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4萬名建設者10天左右建成火神山和雷神山醫院——「兩山速度...

2020-12-10 新華網客戶端

來源:人民日報

「與雷神山醫院相伴,永生難忘!」4月15日晚,中建三局員工章幹抑制不住一整天激動的心情,發了這樣一條朋友圈。從建設到維保,他在雷神山醫院戰鬥了79天。

當天上午,雷神山醫院舉行休艙儀式,站在建設者代表隊伍裡,驕傲和自豪從章幹的內心深處升騰:「時間作證,我們把不可能變成了可能!」

為了打贏湖北保衛戰、武漢保衛戰,4萬多名醫護人員逆行出徵,約4萬名建設者從八方趕來,並肩奮戰,搶建火神山和雷神山醫院。

他們日夜鏖戰,與病毒競速,創造了10天左右時間建成兩座傳染病醫院的「中國速度」!

他們不畏風險,同困難鬥爭,充分展現團結起來打硬仗的「中國力量」!

武漢不會忘記,歷史終將銘記這個英雄的群體——火線上的建設者!

速度——

「早一分鐘建成醫院,就能早一分鐘挽救生命」

「這是救命工程,早一分鐘建成醫院,就能早一分鐘挽救生命!」中建集團黨組書記周乃翔表示。

中建三局牽頭火神山醫院建設。1月23日晚10時,隊伍火速進場,一場和時間賽跑的戰鬥打響。「我們進場時,圖紙還在爭分奪秒的設計之中。」中建三局黨委副書記、總經理陳衛國說。

很快,寒風凜冽的知音湖畔,變成了熱火朝天的施工現場,輪班作業,24小時施工。管理人員從160人增加到1500餘人,作業人員從240人到1.2萬多人,大型機械設備、車輛從300臺到近千臺,快速推進局面迅速形成。

作為火神山醫院安裝項目部總工程師,金暉白天在現場協調生產,晚上到設計院溝通優化設計方案,連續10天高強度作戰……

湖北十堰的30歲小夥兒徐飛,剛到家3天,大年初一接到返崗通知,二話不說駕車4個多小時,直奔火神山醫院工程現場。他召集工友用三天的時間趕製出火神山醫院所需要的暖通風管……

1月25日,火神山醫院激戰正酣,武漢市決定再建一所雷神山醫院,中建集團獨立承建,開啟「雙線作戰」模式。

「這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有專家表示,3.39萬平方米的火神山醫院,按照常規建設至少要2年,

搭建臨時建築都得1個月,更何況還有一個兩倍於火神山醫院體量、工期卻與之相當的雷神山醫院。

陳應是醫院智能設備安裝的負責人,現場留給她的時間只有48個小時,「醫院設計了大量基於5G和雲平臺技術的診療信息化系統,我們運用BIM技術現場按編號拼裝,平時需要2個月安裝調試的工作我們48小時就完成了;36萬米各類管線、6000多個信息點位通過模擬鋪搭,現場一次安裝到位,大大加快了施工進度。」

2月2日至6日,建築工人鍾巍巍帶著父親、哥哥來到工地,每天連續施工20多個小時,吃飯蹲在工地上,困了靠在材料堆上打個盹,下雨時就鑽到管子裡睡十幾分鐘。材料一運到,馬上又爬出來幹活。

時間緊、任務重、人員物資有限、參與單位眾多,如何協同作戰?中國建築集團黨組副書記、總經理鄭學選介紹,制定「小時制」作戰地圖,倒排工期,將每一步施工計劃精確到小時乃至分鐘,大量運用裝配式建造、BIM建模、智慧建造等前沿技術,根據現場情況實時糾偏,使數百家分包、上千道工序、4萬多名建設者都能統一協調、密切配合,確保規劃設計、方案編制、現場施工、資源保障無縫銜接、同步推進。

1月23日10時,連夜基礎施工;1月24日除夕,完成場平;1月25日,正式開工……2月2日,火神山醫院交付使用。

1月25日16時,項目啟動;1月26日,開始場平等工作;1月27日,正式開工……2月6日,雷神山醫院開展驗收並逐步移交。

在24小時「雲監工」的注視下,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拔地而起——這是與疫情賽跑的「中國速度」。

