、流動的舞姿彼此呼應。
邱思婷與章華對談
鳳凰中心的建築極具特色的光與影構造出了充滿無限延伸感又變幻莫測的詩意空間,與芭蕾、音樂、雕塑的神交而形成了跨時空的四維世界,將建築本身的靈性與藝術襯託得相得益彰。
鳳凰中心
文案/排版:劉依 靖雲
圖片攝影:鄒浩川 趙瑋
-END-
芭蕾世界 近期閱讀
更多芭蕾微劇場、明星炫技短視頻
舞蹈醫學、舞蹈營養學、舞解剖學公益短視頻
讓芭蕾學習更科學、更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