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是小薯的旅行流浪館,跟我一起看世界。
當我們說到江西景德鎮時,腦海中自然而然浮現出各種精美的瓷器,在這個世界著名瓷都中,千年窯火不斷,自漢唐以來,景德鎮就以盛產陶瓷而聞名,當時的景德鎮還不叫這名,而是昌南,也就是歐洲人稱陶瓷為china的諧音由來,直到宋朝才改名為景德鎮,而到了明代,景德鎮就與河南朱仙鎮、湖北漢口真、廣東佛山並列為中國四大名鎮。
景德鎮曾經在一段時間非常輝煌,許多人都到這裡來淘瓷器而聲名大噪,如今雖然沒有以前那麼熱鬧,但還是有不少人會專程過去看瓷器,而對於我來說,專程去一趟景德鎮,就是為了一座色彩斑斕的巨大圓型瓷宮,這座全身鑲嵌了數萬件各色瓷片、瓷瓶、瓷盤的建築,成為了景德鎮的標誌,而建造這座瓷宮的主人,經歷也非常傳奇。
很難想像,這座瓷宮的主人是一位年近90的耄耋老人餘二妹,是這個瓷宮所在地新平村的一位傳奇人物,她從12歲開始就在舅舅的陶瓷作坊裡學藝,因為聰明和吃苦耐勞的性格,很快就掌握了基本的陶瓷工藝,隨後便獨立經營柴窯和陶瓷廠。幾十年的制陶瓷經驗,她也收藏了6萬多件瓷器,有瓷瓶、瓷盤等各種瓷器,曾經有人開價2500萬要買下她的全部瓷器,都被老人一一婉拒。
為了讓自己收藏的瓷器能更有價值地流傳下去,老人在受到天津瓷房子啟發後,也決心建一座屬於景德鎮的瓷宮,畢竟景德鎮作為世界有名的瓷都,怎麼可以沒有一座像樣的標誌性建築呢。雖然餘二妹老奶奶那時已經80多歲,很多人都不理解她的做法,包括她的家人,但依舊堅持用自己的收藏品來建造一座瓷宮,對她自己和家鄉,都有著莫大的意義。
最後她花了整整5年時間,花光了所有積蓄,還變賣了房產、首飾和一部分藏品,用自己收藏了一輩子6萬多件瓷器和80噸瓷片,建造了這樣一座絢爛奪目的瓷宮。瓷宮的外形是模仿了福建客家的圓樓,外牆上鑲嵌了青花、玲瓏、粉彩和顏色釉等各色瓷器,頂部粘滿了各種小瓷碟,一共分三層,第一層和第二層放置傳統題材的瓷板畫,第三層放置佛教題材的瓷板畫。
如今到瓷宮,有很大的機率可以看到這位傳奇的老太太,明明她是一個「千萬富翁」,但卻捨不得穿超過50元的衣服,還寧願背負債務,花6000萬來建這座瓷宮,讓每一個來參觀的遊客都豎起了大拇指,畢竟這麼一個浩大的工程完全靠老太太一個人做起,是難以想像的,她明明可以拿著這筆錢好好過日子,但她卻選擇給景德鎮留下了一座非常有意義的建築。
這座瓷宮裡的瓷器雖然沒有很多大師的傑作,但也是景德鎮無數普通陶瓷工人的作品,代表的是民間工藝,是一座民間陶瓷藝術宮殿。瓷宮第一層是以青花為主的高溫瓷,第二層是老茶花盤子,第三層是古典粉彩顏色釉,景德鎮的四大名瓷都巧妙地融入其中,裡面不乏還有些獨一無二或是上百年歷史的瓷器。這座瓷宮的門票只要25元,可以說是非常良心。那麼你去過景德鎮的瓷宮嗎?你覺得這個老太太造這樣一座瓷宮值得嗎?歡迎留言並發表你的看法。