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記者 陳素萍 通訊員 黃寶輝
北京的故宮博物院、八達嶺長城、天壇、奧林匹克公園,都裝了電梯或坡道;上海的外灘、萬國建築博覽群、東方明珠塔,都設有無障礙通道;杭州將於9月26日正式運營的助行專線582,以及之前分布在杭州375條公交線路上運營的三千多輛無障礙公交車……
城市的文明程度如何,最典型的標誌是對弱勢群體的關懷程度。
9月22日,以「信息無障礙助力公共服務」為主題,第15屆中國信息無障礙論壇暨全國無障礙環境建設成果展示應用推廣活動在浙江大學召開。
本次論壇集中展示了新時代我國無障礙事業發展成就,進一步聚合社會資源,共同推進無障礙環境建設。
論壇設系列分論壇,其中,無障礙旅遊標準化建設分論壇是分論壇之一。
該分論壇是全國首個無障礙旅遊標準化建設論壇,由中國殘聯無障礙環境建設推進辦公室指導,浙江旅遊職業學院主辦,浙江旅遊職業學院無障礙旅遊研究所承辦,並得到了浙江省殘聯、杭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中國旅遊研究院標準化研究基地以及中國計量大學標準化學院、杭州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的支持。
會上,全國無障礙專家委員會顧問呂小泉博士介紹了《旅遊環境無障礙建設團體標準的研究與制定》,他以中國肢殘人協會發布的《旅遊無障礙環境建設規範》為例,重點介紹了旅遊無障礙環境建設與改造的要求。2008年,他參與了故宮和長城的電梯和無障礙通道的修建工作,他說:「以前,有些殘疾人朋友去參觀,坐著輪椅很不方便,自從長城有了坡道、電梯,輪椅遊客們很順暢一下子就登上了長城,真好!」
「我們都會有老的一天。無障礙其實與每個人都有關係。」 浙江省殘聯黨組成員、副理事長宣清松在《以完善無障礙法規為引領,著力提升無障礙旅遊環境》主題發言時說,使用的輪椅老人、坐在嬰兒車裡的孩童、推著行李箱出行的年輕人,無論是上飛機,還是坐地鐵、乘公交,每個人都需要便利的無障礙設施,希望有坡道,有電梯。實際上,無障礙設施,是為保障殘疾人、老年人、傷病人、孕婦、兒童等人群的安全通行而設立的。只是殘疾人對無障礙設施的依賴性、依存度更高。
宣清松認為,「無障礙建設惠及每個人」這個美好理念應該大力宣傳,並加大無障礙法規的宣貫力度,加強規範標準制定應動員全社會的力量,以2022年杭州市舉辦亞(殘)運會為契機推動我省旅遊無障礙環境建設。
杭州文化廣電旅遊局認真研究制訂的《關於落實杭州市「迎亞(殘)運」無障礙環境建設行動計劃(2020—2022年)的實施方案》中提到,力爭到2022年3月前,建成標準健全、設施完善、信息交流通暢的局機關辦公樓和局屬各單位辦公服務場所、市廣播電視臺、市本級公共文化和旅遊服務場所、星級賓館飯店、旅行社等公共服務場所的無障礙環境。
「想緩解殘障遊客外出不順暢的窘境,最有力的舉措是打造無障礙設施完備、無障礙服務普及的旅遊目的地。」杭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副書記、副局長趙弘中表示,由於無障礙旅遊市場客觀上存在著開發難度大、市場培育周期長、產品服務環節較普通人更為繁瑣、系統控制與反饋要求高等特點,標準先行尤其是服務標準先行,將是樹立無障礙旅遊服務質量標杆示範、規範市場、提高行業企業市場準入門檻的重要抓手。
浙江旅遊職業學院是本次論壇的主辦方。現場,浙旅院校長杜蘭曉以《無障礙旅遊研究與實踐:旅遊高等院校的責任與擔當》為主題,闡述了該院無障礙旅遊研究與實踐的歷程。
浙江旅遊職業學院是無障礙旅遊實踐的開拓者。2010年,該院旅行社管理系成立了全國高校第一個以旅遊助殘為己任的學生工學結合實訓組織——勵睿旅遊策劃工作室,在真實的職業情境中,實現學生職業素養的綜合提升。自2012年起,勵睿旅遊策劃工作室策劃實施殘疾人文化休閒旅遊活動118場,服務殘疾人出遊逾6000人次,派遣學生志願者逾600人次,與浙江省、市、區殘聯及殘疾人協會形成合作,與浙江省五十餘家旅遊企業及多家社會組織聯合推進殘疾人無障礙旅遊。「聽心盲人影院」、「宋城千名殘疾人旅遊主題活動」、「浙江省第一輛無障礙旅遊大巴首秀」等一系列旅遊助殘公益活動,被全國逾百家新聞媒體轉載報導,成為浙江省無障礙旅遊事業的倡議者和發起者。
浙江旅遊職業學院是無障礙旅遊研究的探索者。浙江旅遊學院無障礙旅遊研究所作為全國旅遊院校首個無障礙旅遊研究機構,入選中殘聯無障礙環境建設推進辦公室培育的「全國無障礙機構聯席會議」,是唯一一家高職院校研究所、唯一一家無障礙旅遊研究機構。目前,研究所積極對接中殘聯無障礙環境推進建設辦公室和浙江省殘疾人聯合會,致力於貢獻獨具魅力「浙江方案」,為進入「亞運時間」提供優質無障礙旅遊環境保障。