難度——

「危難險重,首戰用我,用我必勝!」

儘管有心理準備,進場施工時,還是發現困難遠超想像。帶著200多人的場地平整團隊進場後,中建三局的餘南山倒吸一口涼氣:超過7萬平方米的場地上,高差最大處近10米,還有大片蘆葦蕩要清淤、魚塘要回填、既有建築物要拆除,土方開挖、砂石換填量近40萬立方米,而這些必須在兩天之內完成!

鄭學選說,建設者們要在極短時間內完成人力召集、資源調集、圖紙細化等工作,任何一個環節都絕不能出問題,每天都處於極限作戰的狀態。

受疫情和春節假期的影響,工人、材料、設備不足,是施工面臨最大的難題。

在火神山醫院工地協調人力資源的韓建英,每天要接打200多個電話:「必須調動一切資源幫助工友們來武漢上崗,很多時候要派車到外地一個個接。」

「危難險重,首戰用我,用我必勝!舉全集團之力,確保迅速建成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周乃翔率工作組從北京來到武漢,統籌解決人員、物資、資金等方面的關鍵問題,並組織協調11家下屬單位超4000人馳援建設。

依託中建集團全產業鏈,2500餘臺大型設備及運輸車輛、4900餘個貨櫃、20萬平方米的防滲膜,以及大量的電纜電線、配電箱櫃、衛生潔具等物資在短短幾天裡抵達武漢,為醫院建設的全面提速提供了保障。

兩所醫院是應急工程,往往「計劃趕不上變化」。雷神山醫院3次擴容,面積從5萬平方米增加到7.99萬平方米,火神山醫院前後經歷了5次方案變更。「記憶最深刻的是火神山醫院交付前一天,晚上8點多,根據防疫需要對功能分區進行再調整。」陳衛國說。

傳染病醫院施工的精細度要求極高,配套建設汙水處理站和垃圾焚燒池,任何有毒氣體、汙染水源、醫療垃圾都必須全程封閉處理。「決不讓汙水滲漏出去!」項目技術負責人閔紅平舉例,僅僅為了防止可能夾帶病毒的雨水滲入地下,醫院隔離區地面全部硬化處理,設置有混凝土基層、防滲膜和鋼筋混凝土地面層三道防護,確保了雨水全部進入院內調蓄池,經消毒後再排入城市汙水系統。

4萬多名建設者大規模聚集在工地,疫情防控是一道嚴峻考驗。

火神山醫院項目為此專門建立了「5+3+8」的防疫模式,「5」即在辦公區、工人生活區設置5處固定的紅外線測溫儀,「3」即在施工現場設置3處流動測溫點,「8」即8位管理人員隨身攜帶測溫儀現場巡查測溫,確保所有作業人員每天監測體溫不少於4次。

陳衛國介紹:「我們從健全體系入手,實現測溫、消毒和安全衛生三個『全覆蓋』,盡一切可能堵塞漏洞。」

急難險重,黨員帶頭。工地上,14個臨時黨支部、14支黨員突擊隊、2688名黨員帶領3萬餘名建設者日夜鏖戰。雷神山醫院項目臨時黨支部黨員先鋒崗負責人劉軍安說,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役中,處處高揚的黨旗給了人們最大的鼓舞。

溫度——

「他們為這場戰鬥拼過命,他們就是英雄!」

「我們已經平安到家啦!感謝這段時間的悉心照顧!」3月22日晚上8點,湖北襄陽籍勞務工人譚永亮順利返鄉,在微信群裡向留觀點負責人張華報平安。

譚永亮「暫住」14天的長江文創產業園項目留觀點,由工人宿舍改裝而成。每間宿舍內,床鋪被子、生活用品一應俱全,工作人員將熱菜熱飯、水果、牛奶等送上門。同時嚴格落實政府疫情防控「雙測溫兩報告」制度,創新採取「臨時社區」管理模式,統一納入其所在社區的疫情防控體系。

