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客在泡溫泉
▼北碚玉島溫泉會館 記者 滕飛飛 攝
重慶商報-上遊財經記者 滕飛飛
氣溫日漸走低,許多溫泉度假村慢慢「火熱」起來。據了解,他們早在幾周前就開始摩拳擦掌積極「備戰」,只為在今冬「玩」出溫泉新花樣,給遊客帶來不一樣的消費體驗感。連日來,重慶商報記者對我市各大中小溫泉度假村進行了走訪調查,看看他們如何結合住宿、餐飲、風景、遊樂設施等運用「溫泉+」的模式,打好「溫泉牌」,搶佔市場份額,吸引消費者。
「溫泉+VIP+休閒綜合體」 構建多功能休閒產業聚集地
前幾天,記者驅車前往位於北碚區三溪口附近一別墅區內的「玉島溫泉會館」。該會館工作人員介紹,這幾天不是很冷,一天客流量在百人左右,一半是別墅區業主,他們都是VIP,每次可享受單人40元的折扣價,剩下一部分來自周邊區域居住人群和外地遊客,成人單次門票為68元,若在美團上選購單張票為50元。
在該溫泉會館旁邊,他們還設有星級酒店、健身會所、羽毛球場、別致庭院建築等,除了泡溫泉,還可以遊泳、聚餐、開會、健身、打球、賞景、住宿等,他們計劃打造一個多功能品質化的休閒產業聚集地。
「溫泉+景區+文化」
搭載歷史形成高端文化園
與「玉島溫泉會館」「上邦璞石溫泉」別墅景致不同的是,「北溫泉公園」則以歷史文化、自然景觀作為溫泉「搭檔」,形成一種古今風景建築融合的溫泉公園。該溫泉公園前身是溫泉寺,是國家4A級景區,平時門票價格在300元左右,在美團、去哪網等均無網絡團購票,且節假日會再小幅上漲。今年十一國慶節期間,成人票價漲到388元,園內一天平均遊客數量可達上萬人次。在園內,一共有溫泉泉眼10處,據記載,起源均可追溯到宋、明、清時期。
對比重慶其他溫泉度假區,「北溫泉公園」消費價格較為昂貴,其工作人員解釋道,近幾年,他們不斷在提升園內服務質量和遊玩設施,比如一些驚險刺激的水上設施、文藝茶館等,在搭載歷史背景的同時,他們力求將溫泉公園升級為高端文化園,讓遊客消費不僅停留在花錢賞景的淺層次上,更上升為一種情懷。
「溫泉+水上遊樂設施」
改善夏季淪為淡季問題
夏季淪為泡溫泉淡季,成了很多溫泉度假區要攻克的問題。「其實,夏季泡溫泉比冬季效果來得更快!」龍水湖溫泉工作人員李女士說,夏季由於人體愛出汗,毛細孔張開時間長,溫泉中的礦物質可迅速補充到肌膚裡,起到呵護肌膚、排除毒素等作用,然而重慶夏季炎熱,使消費者無從理會這些益處,所以他們變換方法來抓住消費者。
說到如何解決「夏季荒」的問題時,記者從其工作人員處了解到,除了冬季泡溫泉外,大型水上樂園項目則是夏季運營的核心,主要面向親子遊玩的消費者。同時,遊客不僅能在滑道區衝滑各種幅度和曲度的滑梯,在另外的水上區域,他們還能參與飛躍叢林活動,坐帆船、遊船,開卡丁車等遊樂項目。離開水上樂園區域,該溫泉區還有桌球、麻將、桑拿、汗蒸、水療SPA等其他服務項目。
聲音
消費者:
切勿忽略溫泉本身質量
10月7日下午,家住湖北到重慶旅遊的任先生,在玉島溫泉會館同朋友及妻兒一起泡溫泉。他向記者透露道,身為老顧客,現在這裡的溫泉水溫度已不能滿足他,他認為工作人員換水的次數越來越少,使得水溫和體感度大不如前。
當記者詢問前臺工作人員水溫問題時,他們的回答是,如今增添了許多服務項目,而服務人員數量沒變,因此使得溫泉區服務有所偏差。然而,當天,許多泡溫泉的愛好者都表示,如果溫泉本身質量不到位,那其他附加項目的意義就不存在了。
隨後,記者又在天涯社區論壇中發現,一則關於「海棠曉月養生泉」的差評評論,其樓主表示,該溫泉湯池眾多,有花瓣池等新穎特色湯池,可湯池不是沒水,就是燙到沒法下水,數來數去能泡的就只有5個了。此則差評引得樓下網友評論道,除非改善泉水質量,不然搞再多花樣,顧客也會一去不復返。據悉,「海棠曉月養生泉」功能各異的溫泉湯池共有52個。
專家:
「溫泉+」是未來發展趨勢
麻省大學達特茅斯金原經濟研究中心執行主任高連奎認為,選好「溫泉+」的模式,是溫泉產業未來發展的態勢。比如,「溫泉+景區」是通過文化來包裝主題,形成體驗型的溫泉景區;「溫泉+療養」是把溫泉健康養生的價值與日常的體檢醫療、診斷、康復、療養健身等一系列的手段深入結合,打造溫泉康復療養基地;「溫泉+地產」是挖掘溫泉在養生和旅遊上的價值,它們結合形成了現下一大批的溫泉度假區、溫泉小鎮、溫泉新城區等項目。
而目前國內一些溫泉發展形式較好的企業,都將「溫泉+」模式中加號後的部分列為主體,而溫泉反成客體,這在消費者中引發了很多爭議。但他覺得其實這樣並不矛盾,無論哪個作為溫泉產業發展的「主角」,只要其他項目跟上節奏,質量和服務並進,就不會發生主體不明,或忽略主體發展的情況。
因此,對於打造未來溫泉產業,搭建一個功能性齊全的品質化休閒平臺,構建成溫泉休閒產業的聚集區,將創造業態的新升級,成為溫泉開發模式的新突破,這也是未來中國溫泉開發的大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