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縣兩級環委會夯實責任體系 環保重任大家挑 人人肩上有指標

2020-12-24 中國環境

  「今年1月-10月,全市優良天數比例達到64.3%,同比增加14.3個百分點。轄區內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南運河達到Ⅲ類水體標準。」這是記者近日從山東省德州市生態環境局了解到的。

  德州市生態環境局局長趙華表示,生態環境的持續改善,與全市上下堅持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定扛起生態環境保護政治責任,積極探索生態環保機制建設,下大力氣推進治汙攻堅是密不可分的。

  為全面提升生態環境治理水平,德州市以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建設為著力點,積極構建市縣兩級環委會實體化運作體系,工作架構從過去的「一委一辦」到今天的「一委一辦+14專業委員會+13縣市區生態委」,全面建立「統一領導、分線作戰」、「誰分管、誰負責」、「管行業必須管環保」的大生態、大環保格局,堅決打贏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

  市縣兩級環委會辦公室全部實體化運行

  2019年6月,德州市調整加強市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市委書記、市長任「雙主任」。環委會辦公室採用「專職綜合協調+兼職謀劃指導」的雙主任模式,由市政府辦公室1名副處級幹部和市生態環境局局長共同擔任辦公室主任。市委組織部從全市選調18名同志到辦公室工作,實行辦公獨立、管理獨立、經費獨立。 13個縣市區對照市級架構模式同步成立相應組織機構,市縣兩級環委會辦公室139名幹部集中辦公,全市自上而下形成了統籌協調、牽頭推進、督辦落實的工作機制。

  今年以來,德州市環委會辦公室統籌執法力量,堅持市縣聯動、部門協同、分線作戰,集中開展了工業汙染防治、成品油市場整治提升等10餘次專項行動,對環境違法行為持續保持高壓態勢。

  德州市環委會加強頂層設計,加快建設市級生態環境大數據平臺,全域收集關聯生態環境的基礎信息,向上聯通共享國家、省平臺數據,向下覆蓋縣市區,創新運用「數據分析、研判預警、輔助決策、措施推送、執行落實」一體化的應用系統,提高生態環保智能化管理水平。縣級環保督導系統充分利用網際網路、手機軟體、小程序等,暢通舉報監督、交辦受理、審核問責等環節,提升了工作效率。

  堅持系統治理、統籌兼顧,落實生態環保工作責任

  德州市設立12個業務專業委員會和兩個保障專業委員會,解決了職責邊界不清、攻堅合力不強的問題,增強了縱向執行力和橫向協同力。

  具體推進中,堅持攻堅責任清單化、清單任務節點化,全面落實一項攻堅任務、一位市級領導、一個工作專班、一張任務清單「四個一」工作機制,真正由過去的「單打獨鬥」變為「各負其責、齊抓共管」,實現「環保重任大家挑、人人肩上有指標」的局面。

  其中,揚塵治理專業委員會隨機抽查了13個縣市區252處點位的揚塵治理情況,並逐一進行了量化評分,反饋整改問題點位208處。宣傳教育專業委員會開展了全方位、立體化的宣教活動,讓「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走進千家萬戶。考核監督專業委員會制定《德州市降塵量考核補償獎懲辦法》,通過獎優罰劣,樹起「幹好幹壞不一樣」的鮮明導向。