像這樣的留觀點,「兩山」醫院主承建單位中建三局共設置36個,安置了2489名工人,配備管理人員300餘名,24小時提供服務。

「我們專門對無線網絡進行多次擴容,還設立了『讀書角』,購置工友們歡迎的報刊書籍。同時還提供上門代購、心理輔導、免費理髮、集體生日等服務。」張華說。

援建雷神山醫院的工友鄒秋隆,對14天的集中休整觀察生活,同樣感到滿意:「我們是被當做英雄對待的,吃、住、用,都安排得很好。」

鄒秋隆隨著中建五局援建「兩山」醫院的工程隊返回長沙隔離。生活起居之外,隔離點增派了11名醫務人員,負責對留觀人員進行體溫檢測、心理疏導等服務。「生活各種需求一一滿足,還有醫療隊24小時在崗,給我們測體溫、熬中藥,退場前還給我們專門做了核酸檢測,讓我們對自己的身體健康更放心。」中建五局三公司援建武漢雷神山醫院現場商務負責人胡平說。

根據疫情防控要求,14天留觀期滿後,留觀點安排所有工友進行2次核酸檢測,所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開具解除留觀證明。為保證參建工友返鄉返崗順利,張華等留觀點負責人還要在與各方的溝通解釋上下功夫,幫助參建工友們取得社區接收等證明材料,隨後分批有序地安排工友們返鄉返崗。

「按照財政部、國家衛健委對一線醫護人員的補貼標準,在留觀期內,為工友發放每人每天300元補貼。14天留觀期滿後,對按疫情防控部署總要求仍不能返鄉返崗的工友,考慮到他們仍沒有收入這一客觀事實,又每人給予了2540元的一次性臨時救助。」中建三局商務部經理田軍介紹。

「你們和醫護人員一樣,都是抗疫的英雄!」2月28日上午,深圳市福田區工商聯黨組書記石佑君一行來到健康驛站,慰問21名武漢火神山醫院建設者及其家屬,送去防疫和生活物資。

最近,一張張「兩山」醫院建設場景的定製明信片,陸續寄到建設者手上。有工友拿到明信片後直言:「這個比工資還重要!」

「他們為這場戰鬥拼過命,他們就是英雄!」中建三局黨委書記、董事長陳文健說。休艙儀式結束,章幹和同事特意走到「武漢雷神山醫院」七個大字前合影。前排同事拉起紅色橫幅,上面寫著: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記者賀廣華、汪曉東、侯琳良、程遠州、鮮敢)