浙江旅遊職業學院是無障礙旅遊標準化的主導者和積極踐行者。學院主持起草了全國第一個殘疾人旅遊服務標準——《殘障人員旅遊服務規範》DB3301/T 0216、全國第一個飯店無障礙標準——《飯店無障礙設施與服務規範》DB3301/T0300,為《殘障人員旅遊服務規範標準化試點示範》提供技術指導。目前,研究所參與起草的《鄉村景區無障礙環境建設指南》已進入地方標準規範申報階段。
杜蘭曉校長說,浙江旅遊職業學院建校37年來,始終堅持「依託行業、產學結合、接軌國際」的辦學理念,「立足行業,銳意創新」更是學院的辦學特色。無障礙旅遊標準化建設任重道遠,展望未來,浙江旅遊職業學院將繼續推進以下幾項工作:
一是要努力填補無障礙旅遊服務領域標準的空白。殘障人員出遊關聯帶動面廣,涉及旅遊產業鏈條諸多環節。學院將充分採用現行旅遊服務類標準中的技術要點,並補充相關涉及無障礙旅遊的內容,推動制(修)訂標準《品質飯店評價規範》、《旅行社品質等級劃分與評定》、《鄉村景區無障礙環境建設指南》、《無障礙旅遊服務規範》,從殘障人員需求的視角出發,在現行旅遊行業標準中增設無障礙設計的內容,以體現關愛特殊群體和旅遊惠民的理念。
二是要積極探索構建無障礙旅遊標準體系。學院將在中國殘疾人聯合會、浙江省殘疾人聯合會指導、浙江省文化和旅遊廳支持下,構建新型無障礙旅遊服務標準體系,範圍涵蓋旅行社、飯店、景區三大旅遊主體行業領域,將無障礙旅遊中的「軟服務」細化成一條條的「硬標準」,讓理念先進但又內涵抽象的無障礙旅遊服務成為抓手明確、便於細化操作的工作系統。
三是要發揮旅遊院校社會服務的功能。通過研究標準、制定標準、宣貫標準,培訓標準,助力旅遊企業正確運用標準,創建浙江省無障礙旅遊服務示範機構。加強行業培訓力度,在浙江省範圍內,結合亞殘運會舉辦需要,助力企業積極創建無障礙示範旅行社、無障礙示範飯店、無障礙示範景區,並以此為抓手,構建「浙江省無障礙旅遊服務機構」運營常態化機制,規範無障礙旅遊市場主體行為。
四是圍繞浙江「三個地」的建設,為提高浙江旅遊品質,完善無障礙旅遊公共服務體系培養無障礙旅遊人才。學院要開展無障礙通識教育,使廣大師生在文旅融合發展的過程中,自覺關愛殘疾人,關愛障礙人群,積極參與無障礙事業,在旅遊規劃、產品設計、環境改造、旅遊服務中自覺成為普及和踐行無障礙環境建設的宣傳者和志願者。學院將探尋無障礙旅遊標準化建設的新方式與新路徑,實現以標準化建設的「小成本」撬動人民群眾滿意度的「大提升」,推進無障礙旅遊環境建設從內部「生產導向性」向外部「公眾體驗性」的縱深轉變,在旅遊業轉型升級之際體現旅遊院校的社會責任。
本次論壇,專家共聚一堂,圍繞如何以標準化推動無障礙旅遊這一話題,各抒己見、相互探討,只為了共同創造無障礙旅遊的美好未來。
浙江旅遊職業學院無障礙旅遊研究所所長黃寶輝介紹了《殘障人員旅遊服務規範》標準化項目;浙江旅遊職業學院無障礙旅遊研究所副所長張向東介紹了《飯店無障礙設施與服務規範》標準編制項目;松陽縣殘聯理事長許明標介紹了《鄉村景區無障礙環境建設指南》標準編制項目;中國旅遊研究院標準化研究基地首席專家任鳴教授分享了《全域旅遊視域下無障礙旅遊標準化體系建設》;中國計量大學標準化學院院長張朋越教授分享了《殘疾人出行服務標準體系建設》;中國旅遊研究院副研究員黃璜闡述了《中國無障礙旅遊環境建設思路》;杭州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正高級工程師蔡庚洋介紹了《杭州市無障礙環境建設規劃》編制思路。
中國肢殘人協會、中信產業基金代表展示了湖南郴州無障礙莽山旅遊系統,杭州市公共運輸集團有限公司戰略發展研究所所長羅序旗介紹了「582我幫您」的無障礙公交專線服務。
從旅遊業發展的態勢看,浙江已成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省創建單位。而作為旅遊經濟活動的一種新趨勢,無障礙旅遊的推進將成為「全域旅遊」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有特殊需求的市民、遊客提供標準規範的無障礙旅遊服務,這既對旅遊標準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對浙江展示極具溫情的待客之道、城市溫度與生活美學提出了全新的挑戰。
無障礙設施好不好,該由使用者和受益者感受評判。
推進公民參與社會生活的無障礙,讓所有遊客無差別地共享旅遊業發展成果,為殘障人員提供更加標準化、規範化、專業化的旅行服務保障,不僅能反映浙江省的城市管理水平,顯現出浙江的現代化文明程度,更是打造獨特韻味、別樣精彩旅遊目的地的重要載體,這些都離不開無障礙旅遊標準化的技術支撐,以標準化助推旅遊行業無障礙環境建設大有可為。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