相關焦點

  • 我國首個縣(區)域生態文明建設指標體系發布
    新華網北京8月29日電(記者於文靜)我國首個以縣(區)域為單位的生態文明建設指標體系29日在北京發布,該指標體系的構建將對我國加快縣(區)域生態文明建設具有引領和示範作用。
  • 全國優秀農民工:腳下是泥土 肩上擔重任 心中有遠方
    腳下是泥土 肩上擔重任 心中有遠方——寫在我省37人、4個集體被評為全國優秀農民工和全國農民工工作先進集體之際中人社傳媒記者  龔穎榮譽是鞭策,更是前行路上的引航燈和光榮使命。
  • 市委常委(擴大)會議暨德州市2020年度縣市區黨委(黨工委)書記和...
    李猛講話 楊洪濤馬文勝張傳忠出席 (記者 任立松)1月8日,市委常委(擴大)會議暨德州市2020年度縣市區黨委(黨工委)書記和市直有關工委(黨委)書記履行全面從嚴治黨責任和抓基層黨建工作述職評議會議召開。
  • 以文促旅、以旅彰文"十三五"時期德州市文化和旅遊發展全面提升
    一、文化旅遊整體工作發生可喜變化2015年以來,德州市文化和旅遊局(市文廣新局)連續5年獲得全市綜合考評二等獎。2019年省對市綜合考核鄉村振興板塊中,德州市"村級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建成率"和"戲曲進鄉村"兩項指標均位列第一名;群眾文化生活滿意度調查獲全市五項民生調查項目第一位,高於全省平均分0.3個百分點。
  • 大同市分類設置2020年度目標責任考核指標
    今年以來,市委組織部認真貫徹省市年度目標責任考核改革方案,按照分類分考、分別計獎的總體改革框架要求,強化組織協調、審核把關,強化「四個注重」,立足「精、準、實、專」,分黨建任務、發展任務、營商環境、專項工作四類,分類設置縣區、市直單位2020年度目標責任考核指標,為充分發揮考核指揮棒、風向標、助推器作用,有效激發全市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幹部幹事創業的活力和激情
  • 德州市院感防控體系建設座談會在寧津縣人民醫院召開
    12月9日,德州市院感防控體系建設座談會在寧津縣人民醫院召開。德州市衛健委副主任、二級調研員王魯原,寧津縣副縣長王新志,寧津縣縣衛健局、人民醫院、中醫院、婦幼保健院、城區社區服務中心負責同志和院感科科長參加座談。座談會由王新志主持,他感謝各位專家蒞臨現場為寧津縣院感防控體系建設把脈,希望各相關部門和單位認真聽取專家建議,抓好落實,把院感防控工作做得更好。
  • 德州市局召開全市藥品批發及零售連鎖企業負責人會議
    近日,德州市局在市局五樓會議室召開全市藥品批發及零售連鎖企業負責人會議,安排部署全市藥品經營企業開展違法行為自查報告工作,督促企業強化內部質量管理。劉有堂副局長主持會議並講話。全市各藥品批發企業、零售連鎖企業負責人及質量負責人共計120餘人參加了動員大會。
  • 德州市全面實行河長制工作情況介紹
    目前,全市市、縣、鄉、村四級河長組織體系基本建立,市、縣、鄉三級河長制實施方案全部出臺,市、縣級工作制度和考核辦法全部印發,河湖問題排查工作圓滿收官,「一河一策」、「一河一檔」編制基本完成,在全省率先部署開展「清河行動」,力度大、效果好,全市河長制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一、主要工作情況(一)市縣鄉村四級河長體系全面建立。
  • —首屆德州市旅遊發展大會正式開幕
    、德州市文化旅遊發展與文物保護中心承辦。重點培育、升級一批精品民宿、特色小鎮、農業園區、商業街區,構建完整的文化旅遊產品體系。四、大力推進旅遊業態創新。做好&34;文章,運用現代信息技術賦能文旅產業;堅持開放共享,建立旅遊聯盟,實現融合發展、合作共贏。
  • 南湖夯實社會矛盾化解體系建設
    年初以來,區矛調中心創新構建「黨建+矛調」工作模式,充分發揮新時代「網格連心、組團服務」優勢,推進社會矛盾糾紛多元化解體系建設,以黨建引領提振精氣神,加速推進市域治理現代化進程,密切黨群幹群關係,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新格局。年初至今已經辦理各類群眾訴求40046件,一站式化解矛盾糾紛4298件,成功創建全省「無信訪積案縣(市、區)」,為打造「重要窗口」中最精彩板塊之「首善之區」護航添彩。
  • 黑龍江:「百日會戰」夯實基層團建
    「百日會戰」共設定了駐外團建、「兩新」組織團建、鄉鎮街道團組織格局創新、市縣兩級團委班子和幹部隊伍配備4個項目,基本涵蓋了當前共青團基層團組織建設最為重要和緊迫的工作任務。同時,4個大項下面還分列10個小項指標,每個小項都有可操作的具體衡量標準。團黑龍江省委依據這些標準,集中用3個月時間,通過適時摸底統計、調查抽查、指導督導、定期通報、考評總結等形式推動各項指標落實到位。
  • 雲南廣南縣:對照撤縣設市指標體系,達標17項未達標11項
    雲南廣南縣:對照撤縣設市指標體系,達標17項未達標11項 澎湃新聞記者 王俊 2020-12-08 10:05 來源:
  • 安陽市壓實試點縣(市)區政治責任
    近日,安陽市村(社區)「兩委」換屆試點工作啟動以來,市換屆辦以問題為導向,緊盯換屆縣(市)區、鄉鎮(街道)責任人等關鍵少數,把住換屆工作的關鍵環節,查短板,補漏洞,壓緊壓實試點縣(市)區政治責任,著力下好「四手棋」,確保試點工作試出路子、試出成效,為全面啟動換屆工作提供了經驗和借鑑。
  • 再造一個產業威遠 夯實建設全省丘陵地區經濟強縣支撐
    威遠提出,要做大存量,更要引進增量,再造一個產業威遠,夯實建設全省丘陵地區經濟強縣支撐。綜合考量「再造一個產業威遠」有根基2018年,威遠經濟發展穩中向好: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50.93億元,同比增長8.8%,增速較上年提高1.2個百分點。
  • 臨清市縣鄉兩級 共同開展煙花爆竹旺季安全檢查
    為認真落實市安委辦《關於加強煙花爆竹旺季安全監管工作的通知》要求,市應急管理局印發《臨清市煙花爆竹旺季安全檢查工作方案》,縣鄉兩級共同開展煙花爆竹旺季安全拉網式大排查,進一步夯實煙花爆竹經營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有效管控安全風險,排查整治安全隱患,嚴厲打擊各類非法違法經營行為,堅決遏制煙花爆竹事故的發生
  • 中華環保聯合會訴德州晶華集團振華有限公司大氣汙染責任民事公益...
    2015年3月23日,德州市環境保護局責令振華公司立即停產整治,2015年4月1日之前全部停產,停止超標排放廢氣汙染物。原告中華環保聯合會起訴之後,2015年3月27日,振華公司生產線全部放水停產,並於德城區天衢工業園以北養馬村新選廠址,原廠區準備搬遷。
  • 我國將推進環保標準體系建設等三大環保科技工程
    新華社武漢6月28日電(記者俞儉)28日在武漢召開的中國環境科學學會2009年學術年會上,環境保護部總工程師萬本太表示,我國實施「環境科技創新、環保標準體系建設和環保技術管理體系」三大環保科技工程取得實效,進一步夯實了科技創新能力基礎。
  • 湖南產業園區納入環保信用評價體系
    湖南省近日正式發布了《湖南省企事業單位環保信用評價管理辦法》、《湖南省產業園區環保信用評價管理辦法(試行)》,在修訂原有管理辦法的基礎上,將產業園區納入環保信用評價體系。這一舉措有利於今後完善環保信用基本制度、加強企事業單位和產業園區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提高環境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