相關焦點

  • 約4萬名建設者10天左右建成火神山和雷神山醫院——「兩山速度...
    來源:人民日報「與雷神山醫院相伴,永生難忘!」4月15日晚,中建三局員工章幹抑制不住一整天激動的心情,發了這樣一條朋友圈。從建設到維保,他在雷神山醫院戰鬥了79天。當天上午,雷神山醫院舉行休艙儀式,站在建設者代表隊伍裡,驕傲和自豪從章幹的內心深處升騰:「時間作證,我們把不可能變成了可能!」為了打贏湖北保衛戰、武漢保衛戰,4萬多名醫護人員逆行出徵,約4萬名建設者從八方趕來,並肩奮戰,搶建火神山和雷神山醫院。
  • 致敬「沉默的英雄」——記武漢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的建設者
    新華社武漢4月2日電題:致敬「沉默的英雄」——記武漢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的建設者新華社記者武漢火神山、雷神山醫院10天左右雙雙落成,他們是「中國速度」創造者。「兩山」醫院運行近兩個月,收治5000多名患者,他們是「中國奇蹟」貢獻者。
  • 致敬「沉默的英雄」——記武漢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的建設者
    >  武漢火神山、雷神山醫院10天左右雙雙落成,他們是「中國速度」創造者。  「兩山」醫院運行近兩個月,收治5000多名患者,他們是「中國奇蹟」貢獻者。  鮮有人知,在4萬多名「白衣天使」馳援荊楚,救死扶傷,託舉生命之時,同樣有4萬多名建設工人八方趕來,傾力搶建,並肩奮戰,成為武漢戰「疫」中「最美建設者」。  這群「沉默英雄」的辛勤付出、無私奉獻,成為「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生動寫照。
  • 他們創造了火神山雷神山建設的奇蹟!
    「與雷神山醫院相伴,永生難忘!」4月15日晚,中建三局員工章幹抑制不住一整天激動的心情,發了這樣一條朋友圈。從建設到維保,他在雷神山醫院戰鬥了79天。當天上午,雷神山醫院舉行休艙儀式,站在建設者代表隊伍裡,驕傲和自豪從章幹的內心深處升騰:「時間作證,我們把不可能變成了可能!」
  • 平凡英雄,無限榮光——記武漢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的建設者和維保者們
    中建三局火神山醫院建設者在施工現場鋪設「兩布一膜」防護層。 (資料照片)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以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為代表的抗疫應急醫院建設,引發了全國上下乃至全球的關注。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10天左右雙雙建成,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特別是對重症患者救治起到了支柱性作用,成為彰顯「中國速度」「中國效率」的標誌性符號,贏得了社會各界和億萬「雲監工」的一致點讚。這一奇蹟的誕生,離不開一個個建設者、維保者的艱辛付出,他們被稱作是「平凡英雄」。
  • 踐行初心使命 奮力建成火神山雷神山醫院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中建集團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把初心落在行動上,把使命擔在肩膀上,在國務院國資委、湖北省、武漢市以及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持下,爭分奪秒,攻堅克難,10天建成武漢火神山醫院、12天建成雷神山醫院,在大戰大考中經受了嚴峻的考驗,履行了應盡的使命。
  • 平凡英雄,無限榮光——記武漢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的建設者和維保者們
    中建三局火神山醫院建設者在施工現場鋪設「兩布一膜」防護層。 (資料照片)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以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為代表的抗疫應急醫院建設,引發了全國上下乃至全球的關注。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10天左右雙雙建成,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特別是對重症患者救治起到了支柱性作用,成為彰顯「中國速度」「中國效率」的標誌性符號,贏得了社會各界和億萬「雲監工」的一致點讚。這一奇蹟的誕生,離不開一個個建設者、維保者的艱辛付出,他們被稱作是「平凡英雄」。
  • 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建設者「夜上黃鶴樓」
    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建設者及其家人在黃鶴樓前合影。長江日報訊(記者葉飛豔 通訊員江朝)「武漢的夜景如此美妙,好像身在一幅畫中。」11月22日晚,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建設者及其家人共400餘人登上黃鶴樓,體驗《夜上黃鶴樓》演出,欣賞兩江四岸璀璨夜景。疫情防控武漢保衛戰期間,火神山、雷神山兩座醫院短時間內在武漢拔地而起,日夜鏖戰的建設大軍在沒有硝煙的戰場上共克時艱。隨後又馬不停蹄地推進復工復產。
  • 踐行初心使命 奮力建成火神山雷神山醫院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中建集團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把初心落在行動上,把使命擔在肩膀上,在國務院國資委、湖北省、武漢市以及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持下,爭分奪秒,攻堅克難,10天建成武漢火神山醫院、12天建成雷神山醫院,在大戰大考中經受了嚴峻的考驗,履行了應盡的使命。
  • 致敬「沉默的英雄」:那些創造奇蹟的「兩山」建設者!
    尋常日子 他們是城市背後的無名英雄 非常時刻 他們是大義無畏的逆行勇士 武漢火神山、雷神山醫院 10天左右雙雙落成 他們是「中國速度」創造者
  • 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建設者「夜上黃鶴樓」:「武漢夜景如此美妙,好像...
    「兩山」建設者們在黃鶴樓前留影。 記者何曉剛 攝長江網11月22日訊(記者葉飛豔 通訊員江朝)「武漢的夜景如此美妙,好像身在畫中。」11月22日晚,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建設者及其家人共400餘人登上黃鶴樓,體驗《夜上黃鶴樓》演出,欣賞兩江四岸璀璨夜景。
  • 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加減法
    「武漢雷神山醫院,休艙!」4月15日上午,武漢雷神山醫院正式關閉,結束了它在此次武漢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的特殊使命。武漢火神山醫院也在同一天關閉。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兩座被稱為「奇蹟」的醫院,在武漢疫情最危急的時刻火速建成,兩個月裡救治數千病患,最終迎來關門時刻。
  • 10天建成火神山醫院!外媒點讚中國速度
    來源:央視原標題:10天建成火神山醫院!外媒點讚中國速度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的疫情引發全球關注。武漢火神山醫院十天內拔地而起,數千名專家和醫護人員集結湖北武漢,中國行動速度之快令外國主流媒體紛紛稱讚。
  • 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加減法
    「武漢雷神山醫院,休艙!」4月15日上午,武漢雷神山醫院正式關閉,結束了它在此次武漢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的特殊使命。武漢火神山醫院也在同一天關閉。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兩座被稱為「奇蹟」的醫院,在武漢疫情最危急的時刻火速建成,兩個月裡救治數千病患,最終迎來關門時刻。
  • 「像收獎狀一樣開心」,三萬張明信片致敬「兩山」醫院建設者
    我們攜手同心、分秒必爭,九天建成火神山,十天竣工雷神山,創造中國速度,為生命救援贏得寶貴時間!感謝!火雷兄弟!致敬!平凡英雄!」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中建三局了解到,近日,陸續有參建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的工友收到一張由該局寄出的明信片。
  • 「火神山」「 雷神山」如何建成?聽這群建設者來深情講述
    四川在線記者 張明海10天建成火神山醫院、12天建成雷神山醫院……這其中都有什麼驚心動魄的故事?申明英 攝「早一分鐘建成醫院,就早一分鐘救治病人」「當時,大家都有一個共同的信念:早一分鐘建成醫院,就早一分鐘救治病人!」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建設者代表、中建三局員工尹典在講述中回憶說。
  • 「火神山」「雷神山」如何建成?聽這群建設者來深情講述
    四川在線記者 張明海10天建成火神山醫院、12天建成雷神山醫院……這其中都有什麼驚心動魄的故事?聽中建集團這群建設者來講述這背後的故事——11月29日下午,由中建集團主辦,中建長江(西南區域總部)承辦的「建證力量」中建集團抗疫先進事跡巡迴宣講會在成都中建大廈舉行。
  • 「火神山」「 雷神山」如何建成? 聽這群建設者來深情講述
    四川在線記者 張明海10天建成火神山醫院、12天建成雷神山醫院……這其中都有什麼驚心動魄的故事?聽中建集團這群建設者來講述這背後的故事——11月29日下午,由中建集團主辦,中建長江(西南區域總部)承辦的「建證力量」中建集團抗疫先進事跡巡迴宣講會在成都中建大廈舉行。
  • 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建設者,「夜上黃鶴樓」武漢夜景讓人醉
    11月22日晚,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建設者及其家人共400餘人登上黃鶴樓,體驗《夜上黃鶴樓》演出,欣賞兩江四岸璀璨夜景。在疫情防控期間,火神山、雷神山兩座醫院短時間內在武漢拔地而起而今,《夜上黃鶴樓》舉辦公益專場致敬英雄,特別邀請火神山、雷神山建設者觀賞。
  • 「兩山」建設者:沒有人生而英勇,只是選擇了無畏
    10天建成火神山,12天建成雷神山。方艙醫院,現有醫院改造!一個個逆行衝鋒的忙碌身影,一道道無懼生死的堅毅目光,一雙雙託舉希望的有力臂膀……11月22日,中建三局抗疫表彰大會暨「建證初心使命 決勝『兩山』醫院」先進事跡報告會在漢舉行。會議在武漢設立1個主會場,並在國內外共設立252個視頻分會場,超140萬「雲監工」圍觀點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